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意蕴与战略选择
2021-11-30李森
2020年10月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了“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要求。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内在要求和应有之义。在新时代教师教育转型与深化发展的背景下,剖析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意蕴,探寻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战略,有助于进一步推动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
一、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意蕴
(一)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涵
新时代,随着教师教育转型发展,对教师教育内涵的理解需要秉持开放的理念,从整体的视角界定教师教育的丰富内涵。教师教育是指基于终身教育理念和全面发展思想,对教师进行职前培养、入职指导和职后进修培训的一体化教育[1]。人才培养结果质量、运行过程质量和支持条件质量等体现了教师教育发展的水平。质量由“质”和“量”二字构成,“质”是指主体对事物的根本属性的判定,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根本特质,是主体对事物的价值判断;“量”是事物的基本特征和客观特性,是事物在发展过程中的累积程度,表明了事物发展的特定水平或者程度。因此,质量是“质”和“量”的统一,是事物的根本属性与发展水平的体现。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指出,质量是事物的固有特性满足主体要求的程度,包括产品、服务、过程和体系质量[2]。教师教育质量是一个系统性概念,它是指“教师教育的条件、过程和结果各个环节的效果和素质,具体包括教师教育机构质量、教师教育课程质量、教师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师教育培养或培训的人才质量即教师候选人质量”[3]。教师教育质量是教师教育活动运行水平及其成效的体现,是对教师教育所培养人才的规格、水平及其促进社会发展程度的反映,通常包括教师教育的结果质量(如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发展水平)、教师教育的过程质量(如教学质量、课程质量、教师教育治理质量等)和教师教育保障的质量(如教学设备的先进性、教学条件的支撑水平、现代信息技术的实效性等)。
根据以上分析,新时代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指以高素质、专业化和创新型教师培养为目标,教师教育多元主体之间协同合作,推动教师教育有序运行,不断提升教师教育质量的过程。它既是对教师教育体系质量的反映,又是对教师教育运行质量的表征,更是对教师教育实践成效的彰显,具有整体性、开放性、过程性和动态性等基本特征。在实践中,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现为高质量的教师教育体系和高水平的教师教育治理能力,而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培养是新时代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
(二)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四重意蕴
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反映了教师教育活动对师生发展的积极功能和促进作用,是一个系统推进的过程,体现了教师教育的整体发展水平。从其所指涉的领域、概念内涵以及整体特征而言,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以下四层意蕴:
第一,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所指涉的领域是教师教育领域,它以促进教师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为理念,聚焦教师的培养、培训和综合素养提升,具有明显的师范性、道德性、教育性和育人性特质。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强调教师职前培养、入职指导和职后培训一体化发展,既在时间向度突出教师教育历时性的高质量发展,又在空间向度强调不同场域形成正向合力,促进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
第二,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既涉及教师教育过程中教师教的质量,又包括学生学的质量,同时教师教的质量主要以学生学的质量来体现,注重以学定教、教学结合、教服务于学。人才培养是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价值导向和实践指向,教师教育的顶层设计和实践运行应始终围绕优秀教师的培养来展开。因此,高素质、专业化和创新型教师的培养是衡量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根本指标。
第三,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整体性,它是教师教育领域诸多要素质量的综合体现,是对教师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表征,是对教师教育发展水平的系统反映,具体包括教师教育理念的先进性,教师教育顶层设计的科学性和先导性,教师教育者的专业性和引领性,教师教育内容的全面性、完整性与前沿性,教师教育方式方法的适宜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教师教育过程的合规律性,以及教师教育评价的及时性、教育性与发展性,等等。
第四,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动态性和发展性,是质和量的统一,教师教育质量反映了特定時期或者特定阶段教师教育的发展水平。随着教师教育改革的推进和深化,教师教育质量亦处于不断的发展之中,并随着量的积累,实现质的突破。为此,全社会需要秉持发展的眼光和前瞻的思维看待和理解教师教育质量,并以未来的眼光审视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尤其是以未来社会发展对教师的新要求为着眼点,高位引领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
二、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
我国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是一个系统推进的过程,关涉到教师教育体系及其运行实践等多种因素。新时代推进我国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可以实施价值引领战略、顶层设计战略、主体协同战略和评价改进战略。
(一)价值引领战略
针对教师教育发展方向模糊、定位不清、价值游离,以及教师教育同质化发展等问题,我们只有尽早地厘清教师教育发展价值,方能引领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教育是育人之本,人才是强国之本;教师强则教育强,教育强则国强。价值引领战略旨在廓清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价值选择,找准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价值定位,进而明晰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方向。一方面,从高等院校的功能来看,大学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是为人才培养服务的。据此,新时代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以高素质、专业化和创新型教师的培养为根本价值导向。整个教师教育体系以及运行实践要以优秀教师培养为逻辑起点和归宿,在此基础上,强化科学研究,加强社会服务,推动文化传承创新。另一方面,在教师教育体系中,由于各级各类教师教育机构的历史、定位、发展目标及其条件等存在一定的差异,因而新时代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除了追寻质量外,还应注重其特色。高师院校需要走适合自身学校实际的个性化发展之路。为此,特色化发展是新时代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价值旨归和方向引领。这就要求各级各类教师教育机构明晰新时代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分析自身的发展历史和文化底蕴,基于当下的发展现状和未来愿景,结合地域文化,彰显教师教育特色,推进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
(二)顶层设计战略
无论是在理论层面还是在实践运行中,教师教育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宏观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密切相关。从关系思维来看,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涉及多维复杂关系,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加强顶层设计是对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超前谋划和系统安排,有助于确保教师教育实践在多重关系中有序运行。具体而言,新时代推进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未雨绸缪,统筹考量教师教育与多重因素之间的关系,既要看到国家宏观政策层面为教师教育发展提供的条件支持,又要明晰新时代我国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加快推进教育强国战略对教师教育发展提供的新机遇和提出的新要求、新挑战。在厘清并处理好教师教育高質量发展多重关系的基础上,需要对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进行顶层设计。首先是对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进行优化设计,如时间向度的近期目标、中期目标、长远目标,内容向度的体系发展目标、能力建设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等。其次是对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过程进行合理设计,包括职前阶段、入职指导阶段和职后阶段教师教育过程的连续性和衔接性,各个学段教师教育过程的一体化设计,各个学年、学期教师教育过程的统筹安排,特定学段、学年、学期中教师教育过程各个要素的优化组合等。再次是对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经费保障与支持条件等进行统筹考虑和合理计划,这涉及教师教育运行经费的筹措、合理预算与使用,教师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与高效运用,以及教师教育时空要素的优化设计等。
(三)主体协同战略
在教师教育实践中,不同主体之间相互独立、各自为政与缺乏共识等问题,容易导致教师教育运行不畅、发展受阻。为此,新时代推动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多元主体之间的协同合作。主体协同战略强调通过教师教育多元主体之间的“共治”,实现教师教育“善治”,进而推动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具体而言,推动教师教育协同治理和高质量发展,一方面需要明晰不同主体的地位、功能及其责任边界,这是实现多元主体之间协同合作的前提。只有各个主体定位清晰、职能明确、职责分明,才能有助于减少教师教育治理过程中的“越俎代庖”和“错位指导”现象,同时也能够防止教师教育事务中的主体缺位和相互推责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讲,“各司其职”“各担其责”是教师教育有序运行的重要保障。另一方面,要创新促进教育教师高质量发展的运行机制,促进教师教育多元主体之间协同协作。一是强化愿景引领机制,即形成多元主体之间关于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共同愿景,进而充分发挥愿景的导向功能、激励功能和引领作用。二是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即通过常态化的有效沟通,促进多元主体之间交换意见、共享信息,并就存在的分歧与差异等展开充分讨论,促进问题解决。三是完善利益保障机制。多元主体在各司其职、完成各自工作任务的基础上,走向协同合作,需要打破各自既有的、习惯的“舒适区”,这不仅意味着各主体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甚至可能带来发展中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因此,只有通过制度建设、条件支持等举措保障多元主体的既有利益,并在此基础上促进主体间的利益在合法合理的前提下最大化,才能真正激发不同主体的内驱力,促进多元主体之间协同协作。
(四)评价改进战略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明确要求在推进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过程中“坚持科学有效,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育评价的科学性、专业性、客观性”。评价改进战略不仅强调对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水平及其成效进行测定和价值判断,而且更为注重对评价数据及结论的合理运用,为教师教育改进提供积极的反馈信息和建设性策略。据此,新时代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秉持发展性评价和教育性评价理念,实施多元评价和综合评价,实现以评促改、以评促建、评建结合,切实助力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建设。具体而言,一是注重结果评价和过程评价的结合。新时代教师教育质量的判定既要看其人才培养(尤其是高素质、专业化和创新型教师培养)的效果,还要全面审视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过程质量,包括教师教育体系建设质量、教师教育运行质量、教师教育机构管理与服务质量等。二是开展增值评价,以个性化的评价方式促进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要通过对特定教师教育机构在不同时间段综合水平的纵向比较,揭示教师教育不同发展阶段的实际水平。开展增值评价,不仅有助于判定教师教育实践在时间流变中的发展水平,也能够为教师教育主体的问题反思和经验总结提供事实依据。三是提升评价的现代化水平,转变评价理念,优化评价手段和方式,综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等,实现对评价信息的全样本搜集、精准化测评和科学化运用。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教师教育教学质量研究”(17JJD880001);海南省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高师院校教师教育类多元混融式课程资源开发研究”(Hnjg2021ZD-14)。
作者简介:李森(1964-),男,四川宣汉人,教育学博士,海南师范大学副校长、海南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海南省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研究基地”主任,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教师教育和课程与教学论研究;海口,571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