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教融合”乡村社区教育发展体制的研究

2021-12-01费晓莉张建涛江苏省太仓中等专业学校

营销界 2021年28期
关键词:产教融合产教社区

费晓莉 张建涛(江苏省太仓中等专业学校)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社区教育的兴起成为了提升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当前我国农村的整体文化素质较低,随着农乡村社区教育的开展,提升了我国农村人民的人文素养,但是乡村社区教育在发展的过程当中仍然面临着许多挑战,因此,在本文的研究中,就针对当前乡村社区教育发展的相关内容进行了分析,对我国乡村社区教育发展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究,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建议对策以供参考[1]。

太仓市乡村社区教育发展现状

(一)支持资源有限

太仓市乡村社区教育工作的主体是开放大学和社区学院,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管理模式,对发展乡村社区教育负有明确责任。2010年,为规范镇街成校管理,保障学校的自主权限,提高学校的运行效率,太仓实行镇街成校法人、校园、人事、财务、事业五方面的独立运作。但学校在经费保障、校园面积、人员编制等方面均受地位和规模的影响,有限资源倾斜于“重要项目”,支持边缘位置的社区教育的资源有限。

(二)数字化程度有待提高

作为线上“学习超市”,太仓终身学习网聚集各种学习资源和应用服务,成为了综合性终身学习的资源中心。其初衷是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其独立学习的能力,并通过为社会所有成员提供全方位和个性化的终生学习服务,建设全社会参与的终生学习系统。但是,很明显,由于农村居民的信息技术能力有限、自主学习能力不强,并且没有数字化自学能力,远程、移动学习概念薄弱,因此社区教育领域的数字化程度不高,特别是在乡村社区教育中未能普及。

(三)单一的教学形式与丰富的教学内容不匹配

当今乡村社区教育仍可以借用晏阳初的“以文艺教育救愚,以生计教育救穷,以卫生教育救弱,以公民教育救私”这一思想。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为完成培养高水平的新农村建设者的目标,乡村社区教育追求“以人为本”,以开放、多元的方式提升乡村居民的个人文化素养和职业素养。乡村社区教育重点培养乡村居民的道德法制观念和专业技术能力,具有契合度高、针对性强的特点。目前,虽然教育部提倡“远程、才艺展示、参观游学”等教学形式,但是太仓开放大学教育仍多采用传统课堂模式。丰富的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的单一相矛盾,影响了乡村社区教育质量[2]。

从纵向来看,太仓开放大学对失业农民以及在职员工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并与当地大学和德国知名公司建立联系,开展“双元制”培训计划,形成“职业技能+专科+本科”的“社企双元”人才体系。但横向与职业教育、基础教育相比,乡村社区教育仍属于乡村教育的“短板”。

农村社区教育的重要性

(一)社区教育是农村发展的力量来源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各项科学技术也已经走进农村的各个产业,包括育苗、种植、加工、生产以及旅游等,都需要先进的知识来满足当代社会发展的需求。例如,目前大面积种植小麦、玉米等农作物,需要使用无人机进行喷散农药,这就需要相关农业人员掌握相关科学技术。但是相关技术的学习是一个漫长、系统的学习过程,而社区教育恰好能够满足当前农村教育发展的需求。目前,我国农村专业人员的培训主要包括两种方法:农村自我培训和外出培训,虽然外出培训是农村从业者提升自身修养和素质的有效方式,但是由于受农村特殊情况影响,外出参加培训受到制约的因素较多,因此社区教育是符合农村发展现状的主要培训方式,是农村发展的力量来源。

(二)社区教育是农村文化的主要载体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如果一个国家不重视文化,那这个国家便不能进行可持续发展。我国文化底蕴深厚,但是在某些农村地区,虽然人们较为朴实真诚,但是文化修养还有待提高。目前国家实行乡村振兴战略,如果只站在经济发展视角而忽略文化提高,将会给农村发展带来恶性循环。当前,农村社区教育是发展农村文化的主要力量,它能够起到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的作用,是我国农村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实行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发展对象。社区教育应立足于农村发展的现实,培育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农村文化,继承农村优良的历史文化,摒弃不良习惯,建设健康科学的农村社区。

乡村社区教育产教融合的体制机制创新

为了推动乡村社区教育的发展,太仓市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政策,启动了乡村社区“双元制”培训工作站,不断加强对社区教育的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改善乡村社区教育在培养方式上以及资源分配上的不足,同时还借鉴了高校的人才培养经验,提出了推动乡村地区产教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的教育教学的模式[3-4]。

(一)推行“社企双元”人才培养计划

乡村社区教育的发展可以借鉴高校的培养模式,采用社企双元的人才培养计划,加大对乡村社区教育的人才培养力度。首先,乡村社区教育在发展上可以借鉴高效发展模式,培养一些专业人才,尤其是在专业的设置上,要与行业发展的基本结构相适应,根据当地的地区特色发展品牌专业,推动该地区的产业经济发展。其次是要加强教育培训,由于接受乡村社区教育的人员比较复杂,有的是外来务工者,有的是失业农民,这些人的身份不同。乡村社区教育可以加强与企业的合作,由于企业内部有比较专业的,且实践经验丰富的人才,通过与企业的合作,能够引入更多的优秀人才,一方面让乡村社区教育的发展更加精准,另一方面也提升了社区教育内部人员的整体素质,尤其与企业的合作,更能培养应用性人才。

(二)加强本土化教学资源建设建设双元特色、“产教融合”的培训资源

在乡村社区教育的发展上,要结合本地产业人才的需求特征,一方面要开启校企合作,共同发展地方人才,另一方面,还要借助互联网的发展推行本土化教育,致力于打造一批具有本土化特征的乡村社区人才教育体系。在教育资源的建设上,加大对新时代教育资源的摄入,以德国国际标准作为衡量依据,加大行业内部企业资源的融入,提高本土产业人才的个人职业技能,优化教学资源。

(三)加强对“社会企业二元化”载体的农村教育和培训

依托各种城市社区教育中心,丰富培训种类和层次,按照企业高校标准建立农村“双系统”培训站,在企业农村社区创建教育实践基地,在农村建立“学习,培训”社区,以“双重社会企业”为原则,结合实习和认证的农村教育培训新纪元。健全乡村“社企双元”教育培训载体。

当地政府需要加强对乡村社区教育的网络建设,由于当前网络的发展,对于教育提升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在乡村社区教育中加入网络教育的发展,能够为当地的教育资源引进较为先进的技术,同时采用网络教学的方式,有利于引进多方人才,学员们能够获得不同地区的专家的指导,通过网络教育的方式,让当地的学员能够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

(四)创新产教融合的运行机制

在乡村社区教育中,要加强产教融合教育理念的渗透,从制度措施和政策引进上,对当地的社区教育起到一定的引导和激励作用,促使乡村社区教育的发展更加快速。在推行乡村社区的产教融合的发展过程中,首先是要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创建校企合作的信息交流平台,将企业资源和农业的实际情况进行结合,实现校企双方的信息交流和共享。其次是要加大对于产教融合机制的财政支持力度,由于产教融合需要校企双方之间的合作,对于那些能够接受职业学员的企业,要推行一定的优惠政策,加大对这些企业的财政支持力度。最后要加大对行业的监督力度,在学行产教融合的过程中,校企合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全面提升当地人才的培养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在发展的过程中,还要不断地对产教融合所涉及到的项目进行试点,加强对于产教融合发展方式的创新[5]。

结语

乡村社区教育的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力量,加大对于乡村社区教育的发展,不仅能够促进农村的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变,同时也能够调整农村地区的产业结构,实现对当地农民人才质量的培养。如今乡村建设的发展是我国当下主要社会任务,通过对乡村社区教育机制的创新,能够加强对新农村的文化建设,并且在充分结合农村的实际需求的情况下,促进乡村社区教育的发展。推进农村的文化教育发展,提升我国农村的发展潜力,不断缩小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差距,实现我国新农村的建设发展,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产教融合产教社区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社区大作战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3D打印社区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产教融合提升课程有效性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