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指导模式实践探索:“容正家长互助组织”案例研究
2021-12-01陈晓坤
于 杨 陈晓坤
(1.沈阳师范大学,辽宁 沈阳 110034;2.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教育局蓝天幼儿园三好分园,辽宁 沈阳 110000)
“懂一堆理论,带不好一个娃”,是当今家庭教育愈发受到重视的背后的一种“怪”现象。近年来,这些面临相同困境的家长,纷纷走到了一起,他们“抱团取暖”,成立了“家长互助组织”,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家庭教育的实效性。它是指有共同需求、共同儿童观和教育观的家长自发组成,针对孩子各种教育问题,开展多种形式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的自帮自助组织。[1]在这样的组织中,家长是主体,参与是主动的、自觉自愿的,改变了家长被动学习的局面,家长在同质性较强的集体中互爱、互帮、互助,进而得到更多的、有针对性地启迪,从而进一步调整自己的教育行为,效果倍增。
沈阳容正家长互助组织是在辽宁家庭教育公益基金的支持下成立的组织。其宗旨是通过提升家长认知水平,改善家庭教育环境,促进社会和谐进步,目的主要在于培育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并促进家庭与学校的良性互动。它最初是由一些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发现问题的家长自发地组织起来的,通过开展周末亲子活动、家长论坛等形式共同研究、探讨教育孩子的方式和方法,进而建设良好的教育生态环境,促进和谐亲子关系的建立。随后,一些感兴趣的家长也加入了进来,规模慢慢扩大,形式也越发的多样、灵活,通过教育孩子的实践体察来感悟教育的本质规律,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
一、容正家长互助组织教育观念
(一)“孩子生来是满分”
容正家长互助组织核心的观点就是坚信“孩子生来是满分”。而这一观点与爱因斯坦“每一个孩子生来就是满分,是后天的错误的教育方式扼杀了才能”的观点不谋而合。家长互助组织的负责人Y老师说:“在经过了多年的实践和观察我们发现了,家长不断地做着减分的事情,破坏了孩子的生长规律,导致孩子出现各种问题。”
(二)“家长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
托尔斯泰说过:“全部教育,或者说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归结到父母自己生活的端正和完美上。”容正家长互助组织也已经认识到家长的行为表现在幼儿生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主张为了孩子的成长,家长应该“好好学习”,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和观念,家长只有自我成长,自己真正发生改变,家长在学习中不断进步,孩子才会发生改变,“天天向上”。
二、容正家长互助组织活动原则
(一)“闭嘴”
“闭嘴”的意思就是多余、无用的管教话语不要说,尽量不要从家长角度出发去干预孩子。[3]闭嘴是给家长看到孩子行为全貌的机会,孩子的每一个行为都有原因,家长闭上嘴,不干涉孩子的行为过程,才能发现原因,才能从根本解决问题,也是在主张自然教育,让幼儿顺应天性成长,家长不要进行无谓的干涉。
(二)“跟随”
“跟随”是指家长时刻记得以孩子为主体,在孩子的活动过程中,家长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孩子身上,同时“跟随”也是让孩子感觉到,虽然家长不干涉,但是会在身边陪伴。亲子关系对幼儿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良好的亲子关系有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跟随就是让幼儿感受到家长的陪伴,感受到家长的爱。
(三)“忘掉时间”
“忘掉时间”是家长在和孩子相处时,忽略时间,让孩子自由活动。当孩子对某些事感到好奇,或观察时,家长不要过早制止,而是给孩子时间和空间,让幼儿充分进行活动。
三、容正家长互助组织的活动形式
(一)线上交流——通过观察笔记家长互助指导
容正家长互助组织的线上交流主要以微信群的形式,包括“正在学习群”“继续学习群”两种。
“正在学习群”由新家长、辅导员组成。起初,家长通过微信公众号、讲座等形式,对这种家长互助组织感兴趣后扫码入群。入群后观摩其他家长和辅导员的沟通、反馈情况,如若认同其理念与方法,需及时申请参加家长学校课程的正式学习,并且在线提交观察笔记,学时两个月。“辅导员”由“毕业群”中老家长自愿担任,负责查看家长上交笔记内容,发现并指出问题,协助家长共同面对教育困境。新家长在参加3次理论课、3次实践课、上交15篇合格观察笔记后,即可申请“毕业”,并进入“继续学习群”。
继续学习群的“老”家长仍然需要继续提交观察笔记,但不同于正在学习群的家长是,他们需要在观察笔记之后添加自己的反思,并可开始点评其他家长观察笔记,发现其存在问题,同时开展深入的理论探讨和研学实践活动。
(二)线下活动——理论探讨和亲子实践活动
家长学校的线下课程主要由理论探讨和实践活动构成。每一期的理论课程共三节,由容正家长互助组织的负责人Y老师、M老师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述。第一次课的主题是如何看到幼儿行为的根本原因,主要向家长介绍用“闭嘴、跟随、忘记时间”的方式可以看到孩子行为的全貌,看到孩子行为的根源,从根本上解决教育问题。时隔两个星期开展第二次理论课,主题是家长营造良好教育环境,主要讲述家长为了孩子的成长,要为孩子营造一个适宜成长、并且真实的环境,家长要树立好的榜样,重视榜样教育。第三次课是一周后,主题是如何高效学习,围绕《中庸》的“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告诉家长,要想让孩子高效学习,就要让孩子抓住所要学内容的规律性。
实践活动同样是每期三节。第一次活动家长之间互相了解认识,熟悉彼此。孩子在一起自由玩耍,暴露出每个孩子的性格和出现的问题,有老师在旁记录,客观地讲述孩子这段时间的行为表现,在群里发布、讨论。第二次活动要求家长每两人一组互相结对子,观察对方的孩子,记录他的表现,以及自己发现的优缺点和问题,之后互相交流探讨。第三次活动则是孩子独立参加,家长在旁,有老师监督,观察家长是否做到“闭嘴”。通过这三次实践活动,加深了家长对孩子的进一步了解,体会“闭嘴”之后孩子的变化。家长之间也是在互相监督,互相学习,更好地理解并实践教育理念、反思教育行为。
四、容正家长互助组织的活动效果
(一)帮助家长改善亲子关系
亲子关系是子女健康成长过程中的极为重要的因素,对儿童的心理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容正家长互助组织让家长“闭嘴”观察孩子的过程中会发现之前没有关注到的孩子身上的优点,改变之前一味批评教育孩子的态度,帮助家长改善亲子关系,使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变得融洽。
第二次的实践活动老师要求家长两两一组结对子,互相观察对方的孩子。在这次活动中Z妈妈和L爸爸一组互相观察,记录对方孩子的行为。在最后的交流过程中,Z妈妈说:“L太懂事了,有个小女孩把蛋清弄撒了哭了起来,他就跑到她旁边,把自己弄好的蛋清分给了她,还对她说没关系,你用我的,我弄了好多。”L爸爸听到后,也告诉Z妈妈自己的发现,说:“你不说我都没注意到,一直觉得他太内向,没想到这么懂事,我也发现Z虽然有点爱命令别人,但是特别细心,在挤奶油的时候告诉别人前面的嘴会扎手,在烤饼干之前,他提醒每一个小朋友垫油纸。”Z妈妈惊讶地说:“啊,以前没发现孩子有这个优点,一直都在批评他,以后要改正了。”几天后L爸爸在群里说:“自从实践课后我开始认真观察孩子了,发现孩子身上很多之前没有注意到的优点。最近孩子和我亲近多了,什么都愿意和我说,有时还会和外人打招呼,原来我的孩子也可以很优秀。”
(二)缓解了家长焦虑、紧张的情绪
新传播媒介所带来的变化给家庭系统带来了新的压力。家长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焦虑。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从父母那里接收的信息,最多为情绪,然后是行为,最后才是语言。W妈妈带4岁女儿去游乐场,在玩滑梯时候因为有的小朋友会选择从下往上爬滑梯,W妈妈起初很焦虑,怕孩子之间起冲突,总是不断地在“提醒”自己家的孩子,造成孩子多次的不“耐烦”,后来这个妈妈决定用“闭嘴”的方法进行观察,她却惊喜地发现“娃有点轻声地和那个小朋友说,能不能让我过去啊?那个小朋友说好。然后就看见他们相互挪动……养娃最开心的地方就是看到娃在成长。嗯,闭嘴!”家长缓解了焦虑、紧张的情绪,也给了孩子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和自由的空间。
五、容正家长互助组织存在的不足
(一)教育内容相对缺乏系统性
容正家长互助组织的教育内容主要分三次理论课进行讲述,但是通过这三次活动的观察,研究者发现它的内容缺少关联性,同时理论课上老师讲解的内容的系统性需要相应的提升,逻辑性尚显不足。而教育内容的碎片化,往往会给家长带来一定程度的困扰。
(二)指导方式有时缺乏原则性
容正家长互助组织的活动原则“闭嘴”,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家长“闭嘴”让幼儿顺应天性,主张自然教育,让孩子自由成长,但是所谓的给孩子自由,并不是不同于无限制或放纵无底线的自由,蒙台梭利说:“我们应该让孩子能够分辨是非,清楚地知道什么是不正确的行为。比如任性、无理、暴力、不守秩序以及妨碍团体的活动,都应受到严厉的禁止,逐渐加以根绝。同时我们必须耐心地辅导他们,这是保持纪律的基本原则。”事实上,放纵孩子绝对不能得到真正的自由,容正家长互助组织的指导内容在某些情况下就缺乏了原则,“闭嘴”缺少底线。
(三)活动开展的形式有时会出现随意性
通过半年多对容正家长互助组织理论课程和实践活动的观察,研究者发现部分活动的时间选择较为随意,有些活动组织时间不规范,未能考虑到家长工作性质、时间等因素,并且活动的开展不固定。
综上所述,互助小组通过经验分享、情感支持、社会学习可以帮助成员们形成一种社会认同。[2]“家长互助组织”作为近年来一种新兴的家庭教育指导模式,提倡家长的学习“悟道”比“谋术”更重要。虽然在发展过程中一定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很多方面值得我们借鉴和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