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中国对日本排放核污水回应看中国的国际担当

2021-11-30蒋思怡姜晋原王德轩杨秀云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1年39期

蒋思怡 姜晋原 王德轩 杨秀云

【摘要】2021年4月13日,日本政府宣布将十年前处理福岛核泄漏的核废水排入大海,引得海内外各国民众的强烈抗议,韩国民众抵制日本海产品,俄罗斯对此行为表示严重关切,菲律宾则引援国际环境法谴责日本政府这一行为,而中国外交部则在记者发布上对日方该行为进行强烈谴责,而通过该回应可以体现出体现中国作为世界大国在应对有争议行为上的国际担当。在探讨中国的国际担当的同时,也将树立及纠正部分当代大学生及青年人日趋病态的崇洋媚外的三观,进一步提高民族荣誉感与国家认同感。

【关键词】日本核废水排放问题;中国的国际担当;对当代青年的影响

“核”無疑是21世纪最骇人听闻的一个字,在大众普遍印象中,说到与核有关的,那无疑是“核武器”与“核污染”,拥有核武器,是成为世界强国的敲门砖,而受到核污染的地区,只有一片荒凉,而就在这个各国以和平发展为目标的背景下,在今年,也就是2021年的4月13日,日方政府在为询问任何其他国家意见并且不顾周边国家的的基础上,擅自对外宣布,要将核废水排入太平洋,这一举动瞬间引得全球范围内的争议,不少日本民间组织带头发起抗议游行。

中国外交部赵立坚在记者发布会上向日媒提出关于“核废水”排放的问题上表示,日本政府决定以海洋排放方式处置福岛核电站事故核废水。作为日本近邻和利益有关方,中方对此表示严重关切。并认为这种做法极其不负责任,将严重损害国际公共健康安全和周边国家人民切身利益。并在其个人推特上将讽刺日方该行为的《神奈氚冲浪》的图画作品置顶。

同样的在联合国举行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31次缔约国会议上,中国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驳斥日本代表的错误言论,正面指出日方企图以“核废水已按照国际标准处理且得到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核可”以及“处理过的核废水是无害的”这一与事实完全相悖的莫须有的观点来有意误导。

一、中国国际地位的对比分析

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著。综合来讲,目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不断提高,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不断增大,成为国际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

现在的中国是独立自主的政治大国,是经济快速增长的发展中国家,也是拥有较强军事防御力量的国家。中国也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并且是发展中国家中惟一的常任理事国。积极利用联合国讲坛伸张正义,主持公道,中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定地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走改革开放的道路,成为世界上极具特色和影响力的国家。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上为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成功经验;在政治上,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在反对霸权主义、维护和平的事业中,作出了重要贡献。

目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不断提高,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不断增大,成为国际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中国和平崛起对于整个世界都有重要的意义:其一,促进了历史的进步和世界格局的转换;其二,中国是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其三,深刻地改变了联合国的面貌,使这一国际组织的地位与作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四,改变了世界经济的面貌,并推动国际秩序的除旧布新。

二、从“核废水”事件分析对比中国的国际担当

“国际担当”是指国家在处理国际事务时积极承担与国力相对应的国际责任。

如何从中国外交部对“核废水”事件的回应体现出中国的国际担当,:日方该行为严重违反了《国际环境保护法》中马塞尔公约的第一条“各国应减少危险废物的生产并尽可能以对环境无害的方式处理”在日本拟排放的核废水样本中,发现了大量“氚”元素的存在,这不仅违反了《国际环境保护法》并且与日方承诺的“”处理至符合国际标准1/7”言论完全不符,而中国作为联合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以及缔约国之一正面做出回应,是其履行国际义务,展现国际担当的表现,

海洋作为地球环境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是沟通整个世界的平台,是孕育生命的家园,而太平洋更是在世界海洋贸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日方倾倒核废水的行为将严重破坏海洋生态环境,并严重危害沿岸国家的利益,其在没有询问事件利益相关国态度的情况下,擅自做出决定,该行为与此前中方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核心思想,“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完全相悖。中国有权利且有义务对日方表示谴责,

在日本宣布决定排放核废水的前一天,日本多个环保组织还向日本政府递交了来自包括日本在内88个国家和地区的共计6.4万人参与的签名,韩国民众游行抵制日本海产品,媒体、互联网上对日方该行为的声讨络绎不绝。而中国外交部的回应像是世界反对该行为民众的集体发声。

与之相对的,美国方面在禁止日本海产品进口的同时,表示支持日方该行为,其表里不一,自私自利的态度与其国际地位及实力完全不符,并没有展现出其该有的国际担当。与中国形成强烈对比。

综上所述,通过中国在对日方排放“核废水”事件的回应以及与美国态度的对比下,于情于理于法的体现出了中国的国际担当。

三、分析国际担当的体现对青年的影响

如从中国历史来看,中国的外交便就是一直处于强势的地位。在绝大数时间里中国一直处于世界的前列,因此去读史籍的话,可以清晰看到中国人对于国家的骄傲与自豪。汉朝的“明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隋朝的“四方胡虏,凡有敢犯者,必亡其国,灭其种,绝其苗裔”,到明朝的“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历代中国人皆以此为豪,也维续着中华文明的发展。而如今在日本排放核污水这件事上,中国的外交部也发出强烈的谴责。对于一个从清末屈辱外交一路砥砺前行至今的中国来说,对每一个中国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中国人之所以能将一个文明延续五百年,最重要的就是对国家这个概念的理解。爱国其实早已经深深根植在每一个中国人的血脉之中,与西方那些资本主义奋力宣扬的爱国不同,激发中国人的爱国却是对于民族的自豪和对国家的认同。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中国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推动其不断发展的内核就是爱国。一代代中国人辛勤耕耘,与之而来的就是国家的强盛。而为什么一个对日本排放核污水的外交回应能对中国人产生如此的影响,关键就是其中折射出的大国风范与担当。 中国人看到几代人的努力在这个外交回应中得到了回报,这告诉每一个中国人中国已经重回世界强者之林。而这个回应所带来的影响远不止一个方面。

首当其冲便是增强了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与认同感,激发爱国情绪,由内推动了中国人为国家强盛奋斗的志向。民族的自豪感与认同感其实是一个人爱国的先决条件,只有一个人对民族产生自豪,对国家产生认同,才能做到爱国。而中国人在这个方面从来不需要培养,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化底蕴,有着傲视世界的成就,注定了中国人不一般,这些是深深刻在中国人的骨子里的。中国人不需要刻意的去引导,往往通过一个简单的事件,就能激发其爱国的情绪。

不仅如此,在中国外交的强势回应下,中国的“引进来”与“走出去”也得到了促进。新时代以来,中国提出了“引进来”与“走出去”这一项政策。而实现这项政策,最重要的就是国际影响力。中国外交的强势不仅仅激励了中国人的爱国,也让世界看到一个大国的担当与风范。自2001年入世以来,中国让全世界认识到了中国的强盛。“一带一路”的提出,也暗合了中国五千年的“和”,“和”字是中国人的文化内核。国外通过本次事件,认识到了一个环保绿色的环境,吸引了许多外资来华投资,与此同时中国的企业进入国外市场也得到了极大的帮助。在中国,始终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外资与中国企业的交互,带来的是中国经济产业的腾飞,同时也为中国市场的转型提供了契机。中国市场也通过转型为就业提供了机会,中国的大环境会随之改变,拉动GDP的增长,中国人的生活条件将得到提高。

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许多人选择移民国外,而现在更多的是学成回归祖国。崇洋媚外的现象已经不会再现,中国的腾飞给中国人带来极大的信心,中国青年大学生更是承担起民族复兴的责任。这些都将会在当下与未来为中国的崛起起到关键作用,在中国的街头可以看到的都是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故此可以说,这次对日本排放核污水的中国回应在激励着中国人的爱国的同时推动着中国的发展。

四、结语

中国作为当今世界第二大国,不论是在20年爆发新冠时中国主动公开相关信息,向各国伸出援手使得全球范围的疫情得以控制,或是21年在面对日本排放核废水时毫不退让,据理力争,坚决抵制日方将核废水倾倒入太平洋;又或是自中国建国以来大大小小的国际事件上所做出的表态与行动,都展现了其作为世界大国的国际担当,正如在张维为在《中国超越》中所说,注重综合国力硬实力提升的同时,还应该注重在国际方面有自己的“中国式话语”来应对其他国家的话语制衡,来抵制美国等西方国家带来文化入侵以及洗脑,拒绝唱衰中国而毫不理性的吹捧外国。

横向对比一下,当日本公开宣布将核废水导入太平洋时,中国立马做出回应表示严重谴责,而西方国家则是保持鸵鸟之姿,美国甚至表示支持日方该行为,可笑的是在美国支持日方该行为的同时禁止了日本食品进口美国。用现在年轻人中流行的一个说法便是“我支持你,但不完全支持。“据德国海洋研究机构表示,此次日本排放核废水所产生的污染,在短短十年就可覆盖整个太平洋,到时不只是东亚国家,整个太平洋沿岸国家都将受到影响,中国站了出来,不是为了宣扬西方媒体所说的”中国霸权“,而是在有能力站出来的时候站出来,为世界人民抱不平,争利益,这便是大国担当,这便是中国建国以来国际地位变化的缩影,而现在,正值中国共产党百岁诞辰之年,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作为中华儿女的我们,更应通过这几次事件,理性看待中国的变化。

参考文献:

[1]刘海裕,汪筱苏.跨界损害责任的认定——以日本向海洋排放核污水为视角[J].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24(04):4-5.

[2]刘智利. 建构主义视角下的中国国际责任研究[D].山东大学,2018.

[3]牛建敏,钟昊亮,熊晔.美国、欧盟、日本等地污水处理厂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对比与启示[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6(06):301-302.

[4]石宇. 中国负责任大国战略研究[D].南开大学,2015.

[5]王锐.走向“政治成熟”的契机——新媒介与当代中国青年新历史观的形成[J].探索与争鸣,2020(09):54-56.

[6]彭廷银.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当代青年社会价值观[J].教育现代化,2020,7(31):148-151.

[7]李毅.從国际法角度探析日本排放核废液入海问题[J].太平洋学报,2011,19(12):37-45.

[8]郁志荣.日本排放低放射性污水入海的法律责任[J].探索与争鸣,2011(10):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