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影《流浪地球》中色彩语言的运用

2021-11-30张恩源

艺术科技 2021年17期
关键词:色彩语言流浪地球

摘要:色彩语言在电影艺术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色彩在塑造人物形象、渲染情绪氛围和表达象征意义方面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以电影《流浪地球》为例,探讨色彩在电影中如何发挥作用,以及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关键词:色彩语言;《流浪地球》;色彩基调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17-00-03

色彩在大千世界中无处不在,可以说,世界的精彩来自色彩。从语义学的角度来讲,色彩也是一种语言,在很多特定的情境下,色彩甚至可以代替口头阐述,更好更突出地说明问题,表达情感。正因为色彩有如此强大的作用,所以电影才会广泛地运用色彩,将其用来营造氛围、表达情感、突出人物性格形象等。本文以2019年引起广泛讨论的科幻电影《流浪地球》为例,探讨色彩在电影中的运用。

1 电影艺术中的色彩语言

1.1 色彩的客观存在与主观反映

色彩是客观的,色彩产生于物体与光之间的相互作用,是物体反射可见光的结果。色彩是一个视觉过程,眼睛是色彩的信息收集器,将可见光的信息收集后,转化为大脑可识别的电信号,最后由大脑告诉我们这是什么颜色。想要完成色彩的呈现,必须同时具备光、观测对象、健康完善的视觉接收系统。综上所述,色彩是光、眼、脑、视神经结合的产物[1]。

色彩的感觉是主观的,色彩是生活中最有表现力的元素,它可以直接影响人们的生理与心理。色彩有三个基本要素:色相、纯度、明度。色相是色彩相貌,纯度指颜色鲜艳程度,明度即颜色的明暗程度。每个要素的变化都会对人的心理产生影响[2]。例如,人们看见红色会想到喜庆与权力,看到橙色会感到温馨与充满能量,看到黄色会想到年轻活泼……之所以感受不同,是因为不同的颜色带给人的刺激不同。由此可见,色彩具有不同的象征意义。

1.2 色彩在电影中的作用

镜头前,色彩最能吸睛。优秀导演最常用的吸引观众注意力的一种方法就是运用色彩。既往的研究发现,人们接收信息时运用到的符号,只有7%是语言符号,剩下的93%都是非语言符号[3]。所以说电影是一门视觉与听觉相互配合的艺术,色彩在电影中有着重要的功能。

第一,塑造人物形象。运用色彩塑造人物形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外部的服饰身份造型,另一方面是人物的内在性格气质。在电影中,角色衣着服饰的色彩可以表明角色的身份,角色常出现的场景可以透露角色的性格氣质。

第二,渲染情绪氛围。在电影中,和谐融洽的氛围几乎都以暖色调呈现,而痛苦艰难的场景则以冷色调为主。例如,电影《红高粱》以黄色和红色为基调,表现激情、强悍、狂热、亢奋的氛围[4]。

第三,表达象征意义。电影创作者可以利用曝光及色彩饱和度,展现视觉的丰盛,与现实形成强烈反差。例如,在《辛德勒的名单》中,有一个与黑白色调格格不入的红衣小女孩,她身上的那抹红就象征着生的希望与良知。

2 《流浪地球》中色彩语言的运用

2.1 《流浪地球》情节简述

在《流浪地球》的设定中,太阳正在极速老化,人们为了生存,提出了流浪地球计划,即在地球的外表上建造上万座发动机,以前往另一个适合人类生存的恒星系。

刘启的父亲刘培强前往空间站,为流浪地球计划引航。十几年后,刘启私自带妹妹韩朵朵跑到地表,遭到逮捕,关押期间,全球发动机失灵。刘启、韩朵朵和外公韩子昂及中国救援队一行人为修理好发动机而奔波,然而发动机修好后,却错过了最佳时间,地球被纳入木星轨道。为了阻止地球坠入木星,刘启召集了全球伙伴,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最终刘培强牺牲,地球也成功脱离了木星轨道,希望得到了延续。

2.2 《流浪地球》中场景的色彩语言

2.2.1 电影色彩基调

对于电影拍摄来说,色彩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幅画面最后呈现出的色彩,往往能够对语言进行补充说明,甚至代替语言,达到塑造人物形象、渲染情绪氛围、体现内涵意义等目的[5]。

《流浪地球》在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下有明显的色彩基调选择。色彩基调是非常重要的,不同基调可以表现不同主题,对电影色彩基调的选择必须准确严谨[6]。

对于电影这种镜头角度繁多,对镜头连贯性、整体性要求高的艺术作品而言,要有较统一的色彩倾向贯穿始终。《流浪地球》的色彩基调为红、蓝、橙。

红色是全片最重要的色彩。在电影中,每当情节出现转折时,红色氛围的镜头总是作为代表出现。例如,刘启与外公在监狱时,航天发动机失灵,地下城警报响起,整个画面都闪烁着红光。又如,被困在电梯井中的中国救援队队员面对快速下降的电梯,以及下方被困住的外公,毅然决然地昂头,整个画面被红色包围。这样的镜头不胜枚举。所以说《流浪地球》中的红色是热烈的红,是鼓舞的红,是紧张的红,是恐怖的红,是庄严的红,是牺牲的红,是振奋人心的红。红色的五星红旗在整部影片中也频繁出现,这一抹中国红就是观众眼中最亮的光。

蓝色在片中的运用极为广泛,有地表废弃城市的那一片淡蓝、航天发动机喷射尾焰的粉末蓝、先进的国际空间站里灯光的湛蓝、装载车内部的亮蓝、主角仰望木星时宇宙风暴的深蓝……《流浪地球》中的蓝色是压抑的蓝,是悲凉的蓝,是寒冷的蓝,是寂静的蓝,是科技的蓝,是令人遐思、充满赛博朋克风格的蓝。

橙色更是全片不可忽视的存在。橙色看似与展现人类末日生活的《流浪地球》毫不搭边,但是其作为电影的色彩基调,的确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因为《流浪地球》始终都在突出一个主题:希望,是世界上像钻石一样珍贵的东西。地球发射的引航飞船的尾焰、国际空间站宇航员宇航服上照明的橙色亮光、地球背后渐行渐远的太阳散发出的橙色光芒,都代表着希望,温暖着人心。虽然橙色出现的场景没有红色和蓝色那样宏大,关注度也没有红色与蓝色那样高,但无论是热烈的红,还是冷郁的蓝,都为象征着希望的橙色的出现作了铺垫。

总体来说,色彩的运用是一个抽象的、系统的、与表达整个主题息息相关的大工程[6]。在呈现场景、塑造人物时,将色彩巧妙地贯穿其中,无疑是画龙点睛之笔[7]。

2.2.2 色彩为情绪和氛围服务

电影中颜色的运用都饱含着创作者的匠心,不管是什么样的颜色,都是在为要表达的内容服务。在定下电影的基调之后,针对不同画面,需要不同的色彩来营造氛围和烘托情绪[8]。

电影刚开始有一段在海边交代子孙三代关系的情节,刘培强与刘启在帐篷中玩闹,画面以深棕色、浅黄色、橙色为主,左面有光亮,右边则是阴影。父子俩处于画面中间,作为画面主体存在,不与背景混淆。整体画面色彩营造出温馨与和谐的氛围,但也为接下来父亲牺牲的沉重情节作了铺垫。

刘培强与俄罗斯战友在空间站即将出舱时,总体色彩为浅棕色加深青色。摄像机在后方平拍,在寂静中两位航天员并肩向前行进,突出了两位空间站英雄之间的默契与惺惺相惜。英雄惜英雄,这两个人就是地球的希望。

电影中黄色的镜头也不少,当灾难来临,以红蓝色主打的场面中也有黄色的身影[9],这是基于人们的认知作出的选择。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见的灾害如洪水、泥石流、沙尘暴、火灾等都以黄色为主色调,黄色作为灾难的表现色,更能营造末日疯狂毁灭的氛围[10]。

不同的氛围和情绪需要用不同的色彩去架构,色彩的使用需要为情绪和氛围服务[11],不论对象是谁。

2.2.3 色彩能增强层次感和分离感

平面电影要想展现出三维的画面,就需要把画面的深度表现好,不仅仅要做好前期的拍摄工作,还需要利用色彩对画面层次进行区分[10]。

《流浪地球》中有一个赤道转向发动机的特写镜头。一方面,通过仰拍镜头,将转向发动机这一主体置于画面中心,表現了发动机之大;另一方面,整个天空的右侧是暗灰色,色调偏冷,而天空的左侧以浅黄色为主,相较于暗灰色,具有更高的纯度和明度,左右色彩的不同凸显了视觉的差距,能让观众产生距离感[12]。镜头与色彩光线组合,能达到突出主体和增强层次感的效果[13]。

色彩不仅能增强层次感,也可以更好地将人物与周围环境分割开[14]。要想实现分离的目标,导演可以通过强弱色彩的对比,凸显明暗与色相的反差。

幼年刘启在通往地下城的电梯里回眸一望的画面极好地展现了色彩的分离作用。在这一镜头中,年幼的刘启处于画面的中心位置,主体地位非常明显,其脸上的橙色,饱和度明显高于两侧铁门和画面中心以外的色彩。镜头和色彩的相互作用,分离了画面主体,让人的视觉自然聚焦在刘启的脸上。同时,这种分离感能使观众进一步感受到主人公的情绪:迷茫、恐惧、怀念、难过、无奈……又如,在鸟瞰地球的画面里,镜头俯拍,展现了地球的大片地表,许许多多发动机的火焰都散发着青光,画面十分壮观,然后转到赤道转向发动机的特写,普通发动机的火光变暗,而中心转向发动机以亮青色为主,这时镜头转为仰拍,突出了主体,展现了场景的震撼宏伟,烘托了紧张的气氛。

全影片高潮时的一个画面是救援队尝试点燃木星时,赤道转向发动机的三道火焰射向天际。原本火焰颜色为蓝色,但是为了从广阔的场景及与三道火焰一起喷射的其他较小型发动机的火焰中分离出主体,这里除了镜头角度转向仰拍外,火焰也在被灌注能量后呈现出红色,起到突出和分离的作用。在万千道蓝色光束中,象征着人类希望的三道红色巨焰格外震撼人心,增强了电影的视觉效果,体现了电影主题:希望之火不灭。

3 结语

郭帆导演的《流浪地球》讲述了一个悲伤却动人心魄、温暖人心的故事。电影中色彩的组合运用,起到了表现主体、烘托情绪、分离层次、塑造场景和人物形象的作用。要根据情节需要和人物设定,为不同场景和角色搭配不同的色彩;反过来,不同场景和人物的不同色彩,也能强化观众对场景和人物的感受,使其更好地理解影片主题。相信随着电影技术的进步与电影人水平的不断提高,色彩在电影中将会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参考文献:

[1] 杜彦洁.浅析张艺谋电影作品中的色彩运用[J].戏剧之家,2019(6):75-77.

[2] 杜彦洁.电影作品的叙事特色分析——以侯孝贤电影为例[J].汉字文化,2019(3):36-37,48.

[3] 王灿.以《风味人间》为例探究饮食文化类纪录片传播新走向[J].戏剧之家,2019(15):79-80.

[4] 林辰.从“清流”到“潮流”:文化类综艺节目发展转向及叙事模式创新[J].艺术科技,2021(7):101-102.

[5] 朱天慈,冯广圣.试析吴冠中作品中展现的形式美[J].美术教育研究,2021(10):22-23.

[6] 甘露颖.网红经济视域下审美文化的转向:以女性“容貌焦虑”现象为例[J].东南传播,2021(5):20-22.

[7] 裴敏.“主动”与“被动”交替:二次元文化的“大众化”[J].东南传播,2021(6):91-94.

[8] 张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电视综艺节目的应对与创新——以《天天云时间》为例[J].艺术研究,2021(3):98-100.

[9] 于姣博.媒体融合视域下环保公益广告的创新发展研究[J].艺术科技,2021(7):176-177.

[10] 丁月明.中国传统文化视域下电影女性形象塑造分析——以电影《霸王别姬》为例[J].戏剧之家,2019(15):83-84.

[11] 杜彦洁.浅析美国电影新英雄形象——以《蝙蝠侠:黑暗骑士》为例[J].大众文艺,2019(8):158.

[12] 丁月明.危机与转机:网络综艺节目叙事策略的优化——以《心动的信号》为例[J].戏剧之家,2019(16):222-223.

[13] 王灿,冯广圣.情感唤醒与乡村认同:从《向往的生活》看慢综艺热[J].新闻知识,2020(7):62-65.

[14] 张恩源.跨文化传播视角下的新闻精神解读——以埃德加·斯诺在华新闻实践为例[J].艺术科技,2021(13):87-88.

作者简介:张恩源(2001—),男,江苏宿迁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影视艺术。

指导老师:冯菊香

猜你喜欢

色彩语言流浪地球
《流浪地球》票房升至中国影史第二
现实照进《流浪地球》了吗
刘慈欣作品《流浪地球》首登银幕
刘慈欣《流浪地球》让外媒期待
刘慈欣科幻小说《流浪地球》的悲剧内核
国产科幻片《流浪地球》首发概念短片
品牌包装设计中的色彩研究
浅析马蒂斯绘画作品的形式语言
张艺谋电影中的色彩运用研究
张艺谋电影中的构图和色彩语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