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周慧:教育路上的“一束光”

2021-11-30易晶晶

课堂内外·好老师 2021年10期
关键词:学校教育教师

易晶晶

在教育生涯中,即使行脚深深,也要坚持让自己活成一束光,既温暖自己也照亮他人,让时光永驻,温暖常伴。这,就是周慧的初心。

“教师有光才能照亮别人”,这是周慧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也是她一直以来的追求。从教二十载,周慧先后任教于初中和高中,从英语教师,到英语名师,从英语教学的探索者,到教育创新的开拓者,角色在变,坚守课堂的初心不改。

周慧说,她要活成“一束光”:一束可以给孩子温暖的“光”,一束能够带领教师成长的“光”,一束照亮他人幸福的“光”。在教育生涯中,即使行脚深深,也要坚持让自己活成一束光,既温暖自己也照亮他人,让时光永驻,温暖常伴。这,就是周慧的初心。

有所阅,有所思,有所系

“为什么要成为一名教师?”这是教师们必须要面对却又难以回答的一个问题。周慧认为,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则非常深奥,涉及到教师的情怀、理想和道德。自2001年进入中学任教以来,周慧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现在,她有了自己的答案。

成为一名教师要“有所阅”。金庸说过:“只要有书读,做人就幸福。”人类的精神史其实就是一部阅读史,周慧说,现在的人大多心浮气躁,静不下心来阅读,学习这件事似乎在迈入社会后就停止了,更别提终身学习了。而作为一个老师,非常受益于这个职业的一点就是需要不断充电,与书为伴也是成为优秀教师的硬性要求。作为教师,周慧每天都有阅读的时间,当许多自己的同龄人早就被生活的繁琐消磨掉对新事物的热情时,周慧仍能紧跟时代步伐,对待生活依旧保持一颗难得的好奇心。

成为一名教师要“有所思”。除了要思考如何与学生相处,周慧认为,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得到的乐趣还来自于自己通过不断反思而获得的成长。所谓“知行合一”,“知”就包括认真的思考,教师是最能做到“知行合一”的,在思考中让自己变得更厚重,在實践中让自己获得成就感,那么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成为一名教师,意味着你将有可能到达“自我实现”的高层次需求阶段。

成为一名教师要“有所系”。真正的情感是人类一切行为源源不断的动力,一名幸福的教师身上必然洋溢着澎湃的激情和满腔的柔情,正是因为教师与学生之间可贵的师生情,使得教师心系学生,也正是因为教师的每一份投入都能得到学生的认可,使得教师能够收获满满的职业幸福感。

成为专家型教师

“理工思维,人文求索”,周慧一直这样描述自己的教研道路。从十几年前攻读硕士学位,到一直以来持续不辍的教学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周慧一直强调用先进的理念武装自己,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学生。

谈到教育的核心时,周慧说:“教育的核心,是为学生的终身自修做准备。”她认为,学校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对于学生来说,他们通过学校教育获得的最核心的能力应该是在脱离了老师“保姆式”的管理和“唐僧式”的督促后,在走进大学甚至走向社会后,仍能利用自己在中学阶段所获得的“学习能力”去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周慧还提到,学校里学到的具体的学科知识只能为学生的未来提供一个可能性,而这个可能性能否由“隐性的潜力”发展成为“显性的实力”,还得靠学生在中学阶段获得的学习力作为驱动。

“哪里没有好奇心,哪里就没有学校。”周慧引用苏霍姆林斯基的名言来强调学校教育还应肩负起培养学生好奇心的重任,她认为,好奇心是前提,有了好奇心,加上学习力的加持,学生就能够顺利地去拓展和深化他们的知识。也就是说,学校教育要创设一切条件让学生成为一名发现者和探索者,要让学生学会学习,用他们的学习能力去解决今后在生活中面临的各种挑战。这与教育部提出的“核心素养体系”理念不谋而合。

成为专家型教师,周慧一直在路上。她曾尝试在自己所任教的两个班中展开教学实验,研究语境下的英语词汇记忆同记背词汇表相比是否更具可行性。在前几届的教学中,周慧着力攻克阅读教学和应用文写作教学的研究。目前,她发现语言点的教学存在着“老套,低效”的弊端,她看到绝大多数的语言点教学都只停留在“学习理解”层面,缺乏更高层次的“实践应用”和“迁移创新”,据此,她正尝试让学生们在语境中观察、分析语言。在此基础上,她鼓励学生在类似的语境中通过使用目标词汇、目标词组、目标句型来强化语言点知识。未来,周慧也有非常清晰的科研方向——突破读后续写和概要写作的教学。

平常心看待教师影响力

淡淡风起,周慧想起自己过去教过的两个学生。这两个学生截然不同的结局,让周慧重新思考教师对于学生的影响力。

据介绍,周慧在初中任教时,初三中途去接手一个班的班主任工作,她注意到班上一个男生某段时间非常刻苦,她能感受到这个孩子十分渴望改变。生物是这个男生的强项,班上的学生经常开玩笑说,这个男生做梦都在背生物。一段时间的努力确实也给男生带来了明显的进步,周慧也觉得长此以往这个男生的成绩一定会突飞猛进。可是男生家长的态度却让她百思不得其解。这位男生的家长从来不参加家长会,某一次家长会前夕,周慧特意打电话通知男生的家长,可家长却说已经对这个孩子不抱希望了,因为他从来都只是一时头脑发热,努力一下,不过三分钟热度而已。一再的坚持最终未能换来男生家长的出席。

由于缺乏家里的认可,男生很快又颓废下去,并且这次颓废,不论老师怎么鼓励和开导,他都再没振作起来,初中毕业后也没能继续升学,早早就进入了社会。这件事给周慧带来了非常大的触动,她原本以为教师的力量是非常大的,大到可以改变一个孩子的一生,但通过这件事,她发现,在某种程度上,家庭的影响会远超过学校的影响。

另一个孩子是周慧上一届教的一个女学生,这个女生是从偏远落后的地方考到长沙来的,学习非常努力。在长沙的学习经历让女生感觉到,这里的教师不论在教师素养上还是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上都比她家乡的老师更专业,她如饥似渴地汲取长沙提供的优质资源。毕业后,她特意跑来找周慧,希望能将周慧老师的课件拷过去,她说她想把长沙相对先进的教育理念带到她们那个落后的县城去,给她家乡的学弟学妹们上一上长沙的教法。大学期间,这位女生积极参与各种志愿活动,她认为自己得到老师非常大的帮助,所以她想让将这份爱传递下去。这件事又让周慧对教师的影响力重拾了信心,这种爱的传递也让她十分动容。

现在,谈到教师的影响力时,周慧更多的是怀揣一颗平常心,她认为,我们都不应该过分神化教师的影响力,也不能妄自菲薄,小觑一位教师能够给学生带来的正能量,最主要的是做好自己本职的工作,给予学生足够的人文关怀,尽可能用自己的光照亮学生的未来。

周慧

湖南省长沙市明德中学教师,中学高级教师,英语教育硕士,湖南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明德教育集团长沙市何灵芝英语名师工作室核心成员。曾多次被评为学校“德范杯优秀德育工作者”“格致杯优秀教师”和“巾帼建功英雄”,多次代表学校参加国家、省、市赛课获一等奖。

猜你喜欢

学校教育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秋天在哪里
美育教师
学校推介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