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人体位性低血压的护理干预进展

2021-11-30刘玉

今日健康 2021年12期
关键词:低血压心脑血管体位

刘玉

(桂林市中医医院,广西 桂林,541002)

体位性低血压是个体从卧位或坐位变为站立位时,心血管反射不能维持血压的一种现象,临床可有症状也可以无症状,是老年人的常见病症,易促发晕厥、跌倒、骨折及功能性损伤[1]。老年体位性低血压的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高,心血管疾病基础和血压的增高而增高,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日益严重,对老年人带来的危害也越来越大。最近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研究显示[2]:体位性低血压与心脑血管疾病如脑卒中、心肌梗死、冠心病等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及心血管死亡密切相关,因而在老年人中开展体位性低血压的防治和预防其引起的不良心血管事件是目前的紧要课题。本文对老年患者的发病因素、临床表现、发病机制以及流行病学等进行了多角度的论述,希望可以为体位性低血压老年患者提供科学的护理措施。

1 临床现今对体位性低血压的认识

1.1 临床表现按照体位性低血压患者实际的临床病症,主要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分别是无症状组和有症状组。首先,有症状组:一般情况下,主要是发生在患者突然久蹲、久卧、久坐后起立,持续爱你脑部供血不足的情况,伴随认知障碍、站立不稳、面色苍白、乏力、恶心以及头痛、头晕的症状[3]。此外,还有可能伴随视觉模式和颈肩部疼痛的现象,甚至会出现心绞痛和短暂性脑缺血。尤其是对于老年患者而言,如果出现上述的情况,甚至会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对老年人的生存有直接的威胁,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其次,无症状组:体位性低血压患者不存在临床症状,但是在日常生活中的体位性低血压也可能会出现晕厥或是跌倒的情况,这就需要护理人员通过仔细观察进行准确的平复,尤其是重点关注患者的血压异常情况。实际在开展工作的时候,如果在进餐、高温或是劳累后,很多无症状患者也会出现临床症状,甚至出现血管迷走性晕厥[4]。

1.2 发病因素(1)年龄因素:因为老年人的各项身体机能开始退化,在站立的时候会增加心率的能力天地,减少肾素血管紧张素的分泌,有很大的可能会引发体位性低血压[5]。(2)疾病因素:张秀丽等人通过研究提出了,体位性低血压以及轻度贫血患者的发病率,与年龄因素的关系非常密切,主要高发群体为老年人,需要进一步筛查贫血。研究认为[6],老年人高血压患者,出现体位性低血压的情况比较常见,这于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发生率较高有直接的关系,需要加强风险防范教育。(3)药物因素:目前在临床实践中,比较常见的药物有镇静药、血管扩张剂、抗肾上腺素药物以及抗高血压药物,主要是在老年患者联合用药发生,比如服务镇静药,能够使患者的回心血量减少,血压下降,从而引发体位性低血压[7]。

2 护理措施

2.1 开展评估与指导工作患者在刚入院的时候,要筛选出体位性低血压患者,进行立位和卧位的血压测量,并对患者的体位改变症状变化情况仔细观察,是否出现晕厥、站立不稳、头晕等病症。告知患者及家属体位性低血压的症状,一旦发生应立即将床头放平,让患者保持平卧位,并通知医务人员;医务人员尽可能的将双手压迫患者的腹部,但不能用力过大,待低血压症状消失后可停止,同时让患者深呼吸,以放松紧张的情绪[8]。为患者穿弹力袜,腹部可用弹性腹带,以减少腹腔的血液瘀滞;体位改变指导:血压平稳后嘱患者做站立动作时应缓慢,首先做一些轻微的肢体活动,以保证回心血量,体位之间的转换动作宜缓慢,循序渐进,不宜过猛,依据恢复情况,逐渐抬高床头30° ~45° ,直至90° ,指导从平卧位到端坐位,促使患者达到渐进性体位刺激疗法,提高耐受力和恢复效果[9]。

2.2 健康宣教向患者及家属讲明什么是体位性低血压,其临床表现以及发生的原因及预防要点,睡觉时将床头抬高30-40cm可减轻低血压症状,卧床患者起床不宜过快过猛,应逐渐改变体位,缓慢站立[10]。餐后血液集中在胃肠道,容易出现低血压症状,因此每餐不宜过饱,餐后1 小时后在活动.避免能促进外周血管舒张的各种原因,如盐水浴、饮酒等。站立时进行腿部交叉。避免增加腹腔和胸腔的压力的动作,如便秘,上厕所蹲时间过长,突然站立时发生直立低血压[11]。

2.3 心理护理体位性低血压与自身的情绪状态和认识有直接的关系,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非常大的影响。护理人员需要让体位性低血压患者充分了解跌倒的严重后果。积极主动地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讲解成功治疗的病例,树立他们的治疗信心,从而提高治疗依从性,尽可能消除患者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使自身的生活质量得到改善[12]。

2.4 安全防护要确保有24 小时的恒温热水,并在卫生间等较滑的区域铺设防滑垫,并装拉手环。必要时要帮助患者定期清洗身体,做好个人卫生清洁工作[13]。对于保护带约束患者、输液患者以及一级患者,要采取集中管理的方式,由专人进行24小时的护理。根据医院自身的实际情况,每日安排1 位夜班护士和多名陪护人员,将30 分钟巡视制度贯彻落实下去。在病房内要张贴防跌倒标识图警告;责任护士除了开展健康教育之外,还需要定期开展针对性的健康宣教,让患者及其家属充分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14-15]。

2.5 康复保健计划根据患者的身体耐力制定锻炼计划,坚持运动,增强体质。通过运动增强呼吸、循环、消化和神经等系统的生理功能,以延缓机体的衰老过程和有效的防治老年病[16]。多饮水可增加血容量而提高血压。活动后出汗较多时,注意盐和水的补充。保证充分的睡眠时间,避免劳累和长时间站立,在起立或起床时动作应缓慢,做些轻微的四肢准备活动,有助于促进静脉血向心脏回流[17]。对于长期血压偏低者,站立时做交叉双腿的动作也有助于增高血压。老年人应养成每天定时排便的好习惯,最好采用坐式便器。食物中应含有适量纤维素。以保持大便通畅,如有便秘可加用缓泻剂。

3 小结

老年体位性低血压的产生与老年人血管硬化、静脉回流障碍、服用降压药等因素有关,健康教育是有效预防体位性低血压发生的关键。应让患者及其家属了解有关引起体位性低血压的原因及护理措施,指导老人通过简单的方法来最大限度地提高机体的功能,减少体位性低血压以及由此引起的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在最大程度上减少患者躯体痛苦和心理压力,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低血压心脑血管体位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不是所有药物都能掰开吃——心脑血管篇
冬季谨防心脑血管疾病侵袭
“手脚不听话”体位训练来帮忙
导乐陪伴联合自由体位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
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注意五大误区
心脑血管疾病用药与药物不良反应的相关性
自由体位配合分娩球在第一产程中的应用体会
补中益气汤联合归脾汤加减治疗气血两虚型低血压性眩晕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