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争取民主党派政治认同的利益维度

2021-11-30杨健

学理论·下 2021年11期
关键词:政治认同民主党派

杨健

摘 要:新中国成立初期,党通过解决民主党派的实际困难、帮助其进行组织建设、鼓励其反映所联系阶级阶层的利益、支持民主党派人士参政履职等实践,来保障民主党派正当利益的实现与长远发展,形成了思想方面之外的另一种争取政治认同的实践维度。这也启示现阶段党做好民主党派政治认同工作需要在利益维度注重细节,重视对民主党派人士的包容爱护;把握关键,保障民主党派发挥参政议政职能;立足长远,帮助民主党派加强参政能力的建设。

关键词:新中国成立初期;政治认同;民主党派;利益维度

中图分类号:D6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21)11-0082-03

新中国成立后,民主党派被赋予新的身份地位。在争取民主党派的政治认同、提升多党合作的效能实践中,党注重保障民主党派作为合法政党应有的权益,帮助其发展壮大,形成了思想教育改造之外的另一种争取政治认同的实践维度。

一、问题的提出

政治认同是政治体系内的某一个体或群体对认同客体在心理上的归属情感与行为支持。而利益的实现可以增进认同主体对一定政治制度、政治价值的积极情感,其与政治认同具有天然的正相关性。毛泽东同志曾指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除了要率领被领导者同敌人进行革命斗争,还要“对被领导者给以物质福利,至少不损害其利益,同时给以政治教育。”[1]这从本质上指明了无产阶级政党与追随者的政治联系乃至同盟的建立,除了重视思想上的引领,还应总是要以代表、维护并实现追随者利益作为现实基础。这也为从利益维度出发,探究党争取各方政治认同的逻辑过程提供了可能性。

民主党派在追求独立、民主的革命斗争中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是对党及其政策方针政治认同的体现。新中国成立后,促进民主党派对中国共产党与新生政权的认同,应重视保障民主党派作为政权重要参与者的基本权益与参政议政职能的实现,这是争取其政治认同的重要现实基础。因此在涵盖这两种要义的利益需求与满足的变化中,加强与民主党派的政治互动,以不断争取其认可与支持,这是此时期党在利益维度争取民主党派政治认同的一种重要逻辑。

二、争取民主党派政治认同的历史背景

(一)民主党派普遍面临生存发展难题

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反动派当局相继制造了多起暴力事件,不断加紧对中间力量的镇压与迫害。而民主党派自身的群众工作开展较少,因此也无法形成较大的组织与规模力量。这些都使得民主党派本就薄弱的实力被进一步削弱。战后各民主党派虽然及时得到重建,但仍面临着一系列生存发展困难。一方面,部分民主党派的经费难以维持正常的党派活动。一些党派组织相继解散、合并和调整,导致部分成员面临着失业、生活难以为继等实际问题。另一方面,各民主党派普遍存在着“党派成员过少”“组织机构不健全”等组织建设问题。据统计,规模最大的民盟也仅有7 000余人,这些情况与其将被赋予的新政治地位极不相称。民主党派的生存发展问题是保障其利益实现的基本层面,如长期得不到重视和解决,将势必影响其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以及向社会主义过渡目标的认同感与积极性,更难以保证其在今后的实践中组织起有效力量来形成与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互动,实现共同奋斗目标。

(二)民主党派具有参与新生政权建设的合法地位

《共同纲领》指出,“中国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及其他爱国民主分子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政权”[2],表明了民主党派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多党合作形式共同实现《共同纲领》的必然性与合法性。这也决定民主党派应主要以参政议政的方式实现与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沟通,以增进对共同目标的支持与认同。因此,党既需要通过思想教育与改造的方式来促进民主党派在思想上不断向社会主义靠拢,获得奋斗目标上的共鸣;又必须重新审视民主党派是新政权重要参与者的新身份,以获得民主党派在行动上的支持。多党合作的制度框架下,作为执政党要保障其应有的政治参与权益,成为从利益维度争取民主党派政治认同的关键所在。

三、争取民主党派政治认同的主要实践

(一)及时解决民主党派面临的实际困难

在第一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毛泽东同志专门强调:民主党派,从整体上和长远上看,起到的作用很大,要把他们的干部跟我们的干部一样对待。在这一重要指示的指导下,《中共中央关于帮助各民主党派解决困难的指示》正式发布,主要从“党务经费、干部学习和党员失业”三个主要问题出发着力帮助民主党派解决存在的物质困难问题。第一,在节约原则前提下,按照《中国各民主党派地方组织经费供应暂行办法》,各级统战部应帮助解决民主党派经常费用开支和临时必要开支;第二,有计划地吸收民主党派干部到当地干部学校的政治研究班,帮助其学习进步;第三,对于两千名左右失业的民主党派成员要具体问题集体分析,“有工作能力的,应适当或经培训后分配一定工作;无工作能力的,应与党派协商后帮助其获得从事劳动生产安家的条件。”[3]1955年底,中央统战部还积极推动民盟通过个别串联、谈心、交朋友等方式了解民盟高级知识分子工作存在的困难,并总结为“六不”,即:“估计不足、信任不够、使用不当、安排不妥、待遇不公、帮助不够”,为党及时了解并解决民主党派人士面临的实际困难,调动广大党外人士共同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提供了良好基础。

(二)帮助民主党派进行组织建设

1950年末,周恩来同志在统战部招待各民主党派中央代表会上指出:“根据局势和工作的需要,各民主党派在组织上不但要巩固,而且也要发展,要把巩固与发展结合起来。”[4]表明了帮助民主党派开展组织建设,应有序进行、保障质量地总体把握方向。1951年初,在第二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研究讨论并初步制定了《1951年协助各民主党派发展党员的建议》,首先,要求注重民主党派成员的发展质量,帮助民主党派在各项人民革命运动中发展成员;其次,“对待机关或学校内部的民主党派组织,在一视同仁前提下,共产党的负责同志应采取主动帮助的态度,给予各种必要便利。”[5]以完成“要在年内帮助民主党派党员数量发展一至二倍”的任务。1952年,第三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制定了《关于民主党派工作的決定》,进一步明确了着重吸收中上层代表人物的民主党派发展方针。

在中共中央的建议和帮助下,各民主党派本着“在工作中发展、发展为了工作”的原则,在过渡时期,积极推动清理反革命分子、健全领导班子、发展成员、完善机构等工作,不仅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委员会的一整套纵向组织结构,而且明确了自身发展对象的主要方向。截至1955年,“各民主党派成员总数已达三万九千人,较建国初期的一万一千人,增加了两倍多,并且吸收了一大批他们所联系的阶级、阶层中的中上层人物”[6]。帮助民主党派进行组织建设,保障了其作为参政党发挥社会联系与政治参与作用的权益,进而有利于其教育改造所联系的社会人士,调动更多人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造工作。

(三)鼓励民主党派反映所联系阶级阶层的利益

首先,民主党派与过渡时期不同阶级阶层存在广泛联系性、代表性,这一点得到了党的正确认识。1952年,全国统战部部长会议鲜明指出民主党派有权依照《共同纲领》合法活动,因此“应允许他们与其所代表阶级、阶层进行密切的联系,了解和反映其要求并代表其合法利益。”[7]其次,对错误思想及时批评教育。当时民主党派中的极少数右翼分子有企图把民主党派变成单一的资产阶级政党的危险倾向,针对此现象,李维汉等人对此观点进行批评与教育,使他们意识到民主党派在合法活动中团结代表其所联系阶级阶层的重要意义。最后,对民主党派反映其所联系阶级阶层的意见要求,进行充分协商,合理采纳。尤其在社会主义改造中,党中央相关负责同志积极支持民主建国会等与民族资产阶级、工商业者有着较为密切联系的民主党派工作,鼓励其充分反映他们在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中的意见和要求,诚恳协商,积极解决,为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减少了很多阻力。

(四)支持民主党派人士参政履职

党积极吸收民主党派人士到国家政权机关中任职。在新政权机关的人员组成上,民主党派等党外人士占有重要比例,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的六位副主席中就有民革主席李济深和民盟主席张澜;政务院的四位副总理中也有民建负责人黄炎培;政务院下辖四个委员会和其余各部、会、院、署、行担任正职的民主党派人士和其他党外人士也約占正职总数的三分之一。党也对民主党派代表人士能够在各级机关部门中更好地履职给予极大关心与支持,做到“同他们商量一切应该商量的事情,向他们报告和请示一切应该报告和请示的事情;同时还要积极地帮助他们能够履行责任,做出成绩。”[8]时任政务院总理周恩来要求每周的政务会议都要邀请任职的党外人士参加,并多次在工作中明确:“这样不仅不会动摇我们的政策,而且还会完善我们的政策。这些政策法令是经过他们讨论同意的,事后他们也会更好地进行宣传解释。”[9]鲜明地指出了支持民主党派人士参与政权事务的独特意义。

党支持民主党派人士利用人民政协这一统一战线组织实现参政议政职能。人民政协是民主党派等党外人士参与政治活动的重要场所,但随着其即将结束代行国家权力机关职权的使命,关于政协的存留问题引起了一部分民主党派人士的争论。1953年,第四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制定了《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后统一战线组织问题的意见》,指出政协可以在推动民主党派人士联系各阶级阶层,参加人民政治活动和国家建设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人民政协仍将作为独立的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之后,毛泽东同志于同年12月与各民主党派代表就政协的性质任务问题谈话指出,政协是党派性的机关,其在国家各方面都有事情做,鼓励各民主党派通过政协对社会主义改造、宪法实施、巩固人民民主制度等多提建设性意见。1954年,人民政协第二届全国委员会一次会议召开,此次全国委员会委员共559人,并有意增加了民主党派等党外人士的数量;在新选举的16名政协副主席中民主党派人士也达到了11名。及时明确政协的新性质与任务,为民主党派人士更好地参加后续的社会建设活动、积极建言献策提供了重要保障。

四、对新时期党做好民主党派政治认同工作的现实启示

(一)应注重细节,重视对民主党派人士的包容爱护

包容爱护各民主党派人士,与其保持良好的合作共事关系是党的统战工作的优良传统。要重视处理与民主党派人士关系的原则。民主党派因在社会各界都有着各自的联系重点,而具有不同特色,同时这种社会联系带来的专业性使各民主党派在对待问题的观点和思考方式上存在不同,应在一致性与多样性相统一的原则下,对民主党派的这些特色与差异予以尊重,在保证立场与保持宽容中持续合理关切民主党派的切身利益。

目前,民主党派中的众多人士在我国各级人大、政协和政府部门担任重要职务。党委及其统战部门要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在日常交往中及时关心了解民主党派人士的真实想法与实际困难;领导干部应积极开展与党外人士的小范围谈心交流活动,建立与党外人士的联谊交友制度,及时帮助民主党派人士解决面临的问题。在工作上充分尊重民主党派人士的付出成果,对有突出成绩的党外人士予以关注和鼓励。例如,在打响脱贫攻坚战役的过程中,众多活跃在基层一线的民主党派人士以身作则,通过配合当地部门积极发挥专业优势深入调研、积极反映当地民众利益诉求等方式,为脱贫攻坚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其中涌现了不少值得赞扬的光辉事迹。党委统战部门要重视挖掘这些优秀资源,通过广泛宣传、树立典型、荣誉奖励等方式,切实让民主党派人士在付出之后得到应有回报。从而在各种细节的把控中,增进党员干部与民主党派人士的友好互助关系,为争取民主党派对中国共产党及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认同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应把握关键,保障民主党派发挥参政议政职能

民主党派不同于西方政党制度下的在野党,其在共同的政治目标与思想价值的基础上协助执政党建设国家。2013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了:“各民主党派是与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10]的重要论述,这鲜明地总结了现阶段民主党派的参政党性质与重要政治地位。民主党派反映和实现其所联系的各阶级阶层的利益,需要在国家权力结构中被赋予各项权益来实现。因此,保障民主党派发挥参政党职能,成为使其稳定地认同支持国家政治实践的关键所在。

目前仍存在部分民主党派人士在调查研究、参与协商、民主监督的过程中得不到应有配合与回应的现象,这将不利于其发挥参政议政等重要职能,最终影响着民主党派对多党合作的认同心理。因此应要求党委联合政府、人大、政协等部门,进一步搭建民主党派的信息获取与表达渠道,为参政党发挥相应职能提供良好条件,激发其发现问题、建言献策的积极性;虚心接受、认真督办来自民主党派的提案、调研报告,确保对民主党派人士建议、提案的反馈答复;健全相关参政权益保障机制,确定民主党派人士在哪些范围的调研过程中享有知情权、调查权、监督权,明确民主党派人士需要参与或者列席的具体协商事务等。从而确保参政党在参政议政的各主要环节中的正当权益得以实现,以增进民主党派人士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支持。

(三)应立足长远,帮助民主党派加强参政能力的建设

从多党合作的重要治理意义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长期性方面考虑,执政党帮助民主党派提高参政党的参政能力,有利于民主党派认同心理的长期稳定,巩固团结合作的政党关系。

首先,中国共产党作为民主党派的亲密友党与领导者,要对民主党派参政能力的提高提供必要支持,须加强党委、政府、统战组织中领导干部对多党合作重要性的认识与统战策略方针的学习,把帮助参政党加强参政能力建设列为工作重点。其次,要努力打造促進参政党积极参政议政的环境,在今后的合作共事中完善与民主党派团体或个体代表委员的信息交流机制,给予民主党派的调查研究工作必要的信息资源支持;帮助民主党派与各委、办、局开展对口联系,使参政党的人才专业特长充分发挥,帮助党和政府针对共同事务多提建议,解决难题,在参与国家治理的实践中锻炼参政能力。最后,要帮助民主党派补强参政议政的组织基础,要高度重视与加大党外代表人士队伍的建设,扩展重要党外人士成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渠道,同时“大胆举荐党外人士在各级政府部门担任实职,使其专业特长融入社会实践以经世致用,在社会实践中锻炼提升参政议政能力。”[11]并以此在民主党派内部形成良好示范效应,带动本党派参政能力的提高,进一步增强参政党与中国共产党长期合作的信心与相应能力。

五、结语

保障同盟者的正当利益历来是党做好统战工作的重要经验。现阶段进一步巩固民主党派的政治认同,更应注重从多个维度同时发力,在注重思想引导的同时,把保障民主党派的正当利益作为重要的基础性、长期性工作进行推进,进一步提升党争取多党合作的效能。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273.

[2]人民政协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80.

[3]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3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38-39.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上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99.

[5]中共中央统战部研究室.历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概况和文献[M].北京:档案出版社,1988:42.

[6]李维汉.回忆与研究:下[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3:623.

[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3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256.

[8]李维汉.李维汉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234.

[9]周恩来.周恩来统一战线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175.

[10]习近平同党外人士共迎新春[N].人民日报,2013-02-08(1).

[11]齐春雷,陈茜茜.国家治理语境下增强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能力的几点思考[J].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0(4):57-61.

猜你喜欢

政治认同民主党派
中国共产党探索新型政党制度的基本经验与新的实践要求
高校民主党派成员履职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raditional Education Base Of China’s United Front in Chongqing
全面从严治党视角下加强民主党派监督的思考
对构建民主党派核心价值体系的反思
关于新课改理念下中学政治课堂在数字化教学平台环境下的多维互动性思考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思想重要意义的政治学分析
如何增强政治认同和道路自信
价值观视角下的政治认同
价值认同视阈下新时期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政治认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