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热词的伦理思考及规范研究
2021-12-01河北经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周思源
河北经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周思源
语言既是时代的影子,也是大众美德的一面镜子。随着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在大数据背景下海量网络信息应接不暇,公众参与社会热点事件传播和评议已成为一种常态,各种社会舆论和社会心理随之形成,聚焦于社会舆情事件的网络热词应运而生。网络热词作为在虚拟空间的一种特殊语言变体,反映受众对社会生活的感悟,折射特定时期人们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成为语言伦理研究的热门话题。
1 网络热词概述
网络热词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文化现象和社交工具,日渐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自2008年网络热词这一概念得到社会认同和推广后,“山寨”“表哥”“蒜你狠”“硬核”“十四亿护旗手”等网络热词屡见不鲜,令人应接不暇。
关于网络热词的定义,学术界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探讨,但目前并没有达成统一、权威的概括及认证。借助前人的研究成果,笔者认为广义的网络热词不能粗略定义为网络上使用的语言,它经历“网络新词——网络流行语——网络热词”的演变,需满足以下几点要求:第一,网络热词应该同时具备“网络”和“热”两个基本元素。“网络”要素说明它起源于网络,由网民自主创造;“热”要素说明它流行度高且为大众熟知,能产生巨大社会反响。第二,依托一定的新闻事件和热点话题,能记载历史、传递民意。第三,在虚拟网络交流中起中介作用。基于此,笔者将网络热词界定为网民以网络主体身份在虚拟空间自主创作、反映网民对一定时期社会事件或社会现象的态度和见解,并被大众广泛认同和使用的词或句子。网络热词的核心价值是表达民意,发挥服务民生传递民情的社会效能。
2 网络热词的伦理向度
根据2020年国家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的相关数据: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04亿;互联网普及率为64.5%;即时通信用户规模达8.96亿,占网民整体的99.2%[1]。上述内容反映了人们对网络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高度依赖性也为网络热词革新提供更广阔平台,并使其随现实社会的变化不断更新。在网络热词的实际应用中,35.09%的网络热词是网民揉合使用外来词“音”“义”结合、汉语同音词、数字缩写、字母谐音等组合而成。从伦理学的角度来看,这彰显了网络热词参与主体言语自主性更强;道德体系开放范围更广,道德意识自律性更高等伦理向度。
2.1 网络热词道德主体的自主性趋势更强
年轻人作为网络热词的使用主体,具有开放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加上求新求异、彰显个性的心理,展现出依赖性低、自主性强的行为特点,这为网络热词主体道德意识的觉醒创立条件。在网络热词交际中,参与主体处于“真空”状态,摆脱了“熟人社会”的身份制约,性别、家庭出身、种族、健康状况等自然的和非自然的特征都被隐匿,剩下的只是一个自主、自如的自我。这既有利于网络热词参与主体脱离“社会负担”,准确判断自我道德需求,培养个体道德意识,又促使他们从容自在地参与到网络生活中,逐渐确立道德主体地位。
2.2 网络热词道德体系的开放性范围更广
网络是一个开放的环境,网络热词不属于某一个人或某一个团体,它是大众共享的交流工具。值得一提的是,网络热词道德体系的开放性特征与道德本体的规范性从表面看是矛盾的,道德的开放性要求打破现存的框架和范畴,道德本体的规范性制约道德主体开放行为,但实际上两者是统一的,道德的开放建立在道德规范基础上,没有一定的规范,开放就会迷失方向,呈现无序状态;同时道德规范的目的是道德开放,唯有开放才能让网络热词顺应多元化发展趋势。在互联网技术背景下,开放的道德体系构成多元化的“网络共同体”,拥有不同的价值观念、接受不同道德教育的人交织在一起,有力冲击陈腐、保守、非理性的道德规范。
2.3 道德意识的自律性要求更高
现实社会是一种“熟人社会”,人们大多数时间都是在与熟识的人打交道,而在以陌生人为主导的网络社会,熟人社会的道德防线崩塌,他律道德失去效用。粗俗、古怪以及非理智的网络热词给传统语言的纯洁性带来了巨大冲击,网络主体之间的匿名性导致语言暴力,极大地破坏了网络热词传播环境的轻松氛围。鉴于公众对网络热词的关注度高,网络热词社会影响范围广,因此,加强主体自我约束是十分必要的。当道德主体意识到凭借个人良知厘清自己真实道德需要,坚守慎独,自愿检验和纠正个人德行时,人就由道德他律转入道德自律。
3 网络热词折射的伦理问题
网络热词作为网络语言的一个分支,以其灵活多变的构词方式极大地丰富和发展网络语库。同时,大量偏离常规语素的词汇使用也为网络热词的发展带来挑战,尤其是消极低迷的网络热词暴露出的伦理问题更不容小觑,具体表现在:
3.1 网络热词主体人际关系冷漠
网络的迅速发展改变了人们的交流方式,人与人的沟通由线下转为线上,从有声交流变为文字交流,我们无法感受到任何的喜怒哀乐与人情冷暖。透过以网络为背景的网络热词,更能清楚地看到网络主体人际关系的淡漠。以“雨女无瓜”为例,因其谐音同“与你无关”相配,表达高冷神秘,常用于回怼或调侃别人,符合大众的社会心理和社会现状,迅速在网络走红,成为“2019年度十大网络热词”之一。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人们生活崇尚自由独立,高楼大厦隔开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即使住对门也最多只是点头之交。加上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传统交流方式,在网上人们聊得热火朝天,见面时却低头不语。与“雨女无瓜”相类似的“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低头族”“扶不扶”等词在网络上广泛传播,体现网络主体人际关系疏远、冲突甚至冷漠的现象正逐渐取代邻里和睦、重亲情孝道的优良传统。
3.2 网络主体缺乏责任意识,贪图物质享受与精神文明素养欠缺相矛盾
青年人是网络热词的主要参与群体,他们高喊追求自由、张扬个性,无视本应遵守的社会规范和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对粗俗、消极被动的网络热词视而不见。尤其是在当今社会,快手、抖音等短视频APP中炫富斥贫现象盛行,极大地损害了青年人的精神世界,带有自讽情节和贫穷歧视的网络热词随处可见。看到手机里豪华求婚视频,单身青年自黑“我不配拥有爱情”;听说别人取得骄人成绩自称“我酸了”;面对一无所有的自己,自我调侃为“光想青年”。青年一代基于他们父辈、祖辈辛苦努力的财富积累,逐渐习惯了衣食无忧相对安逸的生活,羡慕“土豪”“富二代”,无视“三无男”“矮穷矬”,这一系列的网络热词是当今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与文化复兴背景下,青年群体在社会人物质需求与心理诉求不平衡的体现。
3.3 网络热词传播媒介道德缺失
对于网络媒体来说,点击率与访问量的高低直接决定其在行业内的存亡,如何吸引用户的眼球是网络媒体的首要任务。有些媒体在报道社会新闻和热点事件时,利用抓人眼球的网络热词进一步夸大事件,新闻失真报道,引发众人的关注。以“染色馒头”为例,该事件起端是某家超市售卖添加防腐剂、着色剂的馒头,揭露食品安全问题。有些媒体在报道该事件时,扩大事件影响范围,声称这种“染色馒头”在多处馒头加工所都存在,借助大众的恐慌心理引起事件关注度。在我们浏览网页时,偶尔会跳出某些推销广告,他们借用抓人眼球的网络热词进行虚假宣传,如“官宣!XX降价了”“XX美容,让你站C位”“佛系女孩看过来”等话语,这些网络媒体将网络热词作为营销手段,有失团体公信力,违背职业道德规范。
4 网络热词的伦理构建
伴随“互联网+语言”的发展,各类信息应接不暇,语言形式独具特色,使得人们对伦理道德问题产生更新的认识。网络的开放性、交互性和匿名性需要语言主体具有一定的语言伦理意识,能在社会热点事件评价中规范个人话语行为。网络热词伦理要构建以真、善、美为准则的价值取向,以便营造良好的网络热词发展氛围。
4.1 求真——消除网络热词失真传播,实现话语增值
在网络热词产生及应用过程中,存在网络主体掺杂个人感情、传播媒介恶意夸大事件负面影响的现象。这违背网络社会理性交往或沟通的真实性原则和诚信原则,社会学家哈贝马斯在论述个体交往行为与社会关系时指出,“一个追求沟通的行为者必须和他的表达一起提出三种有效性要求,即:所作陈述是真实的;与一个规范语境相关的言语行为是正确的;言语者所表达出来的意向必须言出心声”[2]。真实性要求网络热词参与主体传递的事件信息真实,发表的言论客观公正且不掺杂个人感情,不虚构、不夸张。此外,语言表达不仅是简单地陈述事实,充当信息传递的载体,而是依靠语境表达观点,网络热词制造者需了解事件全部经过,结合当时情景形成理性的网络语言,而非断章取义,刻意截取有趣的内容博人眼球。就真诚性而言,一切虚伪、蒙骗或操纵话语的行为都应受到指责。“求真”要求网络热词传播者准确反映客观事实,既不歪曲事实也不传递虚假信息。根据格莱斯“合作原则”,网络热词传播者要用确切的语言提供适量真实、紧扣事件内容的信息,尤其是“质的准则”强调禁止传播自知是虚假的话。无论是官方媒体还是自媒体,都应强调事件的本质并构建真实的关系结构,合理利用网络热词的文化传播功能。
在社会事件舆情演变过程中,非理性的网络热词常被别有用心者利用,同时又被不明真相者传播,进而导致事态恶化。“流言惑众”“夸大其词”以及“众口铄金,积毁销骨”等无不折射出非理性网络热词对话语真实性的违背,求真的准则一方面可以促进网络热词制造者说真话讲事实;另一方面,可约束网络热词传播者的行为,传递真实话语,实现话语增值。
4.2 同善——构建网络热词主体伦理观念,增强责任意识
“善”既是伦理学重要研究对象,也是人类价值体系中重要的伦理观念。“同善”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孟子“人之性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的性善说,结合“兼所爱”,在宋以后发展为“天人一身”的“大身”观。“大身”以自我的扩充为基础,“同善”则体现为人与人互爱。在“同善”理念下,“亲亲为大”与“爱人为大”的理念得到统一。等差之爱与博爱在目的上趋于一致[3]。这与“推己及人”“亲仁善邻”的思想是一致的。“同善”伦理对于增强网络热词主体责任意识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而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特征体现为社会属性。人是社会的人,在一定政治经济条件下受伦理道德准则的约束。网络热词参与主体的话语表达同样受道德制约,在个人层面,“同善”伦理要求网络热词制造者通过内省自然而然地推己及人,将社会责任和担当意识视为内化于心的道德自律要求,自觉抵制暴力语言、谣言,使用“善语良言”,择善而从、不善则改;在社会层面,网络热词传播者必须自觉承担净化网络话语环境的责任,弘扬积极的网络热词,杜绝曲解网络热词文化内涵;网络安全监管部门对网络言论有追责义务,监督并删除虚假网络热词宣传的言论,引导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年网民崇德向善,以“求真”理念为基础,实现“同善”的价值追求;在全球领域,借助互联网背景下“地球村”的能动性,将中华文化中的“同善”伦理推广到全球文明对话框中。
4.3 塑美—重构网络热词主体人际关系,塑造和谐网络空间
在“真善美”语言伦理三位一体价值建构中,“美”是网络主体人际关系氛围美的基础,也是网络空间和谐美的重要维度。习总书记指出,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家园之美”在于网络空间环境良好,人际关系和谐,满足人本己因素的“在家”感。网络热词发展过程中,网络主体实际上是以语言为核心的交往者,倘若主体间关系冷淡,势必削弱网络空间和谐美。网络中的每一个个体都不能完全脱离他者而存在,只有交流才能使主体对客体有较为全面和客观的认识。营造和谐美好的网络空间环境,重构网络热词主体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对话机制是“塑美”的重要策略。网络个体在践行“求真”“同善”原则时理应承担“塑美”的使命,理性表达自我情感,在自我和他者的沟通中真诚对话,获取彼此的认同与尊重,实现主体间平等协调的和谐之美。
网络热词伦理构建是真善美的有机统一。“真”中有“善”、“善”中有“美”,将“求真、同善、塑美”融为一体探讨网络热词伦理建构,有利于进一步拓宽网络热词伦理建构的研究路径,增强网络热词参与主体的社会责任意识,更好地实现网络热词的道德引导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