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洲猪瘟背景下柳州市柳江区规模猪场构建生物安全体系的策略

2021-12-01韦青藏许宗丽韦悦广周师师刘针伶熊桂荷李宏江韦恒慧覃艳然梁竞臻

养殖与饲料 2021年11期
关键词:养猪场猪群猪舍

韦青藏 许宗丽 叶 聃 韦悦广 周师师 刘针伶 熊桂荷 李宏江 韦恒慧 廖 秩 覃艳然 王 翠 梁竞臻*

1.广西柳州市柳江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广西柳州 545100;2.广西柳州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广西柳州 545005

柳州市柳江区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桂中盆地西南面,是广西主要商品粮和蔗糖生产基地,也是全国瘦肉型猪生产基地和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重点县。2018年我国出现非洲猪瘟病例后,我国生猪市场迅速受到了极大打击,养猪户遭受了严重的经济损失。随着国家和广西地方一系列恢复生猪生产政策措施的落实,柳江区作为柳州市重要发展区域之一,积极响应政策措施,大力推进生猪复养增产。柳江区目前共有生猪规模养殖场36 个,现存栏9 万多头。当前,为了全力预防非洲猪瘟,确保柳江区生猪生产安全稳定,规模猪场一定要要构建生物安全体系,虽然不能100%控制非洲猪瘟,但是可以有效切断病毒传播途径,避免猪群受到非洲猪瘟的侵害。

1 提高防控意识

对于非洲猪瘟的预防不能够只通过消灭病源来实现,因为它的感染对象只能是家猪和野猪,而它们又不能够被全部消灭,因此只能通过切断或者控制传播途径来预防。从外部条件来看,生物安全主要是防止病原体和各种有害微生物通过其他载体进入到养猪场内进行传播;从内部来看主要是控制病原体在猪群之间扩散。可是在实际管理中,如果只是简单地认为只要进行消毒就高枕无忧,那就大错特错,殊不知在生产管理、无害化处理以及污水粪便处理等方面也要格外重视[1]。养猪户要积极转变观念,做好消毒工作并不是万灵药,要从源头上重视生物安全防控,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控制疫病的产生,提高生猪成活率。生产管理人员要在不断提升养殖技术水平、提高防控意识的同时,还要做好生活区域的消毒以及进出入生产区前的消毒工作。

2 完善防控设施

2.1 不断完善养猪场功能区

针对非洲猪瘟传播的特点及其危害性,需在猪场周围建设围墙以便于阻止外来人员随意进入到猪场内部。同时,在生产区的入口处,也需要建立更为完善的更衣消毒室,并配备相应的淋浴设施,便于最大程度地消灭病毒。对于猪场的运输管理工作,还需要在距离养猪场1 km 以外的地方建立车辆消毒区域,这样就可以最大程度有效避免病毒通过车辆进入到养猪场内部[2]。另外在猪舍出入口要建设消毒池,通过科学合理的布置,不断完善功能区,才能够有效将病源阻挡在猪场之外。

2.2 提升生物防疫措施

要改进猪舍内部的生物防控设施,比如窗户需要改换为高密度铁砂网,不仅可以防老鼠也可以防蚊虫,能够最大限度有效防止病原在内部的传播。还需不断完善相关配套设施,比如车辆消毒以及人员消毒通道的建设还需做进一步完善处理,对于动物隔离室以及污水、粪水处理设施也需及时升级换代,并且有条件的养猪场不仅需要建立车辆洗消场地,也需要不断提升现有生物防疫设备[3]。

3 打造良好的养殖环境

3.1 场地与地势的选择

猪场选址时要考虑该区域具备优质的地下水水源,要远离动物屠宰加工厂以及垃圾和污水处理厂。在地势上要平整,而且地面干燥不容易出现积水,如果该区域土地不平整,就容易导致养猪场内部的猪群受到的阳光照射不均衡,而且猪舍之间会存在一定的落差,导致场内部通风不顺畅,易引起传染病的暴发;如果土地平整,就不容易出现积水,这样湿度问题就得到了有效控制,因此整个场所内部地面的坡度不要超过5°[4]。

3.2 猪场的朝向与风向

我国南北跨度大,大部分区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温度较高的时候,猪舍需要朝向南方,这样可以避免阳光直接照射到内部;在冬季天气较为寒冷时,猪舍应面向南方,不仅可以避风,同时也可以保暖。猪舍朝南有利于提高猪舍内部的通风效果,当然具体的选择还需要根据当地的地理以及气候环境来决定[4]。

3.3 猪场内部的布局

作为大型养猪场不仅需要先进的生物防疫设备,同时还需具有较为完善的功能区,并且考虑到非洲猪瘟高烈度的传染性问题,因此有必要在距离养猪场以外的几公里区域建立交易平台。通常而言,办公区域应当设置在靠近大门的地方,当然也可以选择在远离猪场的地方。这样就能够有效避免因外来人员频繁进入猪场进而导致病毒传播链无法斩断的情况,同时也可以当作是外界和生产区的缓冲地。而生产区是整个养猪场的核心区域,也是猪群生活的地方,为了加强通风就需要建立在上风向,也能起到冬暖夏凉的作用,更有利于生物安全控制。而隔离区是引进种猪以及发病猪临时生活的区域,因此在地点的选择上应当是位于整个养猪场的边缘区域,并配备较为完善的消毒设施。从猪舍的整体布局来看,不仅要求科学合理,还需综合考虑电网管线的布局设计并做好绿化设施,猪舍之间的距离要适宜,距离过小容易影响到光照通风,距离过大则降低了土地利用效率、增加运营成本。

4 严格管理猪场出入口

4.1 设置专业的安保人员

养猪场的出入口是大量外来人员以及相关重要物料的出入区域,如果没有做好管控,那么极容易将病原体通过这个关键点进入到养殖场内部从而导致疫病的发生。因此,有必要设立专业的安保室,以实现全天候巡查,没有经过允许,任何人以及车辆都不可随意进入到猪场内部,并且要保证整个养猪场的大门都是处于关闭状态。如有特殊情况,应及时做好人员、物品、车辆出入等情况记录并上报相应信息。

4.2 外部人员管理

因为工作或者是运送物料等原因,外来人员在进入场内时需要申请,若发现其去过病毒感染区域就不准进入并立刻停止审核。至于其他原因,在审核通过以后,还需要经过消毒区域进行全面消毒及健康检测合格后方可进入,其中外来人员若无特殊情况不可以直接进入到生产区域。

4.3 内部人员管理

内部人员在出入生产区域前均需要沐浴更衣,为了能够最大程度消灭所携带的病原体,沐浴时间不能少于10 min。饲养管理人员,因为个人原因或者是工作上的事宜,离开生产区时间超过4 h 以上,在回来时应当进行彻底的消毒淋浴,要在隔离区域隔离48 h 以上才可以直接进入到生产区域。4 h 以内的,如果所处的活动范围并没有在高风险区域,只需进行彻底的消毒,更换衣物后就可以直接进入生产区开展工作。

4.4 车辆出入管理

生猪的运输离不开车辆,而运输车辆是往返于各地点的重要工具,其本身就是重要的传播渠道。非洲猪瘟具备高度的传染性,车辆在进出养猪场之前要进行彻底的清洗、消毒,如车轮、车轮框、挡泥板等部位。大型养猪场要建造场外停车场及消毒设施,场内部的道路可根据运输物料的不同设置净道与污道,其目的在于避免出现交叉性感染。车辆在进入消毒池之前,应在大门口直接用清水对车辆进行彻底清洗,对轮胎及底盘区域要着重清理干净,然后再进入消毒通道进行全面的消毒。

5 加强生产环节把控

5.1 引种管理

从猪场外部引种存在较大风险,每年引种的次数应不多于3 次,还要根据养殖场的特点制定出合理的隔离计划。另外,在引种前应对种猪进行健康检测并进行风险评估,合格以后才可以引进,且隔离时间不能够低于2个月。有条件的区域可以设置专业的隔离室,对于规模较小的养猪场,隔离室可以安排在距离现有猪舍至少400 m 的区域。隔离舍最好在猪进场前3 d 完成清洗、消毒、干燥等工作,在进猪前1 d 完成栋舍的熏蒸消毒操作。隔离期间前1个月要实行完全隔离,在第2个月第1周时就需要由兽医对种猪采血送至实验室进行相关检测。

5.2 转群管理

猪场生产区域存在诸多单元,根据猪群的生长特点需要进行转群,在此过程中必须注意疫病感染的风险。转群时要坚持全进全出的原则,每个区域人员只负责自己区域的转移工作,以此避免出现交叉性感染,同时还需要对猪群所经过的道路进行清洗和消毒。

5.3 加强污物无害化处理

在生猪养殖的过程中出现传染性疾病是不可避免的事情,因此一旦发现病例,需及时将已死亡的病猪或者是受到感染的猪群及时进行清理,同时还需要做好严格的无害化处理。由于非洲猪瘟具有高强度的传染性,因此一旦发现任何病情都必须按照相关规定上报,不可将病死猪随意丢弃,更不能偷偷销售,应当做好无害化处理工作;负责处理的人员工作结束后,应直接淋浴后回生活区,不得再返回猪舍。要保持猪场良好的环境卫生,降低病毒在猪场内部的传播。在场内不能饲养任何宠物,要做好灭鼠防虫工作。使用过后的医疗废弃物,不可随意丢弃,一定要集中收集并进行无害化处理。对生活垃圾要进行分类处理,对饲养人员的宿舍和食堂等公共场所要进行消毒,对消毒后所产生的污水要进行无害化处理。

6 结 语

非洲猪瘟的出现给世界各国的生猪养殖产业带来了极大的影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暴发又增加人们的心理压力。因此需要提高防范意识,建立健全生物安全防控体系,在平时要做好日常消毒工作,做到有效切断非洲猪瘟病毒传播的途径。

猜你喜欢

养猪场猪群猪舍
如何做好猪免疫前的评估工作
健康猪群体系建设的主要措施
猪群咳嗽多发季 养猪人如何应对
阳光猪舍的夏季管理
阳光猪舍健康养殖技术助力冬季养猪量价齐飞
提升猪肉供应保障能力
冬季养猪高效管理要点
猪的疫病监测与养猪场疫病防控建议探寻
“二氧化碳荒”愁坏英国养猪场
治污关停养猪场这可不是开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