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层螺旋CT 联合多平面重组技术在胆石性肠梗阻诊断中的应用

2021-11-30王瑞阳

医疗装备 2021年21期
关键词:胆石内瘘征象

王瑞阳

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CT 室 (天津 301800)

胆石性肠梗阻是由较大的胆结石进入肠道后引起肠道堵塞所致的肠梗阻,早期症状缺乏特异性,误诊率和病死率是一般肠梗阻的6倍,因此,提高该病早期诊断准确度尤为重要[1]。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具有扫描覆盖范围大、时间短和分辨力高等优点,是目前最佳的影像学检查方法[2]。多平面重组技术(multi-plane reformation,MPR)可以全面清晰地显示病灶部位、大小及周围组织结构,有利于提高疾病的诊断准确度[3]。基于此,本研究探讨MSCT 联合MPR 在胆石性肠梗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拟诊胆石性肠梗阻患者,男21例,女59例;年龄40 ~80岁,平均(62.17±7.52)岁;临床表现,腹胀/痛25例、恶心呕吐27例、排便排气停止28例;胆结石史55例,胆囊炎史25例。本研究在实施前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者及其家属对研究内容知情并签署同意书。

纳入标准:术前行MSCT 检查;生命体征稳定,无意识、听力障碍,能够配合医师治疗。排除标准:存在相关检查禁忌证的患者;合并耳聋等原因以致无法配合检查的患者。

1.2 方法

MSCT 检查:所有患者采用64层螺旋CT 扫描仪(美国GE,HiSpeed 型)行腹部平扫和增强扫描,扫描范围从膈顶到耻骨联合下缘;设置管电压为120 kV,管电流为300 mA,层厚为5 mm,层距为5 mm;增强扫描所用对比剂为碘佛醇[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43027,规格100 ml ∶74.1 g(每1毫升含350 mg 碘)],经肘静脉注入,注射流率为3.0 ml/s,注射后28 s 行动脉期扫描,60 s 行静脉期扫描,120 s 行延迟期扫描。

图像后处理:扫描完成后将容量数据传至工作站AW4.3进行MPR 处理,重建层厚1.30 mm,层距1.30 mm。

图像分析:由4名8年以上腹部CT 诊断经验的放射科医师分析图像。

1.3 观察指标

(1)比较未重建与重建图像的CT 征象(胆囊内瘘、胆囊/管结石、胆囊/管积气、胆道周围炎)显示率。(2)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未重建及重建图像诊断胆石性肠梗阻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5.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未重建与重建图像的CT 征象显示率比较

80例拟诊胆石性肠梗阻患者中,手术病理结果显示,70例(87.50%)诊断为阳性,包括胆囊内瘘12例、胆囊/管结石35例、胆囊/管积气13例、胆道周围炎10例;其余10例(12.50%)诊断为阴性。重建图像的胆囊/管结石、胆囊/管积气、胆道周围炎的显示率均高于未重建图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重建与重建图像的胆囊内瘘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未重建与重建图像的CT 征象显示率比较[例(%)]

2.2 未重建与重建图像诊断胆石性肠梗阻的效能比较

重建图像诊断胆石性肠梗阻的灵敏度及准确度均高于未重建图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重建与重建图像诊断胆石性肠梗阻的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4。

表2 未重建图像诊断胆石性肠梗阻的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比较(例)

表3 重建图像诊断胆石性肠梗阻的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比较(例)

表4 未重建与重建图像诊断胆石性肠梗阻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比较(%)

3 讨论

胆石性肠梗阻是指胆系结石进入肠道造成的机械性肠梗阻,临床上较为罕见[4]。该病早期症状缺乏特异性,加之临床医师欠缺经验等,易造成误诊和延迟治疗。相关研究显示,术前胆石性肠梗阻的确诊率仅为24.20%[5]。手术是目前临床治疗胆石性肠梗阻患者的有效方式,为避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期,及时进行合理有效的诊断显得尤为重要。

影像学检查是对胆石性肠梗阻进行初步检测的重要手段,其中MSCT 具有扫描范围大、时间短、分辨力高等优点,已成为目前检测该病的最佳影像学方法[2]。胆石性肠梗阻的MSCT 直接征象是胆肠内瘘,间接征象是胆道积气/结石[6]。胆道积气是胆石性肠梗阻较为特异性的表现,MSCT对此十分敏感,但该征象也会出现在其他病症中(oddis 括约肌松弛、产气杆菌感染等),因此,当仅有此征象出现时需综合考虑其他因素诊断疾病;胆道结石大小不等、密度不一,常嵌顿于肠腔相对狭小、蠕动相对较慢或有病变处,如回肠末端[7]。

MSCT 图像虽然可以显示胆囊内瘘、胆管结石、胆管积气,明确胆石性肠梗阻诊断,但不能显示胆石性肠梗阻的全貌,缺乏整体性,且由于炎症浸润,胆道与周围组织显示模糊,轴位CT 图像有时无法显示甚至难以辨识胆道,从而影响诊断。MPR 图像可从多方位、多角度显示胆道轮廓、腔内及腔外情况,判断肠梗阻的位置及走向[8]。本研究结果显示,重建图像的胆囊/管结石、胆囊/管积气、胆道周围炎的显示率均高于未重建图像,未重建与重建图像的胆囊内瘘检出率比较无显著差异;重建图像诊断胆石性肠梗阻的灵敏度及准确度均高于未重建图像,未重建与重建图像诊断胆石性肠梗阻的特异度比较无显著差异。黄伟康等[9]的研究结果显示,MSCT 结合MPR 图像后处理技术能够较明确地诊断机械性肠梗阻,对梗阻部位及原因判断较准确,可作为诊断该病的首选检查方法。吴白龙等[10]的研究发现,MSCT 联合MPR 技术可清晰显示胆石性肠梗阻的部位、结石大小及周围并发症,可为临床治疗提供丰富全面的影像学信息,说明MSCT 联合MPR 技术可以全面清晰地显示胆石性肠梗阻及其周围病理变化,提高诊断的准确度,与本研究结果类似。

综上所述,MSCT 联合MPR 能够全面清晰地显示胆石性肠梗阻及其周围结构和病理变化,提高诊断胆石性肠梗阻的灵敏度及准确度。

猜你喜欢

胆石内瘘征象
产前超声间接征象在部分型胼胝体发育不全诊断中的价值
Lung-RADS分级和CT征象诊断孤立性肺结节的价值
禅心自在
高频超声监测自体动脉静脉内瘘术后并发症的价值
分析精准化干预在动静脉内瘘皮下血肿中的应用效果
惊天之举
探讨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首次穿刺的技巧与护理方法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胆石中心简介
世界上最大的胆石有多重?
Ki-67、p53、CerbB-2表达与乳腺癌彩色超声征象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