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和植物配置探讨
2021-11-30许凰霖
许凰霖
(宁波市城建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宁波 315000)
在现代城市生活中,景观的生态环境效应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可。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自然绿色的需求越来越大,人们渴望亲近自然,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开展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工作者需要构建出符合住宅小区生态环境健康发展的园林景观模型,保护住宅小区周边自然环境,并借助人工绿化等技术,拓宽住宅小区内部的自然生态空间,为住宅小区未来的发展奠基牢固的基础。此外在住宅小区生态建设的过程中,还需要以园林绿地系统为主体,推进生态园林建设中的科学化和现代化步伐,在提高住宅小区居民身体健康水平的基础上,满足市民在日常生活中的精神需求,帮助其放松身心,在住宅小区周边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1 住宅小区园林景观的特点
以现代住宅小区为例,住宅小区配置布局的人口较多,建筑布局占住宅的大部分,外围建筑布局相对较少,人口较多,人均建筑绿地面积较少,建筑结构层数较高,密度也较大。小区内高层住宅较多,呈现“盆”式建筑形态,气候差异明显。小区内的公共空间不仅是小区景观空间及品质的体现,更是是居民相互交流、休息活动的重要场所。“闻鸡犬之音,死不相通”的住宅模式不再出现,优美的公共空间景观设计及合理的植物配置有利于居民的人际沟通,扩大“家”的活动范围。
在各类景观设计要素的总体规划、应用和设计组织中,住宅环境景观氛围的整体营造和建筑形态的整体塑造,需要在整个住宅区环境景观的整体设计中得到体现和突出。住宅区环境景观设计是指整个住宅区环境作为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对整个住宅区环境起到协调作用[1]。
2 住宅小区园林景观的类型及要点
2.1 住宅小区园林景观的类型
2.1.1 观赏型
如图1 所示,观赏型的住宅小区室内室外园林景观,虽然比较美观,具有多种化的观赏性,但最大缺点就是基本上所有住宅小区室内室外园林景观及其中的园林景观,都已经变成是完全属于封闭式的,无法与其他人互相亲近。
2.1.2 绿化型
绿化型一般以公园绿地或大面积的小草坪为主要绿化景观,有时可增设一些小回廊、花坛、少量花卉和假石、简易户外运动场所或儿童游乐场。这种住宅区整体景观绿化设计,虽然大大增加整个住宅区的整体绿化覆盖面积,但相对单调,景观变化不大。
2.1.3 点缀型
在一些大型住宅区,沿通往城市道路或公共交通出口的街角,或有序排列的不同建筑楼层之间,有的地方只栽种了几株开花的树木;沿街角,有的地方还栽种了一排或几排小开花灌木。
2.2 住宅小区园林景观的设计要点
我国城市中的住宅小区是用于居民居住和生活工作,因此城市小区住宅在设计过程中与城市的大型公园、主干道等易于曝光的场所设计有所区别,作为人们居住生活的地方城市小区景观设计需要有着其独特的规则。现阶段城市小区园林景观大体上可分为绿化型、点缀型和观赏型这三种类型,城市小区园林景观设计中的绿化型在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小区的原有绿地占有面积及原始状态,园林景观设计师需要根据小区现有的骨架和脉络,在小区已有植物种类和生长基础的背景下,合理利用原有的有利因素对自然植被进行全方位覆盖,进而设计出美观又宜居的城市小区;在设计观赏型城市小区园林景观的过程中,需要将观赏型与点缀型相结合,这样便可以划分出封闭式的绿地,不让游人随意进入。在设计的过程中可以在两个大型建筑之间比如楼宇楼之间的绿地、小区广场中间的喷泉等区域设置观赏性绿化,这种绿化不仅可以起到点缀的作用同时也可以供小区居民游玩;最后在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中,景观设计师还需要注重对小区内部建筑空间的合理分割,不能一味的追求小区绿化覆盖面积,还需要考虑美观的效果。确保小区原住民在静止状态下,周边的植被可以给居民带来宁静安全之感,在运动状态下,周边的绿化可以给散步者营造空间开阔感,给予小区居民更多的交谈空间。
3 住宅小区的园林景观设计中需要考虑的问题
3.1 小区的原始状态的改造
目前,在新社区规划建设初期,通常需要先对整体景观进行考察,然后对建筑物进行整修,整平后进行绿化,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工作人员在采用传统的施工工艺时,园林建设中所选用的新材料及新工艺创新力度不足,造成园林景观建设尚无法满足住宅小区当前发展中的生态需求。甚至部分园林设计中,对植物种类的选择不够科学,造成植物品种选择过于单一,使植物在生长中的生存环境不够稳定,导致区域生态环境结构失衡。
在规划建设初期,要对山地地貌进行调查。在施工过程中,要合理保护和利用古树、古山、名木和自然景观,因为在传统文化的住宅区,历史韵味、特色等方面,也可以通过名山、古树、园林名树、自然文化遗产等传统文化的综合积淀来体现和凸显,更有利于促进住宅区生态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
3.2 景观健身设施、道路、雕塑等户外空间
在定量住宅区园林景观设计中,应从综合因素考虑健身娱乐设施、道路、雕塑的布局,合理确定造型素描的设计尺度、树木景观尺度和主体景观尺度。在考虑扩大室内绿地面积时,要充分考虑每个人的需求,有适当的室外游园活动和休憩空间,充分考虑每个年轻人都能参与室内游园的环境因素。城市无人参与,绿化毫无意义,缺乏生活情趣,缺乏自我认识。绿地的总体设计应充分考虑其公民参与性、公共性和社会开放性,以更好地吸引社区居民在绿地中自由聚集,充分体现“人居”和“聚居”的文化特征。在“聚众”方面,充分体现健身设施和景观道路的科学布局。
3.3 合理组织景观空间
住宅小区的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是住宅空间设计。住宅小区的整体园林景观绿化空间设计方案,应该充分采用多种园林空间组织的设计方法,主要就是采取空间分割与组合渗透的设计手法,结合园林设计师的理念和住宅小区的整体园林空间结构状态,充分利用住宅小区现有空间资源,满足整个住宅小区全体居民的各种生活需要,扩大住宅小区的园林绿化覆盖面积,提高住宅小区全体居民的优质住宅生活环境。
4 住宅小区景观设计的植物配置
4.1 植物配置原则
(1)要遵循木本植物和木本物种与地质、自然条件相联系、相适应的基本原则。了解住宅区的土壤地质和气候条件,以及室内植物的生长特性和特征、光照强度、土壤理化地质性质和空气湿度;同时,了解室内植物正常生长的海拔和环境适应性,植物的花期、花色和绿期。
(2)要特别注意植物颜色的明暗对比和亮度变化,使其在不同季节有明艳的色彩变化。在这些落叶树的边缘,我们可以考虑选择一些常绿的落叶植物,在麦冬、葱等常见的绿树的边缘,以及一路上的陶土上,我们可以选择一些花期相对较长、春季花朵鲜艳的落叶植物,如落叶紫萼等[2]。
(3)必须符合城市住宅区本身的建筑风格。在景观设计中,要特别注意景观设计师的要求,要符合整个住宅区原有的建筑风格。景观规划和环境设计必须充分体现当地的文化特色,吸收西方城市景观规划和环境设计实践的成功经验,充分利用城市内外的许多地方文化资源,弘扬中国城市景观设计艺术的优秀文化传统,创造具有不同个性环境的多彩城市景观设计环境。
4.2 融合造景
如果一个好的社区没有自然生态水体,可以充分利用社区的各种自然水体形态及其曲折的自然水体岸线轮廓,利用岩石、山石、水护岸等多种自然形态,使园林景观形成立体景观;如果一个社区本身是一个自然建筑,那么它是在社区的自然环境中建造的,生态山上的自然景观也是一样的。充分利用社区内自然生态山地景观、园路和天然水坡路,形成立体景观,同时充分利用天然山地植物园的绿化配置,从而达到共同利用自然景观与自然山地在社区中的交融与和谐的效果。
5 结语
随着现代绿色建筑理念在我国城市园林设计方面的应用,不少城市住宅小区在设计城市园林景观时,也开始注重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关系,并以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作为其主要设计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