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杨亚东:把“公平”贯彻到底

2021-11-30范昕木子

课堂内外·好老师 2021年10期
关键词:曲靖市木子公平

范昕木子

公平,是杨老师在对待和处理学生事务时所遵循的首要原则。遇到任何问题,杨老师始终坚持对事不对人,任何事情都不以学生成绩的好坏或在自己心里的喜爱程度而决定。

在条件艰苦、生活学习困难的孩子们眼里,杨老师是学生们的“杨妈”;在血气方刚、勇往直前的青少年眼里,杨老师是大伙的“东姐”。无论是怎样的身份,杨老师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坚持用心付出、不求回报,因而收获了学生用心对待、感恩报答,就算毕业很久,各位同学还是会想方设法与杨老师保持联系。正如杨老师所说:“我也没做什么,更没要求学生为我做些什么,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我们师生之间自发流露出来的真情。”这样的真情,是任何物质换不来的,是任何变故摧不毁的,这些也将是杨老师任教生涯中永不熄灭的光芒。

待人处事:公平公正,换位思考

公平,是杨老师在对待和处理学生事务时所遵循的首要原则。遇到任何问题,杨老师始终坚持对事不对人,任何事情都不以学生成绩的好坏或在自己心里的喜爱程度而决定。她说:“每一个人或多或少会在判断事物的时候带有自己的主观感情,如果某位同学给自己的第一感觉特别不好,老师难免会误以为这位同学有各种潜在的问题;但当老师静下来抛弃一切成见的时候,会发现自己的判断是非常不客观的,带有先入为主的主观偏见。”

曾经,杨老师班上有这样一位学生,平时看起来吊儿郎当,精神状态也经常不好,这样的状态给老师的第一印象特别差。所以,杨老师一来就觉得他一定是一个不好好学习,只会睡觉、逃课、泡网吧的“坏孩子”。可是,在相处一段时间后,杨老师惊喜地发现这名所谓的“坏学生”实际上是个乖巧懂事有礼貌的好孩子。这件事情对杨老师的触动非常大,从此之后,她一直坚持摆正心态去看待学生,不再一开始就给学生下主观定义。学生毕竟是孩子,犯错误很正常,关键是看他是故意还是无意犯错的。

在杨老师当班主任的时候,她不会因为学生成绩好就忽视或放纵他们的错误,也不会因为学生成绩差就天天盯着不放、对他们到处找碴——无论成绩好坏,杨老师对待所有学生和事情都坚持公平公正。

很多学生在家庭环境的影响下,行为习惯存在一些偏差,与杨老师本人所坚持的为人处世方式有所不同。杨老师一开始会很不理解这种与自己平时生活“规则”之间存在的差异,但在后来的接触了解中,她积极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提醒自己:“自己的道理不一定都正确,只不过是自己已经习惯和接受这种理论罢了。实际上,别人的观点与做法也不一定是错误的,如果我们换个角度去看问题而不是‘一棒子打死,站在别人的角度去思考,然后再来评判这件事情,结果可能会很不一样。”

學生评价:又爱又“恨”,感恩思念

杨老师这样复述学生们对自己的评价:“学生很怕我,但是很多学生会喜欢我。”学生是有自己的判断能力的,他们能够分清什么是好老师、什么是不负责任的老师,因此就算杨老师在教学方面严谨认真、要求严格,学生们也不会记恨这样一位有责任心的好老师。

当学生将其他老师和杨老师对比的时候,他们会说:“原来的英语老师会怎么讲,杨老师又讲了一些不一样的东西,杨老师比这些老师好多了!”杨老师在听到这些赞誉之后,并不会骄傲自满,而是希望学生们不要主观评判老师的好坏,建议学生自己主动适应不同老师的上课方式与待人之道,而不是让老师改变来适应学生的脾气性格。

这样一个把“公平”贯彻到底的老师,学生怎会不爱呢?难怪,很多毕业很久的学生,当他们在社会上借助着杨老师曾经传授过的处世方法,过得顺风顺水时,都会自发地想起这位可爱可亲的老师。在电话里,学生说:“杨老师啊,我今天遇见了这么个事啊,让我突然很想你,也不知道为啥,就觉得你教过我的东西很有用。真的很感谢你,要不是你的陪伴,我都熬不过高中这三年。你在我心里真的很重要,你不知道只是因为我没告诉你。”

“这就是我当老师的成就感吧!”杨老师感叹道。同样,作为实习生的木子同学,在初次见到杨老师时,都被她身上严肃的气场感染到,在一开始时认为她是一名不苟言笑的老师;但在长时间的相处之后,木子同学慢慢发现这位看似严肃的老师实际上有着幽默宽容、体贴大度的内心。作为实习生的指导老师,杨老师尽职尽责,为了实习生更好进步与提高,她直言不讳地指出其存在的问题,用心地提出改进建议,主动提供各种讲课机会让实习生不断打磨自己的课堂,在旁人眼里看起来严厉的指导,殊不知在木子同学心里是一剂良药,不断给予其前进的动力与反思的警惕心,不知不觉中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对未来学习和工作都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教育理念:能力胜于知识,坚持与时俱进

杨老师在教书过程中,更多看重的是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然而,在目前教育发展的大背景下,杨老师觉得很为难。一方面,看着各位老师和其他班级都在做题刷题,自己会觉得如果不做题就会很心慌;另一方面,又不想随波逐流,带着学生大量地刷题:因为大量做题会把学生变成一个“做题机器”,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失去灵性,没有什么思维能力和灵活变通能力,这样的学生无论是在面对高考还是在面对今后的工作学习时都容易被淘汰。

尽管出现这样两难的境地,杨老师还是选择坚持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从学习能力、做事能力到为人处世的能力,甚至是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始终坚信“能力高于知识”,因为知识是在更新迭代的,而能力是能否高效运用知识的关键和基础,只有培养和掌握顺应时代和全面发展的Ability,才能在不断变化的社会和现实生活中立足。

杨亚东

云南省曲靖一中英语教师,高级教师,“曲靖市优秀教师”“曲靖市名教师”“曲靖市特殊津贴获得者”“紫薇名师工作室”主持人。

猜你喜欢

曲靖市木子公平
曲靖市成立“珠源少年宣讲团”
愿你金榜题名,更愿你被公平对待
笨柴兄弟
必须公平
笠翁对韵(六)
笠翁对韵
笠翁对韵(三)
笠翁对韵(二)
曲靖市总工会:市餐饮行业工会成立
公平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