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的本质特征
2021-11-30刘振天
党的十八大提出“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十九大继而提出“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2019年发布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教育高质量发展”,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可以说,从内涵式发展到高质量发展再到高质量教育体系,既意味着党对高等教育不断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也意味着党对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认识在不断深化,同时表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理念、发展模式和发展策略迎来了全面转换的新时代。
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需要准确理解其核心内涵,把握其本质特征,即什么是高等教育体系,何谓高质量的高等教育体系,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有哪些特点。
众所周知,高等教育体系是个系统性概念,具有整体性、全局性、协同性,通过系统的顶层设计,包括系统目标、发展次序、相互关系、体制机制、组织框架等安排,从而实现系统的整体功能。我国长期以来实施计划经济体制,一直重视高等教育体系建设。改革开放之前,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以及管理体制制约,高等教育体系发展和建设实际上发育不良,表现为体量小、结构单一、实力弱。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力增强,政府加大了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实施了一系列计划和工程,极大促进了高等教育规模发展和质量提升。然而,高等教育快速发展中也出现了新的问题和矛盾,最突出的莫过于发展不充分和不平衡,高校间差距在不断扩大,影响着整个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和高质量发展。这说明,以往的局部优先或非均衡性发展战略,至少在体系建设上并非最优的,也是难以为继的。进入新时代,以信息技术为标志的第四次产业革命迅猛发展,不断加快的经济社会转型升级与新旧动能转换,百年未有的世界新秩序新变局对高等教育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和优质教育需求的愿望也越来越迫切,客观上要求高等教育发展必须做出体系和格局上的调整,这就是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的新目标新任务。而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首要的是应该深刻认识和把握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的本质特征。
一是鲜明的方向性。质量首先是一种矢量,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所谓教育质量,最一般意义上理解为对教育目的或目标的实现程度,这就意味着,教育质量即实现了的教育目标。毫無疑问,教育目的目标具有明确的方向性,教育质量也必然表现出明确的方向性。在我国,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的方向性,根本之处在于坚持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教育性质,回答和解决好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坚持立德树人、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首位,坚持党对高等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高等教育必须扎根中国大地,毫不动摇地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形成牢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更多更好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是超前的引领性。首先,高等教育要在整个教育体系中有效发挥引领性。高等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层次,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进程的持续深入,越来越多的适龄人口加入到高等教育行列,甚至不远的将来,高等教育可能吸收全部中等教育人口。如此,在很大程度上,高等教育成为基础教育体系的最后归宿,同时高等教育也必将对整个教育体系起到系统整合和最终质量检验的评价功效。高等教育的办学理念、目标方向、教育模式、质量标准、规格要求等,自然对基础教育发展和改革起着引领性作用,而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又反过来进一步验证着基础教育的质量与效果。其次,高等教育对国家社会发展具有引领性。相对于学前教育和基础教育,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具有直接而紧密的相关性,它总是能够洞察经济社会的变化,是经济社会进步的晴雨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和知识经济发展,高等教育之于经济社会的地位与价值发生了质的变化和跃迁,从以往处于经济社会的边缘到走进经济社会的中心,从过去的适应社会发展转移到引领社会发展和进步。如果说过去高等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是动力站,那么,今天的高等教育则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引擎和风向标。大学通过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知识服务实现推动国家社会发展与进步,尤其在新的信息技术革命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离不开大学的指引,经常出现大学的某个新专业带动一个新部门甚至一个新产业的现象,大学成为新技术和新产业的孵化器,许多重要的创意创造与发现发明,首先发生在大学部门。当然,大学的文化属性与品格,也总是给现代经济社会和技术社会以终极价值与人文思想的观照,大学是社会进步的灯塔。高等教育对经济社会和人类发展的引领性,日益成为衡量高质量高等教育的重要标准。
三是协同的高效性。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既不是其某一方面、某一局部或某个环节的高质量,也不是各部分质量的简单相加,而是各个环节、各个部分、各个主体在观点、立场、价值、目标、资源、结构、组织、机制、运行等方面的最优匹配,即体系内部每一环节、每一部分、每一方面都应在其各自合理定位及其分工的基础上实现最优化发展和质量最大化,进而实现整个系统对内对外价值功能的最优化最大化。协同的高效性,不仅要求高等教育实现规模、结构、质量与效益的一致性或同步性,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和问题,更要求构建起高质量的现代大学治理体系,在政府、高校与社会之间建立良性互动的关系、制度与机制,发挥各利益相关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共同治理中满足不同主体的利益需要,以此不断提升高等教育的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从而通过最佳的治理结构产生最佳的治理效果,促进高等教育价值与功能的最大化最优化。
四是强劲的创新性。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的创新性,有两方面含义。一方面是这种体系能够培养造就一批又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才干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专门人才。我国已经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体系,经济社会发展也为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了较为充分的物质和技术基础,然而,大而不强、大而不精、大而不优,是最大的短板和软肋,归根到底是我们缺乏创新性和领军性人才,所以才出现许多尖端技术受制于人的问题。传统教育观、人才观、知识观和课程观,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行政化管理体制机制,落后的教学内容与方法,阻碍着创新人才培养,所以,为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必须对现行的高等教育从理念到制度,从目标到内容,从方法与手段进行整体的、综合和全面的改造。另一方面,这种改造,亦即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建设上的制度创新,必须建立一种使高等教育能够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变化而不断更新变革的机制与手段,高等教育必须向社会系统开放,只有在开放的系统格局中才能找到调整与改变的目标、方向与路径。
五是显著的公平性。平等、公平和均衡,是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的目标追求和本质特点。高质量的高等教育体系,不是某一阶段、某一层面或某一局部环节的单兵突进,而是整体的均衡、协调与平等,是有公平的高质量和高质量的公平。地区之间、民族之间、城乡之间、群体之间具有享受平等地接受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机会,必须打破以往形成的封闭和固化,打破政府指定或人为分等的非均衡优先发展政策,实行人员、物质、信息等资源的流动与整合。当然,高质量的公平、平等与均衡发展,不是简单的平均主义,也不是抹煞差异,而是在尊重差异与多样性前提下的高质量发展,是起点公平与程序正义的高质量发展,从而使每一所高校都有获得更好发展的机会,都能够追求卓越。与此同时,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是以人为本和以人民为中心的教育体系,它归根到底是为人民服务,体现人的价值,不仅仅是扩大民众接受越来越多的高等教育机会,而且为民众提供日益丰富和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根本解决高等教育优质资源供给不充分不均衡问题,最终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
六是高度的开放性。前面提及,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这种开放性,既指系统内部结构、功能、内容、资源之间的开放,也指高等教育与其外部大系统之间的全面开放与交换。开放是系统稳定和良序發展的基础,也是系统实现知识创新、制度创新和模式创新的活力源泉。孤立和封闭无法真正建立起一流大学,也无法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从历史上看,最早的欧洲中世纪大学一开始就表现出鲜明的开放性、世界性。全球化时代,大学内部之间跨学科专业以及大学与社会产业行业间的跨界交叉融合发展、共建共享是当代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显著特点。开放性不是不要民族性,也不是否定中国特色,而是必须在坚持中国特色前提下,敢于和善于吸收世界各国办高等教育的经验,特别是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的经验,并且也要善于把中国自身的经验、模式、话语有效地推广出去,使中国的高等教育体系成为世界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改革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
上述几个方面的本质特征,对于构建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至关重要。我们必须认识到,这些特征是相互关联的一个整体,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互为条件。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既是目标理想,又是行动过程,还是最终结果,是目标、过程与结果三者之间的有机统一。在推进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建设道路上,困难很多,绝非坦途,需要对复杂性、艰巨性有充分的思想认识和行动准备,增强紧迫性自觉性,强化创新性和责任担当,久久为功,方得始终。
收稿日期:2021-09-03
基金项目:全国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理念、标准、机制与方法”(21AZD068)。
作者简介:刘振天(1964-),男,吉林榆树人,教育学博士,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原理、质量管理与评价研究;厦门,36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