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贸易发展探究

2021-12-01刘运芹

科技创业月刊 2021年6期
关键词:出口汽车产品

刘运芹

(南昌工学院 商务贸易学院,江西 南昌 330000)

0 引言

汽车零部件是汽车工业的重要构成部分,是汽车工业发展的根本。整体来看,传统汽车零部件可以大致分为七大类,即发动机、传动系统、转向系统、制动系统、行驶系统、车身附件以及电子电器。随着经济和全球市场一体化进程的推进,汽车零部件产业在汽车工业体系中的地位不断提高。我国改革开放40余年,伴随汽车工业快速发展,汽车零部件在产业整体规模及产品出口方面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作为支持汽车工业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汽车零部件连续多年占中国汽车产品出口总量的70%以上,2017年占比超过80%。2018年汽车零部件销售收入近4万亿元,2019年,我国汽车零部件市场规模达4.3万亿元。在新形势下,在出口规模大幅扩张的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出口仍存在一些根本性的问题。分析目前中国汽车零部件产品出口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找出解决方案,对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现状

1.1 出口规模总体增加,增长率呈现下降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额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我国汽车行业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汽车零部件发展尤为迅速。2009年由于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出口发生波动,2010年开始连续5年稳步增长。2015年以来,受全球经济低迷、汽车消费市场整体萎缩以及汇率因素影响,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连续两年大幅下降,但仍占据汽车产品出口总额的大部分比重。2017年国家产业政策调整及“一带一路”的深入推进,使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止跌企稳。2018年,尽管受中美贸易争端影响,我国汽车零部件进出口市场仍然保持着2017年较好的态势,出口金额达3 627.7亿元,同比增长7.9%,贸易顺差额1 318亿元。2019年在中美贸易摩擦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下,中国汽车出口减少近20万辆,但依然保持在100万辆以上,仅比2018年下降1.6%。从总体上看,目前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总体规模增加,但增速呈下降趋势,出口形势不容乐观。

1.2 出口产品结构以低附加值产品为主

2017年中国汽车零部件产品出口总值为685.9亿美元。其中,车辆行驶系统、汽车电子电器、车身及其附件占零部件出口总额的59%,所以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产品结构以低技术产品为主,附加值较低,反映出当前我国汽车零部件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从整车企业来看,2019年中国车企在出口模式上实现一定转变,如品牌车企的海外直接投资初见成效。其中,上汽集团在泰国投资生产的MG品牌汽车销量已经超过2.5万辆。

1.3 出口市场以发达国家为主

从出口市场角度来看,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主要汽车工业国家已成为中国汽车零部件的主要出口国。近年来,中东、南美、非洲等新兴市场的扩张也取得了一定成效。美国是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第一大市场,2017年我国汽车产品出口美国185.27亿美元,占汽车产品出口总额的21.2%,但主要出口产品为低附加值配件如铝合金轮毂和电子电器等,在跨国公司采购中不具备竞争优势。

1.4 出口企业以外资为主

中国汽车零部件出口企业中,外资企业出口占比最大为54.2%,其次是私营企业,占比为34.4%,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和其他企业占比较少,总比重仅11.4%。目前我国拥有核心技术的汽车零部件企业中,约有3/4是外资或合资企业。我国汽车零部件特别是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主要由外资控制,这说明外资企业在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反映出我国本土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市场份额较少,缺乏核心竞争力。

2 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面临的问题

2.1 核心技术缺失、外资品牌主导核心零部件市场

《美国汽车新闻》杂志公布了2018年世界100大汽车零部件厂商名单。上榜的中国公司有7家,比2017年增加1家,而美国、日本和德国上榜企业均超过20家,总占比达66%。原因在于中国汽车零部件的核心技术还不够。据统计我国轿车零部件市场中,外资企业占有率达80%以上;在汽车电子和发动机技术领域,外资公司占据了90%的市场份额。同时,由于新技术研发水平的欠缺,核心技术仍然很大程度依赖进口。如新能源汽车领域,生产电池的重要原材料隔膜有60%来自国外。这对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形成较大的竞争压力,导致利润率较低,出口国际竞争力不高。

2.2 低端产能过剩,高端产品供不应求

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虽绝对数量较多,但大多数企业专业化程度低,企业规模小,重复建设严重,出口实力薄弱,这也使得我国零部件产业存在低端产能过剩而高端产能供应不足。如新能源汽车领域,2017年我国以127万辆和124.9万辆的产销量保持全球最大电动汽车市场地位。然而,由于内外因素的影响,核心零部件产业发展却不尽人意。从国内看,中国在动力电池领域的低端产能明显过剩。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中国动力电池产能已超过200千瓦时,而市场需求不足50千瓦时。与之形成巨大反差的是,高端产品的供应明显不足。外部方面,欧美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已在中国设立工厂以抢占市场。2017年,包括大众,宝马和通用汽车在内的6家国际知名汽车零部件公司宣布,他们已在中国投资或将在中国建厂。这对我国自主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造成巨大冲击。

2.3 贸易保护居高不下,汽车零部件产品出口受阻

长期以来,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对来自中国的汽车轮胎、轮毂、汽车玻璃等零部件实施“反倾销”“反补贴”等保护措施,近年来随着中国汽车零部件出口量的增加, 反倾销调查也在加剧。 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共遭到国外“双反”调查达16起,同比增长近50%,涉及超过15亿美元的出口额。例如,2017年3月美国对来自中国的某些混合动力汽车及其部件进行了“337调查”。同年10月,欧盟委员会发布通告,宣布对中国出口的汽车轮胎开展反补贴调查。 除了欧美发达国家之外,一些新兴市场也开始对中国汽车零部件进行"双反”调查和制裁。2017年,巴西、印度、土耳其等国家对中国汽车零部件产品共发动11起“双反”调查,占全年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双反”调查总数的69%。这些新兴市场尽管整车工业比较薄弱,但大多具有独立的汽车工业体系,如印度等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迅速,很可能为保护本国汽车零部件产业设置对外贸易壁垒, 这就要求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提高警惕,做好防范工作。

技术性贸易壁垒协定(TBT)涉及到贸易的各个领域和环节。2017年各国公开发布汽车零部件技术贸易措施70多项,同比增长9%。涉及的产品类别包括汽车信号装置,安全装置和汽车电子产品等。随着技术管控趋严,汽车零部件领域质量风险进一步扩大。2017年,中国出口的汽车零部件因技术贸易壁垒遭国外退运金额同比增长101%,远超过中国货物出口退运金额2.1%的增长率。

2.4 生产成本不断增加,挤压利润空间

较低的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一直是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突出竞争优势,但近年原材料成本递增,工人工资上涨,汽车零部件企业的竞争优势逐渐减弱。据统计,近年来,汽车零部件的原材料供应价格不断上涨,其中螺纹钢价格上涨幅度超40%,铜及一些有色金属原材料价格平均上涨20%左右,芯片等进口电子元件价格上涨10%~50%。而锂电池最重要材料之一钴的市场价从2017年初的27万元/吨涨至55万元/吨,涨幅超过一倍,碳酸锂价格也较同期上涨了30%以上。同时由于高科技劳动力需求量的增加,劳动成本也逐渐增加。2017年汽车零部件行业劳动力工资平均上涨10%。成本高进一步吞食着企业利润。目前国内包括46家上市汽车零部件企业在内的行业平均利润率仅为8%左右,相较2010年下滑超过4个百分点。成本的增加使得我国汽车零部件厂商的生产形势更加严峻,不利于企业进一步扩大生产增加出口。

3 发展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的对策建议

3.1 建立政府、行业协会与企业“三位一体”协同机制

面对国际市场的各种贸易保护措施,一方面,行业和企业应采取积极行动,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行业协会可协调不同地区和企业的零部件出口,对出口市场和价格加以引导,将其控制在合理范围内。这样可有效防止同类产品出口过于集中的局面;同时企业也需保证出口市场的多元化,尽量分散风险。有条件的企业可考虑在海外建厂,在当地投入生产并销售,减少直接出口,此消彼长,缓解中外汽车零部件贸易摩擦;对于出口额小于百万的企业,可考虑直接退出或调整市场;另一方面,针对那些有意对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设置障碍的情形,需要运用WTO法规,维护本国企业利益,改善国际贸易环境。同时,需要政府、协会和企业各自发挥作用,建立“三位一体”机制,主动防范国际贸易摩擦,变事后应对为事前预防[1]。

从产品角度来看,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频遭国外抵制的重要原因是产品可替代,“双反”调查的对象主要是玻璃、轮胎和轮毂等技术含量低而资源消耗大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这些零部件产品不是国外市场必须的,也不是只有中国企业可以供应的。因此,应积极推进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提高零部件行业创新水平和产品竞争性,生产“世界唯一”的产品。其中,跨产业创新产品应成为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出口的龙头产品,由于其可替代性低,又是国外市场急需的,因此即使出口量大,也不容易受到国外抵制,或抵制的影响很小[2]。

3.2 加大研发投入,提升技术水平

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问题从内部来看,很大程度源于核心技术不足,所以技术创新是关键。近年来,国内零部件企业在一些重要技术上取得了一定突破,但与国际一线零部件企业相比,自主研发能力仍存在较大差距。首先,加大对相关研发人员的引进及培养力度,创造机会让研发人员到国际顶尖企业学习,从根本上提高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新技术的研发水平;其次,增加新技术研发的资金投入,与国外同类企业相比,我国零部件企业的研发投入较低,2017年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仅为1.97%,除少数几家大型零部件企业外,大部分研发投入比例均在1%以下。而世界各大零部件企业都非常重视研发投入,如德国、美国、日本等汽车企业研发支出超过10%;在韩国零部件企业研发资本投入占比1%~4%[3]。第三,中国需要加强与技术先进国家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学习新技术,引进先进设备,提高零部件生产质量水平,推动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

3.3 整合企业资源,调整出口结构

针对目前汽车及零部件行业内普遍存在小、散、弱及重复建设问题,一方面需要国家及地方政府做好顶层设计,重点扶植部分实力较强的企业,成为行业的领头羊,起到带动效应,帮助更多企业进入国际零部件供应商百强中;另一方面对企业而言,以综合性集团企业为标杆,以集成化的大模块、系统产品为目标,寻求整车企业的有力支撑[4]。面对产品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汽车零部件供应商需要积极配合整车制造商开展合作创新,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

4 结语

汽车工业是中国经济增长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产业,其中汽车零部件的进出口又是影响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当前,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下行压力加大,汽车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性价比优势逐渐趋小。我国汽车产业将进入调整期,同时也是战略机遇期。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以及新冠肺炎疫情,促进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的必由之路是转变增长方式,由低水平的产品出口转向技术及高技术产品的输出,加快产品出口结构调整,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猜你喜欢

出口汽车产品
上半年我国农产品出口3031亿元,同比增长21.7%
汽车的“出卖”
给情绪找个出口
汽车们的喜怒哀乐
2015产品LOOKBOOK直击
米弯弯的梦里有什么
3D 打印汽车等
新产品
产品
汽车就要飞起来了等5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