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粮粗蛋白水平对皖西白鹅蛋品质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2021-12-01徐茂森赵春芳胡倩倩李升和
徐茂森, 张 旭, 吴 旭, 任 曼,2, 赵春芳,2, 胡倩倩,2, 李升和,2*
(1.安徽科技学院,安徽 凤阳 233100;2.动物营养调控与健康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安徽 凤阳 233100)
蛋白质是鹅生长发育、繁育生产的重要营养素。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食物追求逐渐精致,禽蛋因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深受人们喜爱,鹅蛋是其中的佼佼者。蛋品质是反映蛋的品质和新鲜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蛋品质不仅影响蛋孵化,还影响蛋的商品价值及食用价值。Mohiti-Asli等研究发现,饲粮中增加粗蛋白质(Crude protein, CP)可减少母鸡肥胖,日粮增加蛋白质含量可提高种鸡的繁殖性能。赵旦华研究发现,与CP 14.01%组相比,日粮中蛋白水平提高(CP 14.65%)可提高东北白鹅产蛋前、中期蛋黄颜色及产蛋后期蛋白高度。美国核管理委员会、前苏联畜牧科学研究所及法国动物营养平衡委员会推荐的种鹅蛋白需求量分别为15.0%、14.0%和14.8%,目前我国种鹅饲料配制大多参考这些数据,但不同品种鹅对蛋白的需求量有所差异,比如,5~8周龄承德白鹅日粮适宜粗蛋白水平为18%,产蛋期溆浦鹅日粮适宜CP水平为16.0%,30日龄皖西白鹅饲喂适宜能量蛋白水平(代谢能水平11.75 MJ/kg,CP 16.3%)日粮可增加其空肠消化酶活性,36周龄的扬州鹅种鹅日粮CP水平为17.5%时生产性能较高。因此,探索最适日粮粗蛋白水平,以期为皖西白鹅生产以及鹅蛋的种用和营养价值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
选用50周龄体重相近且健康的皖西白鹅150羽,其中母鹅120羽、公鹅30羽,随机分为3组,每组50羽(公母比1∶4)。
1.2 试验设计
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将150羽50周龄健康皖西白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50羽(公母比1∶4),日粮粗蛋白水平分别为14%、15%、16%。日粮的组成及营养成分见表1~2。
表1 各组饲喂日粮组成
表2 各组饲喂日粮营养成分
1.3 饲养管理
试验前用高锰酸钾溶液对鹅舍进行全面消毒。试验鹅采用圈舍内饲养,自由采食和饮水,配有运动场、戏水池,圈舍保持清洁卫生和通风并定期消毒。每天10:00和16:00分别饲喂1次,同时收集种蛋。
1.4 试验样品的采集和处理
于产蛋中期(54周龄)每组随机选取6羽母鹅翅下静脉采血,4 ℃冰箱静置24 h,3 000 r/min离心15 min,取血清置于1.5 mL离心管中,-80 ℃冰箱保存待测。每组随机选取10枚鹅蛋,选取2次,共计60枚鹅蛋测定蛋品质及蛋内氨基酸含量。
1.5 检测指标
1.5.1 血清生化指标测定 使用全自动血清生化分析仪(上海科华检验医学产品有限公司)分别测定血清中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总蛋白(Total Protein,TP)、谷丙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尿酸(Uric Acid,UA)等指标。
1.5.2 蛋品质测定 按NY/T 823-2004方法测量并计算蛋的蛋壳厚度、蛋型指数、蛋黄颜色、蛋白高度、蛋黄比例、蛋清比例等指标。蛋白高度用蛋白高度测定仪测定。将蛋打在测定仪玻璃板上,测定蛋黄边缘和浓蛋白边缘的中点的浓蛋白高度,测定呈正三角的3个点求均值。蛋黄比例为蛋黄重量与蛋重之比。蛋清比例为蛋清重量与蛋重之比。蛋形指数为纵径与横径比值。纵、横径长用游标卡尺测定。蛋壳厚度为用千分尺测蛋的钝端、中端、锐端取平均值。蛋黄颜色为比较蛋黄色泽的深浅度。蛋比重参考陈文峰等方法,采用盐水漂浮法测定。
1.5.3 蛋内氨基酸测定 参考张勇等方法,将全蛋混匀再经盐酸水解后,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蛋内天冬氨酸(Aap)、苏氨酸(Thr)、丝氨酸(Ser)、谷氨酸(Glu)、甘氨酸(Gly)、丙氨酸(Ala)、缬氨酸(Val)、蛋氨酸(Net)、异亮氨酸(Ile)、亮氨酸(Met)、酪氨酸(Tyr)、苯丙氨酸(Phe)、赖氨酸(Lys)、组氨酸(His)、精氨酸(Arg)、脯氨酸(Pro)等16种氨基酸含量。
1.6 统计分析
试验数据通过SPSS 20.0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并进行多重比较,试验数据以平均值(X)±标准差(Stand error,SD)表示,以P
<0.05作为差异显著性,P
<0.01作为差异极显著判断的标准。2 结果与分析
2.1 日粮粗蛋白水平对皖西白鹅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日粮蛋白水平对皖西白鹅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见表3。结果显示,日粮蛋白水平对血清中TC、TP、ALP、BUN、Ca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
>0.05),CP 15%组ALT显高于CP 16%组(P
<0.05),CP 15%组UA含量显著低于CP 14%、CP 16%组(P
<0.05)。表3 日粮粗蛋白水平对皖西白鹅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2.2 日粮粗蛋白水平对皖西白鹅蛋品质的影响
日粮粗蛋白水平对皖西白鹅蛋品质影响结果见表4。由表4可见,CP 15%组蛋比重显著高于CP 16%组(P
<0.05),日粮不同粗蛋白水平对蛋形指数、蛋壳厚度、蛋白高度、蛋黄颜色、蛋黄比例、蛋清比例影响无显著差异(P
>0.05),CP 15%组蛋壳黄度显著高于CP 16%组(P
<0.05)。表4 日粮粗蛋白水平对皖西白鹅蛋品质的影响
2.3 日粮粗蛋白水平对皖西白鹅蛋内营养成分的影响
日粮粗蛋白水平对皖西白鹅蛋内营养成分的影响见表5。与CP 15%组相比,CP 14%、CP 16%组粗蛋白含量增加,水分降低,但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CP 15%、CP 16%组粗脂肪含量较CP 14%组增加,其中CP 16%组显著升高(P
<0.01)。表5 日粮不同粗蛋白水平对皖西白鹅蛋内营养成分的影响
日粮粗蛋白水平对皖西白鹅蛋内氨基酸成分的影响见表6。结果显示,CP 14%组蛋内Pro、Val、Tyr含量显著高于CP 16%组(P
<0.05),CP 15%组蛋内Val、Met、Tyr含量显著高于CP 16%组(P
<0.05)。各组蛋内Asp、Thr、Ser、Glu、Gly、Ala、Ile、Leu、Phe、His、Lys、Arg含量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0.05)。表6 日粮粗蛋白水平对皖西白鹅蛋内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3 结论与讨论
3.1 日粮蛋白水平对皖西白鹅蛋品质的影响
蛋品质是决定鹅蛋种用价值与商用价值的重要指标,并受年龄、品种、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蛋形指数主要描述蛋的椭圆程度,判断是否有助于蛋的运输和保存,是蛋分类的指标之一。赵春雨等对扬州鹅饲喂不同CP水平日粮(15.5%,16.5%,17.5%)发现对其种蛋蛋壳厚度及蛋形指数均无显著差异;耿爱莲等研究发现,北京油鸡产蛋后期,日粮的粗蛋白质水平越低,其蛋形指数越接近标准,更有利于运输与保存;和希顺等研究发现,溆浦鹅日粮CP水平为13%时蛋壳厚度及蛋形指数显著高于3个高水平CP组(16%,17.5%,19%)。本试验结果表明,日粮粗蛋白质水平对皖西白鹅蛋形指数无显著影响,此与赵春雨等研究结果一致,但与耿爱莲等、和希顺等研究结果不同,其原因可能是蛋形指数与禽的种类、年龄及输卵管结构等差异导致机体对钙磷的吸收及利用效果不同。Pérez-Bonilla等研究结果显示,饲粮CP和脂肪水平从16.5%、1.8%提高到18.5%、3.6%,对22~50周龄蛋鸡生产性能和蛋品质无显著影响。蛋比重很大程度上可反映蛋的新鲜程度,蛋存放的时间越长蛋比重越轻。一般来讲,蛋比重为1.08以上的是新鲜蛋,1.06以上的是次鲜蛋,1.05以下的为变质蛋。此外,蛋比重可间接反映蛋壳厚度,蛋比重越大则蛋壳越厚。本试验中CP 15%组蛋比重达到1.09,显著高于CP 16%表明日粮粗蛋白水平对蛋的新鲜程度和蛋壳厚度有一定影响。
蛋黄颜色b值表示蛋黄的黄蓝程度,b值越大说明蛋黄颜色越浅。王少琨等研究发现,CP 14%、CP 15%、CP 16%3组汶上芦花鸡的蛋黄颜色显著高于CP 13%组,CP 16%组蛋壳亮度显著高于CP 14%组,低蛋白组(CP 13%)蛋壳红度显著高于高蛋白组(CP 16%)。本试验结果显示,日粮粗蛋白水平对蛋黄颜色没有影响,但CP 15%组蛋壳黄度显著高于CP 16%组。蛋壳颜色是消费者凭肉眼判断蛋品质的一项重要指标,受遗传因素影响较大,但环境、营养水平、年龄等因素对蛋壳颜色有一定影响。李纯华报道,蛋鸡日粮蛋白水平、常量元素、微量元素的变化均会造成蛋壳颜色改变。Manju等研究发现,日粮不同蛋白水平对蛋鸡的蛋形指数、蛋白指数、蛋黄指数及蛋黄颜色无明显影响。Wu等研究发现,较14.9%蛋白组来说,16.1%蛋白组鸡蛋的蛋清比例明显升高,这与张巍等试验结果一致。本研究结果显示,日粮粗蛋白水平的变化对皖西白鹅蛋清比例、蛋黄比例在统计学意义上无显著影响,但CP 15%组较其余两试验组相比,蛋清水平较低,蛋黄比例较高,表明蛋的品质良好。
3.2 日粮蛋白水平对皖西白鹅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可反映机体代谢与健康状况。血清总胆固醇水平是血液中所有脂蛋白所含胆固醇的总和,主要存储于肝脏,是合成性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主要原材料。研究发现,与对照组(10.87 MJ/kg)相比,饲粮较高代谢能水平(11.08 MJ/kg)组可显著地降绿壳蛋鸡血清中TC含量,高能低蛋白组绿壳蛋鸡血清UA含量最低。本研究结果显示,日粮粗蛋白水平对血清TC含量无明显影响。赵晓钰等研究发现,与对照组相比(CP 11.20%),饲粮蛋白水平为16.48%时,伊犁鹅血清TP、UA、ALT、ALP水平显著升高。李元晓等研究发现,17.75%蛋白处理组黄羽鹌鹑血清ALT含量显著低于21.85%组,提示过量蛋白水平可能会增加肝脏代谢负担,甚至造成损伤。李琴等研究表明,CP 17%组四川白鹅血清中UA浓度显著高于CP 13%组,指出过高的CP水平不利于氮的吸收。本研究结果显示,日粮粗蛋白水平变化对皖西白鹅血清中TP含量无明显影响;CP 15%组ALT含量显著高于CP 16%,但均在正常范围内。肝脏是家禽体内最大的消化腺,ALT是肝脏蛋白质代谢主要枢纽,对判断肝脏损害程度有重要意义,通过消化吸收进入机体的糖脂和其他营养物质通过转氨酶的作用可合成机体所需蛋白质。CP 15%组血清中ALT含量高于其余两组且UA浓度显著低于其余两组,表明CP 15%组肝脏的蛋白质代谢较为旺盛,对氮的利用率也较高。钙是生物必需元素之一,产蛋早期补钙可在蛋壳形成过程中起主要作用,可加强蛋壳品质和提高蛋鸡生产性能。吴易雄报道,家禽血液碱性磷酸酶对家禽产蛋性能有明显影响。本试验结果显示,随日粮粗蛋白水平不断增加,血清ALP水平不断降低,但在统计学意义上无显著差异。
3.3 日粮蛋白水平对皖西白鹅蛋内营养成分的影响
鹅蛋内含有丰富蛋白质及其他营养物质,含有人体所需的各种必需氨基酸,且吸收效率高,被称为完全蛋白质;鹅蛋的蛋黄内富含丰富磷脂,对大脑和神经组织发育有重要作用。王雪燕等研究发现,孔雀蛋比鸡蛋、鸭蛋的蛋白质含量高,氨基酸总量高于鸡蛋与鸭蛋。葛晓可等研究结果表明,珍珠鸡、海兰褐鸡及草鸡蛋的脂肪含量要高于蛋白质,并且蛋的风味与脂肪含量存在相关性,脂肪含量越高蛋的风味越好,适口性也越好。李洪林等研究发现,平坝灰鹅蛋内的粗脂肪高于粗蛋白含量,其粗脂肪、粗蛋白和水分含量分别为15.34%、11.51%、73.35%。本试验结果显示,皖西白鹅蛋的粗蛋白、粗脂肪含量,以及总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含量均超过理想氨基酸水平所规定的40%,且随日粮蛋白水平提高必需氨基酸含量也随之提高;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含量比值超过理想蛋白质的60%,且风味氨基酸含量远高于四川白鹅蛋中22.573%的风味氨基酸含量,表明日粮粗蛋白水平对皖西白鹅蛋的粗脂肪、粗蛋白和氨基酸含量有不同程度影响,并且皖西白鹅蛋的营养价值高且风味较好,更加符合人们生活健康需要。
综上所述,日粮粗蛋白水平对皖西白鹅蛋品质,蛋内粗蛋白、粗脂肪、氨基酸含量,以及血清ALT、UA水平有明显影响,其中以日粮粗蛋白水平为15%效果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