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想政治教育效力的生成逻辑、价值意蕴与实现进路
——基于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的视域

2021-12-01马云志

关键词:现代化民族政治

马云志,王 寅

(兰州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了新时期治党治国治军的战略规划、目标、任务,提出要“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保证”[1]。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六大“新”目标,其中之一就是“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民族治理效力的提升,不仅与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的完满实现紧密联系,更与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全面实现息息相关。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效力的硬核提升是衡量一个民族发展和进步的最大表现,是衡量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程度高低的重要维度。有鉴于此,提振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事关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和谐。对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效力的研究,不仅要着眼于民族地区的历史文化地理研究,而且要从战略层面重构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效力的认知研究。这既是对民族地区的一次战略考量,更是将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放置在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层面,去重新认识并发掘它的战略价值,并以此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效力在新时代深化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中有质的提升。

一、思想政治教育与民族事务治理互嵌与生成

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效力的生成是一个历史性、现实性与共生性的发展进程。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与国家治理现代化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效力的生成是历史与现实的深度结合,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统一。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是新时代党治国理政思想的一项重大战略创新,赋予了思想政治教育崭新的研究视域和时代内涵,使思想政治教育效力的论域得以敞显。立基新时代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的历史高度,厘定思想政治教育效力的理论逻辑、实践逻辑,有助于在新时代加强民族团结、加快推进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一)思想政治教育与民族事务治理聚焦人的现代化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具有内在的、隐性的、稳定的符合人类自身道德感化的内隐推动力,是提升人类自身核心素养和促进民族地区人们实现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的内隐动力和思想源泉。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不仅要不断从理论上加以深化和追踪,深度挖掘其内涵标准,而且要不断从实践上扎实践行其向心力和引导力,服务于人的现代化。诚然,在这里提及的人的现代化本身不具有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共产主义标准,但在一定程度上思想政治教育与民族事务治理具有本质的深度耦合,其根本目的亦是聚焦人的现代化,助力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基于此,在追求人的现代化过程中,必须强调思想政治教育效力的正向发力,毕竟民族事务的治理是在追求现代性的稳健发展,不能将民族事务的发展误入一个现代性发展的桎梏和困囿。相反,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的终极目标是在保持自身民族特色的基础上,将本民族文化传统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接轨,走人的现代化发展幽境,即:思想政治教育与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是相辅相成的历史发展统一体,思想政治教育的正向发力必须在保持民族文化根基、坚守民族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有步骤地、有条不紊地切实推进和聚焦人的现代化。当然,在推进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难免会出现现代性的困难,在民族地区的语境下亦会呈现出不同的现代性形态。为此,针对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转型发展中的“异化”畸形形态,理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模式,促动思想政治教育效力最大化和正向性,厘清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的价值导向,是摆在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一道难题。显然,人的现代化是决定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的最根本因素和驱动力,没有人的现代化就不可能实现民族事务的高质量发展,更不可能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所以,思想政治教育与民族事务治理聚焦人的现代化迫在眉睫。第一,要努力加强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的正向发展和动力前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隐发力和道德感化;第二,要深化改革民族事务治理的现代性困囿,破除思想政治教育与实践治理的背离;第三,要努力建构思想政治教育与民族事务治理的环形对接发展体系,形成思想政治教育与治理运行的相得益彰和谐融共生;第四,要聚焦统筹人的现代化发展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向而行,坚决走思想政治教育与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的共同体发展道路。

(二)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中国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等著作中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揭示了社会历史和民族发展的客观规律,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对于民族发展与民族解放运动高潮的重大理论指南作用,从而为马克思主义“民族政治观”的最终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马克思“民族政治观”是世界的、历史的、科学的、大众的、现实的民族观。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民族有各自类型的思想,其民族观的发展与人类历史民族发展相互交融,极大地影响着人类历史的发展。历史上各种民族共同体形态的依次更替和逐渐进化使得世界现实生活中民族共同体以各种组合形态生存发展。所以,对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研究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同时,在实现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过程中也应强化马克思民族观中国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统一。于此,列宁曾说:“马克思主义提出国际主义即用各民族高度统一的溶合来代替一切民族主义。”[2]这就是说要求加强对各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积极树立民族高度统一的整体思想,将民族凝聚力思想内化于心,将各民族的平等团结、联合互助、共同发展、共同繁荣这些有利于各民族的思想放在首位,促进各民族的融合。诚然,列宁亦主张各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既反对自己的民族压迫其他的民族,又反对其他民族压迫自己的民族。这种带有全球正义理念的马克思主义民族政治观不仅从理论上丰富了本国民族的思想政治教育,而且从实践上推动世界民族和睦发展的现代化思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民族问题具体实际相结合,走出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3]268中国的民族事业必须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民族实际相结合,方可实现民族事务治理的现代化。简而言之,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民族政治观”符合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演判规律。对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化和加强,不仅关乎各民族自身思想政治教育效力的提升,而且关乎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的全面实现。基于此,新时代提升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效力不仅是对马克思恩格斯民族政治观的继承和发展,更是对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形成的民族政治理论成果的实践和创新。正确认识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效力生成的理论逻辑,对于国家制定正确民族教育政策、加快推进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将产生重大的理论指导作用。因而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应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将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全过程,积极构建一种既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中国化,又促动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发展理念,从而在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实现民族事务治理的科学构建和理论指引。

(三)民族事务治理实践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鲜活教材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品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践的观点、生活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著特征。”[4]这就需要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当今中国民族具体实际相结合推进新时代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思想政治教育能否将理论精髓内化于民族实践的具体行动取决于思想政治教育效力的充分发挥和深入人心,只有切实回应时代理论指向的实践问题,才能将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的文章做足做深。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处理民族问题的一贯立场和基本原则。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始终认为:“每个民族都是自主的,一切民族都是平等的。”[5]92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做到统一和自治相结合、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相结合”,“坚持各民族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用法律保障民族团结”[3]269。所以,民族权利是统一和自治的相结合,只有统一的实现才能确保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才能将民族平等真正落到实处。但有一点必须清楚,民族事务治理也是在这个统一的前提下来实现的,没有统一的思想根基,就不可能实现有效的自治。因此要站稳政治立场,用马克思主义的“民族政治观”来指导民族自治实践,从而以正确的民族思想政治教育效力推进实现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繁荣。诚然,自古以来,各民族在相互碰撞交融中不断前进和发展,其根本的价值使命都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之崛起、中华民族之幸福。正因为民族之间的向心力和同根同源的文化鉴赏力促使不同民族因语言、饮食、风俗习惯等的差异性而走向了共同发展。各民族长期以来在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影响下,以积极进取的精神不断推动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历史上各民族通过民族交往、交流的方式来促进彼此之间思想政治教育效力的最大发挥,其中典型的代表就是西汉张骞经河西走廊出使西域,打开了西域各民族思想文化交流的渠道;东汉班超出使西域,从实质上促进了西域民族交往交流的途径。有鉴于此,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因国家发展的需求而生发,亦必将随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推进而实现自身民族事务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在推进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硬核内生动力就是思想政治教育效力,它内隐或外化地促进各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道德转变和正向发展。

二、思想政治教育效力的价值意蕴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生成,不仅对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的形成起到推波助澜作用,而且也有助于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发展进程。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高度的内在融通性,二者在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提振民族精神、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方面发挥着极其重大的作用。诚然,二者之间的契合关系既为思想政治教育向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进行价值赋能提供了精神养分和创新沃土,也为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提供方向指引、动力运聚和进程提速。

(一)保证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的正确方向

维护国家统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的内生动力和实践要求,在思想政治教育效力的最大公约数中必须牢牢把握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思想基础和价值逻辑。中华民族在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方面付出了艰辛的探索和努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回顾历史、展望未来,维护祖国统一、追求民族复兴仍然是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的题中之义。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的生命线。提振思想政治教育效力,对于保证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沿着正确方向前进意义重大、使命光荣。

不断加强民族地区人民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不仅关乎民族团结进步、民族共同发展,而且关乎国家统一和社会长治久安。各民族人民始终将维护国家统一作为自身民族现代化的最高的政治理想,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进步视为根本利益,这是五千年来中华文明发展亘古不变的历史主流,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加强的现实指南。维护国家统一、保障国家安全、巩固民族团结、加快社会发展更加需要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的发展壮大离不开各民族艰苦卓绝的斗争,离不开各民族为维护国家统一、追求民族解放而进行的不懈努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多元一体,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一笔重要财富,也是我们国家的重要优势。我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都为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6]176民族思想政治教育意识的提高对于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加强不仅起到推波助澜作用,而且为全面实现统一、和谐、安定、共生的民族关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华民族的复兴始终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奋发图强、艰苦奋斗。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家在发展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和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工作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少数民族干部被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成为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的骨干力量。少数民族干部群众的整体思想和政治素质不断提高。进入新时代,国家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和维护祖国统一的战略层面,积极要求加强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效力,构建新时代和谐发展的新型民族关系。维护国家统一则要坚持深化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理念,深刻把握和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紧密团结,凝心聚力,促进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建设。只有这样,祖国统一的基础才会更牢,人心才会更稳,民族复兴大业才能实现。当前,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正处在历史发展的交汇点和关键阶段,能否正确处理好国家统一与民族复兴的正确关系,事关祖国统一大业的实现和完成,事关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正是在这一背景下的强力推进,中国将在完成国家统一、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过程中,将同世界各国一道加强紧密联系,求同存异,合作发展,推动全世界人民为实现自身发展目标和梦想贡献力量。有鉴于此,实现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必须提高政治站位,以深邃宽广的世界眼光和虚怀纳谏的人文胸怀,统筹推进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效力最大化,不断增强民族地区改革开放力度,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效力,在强化政治规矩、深化政治意识上做足做深,全面推进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沿着正确轨道稳步前进。

(二)增强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的前进动力

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是推动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和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坚实基础。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必须全面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效力才能提升自身发展的原动力,才能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价值遵循。基于此,加强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效力将会推动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的发展进程。

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是一项战略性系统工程。切实加强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过程中所凸显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社会功能,不仅关涉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成效的发挥,而且关涉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稳步推进和发展。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是推动世界发展的谐融元素。第一,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政治功能是推动党和国家政治优势迅速转化为提升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的政治领导力。第二,深入挖掘思想政治教育经济功能是切实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动力,有利于将民族经济充分挖掘以提振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的经济基础力。第三,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蕴含着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大力加强民族文化内生发展动力是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效力发挥的关键。而民族文化的战略支撑则从文化功能的软实力发挥上推进了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的硬核发展,进而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发展。第四,思想政治教育效力充分发挥的社会功能便是强化服务社会发展,统摄社会公众的思想和精神治理,从而以一种无形的思想政治教育服务方式增强社会发展的和谐共生力、精神凝聚力,以此来推进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稳步推进。擘画人类命运是夯实和筑牢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的题中之义和根本原则,新时代关注人类命运发展就是在推进民族和谐发展和加强人类合作中深化了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的实践基础。习近平总书记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站在新时代的战略高度,深刻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治理,怎样治理”这个关乎国家命运的重大时代课题,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现擘画了一张蓝图,深刻阐明了以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为基础、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宗旨推动人类共同团结发展进步的世界理念。当今世界是一个命运与共、守望相助、和谐共存的命运共同体,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努力促进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诚然,民族地区亦处在风险管控增多、挑战无处不有的变局时代,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正确把握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及时妥善解决影响民族团结的矛盾纠纷,坚决遏制和打击境内外敌对势力利用民族问题进行的分裂、渗透、破坏活动。”[7]这就要求各民族必须以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为时代强音,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在纷繁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寻求新机遇、开拓新局面,全力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效力的发挥。同时,民族地区应该反思世界之痛和自身之病,在坚持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前提下,坚守自我,坚持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共存、良性发展,在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的变局中全面推进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基于此,筑牢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不仅要求各族人民努力推动民族和谐发展,而且要求人民以民族命运为己任,同心构筑中华民族共同体家园。

(三)加速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的实现进程

从事物发展进程的程度而言,事物发展都要遵循质量互变层级发展规律。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础和战略引导,加强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为此,加速推进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的进程必须全面提升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效力,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全速推进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进程,以思想政治教育效力的最大硬核力实现中华民族崛起。

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是一项渐进性系统工程。民族思想政治教育效力深入发展的好坏是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的试金石,它不仅关乎民族地区文明开化的有效推进,而且关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高效发展。对民族地区实施及时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会促使各民族人民学习、工作、生活的和谐运行。习近平强调指出,“要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6]157,才能使民心更稳,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强。反观而言,如果削弱对民族地区的思想政治教育或对思想政治教育开展不深入、不到位,则会引致民族地区人们思想观念的倒退,甚至造成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流产”。所以,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开展和深入推进是民族之幸、国家之福。由此而言,推进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的实现进程,必须加快推动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谐融发展的关系,为更好促进二者有机融合,只有加快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才能加速推进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的发展进程,才能更好地实现中国和平崛起和世界大同。第一,加强民族地区文化教育发展,在教育发展过程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将个体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这不仅为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提供精神动力和教育支撑,而且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文化力量和文明发展基因。第二,加快推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在促进民族地区全面消除贫困的基础上,有步骤地稳步推进民族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民族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助于引导人们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促进意识形态的正向发展,从而推进民族经济治理的现代化。第三,加速推进民族地区政治建设,在维护政治治理的意识形态领导权和控制力上下工夫,全面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在巩固民族政权和治理民族事务方面的强大作用,从而实现民族治理的现代化。诚然,加速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的实现进程,其根本目的是要实现中国和平崛起和谋求世界大同。基于此,加强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在中国和平崛起进程中不仅可以起到凝聚人心、统一思想、求同存异的重大作用,而且可以提高民族地区人们的思想政治觉悟。中国和平崛起是加快推进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现实基础和价值导向。中国的和平崛起对于中国来说是促进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内生力量,而对于世界而言,中国的和平崛起则是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稳定器、助推器。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理念正在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的具体实践中稳步前进,不仅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效力的民族认知,而且促进了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实践的广泛拓展和行稳致远。在一定程度上,中国和平崛起、谋求世界大同的时代使命一方面从理论和实践上丰富和发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另一方面从战略上深化了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思想,彰显了中国和平崛起、谋求世界大同的现代化理路。

三、思想政治教育效力的实现进路

构建政治共同体、经济共同体、文明共同体、社会共同体是铸牢思想政治教育意识的战略导向,为此,全力促进政治认同、着力增强经济振兴、推进民族文化交流、厚植爱国情怀是新时代培育民族思想政治教育意识的实践追求和价值旨归。激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方面的内生动力和外在实践,不仅需要民族自身发展的强大原生性硬核力量,而且需要发挥国际环境的战略支撑作用。

(一)全力促进政治认同,强化培育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政治基石

政治认同是一个国家凝心聚力、促进民族团结的决定性因素,对自身政治认同地位的解决源于对其本民族和社会管理的高效治理,是本民族对国家认同感的具体呈现。一个民族只有长期保持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才能深化自身对国家的政治认同。同理,一个国家只有坚持引导对本民族的国家认同,才能厚植国家的世界政治认同感,担负起为民族谋复兴、为人类谋发展、为世界谋大同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使命。有鉴于此,全力促进民族政治认同,要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深化民族政治教育。

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兴衰成败关键在党,推动党在民族建设和治理过程中的战略引领作用是实现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的金钥匙。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8]。铸牢民族思想政治教育意识,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离不开党在民族政策、民族理论以及民族建设中的战略指导和总揽全局的统筹应对。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至今,带领各族人民创造了数不胜数的丰功伟绩,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蒸蒸日上,民族复兴大踏步前进。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方能做好民族政治工作,维护来之不易的民族大团结局面;只有将党的领导置于民族工作至上,将党的领导贯穿于民族工作的全过程,方能实现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和民族事务治理的现代化。

深化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事关党的民族事业稳步发展,事关民族社会和谐稳定,事关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的全面建成。加强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建设,必须要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加强各族人民增强“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9],以及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同等。加强民族政治教育,务必在继承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深入开展民族思想政治文化经典教育,切实推动民族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华文化教育的有机衔接和专门指导。诚然,深化民族政治教育亦必须健全思想政治教育常态化机制,把民族政治教育渗入到国民教育、社会教育、干部教育、群众教育、学校教育等一系列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发展过程中,实现教育主题的正向化、民族化、经典化,真正构筑起民族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二)努力增强经济振兴,深化培育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经济根基

经济是民生之本,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大力加强经济建设,是夯实培育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物质基础。对此,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狠抓经济建设是促进各民族共同走向永续发展的治本之策。经济发展的好坏关乎民族政治、文化、安全、生态等的和谐发展,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战略基础。诚然,经济的快速发展也有助于推进民族治理的现代化,着力加强经济建设,它不仅将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理念在民族地区深入推进,而且助力思想政治教育效力在本地快速发展的经济轨道上落地生根。为此,着力加强经济建设,要守正创新强化地区经济互助。

改革发展是解决前进道路上一切问题的关键要素。大力发展民族地区经济是培育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物质基础,强化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不仅有助于促进民族地区产业经济的深度挖掘和快速发展,更有助于东部地区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优质产品输入民族地区,促进民族地区产业升级和装备改造。首先,大力改善民族地区尤其是边远贫困地区的经济落后状况,实施针对民族地区的支持政策、开发项目、投融资计划,精准开发民族地区资源,以经济的繁荣发展来促动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培育。其次,全面推进民生建设,加快实施民族地区农村人口脱贫攻坚战略,实现民族地区从贫穷落后走向繁荣昌盛,以真抓实干的作风全力推动民族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决不让一个少数民族、一个地区掉队[10]。最后,加强民族经济的互联互通,带动和促进民族地区民心相通、政策沟通,从而为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广泛接受打下坚实物质基础。

应该说,将民族地区产业特色优势和天然禀赋转化成经济发展优势是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的题中之义和价值旨归。基于此,深入对接国家民族振兴战略,深度挖掘民族地区区位优势,走出一条将发达地区的“外源性动力”(科技优势)与民族地区的“内生性动能”(资源禀赋)有机地结合的生态发展路子,在守住原生态的基础上,将新发展理念创造性地运用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政策的制定上,将守正创新的本质概念把控好,以实实在在的生态文明观构筑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理念。其一,立足自身民族发展基础,精准把握民族地区产业特色和优势,以民族优势取胜,以原生态特色推进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其二,积极开发具有民族特色和文化价值的民族特色产品,努力将特色优势与区位劣势有机转化,努力推动民族特色的原生态转换和有机发展,切实铸牢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物质基础和经济保障。其三,要完善优惠政策,“优化转移支付和对口支援机制,实施好促进民族地区和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兴边富民行动等规划”[3]270,精准促动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发展。

(三)着力推进民族文化交流,筑牢培育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文化底蕴

民族文化建设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民族文化建设事关国家整体软实力的提升和发展。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今天,提升国际话语权力,顺利推进国家文化建设,切实增强文化硬核软实力是民族发展的根本。而文化实力的强弱则是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身份认同的重要标识,加强文化建设不仅是发展本民族文化血脉,而且是加强本民族与世界其他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精神纽带。推进民族文化交流,培育文化新动能,夯实筑牢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文化基础,既是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承袭和弘扬,更是对文明交融互鉴发展的智慧提升,有助于增进世界文明沟通,促进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效力。

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认同的重要标识,是民族发展的精神血脉,亦是民族团结的情感纽带。从古至今,各民族在长期的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创造了辉煌而灿烂的民族文化,博大而精深,独特而深邃,为最终形成中华文化奠定了坚实而又深厚的文化基础。民族文化交流必须秉承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涵,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进一步发扬光大,并巧妙融合各民族思想政治文化理念,使中华文化硬核元素渗入民族文化思想,让民族文化因中华文化的恢弘气势变得异彩光辉,让中华文化因民族文化的独有特色变得更加生动活泼、光辉灿烂。正是凭借着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的交相辉映才使得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变得更加畅通无阻,正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伟大凝聚力和向心力才使得中华民族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最终也因文化的内生动力和硬核实力促使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夯实和筑牢。

在全面增强硬实力的基础上,切实提升民族话语建设,以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的全面增强来促动民族话语体系的构建,进而带动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民族认同,促动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和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的现实接榫。诚然,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究其实质而言是一种民族精神的信仰认同,深化民族文化认同是加强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的根本要求,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核发展动因。因此,要在增进文化认同的基础上,全面加强文化软实力提质增效,在内生性动力来源上做足工夫,切实增强民族话语能力,以中华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不断深化文化思想根基,全面推动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内在细化和外在实践。

(四)大力厚植爱国情怀,夯实培育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思想基础

民族问题无小事,爱国爱民是大事。民族问题的根本解决,在于筑牢民族精神。民族工作就实质而言是做好人的工作,民心强则民族强,精神支柱的解决对于民族问题而言就是思想问题的解决。在新时代,加强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建设,应在解决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理念问题的基础上,有步骤、有规律地统筹做好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和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的双向同步推进,因为这关乎爱国统一战线和民族思想政治引领的双向达标。

筑牢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必须厚植爱国主义情怀,积极构筑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以爱国统一战线为根本,积极强化爱国精神力量的主导作用。第一,加强新时代民族观认知和构建,明确全体中华民族奋斗目标,将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纳入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的战略架构中,积极深化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为推动爱国统一战线全面走向实质化、实践化的标准。第二,全面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构筑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大厦。团结联合一切有志于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团结一切为民族建设作出贡献的各党派、各民族、各团体,为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筑牢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第三,各民族之梦必须与国家之梦、世界之梦有机对接方能促进爱国统一战线的壮大和发展。各民族之梦必须在加强自身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全力促动中华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建设,实现具有爱国情怀的思想体系构建。

思想是行动的向导,积极引导各族群众从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的高度去创新民族社会发展,树立正确的民族思想意识。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维护国家统一、加强民族团结、凝聚民族精神早已成为中华民族始终如一的价值共识。为此,加强思想政治引领是民族之需求,国家之呼吁。第一,全面深化思想政治引领,增强人民群众的辨别力和免疫力。第二,深入学习马克思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观,积极引导民族思想与社会主义相适应、与时代相共鸣。第三,扎实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力推动民族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全方位、多层次构建。总之,强化民族思想引领,坚定民族理想信念,将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外化于行内化于心,全面夯实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的思想基础。

总之,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是加强民族治理事务现代化的重要方式,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引擎。加强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深化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教育,而且要在创新民族理论方法、推进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上下足功夫,全面构筑起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的思想根基。诚然,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和国家治理现代化是相辅相成、谐融推进的共享共促共建关系。民族治理现代化在一定程度上内隐着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体系构建,是推进国家治理能力发展的催化剂和谐融元素,是筑牢国家治理体系发展的关键。而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则在外显上促动和保障了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的整体实现,只有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才能有效促进民族事务治理体系的和谐构建,才能彰显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的战略引领力和驱动力。为此,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视域下思想政治效力的提升是科学推动国家正向功能发展、有序推进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的理论利器,更是促进民族内驱力和国家整体建构力的重要尺度。新时代大力发展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将民族地区特色与思想政治教育谐融推进,在发挥民族思想政治教育正向发展的基础上,全力夯实民族事务治理的精神动能,切实推进民族事务治理。只有这样,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才能稳步迈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才能落地生根。

猜你喜欢

现代化民族政治
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的现代化新篇章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发达国家审计发展及其对中国审计治理现代化的启示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MINORITY REPORT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