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赤水市康养旅游气象服务模式探讨

2021-11-30任青峰谢辉钰王红斌

农业与技术 2021年22期
关键词:赤水市赤水气象部门

任青峰 谢辉钰 王红斌

(贵州省赤水市气象局,贵州 赤水 564700)

引言

赤水市位于贵州省西北部,赤水河流域中下游,境内旅游资源丰富,全省森林覆盖率超过82.51%,据统计约有4000余个自然瀑布,素有“丹霞之冠”、“竹子之乡”、“千瀑之市”的美誉,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旅游业是赤水的支柱产业之一,其中康养旅游是重要发展方向,如何挖掘赤水气象数据资源优势,在旅游业态中开辟康养旅游的新格局、新优势,并以此助推赤水康养旅游的发展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

赤水市目前已初步建立了全域的立体和梯度气象观测网络,但针对康养旅游业发展的特种观测设施相对不足,如,负氧离子观测仅有沿赤水河一线的古迹驿站和复兴驿站2处,在生物舒适度观测、空气成分等旅游气象特种观测赤水仍然在起步阶段,数据采集应用在为康养旅游业和康养旅游人群提供更加精细化的指导服务方面相对不足,气象服务缺乏针对性的服务模式和决策建议。

赤水具有极好的康养旅游资源,但是潜力发掘不够充分,本文在基础数据收集、分析、应用、决策、服务等方面构建出良好的大数据生态环境,以康养为重点,整合各方资源,做好气象大数据的应用拓展和支撑,取得了一定成效,建立了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康养旅游气象服务模式。

1 赤水市康养旅游气象服务模式

1.1 康养旅游气象服务监测网络

赤水市目前已初步建立了全域的立体和梯度气象观测网络,但针对康养旅游业发展的特种观测设施相对不足,赤水市气象部门利用气象部门现有监测设备或与旅游业态合作,在赤水市各大康养旅游业态和重点旅游景区部分安装有5要素或2要素自动气象站,可实时收集温度、雨量等数据,作为气象部门康养旅游气象服务的数据基础,但是数据的完整性、覆盖面都不够完善,缺乏运行维持经费和管理措施,对于康养旅游气象服务的开展有一定不利影响,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赤水市康养旅游气象自动站点分布表

1.2 康养旅游气象服务

赤水市每年冬季(12月—次年2月)是旅游淡季,全部区域气候偏凉,人体舒适度较低,不适宜开展康养旅游活动,游客数量减少,这个时期游客对气温、风力等气象数据更加关注。3—4月,气温逐步升高,空气湿度适宜,紫外线强度较弱,人体舒适度逐渐达到最舒适状态,比较适宜健康养生,到赤水市旅游的游客数量逐渐增多,平稳的气候条件下人们更关心的是晴雨预报情况。5—11月,赤水市天鹅堡等康养旅游景区人体舒适度维持在最舒适状态,赤水康养旅游业态迎来了最为繁忙的时节,避暑养生的游客量随着温度升高逐渐增多,但这个季节的大风、暴雨以及晴天过强的紫外线照射对游客的康养旅游体验有着重要的影响[1],因此此时的气象部门服务重点需要关注灾害性天气的情况,开展更加全面和有特殊针对性的气象服务,保证康养旅游的最佳体验。

不同时期,气候条件差异大,来赤水旅游的游客对于气象服务也有着不同的需求,赤水市康养旅游气象服务建立了根据不同气候条件、不同节日的气候特点采取不同服务的动态服务模式,让游客感受到更好的气象服务体验,更加愿意在赤水进行康养旅游活动。通过“赤水市气象”微信公众号以及“气象医学”微信小程序进行气象服务,发布康养旅游气象信息,同时推送手机短信、制作专题服务材料。在大量游客来临的节假日,开展上下游联动会商,发布临近城市天气预报,为游客选择下一步出行计划做好参考。并且通过各种发布渠道,让游客和康养旅游业态可以方便的通过各种方式获取到最新的康养旅游气象信息。

1.2.1 人体舒适度预报和疾病预防

赤水市康养旅游气象服务模式还充分结合了康养适游指数,根据康养旅游者需求提供精细化、有针对性甚至是定制式的服务产品,将赤水各旅游景区的各种康养气象预报因子,如人体舒适度、负氧离子、空气污染等数据结合旅游景区的人流密度、景区监控等实时数据综合分析评估,形成专题服务材料,直通式发布,并通过康养旅游点电子显示屏、新媒体、电视等方式开展宣传[2]。

“气象医学”小程序人体舒适度模块通过实时气象数据和天气预报,展示当前人体舒适度等级以及计算一周人体舒适度等级预报。

预防疾病模块通过气象条件与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的联系,做出当前气象条件下3类疾病风险等级。

1.2.2 天气预报和气象实况

“赤水市气象”微信公众号天气预报模块提供24h详细天气预报和近7d天气预报数据,为游客出行作参考。

气象实况模块提供赤水国家气象观测站气温、雨量、风向、风速、湿度、能见度等实时气象数据,作为康养旅游服务的补充参考。

1.2.3 康养旅游与气象灾害

为有效防御恶劣天气给景区游客生命财产带来的威胁,实现从常规区域性气象灾害预警到针对景区精细化预警的转变[4]。“赤水市气象”微信公众号有预警推送功能,并结合雷达回波、区域雨量图模块提供气象灾害预警提醒和查看功能,提醒景区和游客关注强对流天气,做好雷电等恶劣天气的防护措施。

1.3 赤水市康养旅游气象服务模式

本研究的康养旅游服务模式,气象部门全年以康养旅游指数为常规服务重点,常态化提供人体舒适度、疾病风险指数、空气质量指数、常规天气预报等服务数据,并依据不同时期的气候特征,开展更加有针对性的康养旅游气象服务,其中每年12月—次年2月,以常规预报为主,疾病指数预报为特色,突出预报低温、风速等气象指标;3—4月以常规预报为主,突出预报气温、风速;5—11月是赤水市的旅游旺季,康养旅游活动最多,同时也是赤水市天气多变的时期,天气现象往往瞬息万变,令人猝不及防[5],此时赤水气象部门重点关注常规预报和灾害天气预报预警,着重突出风力,强对流天气,并以人体舒适度指数预报为特色。针对国家法定节假日,赤水市气象部门会及时开展多部门会商,提前发布节假日期间天气预报,为游客提供出行参考[6]。同时,赤水市气象部门还积极加强与康养旅游业态的合作,开展综合康养指数动态评价,依托“天然氧吧”品牌,扩大康养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为赤水康养旅游打造典型示范,发展高端休闲度假旅游康养新业态做好数据支撑。具体模式如表2所示。

表2 赤水市康养旅游气象服务模式表

在该模式的基础上,气象部门可以继续完善观测数据,根据赤水独特山地气候环境,形成结合历史、实况、区域对比分析的报告,针对赤水市天岛湖、天鹅堡等山地休闲度假主阵地的康养旅游气候资源评估,并建立相关服务策略,做好不同康养适游时期特色康养旅游资源开发和宣传,如7—8月针对康养旅游业态海拔高、气温低的特点开展康养避暑游等活动,扩大康养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推动旅游休闲康体养生产业发展。

2 小结

赤水市气象部门通过微信小程序、微信公众号等服务方式,建立了“数据+资源评估+指数预报服务+针对性宣传”为一体的康养旅游气象服务模式,该模式以康养旅游指数为常规服务重点,常态化提供人体舒适度、疾病风险指数、空气质量指数、常规天气预报等服务数据,并根据不同季节的气候特点,做出有针对性的季节康养气象服务创新康养适游指数,根据康养旅游者需求提供精细化、有针对性甚至是定制式的服务产品,切实推动了赤水市特色康养旅游业的发展。

猜你喜欢

赤水市赤水气象部门
2018年全国气象部门政府网站测评研究
赤水丹霞冠华夏——赤水丹霞国家地质公园
赤水大瀑布
动人心魄——赤水丹霞地质奇观
加强新时期气象部门财务管理与监督的思考
关于发展赤水市无公害蔬菜产业相关问题的思考
赤水市老年大学举办时装秀活动
赤水情
县级气象部门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主要问题分析
气象部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