APP下载

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运行管理措施

2021-12-01马廷君

乡村科技 2021年22期
关键词:灌溉工程农田水利农田

马廷君

(甘肃省引大入秦水资源利用中心,甘肃 兰州 730300)

“人多、地少、水缺”是我国的基本国情,由此,我国政府对于水资源的利用高度重视,并提出了“把节水灌溉作为一项革命性措施来抓”的工作思路,促使我国以农业高效节水建设为主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截至2020年,我国累计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0.24 亿hm2。然而,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的快速发展对工程后期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不断强化对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的运行管理研究十分必要。

1 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的重要性及管理现状

1.1 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的重要性

节水灌溉是一种高效节水的农田水利灌溉方式。常见的节水灌溉技术有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渠道防渗技术、喷微灌技术以及地面灌溉节水技术等。不同地域由于土壤湿度、农作物种类、节水标准不同,因此,所采用的节水灌溉技术存很大差异,但无论采用哪种节水技术,其均能以最低限度的用水量获得最大化产量或收益。

首先,提高用水效率。传统的灌溉方式存在一定的浪费现象,加大了水资源的供需矛盾,而节水灌溉工程在灌溉农作物时,充分利用了降水、土壤水分等因素,可在满足农作物生长需求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降低农业生产用水量,从而显著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1]。

其次,维护生态平衡。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可有效缓解水资源不足的情况,减少区域用水量,减轻对水资源的恶性开采,实现对地下水的有利保护,促使区域生态平衡得到有效维护。

最后,促进农业发展。节水灌溉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灌溉,灌溉水量与农作物所需水量相符合。因此,相较于传统的灌溉方式,节水灌溉工程的应用可以更好地提升农作物的年产量,从而达到农业增收目标。

1.2 我国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管理现状

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是民生工程的发展要点,同时也是推动节水农业发展的关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明确指出要把水资源利用和节水灌溉当作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这推动我国在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据调查,截至2020 年,我国累计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0.24亿hm2,节水灌溉工程运行已经达到国家规定标准[2]。但与建设速度相比,我国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在运用管理方面一直比较落后,存在许多问题。

首先,传统的灌溉技术冲击现代化灌溉理念。相关管理人员没有充分认识到水利灌溉与农田产量之间的直接关系,对节水灌溉技术重视程度不够,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利用效率低、安全隐患问题频发。同时,农田节水灌溉工程区域内的种植结构不合理,造成节水灌溉工程区无法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降低了我国农田水利工程的运行效率,也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作物的产量。

其次,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管理制度不健全。一些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管理过程中未明确规定日常管理工作职责,即便制定了相关的规章制度,但扔存在细化不够、粗化管理、责权不明、只建不管、执行力较弱及多用少管等问题。从当前节水灌溉工程的实际使用来看,一些地区相关技术人员对设备维修工作不够重视,未遵循严格的规章制度进行规范化操作,对设备运用缺乏后期技术维护,一些设备严重老化,甚至部分设备“带病工作”,设备使用不科学问题缩短了设备的使用年限,造成公共资源浪费,影响了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另外,农民节水意识淡薄,多数仅凭经验和传统模式进行灌溉,造成水资源浪费严重。

最后,管理经费短缺,致使维护管理水平落后。由于资金缺乏,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运用过程中管理粗放的现象比较突出,一些节水节能技术推广慢,管护以及维修跟不上,水资源高效利用价值没有充分展现,严重影响了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作用的发挥。

2 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运行管理措施

2.1 落实运行管理职责,强化运行管理成效

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的长远发展,要做到建设与管理齐抓,不仅要强化对节水灌溉工程的兴修建设,还要做好工程投入使用后的运行管理工作。因此,要通过构建完善的组织管理制度,在制度的激励与约束作用下,使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运行管理职责得到有效落实,以更好地提升运行管理水平。笔者对此提出以下建议。第一,构建高效的节水监督考核机制。要控制用水总量,把节水责任分配到各级政府,包括镇政府、村政府,并要做好对各级责任人的考核工作,做到赏罚分明,以此更好地提升地方农业部门的节水管理意识,实现对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的有效管理。第二,落实节水农业发展资金管理制度。通过对资金的专项管理,明确预设出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运营维护管理资金,并通过制度规范资金的使用,更好地提升节水灌溉工程运行管理成效[3]。第三,构建各部门协调配合的管理机制。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是一项长期工作,涉及多个部门,因此,在管理过程中,必须构建各部门协调配合的管理机制,形成分级管理以及分级负责机制。按照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运行的管理阶段,明确分级各个部门管理责任。例如,农业部门要做好示范、推广工作;水利部门要做好配水和灌水过程中的节水工作,推进水权制度改革;财政部门要统筹好资金安排,加强对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管。通过多部门协调责任配合机制的落实,避免各部门各自为政、交叉混乱管理。同时,可以分段将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的部分管理职责划分给农民用水户、集体及乡镇。在此过程中重视农民用水户的全程参与,使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运行工作接受用水群众的监督,形成群众参与的民主决策管理机制。

2.2 加大科技投入,提升运行管理实力

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的运行管理具有点多面广的特点,要想获得更好的管理效果,单靠人力难以办到,必须在运行管理中强化科技投入。为此,建议科技部门应加强高新节水技术研发,强化与地方高校之间的合作,将更多先进的技术运用到农田水利灌溉工程运行管理中。例如,可以通过自动化技术的研发应用,实现对农田水利灌溉工程运行过程的自动化监控;还可以通过远程视频监控、水位监测GPRS远传系统、大数据以及云计算等技术的运用,更好地提升农田水利灌溉工程运行管理水平。例如,笔者在实际的水库管理方面,应用了水位远程监控技术。通过该技术的应用可以实时对水库水位、河流液位高度以及当地的雨量参数进行检测,而检测到的数据可以自动向监控中心发送,再利用监控中心将接收到的数据进行云计算分析,就可以在监控屏幕中精准掌握水库的运行状态,从而为水库的运行管理提供依据[4]。与传统人工查看监测的管理方式相比,借助水位远程监控技术,不仅可以更好地提升监测管理效果,而且可以极大地节省人力投入。因此,在今后的农田水利灌溉工程运行管理中,有必要进一步加大科研投入,进而提高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运行管理水平。

2.3 加大高风险水库除险加固,切实加强水资源保护

在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运行管理中,应关注水资源保护和工程使用安全方面的工作,切实加大高风险水库的除险加固管理,切实提升农田节水灌溉工程的使用安全质量,最大化地提升水资源的利用率。例如,要严格按照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安全管理需求,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做好当地水利设施与水域及岸线的管理与保护,定期对水库及相关水利设施进行现场实地检查,检查其是否存在不均匀沉降或者裂缝问题。对于坝基渗漏区以及坝体填土质量不好的水库,要及时安排检修维修人员进行防渗灌浆与固结灌浆方面的加固处理,以此实现对水资源的有效保护,确保农民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使用安全。

2.4 引进专业人才,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

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管理是一项专业性极强的工作,其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需要一批专业的人才队伍,因此,要广泛吸纳人才、积极开展相关培训,建设一支高水平、专业的管理队伍。在引进人才方面,要秉承人本理念吸引人才,并确保用人制度完善,为人才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同时,要对用人制度进行进一步优化,推行岗位工资制和竞争上岗制,通过不断完善的硬件及软件设施,吸引各类人才上岗。引进人才后,要定期对现有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使其掌握现代化的相关管理知识,提升其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此外,管理人员自身要不断学习先进的管理知识,利用现代网络的发展优势,在水利工程管理中采用网络化、智能化的现代管理手段,提高农田节水灌溉工程管理的科学性[5]。

2.5 加大宣传力度,普及节水灌溉知识

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能否得到长远发展,与当地农民是否能够积极参与节水农业有直接关系。因此,在水资源供需矛盾越发激烈的背景下,加强宣传节水农业,向地域农民普及节水灌溉知识,使地方农民能够认识到节水灌溉工程的重要性十分必要。对此,笔者提出以下几方面的建议。第一,强化舆论宣传。可以充分利用微信、电视、广播、村委会等宣传渠道,舆论造势,大力宣传节水灌溉工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将“节约用水、依法用水”的观念深入地方村民群众的内心,使农民自发地对节水灌溉工程进行维护和保护,更好地提升节水灌溉工程的利用效率。第二,典型引路宣传。挖掘当地高效节水农业的成功经验和典型范例,通过鼓励典型、宣扬典型的宣传方式,用农民身边的事教育、启发农民。这样的宣传方式可以起到更好的宣传效果,有利于提高农民对节水灌溉工程的维护利用意识。第三,利用政策法规、规章制度、经济手段、考核奖惩等辅助宣传,改变地方村民的传统用水意识,做好对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的运行维护工作。第四,加强环保宣传教育。可以通过村委会动员和下乡走访宣传的方式,组织职能部门多做教育引导工作,帮助地方村民正确认识节水与环保的关系,使村民认识国家水资源短缺紧迫的问题,使村民积极参与高效节水农业,自觉做好对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的使用维护工作。

2.6 加大资金投入

农田节水灌溉工程运行管理中需要建设一系列配套设施,这些均需要投入大量的经费,如果单纯依靠财政经费支持可能会面临很多困难。因此,要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多措并举。首先发挥政府公共管理职能,最大限度地获得财政经费投入。具体来讲,各级政府应该结合国家农田节水灌溉工程发展目标,拓展节水灌溉工程的融资渠道,建立管理专项基金,利用国家补息等方式争取银行贷款,加大地方农田水利灌溉资金投入。为了保证资金到位,可以由相关政府部门牵头,成立资金管理委员会,保障各项投入经费合理应用到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管理中。除了政府财政投入外,预算合理的农田节水灌溉工程收益,通过政策优惠的形式,吸纳企业资金和其他外来资金投入分红,甚至可以是民众的个人资金。多元化渠道资金的投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管理资金紧张的局面。当前农田节水灌溉工程管理资金投入已呈现上升趋势,所以,要建立投入资金落实机制,提高投入资金落地力度,保证每一分钱都能应用于农田节水灌溉工程管理中。

2.7 因地制宜制订农田节水灌溉工程管理方案

农田节水灌溉区的农作物不是单一一种,而是多种,各种农作物所需的水量均不同。因此,在农田节水灌溉工程运行管理中,要根据农田节水灌溉区内种植的农作物种类及其生长过程中需要的用水量进行合理灌溉。所以,农田节水灌溉工程运作管理不是单纯的放水浇灌,而是根据灌区内种植农作物的品种以及土壤环境,调整灌溉方案,在满足农作物用水量的同时不浪费水资源。因此,在农田节水灌溉工程的运行过程中,要因地制宜地制订运行管理方案,并及时根据实际灌溉情况进行相应的用水调整,从而保证农田节水灌溉工程高效顺利运行。

2.8 构建水利工程监管体系

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与管理能否取得较好的效果,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施工人员的作业态度、技术水平等,因此,为提高农田水利节水灌溉质量,需要构建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可以考虑从现有工程管理人员及农民中抽取部分专业性较强的人员组成工作小组,监督工程的落实过程及效果,并使其通过跟踪记录的方式,对工程建设中存在的细节问题进行关注和优化。也可以引入第三方监督主体,通过媒体监督模式,发挥舆论的监督引导作用,确保社会各层面均能对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作引起重视,进而形成公众监督网络,从源头入手对工程建设与运行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解决,确保节水灌溉的效果更加显著,进而提高农田水利工程的整体运营效率。

3 结语

在水资源供需矛盾越发激烈的背景下,大力推动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发展十分重要。笔者认为,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发展不仅需要依靠国家的大力投资建设,而且需要做好后期的运维管理工作,要加大运行使用管理中的科技投入,做好除险加固工作,通过管理人员素质能力的提高和农民节水灌溉意识的增强,更好地推进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稳健发展。

猜你喜欢

灌溉工程农田水利农田
论述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管理的要点
灵渠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历程
水资源平衡调度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达尔顿老伯的农田
达尔顿老伯的农田
山西省2020年建成高标准农田16.89万公顷(253.34万亩)
农田水利工程施工技术难点和质量控制对策
新时期的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研究
农田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及管理措施
GB/T 50363—2018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