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计算机专业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

2021-12-01盘锦职业技术学院李春华张洪雷

河北农机 2021年5期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专业课程思政

盘锦职业技术学院 李春华 张洪雷

随着我国教育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互联网+”课堂在我国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互联网+”课堂是指在常规的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将互联网技术进行同步,从而改变现有的教学形态。而随着智能手机的发展,“互联网+”课堂的发展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动。课程思政是指在专业知识教学过程中,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让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坚持正确的研究道路[1]。注重自身的知识水平和道德水平的共同发展。而对于本身就在学习高新技术的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而言,进行课程思政的探索,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让学生不仅能够掌握专业知识,还能够培养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1 “互联网+”背景下计算机专业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1 教学模式的改变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互联网+”技术对课堂教学的改变是极其深刻的。从课前备课阶段,使用互联网进行知识点的查询,授课阶段通过“互联网+”技术通过图片等信息进行交互式教学。在课后通过“互联网+”进行课程的反馈和学习成果的汇报。对于计算技术专业更是如此,计算机专业本就需要学生和老师能够熟悉的利用互联网技术,这也就导致学生和教师在“互联网+”背景下面临着教学模式和教学结构的改变。而针对这种改变,就需要对课程思政进行重新的调整,传统的计算机专业课程思政必然不满足现有的学习模式和学习要求,对于学生的思想引导能力必然受到了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因此,在“互联网+”背景下进行计算机专业课程思政的改革是高校教学模式改变的必然需求[2]。

1.2 信息渠道的变化

随着新的互联网技术的出现,高校学生的信息获取渠道变得越来越多样。但是高校学生尚处于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塑造阶段,外来的信息虽然可以丰富他们的知识库存,但是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三观的形成。高校教育的目的是在知识和技能的传授的同时开展思政主体教育,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的目的。这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课程思政建设。在思政建设的过程中通过对专业课程中的内容进行调整,让课程思政能够深入到对学生的日常教学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学改革方向。

1.3 体现高校教学特色

在当前的市场化的办学背景下,教育不仅需要保证教学成果的展示,还需要具备本院校的特色。而针对计算机专业来说,开展课程思政建设,能够保证高校在办学过程中体现出自我办学特色。在进行思想道德素质提升的过程中能够将展现学生的特质,从而体现出学校自身的办学特色。同时,通过课程思政的建设,能够对学生的精神世界进行充实,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使学生能够在知识技能的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思想政治水平。

2 “互联网+”背景下计算机专业课程思政的困境

2.1 课程思政建设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在当前的计算机专业课程思政的建设中,可以明显发现,课程思政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这主要受到了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方面是由于计算机专业属于知识技能性专业,学校在进行计算机专业课程的传授过程中,更多的是着重于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训,主要关注的是对学生的基本技能的保证,让学生能够掌握充足的知识技能,从而忽视了课程思政的建设。另一方面,则是在“互联网+”的背景下,高校学生对于课程思政的认知程度和认同感存在着一定的偏差。这导致部分高校学生对课程思政有一定的排斥心理。在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下,十分容易对当前的课程思政建设产生消极影响。这种忽视,不仅体现在课程思政的建设方面,部分情况下还会体现在课程思政的教师上,对于整体课程思政氛围的构建造成了十分严重的影响[3]。

2.2 缺乏内在驱动力

内在驱动力是指高校领导层能够在正确认识到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后,从内部开始进行的课程思政的推进工作。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当前部分高校的领导对于课程思政的认知程度尚浅。没有对课程思政形成良好的认知能力,这就导致了在进行课程思政建设的过程中,高校往往采取了消极的推进建设态度。而这种态度会很容易感染到授课老师和学生,从而让高校从上到下、从内到外都出现一定的抵抗情绪,这大大的干扰了课程思政的建设的推进。在当前的“互联网+”背景下,课程思政的建设成果没有得到应有的体现,会进一步影响高校教师、领导推进课程思改的信心,更加影响了正常的教学过程的推动。

2.3 课程思政缺乏自我吸引能力

自我吸引能力是让学校能够快速接纳课程思政的重要影响因素。但是部分高校受到了自身办学资源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在进行课程思政的投入过程中常常存在着资源投入不足的情况。而领导层对于课程思政的错误认知又会加剧这种资源投入不足的情况,造成课程思政建设的停滞。而在当前的“互联网+”背景下,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对于信息的接受程度大大提升,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也在不断提升。但是由于思政建设的平台不足、方法不够新颖、活动不够丰富等多方面原因,造成了学生在对课程思政了解的过程中会产生自我抵触心理。同时,计算机专业偏向于技能的学习,学生在就读专业过程中就更加推崇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而忽视了对自身素质的学习。在这些原因的共同影响下,学生对于课程思政的兴趣不大,没有主动地参与到其中的意愿。

3 “互联网+”背景下计算机专业课程思政的实践措施

3.1 完善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模式

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的改变是顺应当前“互联网+”背景下计算机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最常用的手段,也是最理想的措施。专业老师需要改变自身思想格局,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加强对于学生思想政治建设,通过对现有的课程理论知识的研究,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通过理论知识传递的方式,让学生能够感受到爱国、敬业、诚信等核心价值观。通过激发学生认知、情感和行为认同的方式,将高校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优化处理。从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上进行教学过程的优化,让学生和教师都能够认知到课程思政的重要性。

3.2 加强教师基础能力建设

教师的基础能力和专业素养决定了高校学生的学习成果,而教师的政治素养则决定了学生的思政教育水平。这个就需要高校着重提升计算机专业老师的综合素质水平。一方面是要加强教师的专业知识能力水平,让教师能够在教学的过程中优化教学模式,提升教学质量,让学生能够学习到更优质的知识和技能,从而保证学生的学习有效性。另一方面则是需要让老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在教学的过程中具备高尚的道德素养。同时遵守相关的教师规章制度等内容。同时教师需要提升对于课本知识的理解程度和掌握程度,从而正确分析其中的内在联系,将其中的思政建设进行提取和传授。最后,还需要加强计算机专业教师的教学模式和组织形式的提升和教学。对于教师的基础能力的提升工作,能够让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及时地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特别是通过项目化教学、启发式教学等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找到理论知识教学、技能教学和思政教学的平衡点,确保三者之间的同一性和差异性。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有效地逐步开展当前教学工作。让计算机专业知识课堂能够成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阵地。从教师层面保证思政教育的建设和传播,让学生能够在专业知识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培养起正确的三观。

3.3 强调教学内容和思政教育内容统一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灵活应对教学内容,加强教学内容和思政教育的统一、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能够由小及大、由片面到整体、由个体到整体,通过课本知识领悟到基本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计算机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除了要加强学生们的教学引导之外,还需要让学生们能够对自身的学习内容和应用方向进行了解。确保学生能够有目的的学习,有方向性的应用。通过多方面的手段让学生能够体会到专业内容和思想教育的统一,使学生能够通过专业知识的学习,逐渐的培养起正确的三观。将自身的知识和技能能够应用到合理的地方。

4 结语

随着社会时代的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新鲜事物。互联网作为新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已经成功的深入到我们生活中的各个方面。而在“互联网+”的背景下,虽然给高校教育带来了一定的便利,使高校教育能够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但是也需要注意是,互联网丰富的信息在不断地对高校学生的三观产生影响。这就需要各高校在对互联网专业学生的教学过程中把握住基本的教学原则,加强对于课程思政的了解程度和认知程度,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通过知识和技能传授的方式,在潜移默化中加强学生政治德育水平建设,使学生能够树立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保证学生能够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坚守本心,不受诱惑。从而逐步成为具备高素质的专业性技术人才。

猜你喜欢

计算机专业专业课程思政
汽车类专业课程混合式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
新工科背景下计算机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探究
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
中职计算机专业产教融合混合式教学研究与实践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互联网+环境下的高校计算机专业课堂教改现状及建议
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以汇编语言与接口技术课程为例
思政课“需求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