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景观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选择及配置

2021-12-01胡斯武

花卉 2021年16期
关键词:造景园林设计园林

胡斯武

(武汉大花山生态园林工程有限公司,湖北武汉 430000)

城市景观园林设计水平是城市形象的直观体现,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城市的发展水平。对此,加强景观园林设计质量是至关重要的。而在景观园林设计中,需要加强对植物的选择与配置,以保证景园园林的整体质量。同时,对于景观园林的设计,还需要从城市特色文化、生态环境等多方面协调,因地制宜地进行景观园林设计,充分展现园林景观的美观性和艺术性。

1 景观园林设计中植物造景的意义

植物造景是景观园林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景观的设计能够充分满足人们的视觉享受。在植物景观设计中,植物是自然的核心象征,设计人员需要从人们的实际需求出发,将植物元素与时代要素、文化要素等紧密结合,将城市的精神文化充分体现出来。植物造景的设计具有一定的观赏功效,全面利用植物形态设计增加景观设计的层次感和艺术性。同时,植物造景能够实现净化空气、调节气候、滋养水源等作用,具有一定的生态学价值[1]。因此,全面了解植物的生长特性和功效,将其灵活科学的运用到景观设计中,以将植物景观的艺术性和生态性价值最大程度上发挥出来。

2 景观园林设计中植物选择及配置的基本原则

2.1 植物选择的基本原则

通常情况下,景观园林是由多种不同类型的植物共同搭配组成的,这就需要设计人员合理选择植物类型从形态和功能上能够加以组合搭配。不同类型的植物具有不同的外观和形态,所呈现出的搭配效果也不尽相同,这就需要设计人员结合设计理念自主搭配。同时,不同类型的植物具有不同的生长环境,如果单纯为了景观搭配而放置到同一环境中,有可能会出现植物种类不适应或者死亡的情况[2]。因此,景观园林植物的选择需要充分考虑种植区域的气候环境和植物自身的生长特性,尽量选用一些适应能力强的植物或者是本土植物。当然,对于植物的选择,要考虑到植物类型多样性的原则。在保证植物生长稳定的同时,还需要尽量引进一些外来的植物品种,以丰富景观园林中的植物类型,增强景观园林中的搭配效果。

2.2 植物配置的基本原则

植物配置是景观园林设计中的重要环节。景观园林的设计是采用人工的方式来建设景观环境,使其与自然景观能够和谐、自然的加以搭配。在植物配置过程中,设计人员要坚持科学性和艺术性的设计原则[3]。设计人员要结合植物的生产习性和植物类型等情况,对植物进行科学的搭配,在保证种植区域能够满足植物自身生长条件的前提下,充分引进多种不同类型的植物,利用不同类型植物间的颜色、形态等特点加以搭配,使整个景观园林的层次更加分明,色彩更加丰富,提升园林景观的艺术性和欣赏性。与此同时,景观园林设计还要与周围自然环境相互协调。

3 景观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选择

3.1 掌握植物多样性对景观建设的适应性

景观园林属于一个小型的自然生态系统,在植物配置过程中需要与周围环境相互协调,不能对周围环境造成任何的损坏。景观园林中植物类型多种多样,在进行多样化选择的同时,也要保证植物类型搭配的科学性,并减少与周围景观和地形相互割裂的问题。景观园林建设中植物多样性是保证景观建设的多样化,并使景观园林自身设计与周围环境相互协调一致提供了重要保证,这种多样性的植物类型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景观园林自身的生命力,能够有效预防病虫害的侵袭,促进景观园林健康稳定的发展[4]。

3.2 重视乡土植物的利用

在景观园林建设中应该积极引进乡土植物,这是因为乡土植物具有较强的适应性,能够较快的适应当地的气候与土壤环境,提升自身的成活率,这也为景观园林的后期养护提供了一定便利性。同时,乡土植物能够与多种生物系统组成生态系统,使得景观园林系统更加均衡。

3.3 贯彻因地制宜理念

不同类型、不同区域植物具有不同的生长习性和环境要求。因地制宜的选择原则能够使植物更加快速的适应并生长。一般情况下,对于空气污染相对严重的城市区域,需要合理增加景观园林的建设面积,以发挥植物景观净化空气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5]。对于二氧化碳释放较多的城市,可以选择一些青桐、悬铃木等植物,这种植物的吸尘能力是较强的。对于荒漠造园的情况,可以适当选用光棍树、胡杨树、梭子树等,这些植物都具有较强的抗寒能力,能够很好地适应荒漠环境。而在北方区域,一般选用东北白桦、红松、丁香等,这些植物具有耐寒性强的特点,在南方区域,则以热带植物为主,例如棕榈。总之,景观园林的设计,对于植物的选择要充分考虑当地的实际环境和建设需求,在确保植物幼苗能够顺利生长的基础上,使其发挥美化和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

4 景观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

4.1 注重结构科学

景观园林设计中对于植物的配置,需要充分考虑不同植物的生长形态和习性之间的差异性,采取分层或者混合等合理方式实现植物间科学合理的搭配。从层次结构方面,主要是采取内外方向或者高低方向增加层次感的设计方式,结合植物自身的生长特性和当地区域的地形特点来进行层次的划分,使景观更加层次分明。在景观配置方面,首先会借助乔木、灌木、草皮、石块等材料,通过对不同材料疏密度的设置,再加上植物自身形态和高度的差异配置,实现层次感的设计[6]。例如,灌木丛从高度上主要用于进行空间上的衔接,并且搭配其他高度和颜色的花木来实现层次感的设计。同时,石料可以从材质、颜色和形态的塑造等方面来配合辅助景观园林层次化的设计。而地被、时花等则一般作为边角的点缀,这本身就是一种层次感的设计。此外,对于草地的设计,完全可以借助设计区域的地形形态充分体现景观园林的立体化。从混合配置角度来看,主要是借助不同类型植物的花期来实现花色和形态上的混合配景。每种类型的植物都具有自身独特的色彩,这就需要设计人员能够对不同类型植物的形态特征进行深层次的认知,能够准确认识到植物自身的观赏特点和利用特点,然后对其进行科学化的配置,使景观园林的绿化效果更加直观立体。

4.2 加强植物与建筑的结合

景观园林的设计能够为人们提供亲近大自然的机会,使人们的休闲娱乐环境更加舒适。对此,景观园林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到周边建筑的实际情况。在进行植物造景时,尽量为人们塑造一个立体化的自然空间,满足人们的视觉享受。城市建筑物需要与景观园林相互协调,才能将城市自身的魅力充分的发挥出来,以免两者之间格格不入。总之,建筑与植物造景之间需要相互搭配,相互协调,使园林景观的艺术美和自然美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

4.3 加强植物与道路的融合

通常情况下,景观园林的设计中都会利用植物对园林甬路进行装饰,这样不仅对城市道路空间进行了合理的利用,还可以采用更加艺术的方式为人们指引游行方向,对整个景观园林的面貌进行一种细节上的点缀。同时,城市道路在夏季时使其温度格外高,而园林甬路上配置相应的植物,会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降温的作用,为人们提供一个乘凉降温的区域。这样,人们在景观园林中休息娱乐的同时,还可以减少外界紫外线的直接照射。当然,随着季节的变化与更替,园林甬路旁的植物需要进行必要的修剪,以免植物枝叶繁茂,对道路进行遮挡,进而影响人们的交通通行[7]。而在对植物的修剪过程中,也可以结合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长特性修剪出不同的形态造型,进一步提升植物造景的美观性和欣赏性。

4.4 突出地域特征

通常情况下,景观园林的植物配置主要是与植物种类有关,其配置方式相对比较单调。在此基础上,在开展植物配置工作时,需要充分考虑当地城市区域的特色文化,结合城市的发展特点选取相适宜的植物类型,并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选择配置植物,使城市特色与自然风光进行有效的融合。其中,比较典型的就是对于烈士陵园植物的配置,以柏树或者常青藤为主,这样显得更加肃穆。

5 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化城市建设过程中,在加强城市建筑面积的同时,还需要注重景观园林的建设。景观园林的设计不仅能够成为装点城市环境的重要方式,而且还能够起到保护城市生态环境的作用。而对于城市景观园林的设计,一方面要结合城市自然环境条件和文化特点,选择与之相匹配的植物,另一方面还需要加强植物之间的配置,将植物自身的美化和艺术效果得到充分体现,进一步提升城市的自然美和艺术美。

猜你喜欢

造景园林设计园林
手法、奇观与现代生活:胡雪岩故居的园林造景
园林设计在城市景观规划中的应用探析
景观园林设计要点应用分析
园林铺装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风景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与艺术手法研究
中国古典园林造景手法在私家花园设计中的应用
清代园林初探
叠山经典 雅韵流芳 艮岳与中国园林中的叠山造景
古代园林里的“美人”
和千年园林的今世之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