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科背景下基于全产业链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以云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热带作物方向)人才培养为例
2021-12-01周艳飞李学俊朱春梅
周艳飞,李学俊,朱春梅
(云南农业大学热带作物学院,云南普洱 665099)
当前,新农科建设已成为涉农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抓手。为担负起国家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和美丽幸福中国建设的重要使命,自2019年以来,新农科建设已奏响“三部曲”。“安吉共识”从宏观层面提出了要面向新农业、新乡村、新农民、新生态发展新农科的“四个面向”新理念;“北大仓行动”从中观层面推出了深化高等农林教育改革的“八大行动”新举措;“北京指南”旨在启动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以项目促建设、以建设增投入、以投入提质量,让新农科在全国高校全面落地生根[1]。“北京指南”中提出要开展“新农科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探索基于全产业链的农林人才培养新机制”。云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热带作物方向)的人才培养工作就是这方面的实践。实施5年来,人才培养质量和人才培养模式得到社会认可。
一、对接全产业链实施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认识与设计
党的十九大报告把“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措施。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提出要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2]。农业已由传统的第一产业向资源型、环境友好型,兼具立体循环、创意、体验“三位一体”,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新产业转变。乡村振兴为农业农村带来根本性的变革,农业院校人才培养要紧跟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新要求。作为服务地方农林经济产业发展主要力量的农林高校和专业,应主动应对产业发展需要,改革不适应的人才培养设计。
(一)对接全产业链培养复合应用型人才的必要性分析
我国农业快速发展,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工程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产业链不断加长,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但是涉农专业人才培养没跟上产业发展。多年来,我国涉农专业围绕产业(行业)发展需要办专业,不断扩大培养规模,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培养规模上取得“量”的巨变,质量也在不断提高。但受多种因素影响,提高程度还需要加大加快。如涉农专业培养的学生中学农不爱农、不懂农,不愿意从事农业的学生不是少数;能力过于单一,不能适应产业链上从业人员应具有多学科知识和能解决复杂问题的要求等。综合分析,认为与涉农专业人才培养认识和创新滞后有关。一些专业人才培养过多按学科体系培养人,注重人的知识体系,忽略了产业对人才在知识多元、能力多样、素质全面的需要,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培养目标与产业需求符合度不高的问题,导致出现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不对称的人才供给侧问题,与乡村振兴及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人才需求差距很大,与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对新型“三农”人才的期盼相差很远,必须进行改革。
如热带作物产业,是我国重要的特色农业之一,产业涉及热带作物种植、加工、营销,有的还涉及文化传承与创新,如咖啡文化的中国化,茶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等。这样的产业发展需要具备多学科知识、多种能力的人才支撑。传统培养模式下,这样的人才需要多个专业对接热带作物产业培养,才能适应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如需要农学专业、农产品加工或食品加工专业、市场营销专业等。但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面窄,专业能力单一,难适于产业链上的人才需求。基于此,需要从供给侧改革角度,对接产业发展需要进行人才培养的改革。
(二)对接全产业链培养复合应用型人才的设计
对接全产业链培养复合应用型人才要以新农科建设要求为指导,以服务好产业人才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构建产教融合,农科教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
云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热带作物方向)是云南农业大学面向我国热带南亚南热带地区(以下简称“热区”),对接我国热带作物产业培养“新三农”人才的特色专业。对接热带作物产业培养复合应用型人才是专业主动应对热带作物产业发展需要。热带作物是适于热区生长的特色经济作物,主要分布在热区。我国热区主要分布云南、广西、海南、广东、福建、四川等省,多数地处边疆,国境线长,民族众多,是国家国门安全、民族工作、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特殊区域。热带作物产业是我国热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影响着热区脱贫攻坚、民族团结、生态建设、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作为全国少有的为热带作物产业发展培养人才的云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热带作物方向),应担当起服务热带作物一二三产业发展的重任。
农学专业(热带作物方向)面向热区对接产业办学多年,产学研合作基础好,加之学校多学科办学基础,具有全产业链人才培养的基础。基于此,经广泛调研论证,云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启动了基于全产业链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探索。从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用什么培养人几个方面进行系统分析和设计。专业组结合学校办学定位确立了面向热区,对接我国热带作物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需要,培养具有热区三农情怀、德智体美劳培养全面发展的复合应用型热农人才培养定位,并构建了与之相应的农科教协同的“2+1+1”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2019、2020年两届毕业生多数在热带作物全产业链上就业,并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二、对接热带作物产业链实施人才培养的实践
(一)坚持立德树人,合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为服务好热区热带作物产业对人才的需要,专业所在学院结合学校办学定位,以“新农科”建设宣言培养以强农兴农为己任的“新农人”的要求为指导,经广泛调研,农学专业(热带作物方向)将人才培养定位为围绕国家热区农业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培养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具有良好人文社科底蕴与自然科学基础、扎实农学专业理论和实践能力、较好的沟通与交流能力,能够在热带作物领域从事生产、管理、技术推广、产品开发的有多学科背景、综合素质高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学生毕业5年左右,通过在热带作物(以咖啡为主的香料、饮料、天然橡胶、热区果蔬、南药等)种植、加工及企业管理等相关岗位的锻炼,熟练掌握热带作物(特别是咖啡及天然橡胶方面)生产管理、产品加工、产品销售及企业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二)构建了基于农科教协同的“2+1+1”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学院层面构建了基于农科产教协同的“2+1+1”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农学专业(热带作物方向)按此模式实施人才培养工作。
“农科教协同”指与农业产业相关科研单位、企业合作育人的人才培养方式,主要体现在学院四年不断线的实践教学中。从一年级的“专业认知”实践课开始到四年级的“顶岗实习”,学生都要到校外实习基地,在基地指导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相关实践,如一年级“专业认知”,二年级“课程实习”,三年级“跟岗实习+毕业论文(设计)”,四年级“顶岗实习”(预就业)实习。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学院还经常邀请产业行业专家、能手到校为学生开展专题报告。在这个过程中,实现农科教协同育人。
“2+1+1”是指学生4年学习的3个阶段。“2”是学生在一二年级以在校内学习为主的学习方式,主要进行通识课、学科共同课和专业基础、专业核心课的学习,为以后外出实习打好基础。第一个“1”是学生在三年级到校外实习基地,在校外导师和校内导师的共同指导下进行跟岗实习,并开展毕业论文(设计)前期工作,如试验、调查、设计,获取相关数据和信息;第二个“1”是学生在四年级以校内校外相结合的方式,分两个阶段完成学业。四年级上学期以在校内进行拓展、深度学习,主要选修相关课程,并完成毕业论文(设计),下学期继续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并进行顶岗实习,也是预就业实习,为就业、升学做准备。
(三)构建多学科交叉专业课程体系
为了做好高素质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学院结合实际,构建了基于农科教协同育人的“B层次课程+专业课模块+多个职业岗位能力模块+企业学分模块(企业课程学分、企业顶岗实习等)+课外学分模块(创新创业项目、技能大赛、职业资格证书等)”的课程体系。多个职业岗位能力模块+企业学分模块(企业课程学分、企业顶岗实习学分),为培养学生适应产业需要的综合能力提供了条件。
在专业课程模块,专业组对接产业构建了以农科为主,多学科交叉的专业课程体系,在专业核心课热带作物栽培学基础上增设了热带作物产品加工学、热区农林经济管理等涉农产业课程,拓展学生专业知识、技能,为学生三年级的跟岗实习、毕业论文(设计)、毕业顶岗实习和就业创造了条件。还结合产业需要增加农业法规、智慧农业、农业装备、农业生态学等相关选修课或内容,拓展学生学习领域,为培养有多学科背景,综合素质高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创造条件。
(四)加强对接产业的校外实践教学条件建设
实践是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实践条件是重要保障,尤其是真实的、接近实际工作的实践条件。这样的条件只有在产业链上相关生产经营单位才具备。为此,专业组与产业链上相关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建立校外实习基地。目前农学专业已建立与学生实习相应的校外实习基地7个,其中有包括云南农垦集团公司、雀巢咖啡公司、海胶集团在内的大企业3个,中国热带科学研究院、云南热带作物研究所在内的科研单位3个。90%以上学生在三年级进入这些单位跟岗实习,在校内外双导师指导下,结合实习进行毕业论文(设计),完成相关课程的学习。
(五)加强校内外“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和学生学业指导
校外教师是学生校外学习期间的导师,是指导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力量。学院通过建立专职教师到产业单位挂职顶岗和聘请产业相关科研院所、企业中生产、科研、管理一线专家任兼职教师制度,加强了专业教师“双师”素质培养和“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目前农学专业已从校外实习基地和热带作物产业界选聘包括国家级、省级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岗位科学家(专家)、试验站站长、行业专家能手、管理人员在内的40余人作为兼职教师,承担部分教学任务和学生实习、毕业论文(设计)指导。学生的学业指导在原校内导师全程指导基础上增加了校外导师指导,实现校内校外双导师指导。多数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来自产业界导师,学生真题真做,实现学习与工作的零距离对接。
(六)构建了与之相应的人才培养保障机制
1.建立了相应的制度保障机制
学院在教学和学生部门增加了对接产业、开展农科教协同育人的管理岗位,依据学校教学管理制度制定了包括在产业链上相关单位实习管理和毕业论文(设计)管理、课外学分管理、专业负责人管理、教研室管理等相关管理制度,为人才培养提供了组织和制度保障。
2.建立了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与反馈机制
为了持续改进提供保障,专业组按学校专业认证要求,建立了持续改进机制。专业组每年开展专业调研,了解学生实习单位、用人单位对学生实习、工作的意见建议,向毕业生了解就业情况、对专业人才培养的意见等,发现问题,及时改进。教师教学、学生学业、质量监测“三位一体”的质量保障体系和自觉、自省、自律、自查、自纠的新农科教育质量文化初步形成。
(七)用产业思政资源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立德树人”是专业办学的根本任务。我国热区多数地处边疆,国境线长,民族众多,是国家国门安全、民族工作、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特殊区域。要培养具有热区三农情怀、德智体美劳培养全面发展,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有发展的合格人才,必须结合实际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农学专业结合产业实际,在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上,将我国在热带作物产业上取得的成就、农垦精神、国门意识、民族团结成果、脱贫攻坚责任与成果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通过专业思政、课程思政,加强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取得明显成效。如学生在参加学校组织的到边疆县“三下乡”“红色之旅”活动表现出色,得到了当地老百姓和政府的多次表扬。
三、新农科背景下对接全产业链培养复合应用型人才的思考和建议
涉农高校是国家强农兴农的“国之重器”,肩负着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和美丽幸福中国建设培养输送人才的重要使命。建设新农科是振兴高等农林教育的重大战略,对高等院校涉农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期许和要求。涉农高校新农科建设要主动对接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新要求,将对接产业开展人才培养作为当前涉农专业的责任。结合云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热带作物方向)5年来的实践分析,认为新农科背景下对接全产业链培养复合应用型人才,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立德树人,对接产业链合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是解决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是人才培养的核心。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师队伍、教学条件建设、质量评价与持续改进都要围绕这个目标展开。在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时,必须坚持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以强农兴农为己任,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情况进行广泛调研,弄清产业人才需求。还要结合国家高等教育改革和专业认证理念要求,全面分析,合理定位。立德树人有着丰富的内涵,不同区域和时代,应有其重点和特点,要在国家大思政基础上,结合区域特点和产业情况,有针对性的丰富其内涵。云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热带作物方向)在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上就增加了热区“三农情怀”这一要素,让学生入学后就思考这方面的成长,教师教学、学业指导也有了更高层次的目标。
(二)构建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农科教协同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目标确定后,应建立与之相应的人才培养模式。农学专业应对接产业人才需求,结合人才培养目标的新定位,构建有自身特色的农科教协同人才培养模式。
1.培养计划的制定要科学
4年的培养计划要有持续到产业单位实践学习的时间保障,最好是每年都应安排,且在学习内容深度和时间上应不断递进和增加。云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热带作物方向)从一年级专业认知到三年级的跟岗实习的实践教学安排,效果很好。尤其是三年级一年的跟岗实习,能让学生学以致用,在深度学习和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全面、深入地了解产业情况,使专业能力和社会能力均有明显提高;有的学生在这一个过程中找到了努力提升的方向,加强学习,考上了研究生;有的同学因实习(工作)表现突出,被用人单位预订。
2.要构建对接全产业链的专业课程体系
这是与传统人才培养方案的不同之处,也是体现服务全产业链人才需求的关键所在。应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按学生中心、产出导向的专业认证要求,对接培养目标设置好跨专业、学科的课程。但要处理好学生跨学科课程学习的学科基础问题,还应安排好学生进入产业单位实习所需知识、技能的学习和相关的安全、礼仪和纪律教育。
3.建立相应的保障机制
一是应建立健全相应的机构和制度,尤其是农科教协同育人联动机制。应在学校或学院层面上构建具体的相应机制,并保障这些机制高位高效运行。二是应建立持续改进机制。对接产业链培养人才,不同于传统的农学专业人才培养,其涉及整个产业界,从学生应具备的知识、能力要求到产业动态都会有变化,应有相应的保障机制来关注和时改进。建立产教融合的专业理事会是行之有效的措施。
(三)加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打造实践“高地”
实践教学是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载体。对接全产业链的人才培养,应切实抓好校外实践基地建设,构建校内实践教学基地与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协同联动的实践教学平台并发挥作用。
(四)建立校内校外相结合的产教双师教师队伍
对接产业的人才培养,师资是关键,尤其是产业的专家、能手和匠人。应注意充分发挥产业链上人才资源的作用。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建立校外教师资源库,用好校外实习实践基地的师资资源,为学生校外实习提供双导师保障,确保学生学习质量。校内教师要充分了解行业产业情况,应经常到产业行业调研或顶岗工作,还可利用指导校外学生实习实践的机会,到校外基地调研或实践。同时,学校还应建立有制度和经费保障的长效机制。
(五)优化教学内容与方法,加强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除合理的课程设置外,教学内容与方法很重要。根据当前专业认证要求,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方法要支持课程目标对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度。教学内容的选取,除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外,还要结合产业实际,将最新的科研成果纳入教学。教学方法上,应结合生产实际,多采用项目、任务驱动和案例教学法,着重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还应结合产业发展,引导学生将解决问题作为学习的目标和动力,进行创新创业训练,锻炼创新创业能力。在学生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时尤其是要重视这方面的训练。尽早进入教师的应用研究项目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办法和思路。
(六)挖掘产业思政资源,做好产业文化育人
地方农业高校的新农科建设,首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人才培养的根本[3]。面向涉农全产业链的人才培养,就是服务农业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其工作涉及面广,学生覆盖面大,人才培养的质量对产业影响很大。在做好常规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上,还应做好产业思政,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此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结合产业生产实际,在做好大思政的同时,挖掘产业文化和产业精神在育人方面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探索实践产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的模式与路径,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增进学生了解产业,培养学生家国情怀、产业情怀,三农情怀,增强学生服务“三农”的意识,增强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培育学生爱农、知农、为农的素养。
四、结束语
顺应现代农业产业的转型发展是新时代涉农专业改革发展的新起点,专业建设应面向现代农业产业设计和完善人才培养改革的整体框架。特别是应以产业发展引领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向,突破涉农专业人才培养的传统思维模式与路径依赖,把产业趋势、行业特点、企业需求引入专业人才培养,树立适应产业链运转需要和学生长远发展为中心的质量观,通过产教紧密融合,实现学生多元化能力的发展目标。对接全产业链培养复合应用型人才是新农科建设的任务,更是涉农专业的责任。农科高校应结合新农科建设的契机和“学生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的专业认证要求,做好全产业链下的人才培养工作,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好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