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林业建设中育苗技术的应用研究
2021-12-01张业飞
杜 刚,张业飞,王 伟
(河北小五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河北张家口 075700)
在生态林业的建设当中,苗木的选择尤为重要。苗木的选择会直接关系生态林的建设情况,并决定生态林的作用上限。所以为了促进生态利益的发展,各地区的相关部门都积极开展了育苗技术的研究。不过,与草本植物的育苗不同,木本植物通常需要更多的年限来选择优良性状,这也使大多数地区在短时间内并没有办法获得高质高量的优秀苗种。
1 针对性育苗的重要意义
即便同为生态林业建设,但不同区域、不同设施中的树苗选择也会有较大的区别。国家规定的生态林总共有5 种类别,如果进行细分,则可以分出23 个亚种作用林,其中生态林的种类占到7 种。在实际生态林种植过程当中,还需要针对具体地区的气候环境来选择合适的林种。另外,即便是同一种生态林建设,也会因为地区环境的不同而选择差异较大的树种。这样做主要是为了提高树种的综合率,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其在生态中作用能力。
2 育苗中的具体注意事项
2.1 需要明确木苗的基本生长特点
在生态林的建设当中,需要选择一些生长特点较为明显的苗木作为优选树苗。所以在选苗过程中,要确认树苗与地区的生长契合度,并根据此来判断是否应该将此树苗作为该地区的生态林建设用苗。比如在防风固沙林的建设中,就需要考虑树苗的具体生长周期,以确保生态林的建设质量。如果所选苗木生长周期过长,就无法在风沙期进行相应的生态防护工作,还会造成林木的大面积死亡[1]。即使是利用先进的育苗技术来缩短其生长周期,其效果也往往不尽人意,更达不到防风固沙的具体标准。所以在选择林苗时,要了解树苗的具体生长特点以及生长周期,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2.2 针对环境特点进行苗木选择
在选择好针对性苗种之后,就需要实际考察栽种地区的环境,以确定栽种风险。比如在荒漠化生态林的建设当中,首先要考虑水资源对林苗的影响。即便是专门的防风固沙苗种,其生长初期还需要大量的水分来满足基础的生长需求。所以在种植时,技术人员还需要根据其灌溉情况来确定栽种手段[2]。如果林区的地理条件较差,无法满足最基本的灌溉工作。那在栽苗的过程中,就需要选择生长发育较为良好且树龄较大的林苗,以确保苗木的时候移栽成活率。反之则可以使用标准的育苗手段,以降低生态林的建设成本。
2.3 完善管理体系
2.3.1 苗木的生长管理
虽然说大多数生态林苗木的抗逆性较强,但依旧需要完善的生产管理来促进苗木的成长,以达到生态林的具体建设目的。比如进行一次追肥、二次追肥、枝杈修剪等,都可以有效缩短生态林种的生长发育周期,以便其更早地发挥生态林的具体生态作用。在灌溉这个问题上,大多数的生态林都能满足其要求,需要注意的是沙漠地区的生态林灌溉。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并不复杂,只要通过更换树种或者是改变育种周期就可解决其问题[3]。但整体上,生态的建设通常会有一个明显的时间周期,所以苗木管理人员需要制定一个完善的生产管理计划来辅助苗木的正常生长。
2.3.2 生态林的责任管理
大部分情况下,生态林的责任管理通常都会交予当地林业部门。但是在正常情况下,生态林与林业部门基本上存在一定的距离,这也使相关管理人员没有第一时间对生态林进行管理的能力。比如苗木的灌溉施肥等基础工作,基本上也没有办法及时进行。因此,最理想的解决方式还是与防护林周遭地区的住户进行合作,从而保证防护林的各项基本工作能够得以执行。不过这也需要林业部门定期对当地人民进行林业职业技能培训,从而提高整体生态林的管理覆盖率。
3 育苗技术在生态林建设中的具体运用
3.1 基本育苗技术
虽然生态林的苗木培育通常会针对林区的具体环境来进行选择,不过为了保证整体的成活率,主要还是集中在以下两种:
(1)简易容器育苗。简易容器育苗在生态林的育苗过程当中最为常见,也较容易操作。但即便如此,该育种方式还是有较多的操作要点[4]。首先,在土基的选择上,应该选择肥力吸收较强的高有机物土壤,便于幼苗充分吸收土壤中的营养。如果土壤的肥力不够,应该根据其具体生长情况来调配相应的土基,以确定幼苗的生长。在调配营养土时,一定要注意不要混入杂草和虫卵,影响苗木的正常生长。另外,苗木生长期经常需要适宜的温度,所以需要对容器温度进行控制。该温度控制主要分为两种∶①调整容器内的温度;②调整整体环境温度,其中容器内的温度调整所占比例较大,需要技术人员对其进行实时监测,以确保苗木的正常生长发育。如果苗木的发芽情况较差,就需要对种子进行相关的催芽处理。每一个苗种的催芽流程不尽相同,需要技术人员进行针对性处理。不过,在种子的选择上,应选择胚胎结构完整的种子作为芽种,以保证整体的发芽率[5]。
(2)温室环境育苗。比较简易容器育苗,温室育苗的技术更加成熟,也更能够控制苗木的生长情况。但温室的苗床深度不易控制,需要技术人员多次尝试来进行掌握。传统温室的结构较为简单,也比较容易拆卸,所以其应用也十分普遍。但传统温室的温度控制相对比较困难,需要技术人员进行人工调整。不过随着大棚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环境参数都可以人为进行设定,这也降低了育种的门槛。但现代化大棚的苗床管理较为复杂,尤其是在苗床肥力的管理上,需要技术人员拥有更高的经验积累来满足不同苗种的生长需求。
3.2 苗木的移栽管理技术
3.2.1 目标移栽地区的准备措施
在苗木移栽前,需要对目标移栽地区进行实地考察并对其温度、环境湿度、降水量进行整体的把握。必要情况下,还可以进行土壤相关成分检查,以确定土壤中的虫卵、营养物质以及种子含量比,从而提高苗木移栽的成活率[6]。如果目标地区的土质较差,则应该提前一年对土地进行肥力加强,并尝试将土壤中的虫卵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如果当地的环境条件较为恶劣,就可以考虑延长苗木的培养时间,等到增强苗种的抗逆性以后,再进行苗木的移植。
3.2.2 具体移栽流程
一般情况下,苗木的移栽周期不宜过长,最好维持在一周之内。所以相关人员要安排好移栽的具体事宜,以免出现意外情况。首先在挖坑上,技术人员应该根据苗种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密植距离,小型树种的密度距离保持在80cm 即可,而大型落叶阔叶林则可以适当提高密植距离,不过整体还要保持在1.2~3m 之内,以免影响生态林的整体建设效果。另外,坑体的深度与直径也应该与数种相匹配。一般情况下,坑体的宽度是树种根系直径的1.5 倍,而深度则没有比较明显的要求,正常深度即可。
生态林的苗木移栽较为复杂,其包含状况也比较多,本文主要将其分为两部分来进行描述:①小龄苗木的移栽。小龄苗木的移栽难度主要集中在成活率上,所以在移栽的过程中需要对其根部进行保湿,并尽可能降低移栽周期。而在埋苗的过程当中,需要提前对其浇水,并追施一定含量的林业专用肥,促进其生长;②中大龄树苗的移栽。这类树苗的移栽难度主要集中在运输方面,所以在运输的过程中需要相关人员进行全程陪同,以免伤到树干以及树根。运输时还要注意树苗的运输密度,以免高密度运输对其枝干造成损伤,从而降低其成活率。另外在运输时,可以适当地给其根部补充水分,以免出现枯叶。
3.3 苗木的环境支持技术
生态林的建设主要是为了弥补当地生态环境中的缺陷,以便维护其生态结构的稳定。但不管育苗技术如何发展,依旧需要外界环境对其的支持。比如在防风固沙林的建设当中,单纯植树造林的作用有限。如果不能第一时间构建相应的保护结构,那么之前做的工作就会白白浪费。所以相关人员还要及时在防护林前面构建起简易风墙,以分摊苗木的固沙压力。风墙的建设较为简单,一些简单的结构就可以起到较为不错的抵抗作用。另外在防风固沙林当中,还要适时进行水源的补充。因为即便是常绿窄叶林,若遇到长时间的干旱,也会出现叶片干枯的情况。所以在出现类似天气时,相关部门应该及时向地区输送水源,以保证植物的正常生长。
4 结语
虽然说近年来国家已经出台相关政策来呼吁民众保护环境,但对于已经被破坏的地区来讲,措施的作用毕竟有限,所以还是需要建设生态修复林来加强地区的生态稳固性,这也对生态林的苗木育种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所以相关部门也要摆正自己的心态并认真发展育苗技术,以备不时之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