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手术病人的康复护理进展
2021-11-30杨桂兰
杨桂兰
(桂林永福县人民医院 广西桂林541800)
白内障通常表示患者晶状体受损或者晶体蛋白质出现变化,从而导致晶体混浊。随着混浊程度的不断加重,患者出现视力模糊以及视物不见等症状,直接降低生存质量。临床发现疾病多发生于老年人群,患病机制与全身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强烈的紫外线、晶体营养与代谢等因素存在密切关系[1]。若未能够尽早提供有效治疗,视力可逐渐降低,直到失明,给患者身心健康造成极大危害。临床针对此类疾病多以手术治疗为主,能够有效改善病情、缓解症状、提升视力,术后仍需要按时使用滴眼液等药物来保证眼部清洁,同时预防或者减少术后并发症[2]。但部分患者认知能力较差,且术后缺少医护人员的监督与管理,极易降低其配合治疗的依从性,从而影响术后康复效果[3]。对此,若能够早期选择康复护理进行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情绪,提升其依从性,促进病情快速稳定。本文对此展开综述,为保障患者预后提供保障。
1 手术方式及常规护理
目前临床治疗白内障的手术方案较多,其中以白内障囊内摘除术较多见,操作较为简便,可在肉眼下完成手术,且对设备以及操作技能的要求较低,术后患者瞳孔区域透明,并不会引起后发性白内障,但容易出现玻璃体脱出等并发症,从而限制其在临床的应用[4]。随后临床不断深入研究,发现在此基础上加用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效果更好,但其需在显微镜下进行,虽然能够避免玻璃体脱出,但对设备及操作技巧的要求较高。近几年,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与人工晶体植入被提出,存在切口小、恢复快、操作简便以及恢复快等优势,受到广泛关注[5]。另外术后临床多给予常规护理进行干预,例如术后嘱咐其卧床休息,制动头部,并选择液体石蜡敷眼,要求患者采取平卧位,以此控制眼压,同时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6]。虽然取得过一定的应用价值,但实际效果较为局限,难以显著减少并发症,不利于病情的快速康复。
2 康复护理
2.1 术前护理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沟通,对其心理状态进行评价,选择通俗的语言介绍疾病与手术相关知识,包含手术方法、优势、注意事项及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以此提升患者认知能力,避免恐惧、紧张等负性情绪产生[7]。以热情、鼓励的态度与患者进行有效交流,举例同类型疾病治疗成功的案例,提升其战胜疾病的信心,并帮助其树立复明信心。邀请家属参与护理中,多陪伴患者,给予其家庭温暖。同时协助患者完善各项检查,使各指标符合手术标准,并提前进行眼部准备,为手术顺利开展提供前提。
2.2 术中护理陪伴患者进入手术室,调整适宜的温湿度,并询问患者感受,给予轻声安慰,指导其控制情绪,要求其不可随意转动头部[8]。手术期间,密切关注患者各项体征的变化,并积极配合术中操作,仔细检查患者眼球状态,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告知医生,尽快予以对症处理,为保障手术顺利完成。
2.3 术后护理(1)术后将患者送至病房,嘱咐其卧床休息,等待病情稳定后,帮助其下床活动,但需放松头部,避免抬头、低头或者咳嗽时用力过猛。加强眼部包扎,定期检查术眼的敷料干燥,禁用手揉搓眼部,防止切口出血或者裂开现象[9]。嘱咐患者多食用水果蔬菜,禁食坚硬食物、香菜或者海鲜等。(2)术后严格按照医嘱提供激素以及抗生素治疗,以此预防感染,必要时提供降眼压药物,预防术眼中粘弹性物质遗留从而导致眼压升高[10]。另外选择局部糖皮质激素或者抗生素来促进瞳孔活动,避免瞳孔粘连,并有效清除炎性反应[11]。(3)术后对患者术眼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价,并耐心询问患者感受,检查其术眼的出血情况,若患者疼痛强烈,应尽快给予相关处理。术后次日开放滴眼液,定期检查术眼,保持干燥清洁,滴眼过程中注意手法轻柔,轻拉下睑,对术眼局部进行仔细观察[12]。(4)协助患者进行生活护理,其中包含饮食、更衣、排泄、活动等,制定合理的指导计划,必要时对家属进行指导。(5)出院前,嘱咐患者应按医嘱给药,并加强眼部清洁与管理,日常生活中注意不可用力擦眼,避免用眼过度,并告知复查时间,若发现异常及时入院就诊。
3 小结
综上所述,随着医疗水平与眼科技术的进步发展,促进白内障治疗方式不断完善,不仅提升了临床治疗效果,同时为术后护理提出新挑战。其中常规护理已经无法满足临床要求,效果较为局限,不利于术后快速康复。随后康复护理被提出,其为患者提供围术期的优质护理服务,可有效清除患者负性情绪,提升其认知能力,使其乐观面对疾病,并积极配合护理,促进病情快速稳定,保障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