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中小学生开展脑卒中健康教育的研究进展

2021-12-01李炫桦胡燕琪唐红梅

护理学报 2021年8期
关键词:中风记忆青少年

李炫桦,胡燕琪,唐红梅

(1.上海中医药大学 研究生院,上海201203;2.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医院 科研科,上海201100;3.上海健康医学院 实践教学中心,上海201318;4.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201203)

中小学生处于青少年时期,是各种习惯、观念、思想养成和培养的重要阶段, 具有较强的学习接受能力,他们的健康素养也会影响到整个家庭[1]。 据报道,有多达45%的脑卒中知识来源于家人和朋友[2],其中一些可能是孩子。 另外,当患者突发脑卒中时,常伴有偏瘫、失语和/或忽视综合征,这阻碍了他们拨打急救电话和寻求帮助。 1 项基于人群的研究显示,只有4.5%的脑卒中患者是由他们自己直接联系紧急医疗服务部门, 其余95.5%的患者是由家庭成员、同事或其他旁观者拨打急救电话[3]。 随着国内二胎政策的放开和晚婚晚育的社会趋势, 有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由年长父母或祖父母抚养[4-5],他们很有可能成为监护人卒中发作时的旁观者[6],对他们进行脑卒中健康教育可能会对卒中救治时间产生影响。 目前国内针对脑卒中健康教育的研究多聚焦于成人,对中小学生的卒中教育关注较少,仅有1 项相关研究[7],而国外已开展多项中小学生脑卒中健康教育项目[8-11],并将教育项目与各国青少年文化特点相结合,形成特色教育项目,发展较为成熟。因此,本文对国内外中小学生脑卒中健康教育现状进行综述, 以期为我国开展和推广中小学生脑卒中健康教育项目提供参考。

1 中小学生脑卒中健康教育概述

中小学生不仅能充当脑卒中健康教育的传播者, 还有可能成为卒中事件的目击者和急救行为触发者, 增加中小学生对卒中知识的了解是减少卒中救治延误的一种创新方法[12],多数相关研究都包括2个目标[13]:(1)改善中小学生卒中知识水平和急救行为意图;(2)利用接受过卒中知识教育的学生向他们家庭成员传递卒中知识。 干预措施主要包括一节时长约20~50 min 的脑卒中课程, 最后以布置家庭作业的形式要求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卒中知识分享给家庭成员[12]。 卒中症状识别是课程的主要内容,国外大多数研究主要采用FAST 快速助记符(Face-面神经无力、Arm-手臂无力、Speech-语言错乱、Time-时间)作为脑卒中症状识别工具[13]。 而国内研究者将FAST 助记符本土化, 形成了适合本国国情的中风120 三步识别法。2018 年底全国15 207 人的调查问卷显示82.07%的公众认为中风120 简单实用好记[14-15]。另外,为了提高中小学生健康教育成效,不同国家考虑到研究人群文化特点和年龄因素, 将中小学生卒中教育与本国青少年人群流行文化元素相糅合,如美国“嘻哈卒中”教育、日本“动漫式”卒中教育和国内“中风120”健康教育活动,还有一些研究加入电子游戏和视觉艺术项目体验,都取得了显著效果[12]。

2 美国“嘻哈式”卒中教育背景

20 世纪70 年代, 一种新的街头文化在美国纽约的黑人社区诞生,即嘻哈文化(HIP HOP),随后嘻哈文化迅速在美国掀起了一场“嘻哈风暴”[16],并深深地吸引着美国青少年群体[17]。从2014 年开始美国多代同堂的家庭数量越来越多,约占19%[18],很多美国青少年与具有脑卒中高风险的祖父母或者父母居住。因此根据青少年人群的特性,美国国家中风协会提出了“嘻哈卒中计划”,以FAST 助记符为嘻哈歌曲的主要内容,利用说唱帮助在校学生识别及记忆卒中早期症状。 Williams 等[8]招募了3 070 名四年级至六年级的学生参与“嘻哈卒中”项目研究,他邀请了当地著名的嘻哈艺术家为这项研究录制了一个“嘻哈卒中”歌曲表演视频并在课程中播放该视频,极大地引起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课后孩子们卒中症状识别能力和紧急反应能力得到明显提高。 并且经过3 个月跟踪随访,孩子们的卒中知识仍然得到很好的记忆保留,甚至在研究结束后的一段时间,参加过该研究的一个学生在祖父母突发脑卒中时及时拨打了911。 但是,该项研究缺乏数据支持他们向父母传递卒中知识的能力,随后Williams 又进行1 项针对八年级学生的随机对照研究[9],最终证实了这些学生具有向父母传递脑卒中知识的能力。 总的来说,嘻哈是一种强调韵律和舞蹈的音乐体裁,它的融入不仅能方便中小学生理解记忆卒中知识,还能增加他们对卒中知识的长期记忆保留,并可持续性地向父母传递卒中知识。

3 日本“动漫式”卒中教育

日本是世界动漫强国, 很多日本研究者对中小学生的疾病知识教育都糅合了动漫元素, 以夸张奇特的形状和五彩斑斓的色彩向中小学生表述疾病知识内容,可以获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19-21]。 目前日本已有研究者将脑卒中健康教育落实到中小学生身上,大部分都是以动画和漫画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能够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明石项目由经过培训的急救人员向学生普及脑卒中知识, 并在课堂中展示一段与卒中识别相关的动画片, 课程结束后所有学生都得到一本与课程内容相关漫画书和一张磁铁海报, 并要求他们回到家后将知识分享给父母[10]。 结果表明学生脑卒中知识正确回答率由课前的83%增加到97%, 而学生家长由87%增加到96%,都得到显著提高。 智谷明子[11]于2014 年5 月在日本绥塔市的6 所公立小学进行1 项中小学生脑卒中知识教育的研究。 该项研究根据不同的传授知识方式将学生分为2 组, 第1组是由神经学专家授课, 第2 组是由学生在课堂自主观看动画片并阅读漫画。3 个月后随访结果显示,第2 组“说话不清楚”和“心律不规则”的正确回答率高于第1 组, 但2 组之间对其他知识的正确回答率无显著差异;2 个家长组脑卒中知识问卷分值(9.99/9.98),与基线(9.55/9.56)比得分显著增加,但2 组之间的得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该研究结果表明即使没有专业人员授课,仅给予中小学生展示动画片和漫画也能起到很好的教育效果,并且经济-效益比更高,也是值得借鉴的方式方法。 另外,Shigehatake[22]也采用动画和漫画的方式对中学生进行脑卒中知识教育,课程结束后除与心律失常有关的问题外,其他所有问题的正确率均高于基线,并且随访3 个月后,仍有56%的学生能正确回答出FAST 助记符的内容。 这些研究表明基于动漫的脑卒中教育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实现知识的趣味性记忆,还可以通过孩子与父母的接触,将知识有效地传递给家长。

4 国内“中风120”健康教育

2016 年,赵静教授项目组基于“FAST”四步识别法提出适合中国语言和文化环境的“中风120”三步识别法[23],为了更好地宣传和普及大众,研究人员基于前期取得的成功经验,逐渐完善并制成“中风120”工具包的形式,随着工具包的不断推广,得到较高认可[14]。“中风120”项目组研究人员对上海市1 所中学的学生进行了脑卒中知识教育培训[7]。 参加培训的学生共有625 名, 每位学生在课堂上接受由神经内科医生提供的脑卒中现场培训课程, 主要内容包括“中风120”知识讲解、播放脑卒中科普动画片和教育视频以及课后督促学生把知识分享给父母。 培训结束后,学生的卒中识别知识知晓率从基线时的18.8%上升到96.5%, 完全掌握中风1-2-0 内容的学生比率也从7.3%上升到96.3%, 并在培训结束3 个月后仍能保持在84.4%的水平;经过孩子在课后分享,能及时识别脑卒中的父母比率由培训前的52.5%上升到90.8%。通过短短的20 min 的教育活动,大多数学生及其父母都能有效地掌握中风1-2-0 的内容,并能识别脑卒中的预警症状, 尽管他们对问题的正确回答率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下降, 但在培训3 个月后仍显著高于基线水平。 该项研究表明中学生可以学习并记忆中风1-2-0 知识内容,能有效且轻松地提高脑卒中知识水平, 并将这些知识传递给其他家庭成员。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教学知识的记忆保留逐渐减少,特别针对父母这一群体,需要进行持续的教育努力和重复的教育活动来强化记忆。

5 其他

目前有越来越多的研究将脑卒中健康教育的目标人群定位到中小学生群体, 并在研究中融入了许多中小学生喜爱的教育方式和文化元素, 比较典型的包括德州意识木偶体验 (texas awareness puppet experience,TAPE)教育项目、美国脑儿童项目、卒中电子游戏的开发研究等。 德州意识木偶体验(Texas Awareness Puppet Experience,TAPE)教育项目[24],利用专业演员扮演的脑卒中患者、医务人员及救护车,模拟了启动EMS 的真实场景,制作成8 min 的微电影,并要求学生模仿进行角色扮演,课程总时长约1 h,该项研究也提高了美国青少年识别脑卒中的能力以及快速拨打911 的行为意向。 脑儿童项目举行一场全校大会,让当地有名气的演员演示如何识别脑卒中的预警信号以及发现卒中后该做什么,在课程结束后,通过测试的学生给予颁发“脑儿童证书”[25]。该教育研究计划简短、简单,能够吸引青少年和年长儿童的兴趣,并可以在不同时间间隔针对整个学校进行重复教育。 另外,美国1 项研究开发了叫做“凝血剂”的脑卒中电子游戏,结果显示玩这个游戏可能会提高儿童的可操作中风知识,记忆会保留长达7周,开发教育类电子游戏也可能是提高和维持中小学生可操作性脑卒中知识的新手段。

6 展望

综上所述, 目前国内外研究也逐渐关注到中小学生脑卒中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与特殊性, 但国内关于此类的研究仅有1 项,仍较少,该项研究应用到方便记忆的中风1-2-0 的知识内容, 便于学生记忆,是值得借鉴学习的,但也存在一定问题:(1)不够重视青少年群体的文化特殊性; (2)评价方式不够全面,缺少对教育项目效果评价更直观的行为性结局。(3)随着时间的流逝,学生和父母的教学知识的记忆保留减少较多,没有得到很好的维持;(4)此类研究较少,样本量有限,研究效果有待后续研究进一步验证。

国外针对中小学生脑卒中健康教育已经开展一系列的随机对照研究,国内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后续研究可从以下4 方面进一步探索:(1)针对中小学生群体的研究应充分考虑文化调试以及青少年人群特点, 嘻哈文化近几年在我国青少年群体也迅速流行起来,可借鉴国外经验,将中风1-2-0 工具包中增添嘻哈音乐的内容; (2)增加对行为性结局的评价, 对脑卒中认知程度的增加不一定能改变脑卒中发作时的行为,因此要证明教育切实有效,还应增加行为性结局。 (3)强化记忆,可通过增加授课次数或给予记忆强化物(如:漫画书或冰箱磁铁海报等),以增加后续知识保留度。(4)加大对中小学生群体脑卒中健康教育的重视度, 积累成功经验, 争取政策支持,以最终形成成熟的教育模式进行推广。

猜你喜欢

中风记忆青少年
关爱青少年的胡耀邦
青少年生活
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
青少年发明家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红黄绿”三色套餐查中风
儿时的记忆(四)
儿时的记忆(四)
记忆翻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