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门德尔松《随想回旋曲》的四个演奏难点探析

2021-11-30郭蕴周樱亭

艺术科技 2021年17期
关键词:门德尔松演奏技巧

郭蕴 周樱亭

摘要:门德尔松是浪漫主义时期著名的钢琴家、作曲家、指挥家,他一生创作了无数推动时代发展的优秀作品。其中,钢琴作品《随想回旋曲》不仅充斥着浪漫主义时期的梦幻与抒情,而且处处彰显着古典主义时期的严谨与理智。本文主要分析这首作品的创作背景、音乐内容、演奏技巧,从宏观到微观的角度对柱式和弦、跳音、琶音与半音阶、八度四个技术难点进行深入探讨,以期更好地演绎整首作品。

关键词:《随想回旋曲》;演奏技巧;门德尔松

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17-0-03

1 《随想回旋曲》的创作背景

在经历了文艺复兴时期、巴洛克时期和古典主义时期的沉淀与积累之后,浪漫主义音乐逐渐显现出带有作曲家个人色彩的民主性、民族性、幻想性和抒情性。它挣脱了以往固有的音乐模式,以一个独具个性色彩的形象傲立在世人面前。在此期间,涌现出一大批推动音乐发展的音乐家,如门德尔松、舒曼、肖邦、李斯特等等,他们不仅对浪漫主义音乐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也为世界音乐的发展史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门德尔松是浪漫主义时期著名的作曲家、指挥家,其在短暂的一生中创作了无数具有影响力的音乐作品,这些作品不仅继承了古典主义音乐的严谨、规整,而且处处彰显着美妙、温柔、富有诗意的浪漫色彩。

门德尔松早期的钢琴作品虽然还未完全脱下古典主义音乐的外衣,但创作技法和音乐风格都逐渐散发出浪漫主义音乐的魅力。他15岁创作的《随想回旋曲》已经彰显出浓浓的个人主义色彩,在作曲技法方面不再模仿巴赫、海顿,他开始独自思考,将自己的音乐风格展现得淋漓尽,曲子散发出生机勃勃的少年感。在演奏技巧方面,作者运用了很多细节技巧,如大量的八度、分解琶音、半音阶、双音等。

2 《随想回旋曲》的音乐分析

《随想回旋曲》是典型的大型回旋曲结构,带有引子和尾声,具体表现为引子-A-B-A-C-A-尾声,全曲围绕A段不断发展变化,中间插入B段和C段点缀[1]。

作品的引子部分也叫随想部分,旋律清晰,表现力十足。一开始以左手沉稳的低音八度进行,与右手柱式和弦辉映,优美柔和的旋律线条给作品增添了朦胧的美感,紧接着充满幻想性的旋律进入,好似一颗颗散落在丝绒上的珍珠,优雅美丽,随着旋律的发展,上行模进速度变快,力度变强,情绪开始推动,在短暂的高潮之后,一切又慢慢回归了安静。

A段是作品的回旋部分,全曲围绕A段发展变化,活泼轻快,与随想部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好似女子高贵优雅的外表下,藏着一颗年轻活泼的少女之心。左右手交织的旋律线条好似在花丛中翩翩起舞的精灵,总体呈现出轻松快乐的氛围。

B段相较回旋部分更显沉稳,如果说回旋部分是正处于豆蔻年华的活泼少女,那B段就是正处于碧玉年华的美丽姑娘,伴随着华尔兹优雅的节奏出现在人们面前。紧接着,多个声部组成的复调性旋律好似一场热闹的舞会,层次分明、色彩丰富,随着力度的增强,情绪一点点升华,这场舞会也迎来了高潮。

C段延續了B段的琶音跑动,但情绪更加高涨,如果说B段是优雅的华尔兹,那C段就是热烈的妈祖卡,动感的切分节奏型和轻巧波音的连续使用,再加上大量的半音阶跑动,都增强了音乐的戏剧效果。

尾声是全曲最辉煌的部分,强而有力的八度和弦奏响华丽的篇章,这时的音乐形象已不是曾经那个活泼少女,也不是那个小家碧玉的美丽姑娘,她像一个对生活充满憧憬的成熟女性,交错的八度和弦将音乐推上了新的高度。

3 《随想回旋曲》的演奏难点

在对作品的音乐风格和曲式结构进行简要的分析之后,接下来,笔者将从宏观到微观的角度,对作品的演奏技巧进行深入分析,就如何更细腻地勾勒出音乐画面这一问题,深度剖析和解决演奏中的一些技术难题[2]。

3.1 柱式和弦的把握

首先,音乐在左手沉稳的八度低音和右手柔美的柱式和弦旋律中引入,整体是朦胧的感觉。在演奏左手低音时,先做好用1指和5指指腹触键的准备,再利用手腕的弹性,带动手指一起下沉,弹奏右手的和弦时也一样。另外,要注意旋律走向,适当加重弹奏旋律音的手指力度,突出旋律音,保证旋律连贯且不突兀。为了体现旋律的歌唱性,还要根据乐句的旋律特点具体分析应对,不变的是,一定要用连奏的方法去演奏这一段,利用手腕的弹性,在手指放松且指腹贴着琴键的状态下奏出具有歌唱性的旋律。这样的演奏方式可以避免手指过度用力而导致音色粗糙。

随着音乐的发展,主旋律来到右手,左手变成柔和的柱式和弦织体来凸显旋律。为了突出右手饱满的音色,左手的伴奏应在旋律下方时刻保持着朦胧感。在演奏左手和弦时依旧按照刚才右手弹奏和弦的方法,在手臂放松的前提下,利用手腕的弹性带动放松的手指贴键弹奏,根据右手的旋律走向,适当加以力度变化(见谱例1)。

3.2 跳音的音色与弹性

作品的回旋部分节奏轻快,活泼跳跃,与随想部分的沉稳形成鲜明的对比。单音跳音和双音跳音相互配合,把旋律中跳跃的舞蹈画面描绘得惟妙惟肖。

跳音也叫断奏,作品的风格特点不同,弹奏时的处理方法也会有所不同。在这首作品中,旋律在具有很强跳跃感的卡农模进中进行,左右手的跳音相互对应,就像两群小精灵在花丛中嬉戏,在弹奏时要弹得短促而有弹性,这不仅对速度有要求,对指尖、掌关节、手腕和手臂都有很高的要求。首先,手腕要保持平稳,时刻处于自然放松的状态,如果太过僵硬,音色则会苍白无力。其次,手腕要有弹性地带动手指触键。最后,掌关节要起有力的支撑作用,及时把力量传输给指尖。手臂、手腕、掌关节形成一条工作链,而这时的指尖仿佛一个充满气的皮球,在琴键上快速地“先落下再弹起”。触键的瞬间如皮球弹在地面一般,果断轻盈,这样弹奏出来的音色比较集中,具有颗粒感。

在弹奏双音跳音时,首先要做到声音整齐。其次,双音跳音的音色要和单音一样轻盈,因此,演奏时的动作幅度与单音相比便更小了,掌关节的支撑也就显得更加重要,它在固定手型的同时又使手指贴在琴键上,保证了触键时的快和准。最后,虽然是双音触键,但两个音不能弹出相同的音量,要侧重旋律音,所以触键时要控制好两个手指的力量分配,把力量侧重到弹奏旋律音的手指上,这样演奏出来的旋律才会清晰流畅(见谱例2)。

3.3 琶音与半音阶的流动性

在作品的插部里,作者运用了大量琶音和半音阶这类快速跑动的流动片段点缀作品,悠扬的旋律与轻快的回旋部分形成鲜明的对比。在B段中,音乐情绪开始柔和,右手琶音流畅地烘托左手主旋律的进行。琶音虽不是主旋律,但演奏技巧依旧很有讲究,不仅要速度平稳,乐句流畅,还要注意音乐的层次。在弹奏之前先确定好指法,随后,手臂和手腕自然放松,同时确保两者之间保持相对平衡。最后,触键时集中指尖的力量,注意跑动时手指动作幅度不宜过大。不能把每个音都弹得非常有颗粒感,破坏旋律悠扬的感觉,清晰、连贯才是B段主要的音乐感觉(见谱例3)。

C段继续沿用琶音织体,但音乐风格更加热情。弹奏时同样依照弹奏B段的方法,但这时,音乐的旋律回到了右手的琶音上,左手的和弦也在非常有力地推动着音乐的进行,所以右手的力量可以随着音乐的发展逐渐释放出来,虽然依旧是平稳流畅的音乐感觉,但有了重音的修饰,音乐的律动感更加强烈(见谱例4)。

半音阶的跑动一直是弹奏时的一个技术难题,不仅要求手指保持独立性,在衔接的地方也要自然、不留痕迹。音色方面,要求每个音都有很强的独立性,清脆、明亮。在弹奏时,首先掌关节要集中力量,支撑起手型,呈握着一个鸡蛋的状态。其次,手腕放松,手指自然地微微弯曲。最后,在掌关节的带动下,指尖快速触键,再利用键盘的弹性,反弹起手指。手背和手腕保持齐平,同时横向移动,根据旋律的变化作适当的力量变化,保证旋律的轻巧流畅(见谱例5)。

3.4 八度的音乐起伏

作者用气势恢宏的八度断奏强有力地结束全曲。在弹奏这一段时,不仅需要手臂、手腕、手指之间形成一股贯通的力量,还需要腰部提供一个有力的支撑。手臂利用手腕的弹性,将力量一直传输到指尖。在双手交替弹奏的过程中,掌关节同样起着有力的支撑作用,辅助指尖有深度地扎进琴键,加上这段的速度很快,手指在触键之后要马上做一个回拨的动作防止力量散掉,再配合呼吸,一气呵成结束全曲(见谱例6)。

4 结语

钢琴演奏时,首先要对音乐有大致的了解,对创作背景、作者经历以及音乐内容进行深入分析,确保演奏前了解清楚作品的整体风格特点,在体会和理解音乐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之后,再综合运用不同的演奏技巧,形象地诠释音乐的内涵。

《隨想回旋曲》虽然在结构上类似古典主义时期的曲式结构,但门德尔松在作品中运用了大量的跳音、琶音、半音阶和八度技巧给作品增添了浪漫气息,再加上这首作品蕴含了一个15岁少年对美好未来的幻想,所以乐句风格更偏华丽。笔者结合自己的演奏体会,对演奏难点进行深入分析,希望更多的爱乐者在演奏时可以准确定位、生动形象地勾勒出旋律中所包含的美好画面。

参考文献:

[1] 李仪.门德尔松《e小调随想回旋曲》的音乐分析及演奏诠释[D].秦皇岛:燕山大学,2019.

[2] 张琪.浅谈门德尔松《随想回旋曲》的演奏技法[J].北方音乐,2020(3):39-40.

作者简介:郭蕴(1979—),女,陕西西安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钢琴演奏与教学。

周樱亭(1997—),女,江苏太仓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钢琴演奏。

猜你喜欢

门德尔松演奏技巧
门德尔松钢琴作品的艺术风格及创作思想分析
门德尔松的诚实
关于古筝演奏技巧发展的若干思考
海顿弦乐四重奏《骑士》的作品风格和演奏分析
浅谈低音提琴在演奏中的技巧问题
浅谈二胡传统作品与移植作品演奏技巧的特点及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