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油茶经营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对策

2021-11-30钟志兴

花卉 2021年8期
关键词:油茶产业化广西

钟志兴

(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高峰林场,广西南宁 530002)

油茶是茶科茶属常绿小乔木,和油棕、油橄榄及椰子并称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植物。油茶具有较高的营养与保健价值,且能够提炼成栲胶、活性炭等,在建材、日用化工及医药研究方面也应用广泛。油茶枝繁叶茂,抗病能力较强,能够调节当地的气候,涵养水源,具有净化环境的作用,油茶种植的生态价值、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均较为理想。我国油茶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及其南部地区,种植面积较广,其中广西种植的油茶面积达到45.3 万hm2,占据全国油茶总体面积的10.4%,油茶年产量及年产值均相对较高,对广西地区的经济发展,乡村振兴战略计划的实施及生态环境构建均产生重要影响。但是基于当前广西油茶产业发展的现状而言,依然面临产业链较短,市场竞争优势不够明显等问题,需要加强经营现状的分析,制定科学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1 广西油茶产业化发展的优势分析

1.1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油茶种植对周围气候、环境具有一定要求,优质的油茶生长环境需要保持在年平均气温14~21℃之间,年降水量需要在1200~1800mm 之间,年日照时间在1500~2200h 之间。广西地区维度较低,气候温暖且雨水丰富,年光照时间充足,雨热同季。广西年平均气温在17.5~23.5℃之间,年平均降水量为1694.8mm,年平均日照时间为1540.4h。广西地区的气候条件、降水条件及光照时间等,均符合油茶生长的环境要求。广西作为我国主要的油茶生产期间,百色、柳州等种植面积相对较大,包含的油茶资源比较丰富,比如普通油茶、小果油茶、陆川油茶等,种质资源丰富,为油茶的产业化发展提供优质的条件。

但是纵观广西油茶发展的现状而言,具有市场竞争力不足、产品质量良莠不齐等问题,影响广西油茶产业的整体性发展速度[1]。广西油茶产业化发展,能够推动广西农业的产业化结构调整。通过构建科技示范区,规范油茶产业发展模式等,提高油茶生产质量及效率,促进广西经济的持续性发展。

1.2 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油茶不但是优良的木本油料树种,同时也是较好的生态树种,对生态环境的构建能够产生重要影响[2]。油茶的根系发达,能够在干旱的环境下生存,四季常青,光合作用较强。油茶在每产生1t 干茶籽的情况下,便可吸收1.64t 的二氧化碳,且释放1.45t的氧气。

油茶的抗病能力较强,适应能力较强。在荒山上种植油茶,能够发挥荒山绿化、涵养水源的作用,且能够保持周围水土平衡,美化环境,预防病虫害的发生,对当地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有益[3]。广泛种植优质的油茶且促进油茶的产业化发展,符合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战略要求。

2 广西油茶经营的现状

2.1 低产区占比较高,品种质量不齐

纵观广西油茶种植的现状来看,多数为低产、低效率,以非优质油茶种的普通油茶为主,品种参差不齐,质量也会受到影响。同时在一些油茶种植人员相关专业知识不足,管理方式不当或者重视程度不足的情况下,也会影响油茶管理的质量。一些油茶林处于粗放管理的状态下,产量及质量严重受到影响,不利于提升广西油茶市场竞争力。

2.2 精加工能力较差,缺乏高端产品

广西地区油茶加工以小作坊为主,以土榨法进行处理,具有出油量较低、工作效率较低及杂质相对较多的问题。小型加工企业的设备、工艺技术不足,加工的产品以低端毛油为主,高端用油相对较少,且茶籽综合应用的精细化加工产品较少。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油茶市场的需求量持续拓展,油茶行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油茶种植及生产也需要基于市场环境不断改进,提升精细化、深入加工技术研究的重视程度,推动广西油茶的产业化、持续化发展。

2.3 品牌构建力度不足,产品销售受限

广西油茶加工、销售的企业相对较少且以小微加工企业为主,企业运营、品牌打造各自开展,未能够将力量融合,品牌构建的力度不足,缺少知名品牌,市场竞争力较低,影响广西油茶的销售情况。

随着油茶精深加工的发展,标准化及品牌性的产品数量不断增加。广西油茶发展需要坚持与时俱进的理念,聚合广西地区油茶企业的优势,以产业化的发展路径形成合力,构建具有广西特色的油茶品牌,拓展油茶销售的路径,提高广西油茶市场竞争力。

3 广西油茶经营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3.1 加强土地流转管理,树立规模经营理念

广西油茶经营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构建规模化、集约化的经营理念,加强产业化管理的重视程度。土地流转作为油茶产业化发展的基础,需要加强土地流转的管理,将部分专业知识掌握能力较差农民的土地进行集中到专业能力较强的油茶经营者手中,适当拓展油茶经营的规模,发挥合力管理的作用。

广西地区为喀斯特地貌,具有人多、地少的特征。人均耕地少,故而在土地流转管理期间,政府需要发挥一定的行政干预作用。加大土地流转力度,减少土地的弃耕抛荒,提高单位土地产出率,为广西油茶的产业化、持续化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政府可以建立健全土地经营流转制度,研究适合广西地区的油茶土地流转方式,管理程序,且加强引导、加大投入力度。通过土地互换、转包及租赁等多种方式,提高土地流转率。同时可以构建“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等多种营销模式,促进油茶的产业化发展。

3.2 提升油茶经营技术,合理控制产业成本

广西油茶产业具有大却不强、粗且不精等问题,主要是由于相关技术水平不足所造成。广西地区的机械化、智能化技术应用较少,科技成果推广效果不够理想,且针于农户的油茶种植知识讲解活动较少[4]。同时广西地区劳动力数量较少,劳动力成本过高。这些问题均会影响广西油茶产业化、持续化建设的效果。

自2018 年开始,广西实施千万亩油茶、千亿元产业的“双千计划”。计划用5 年时间,新造油茶林320 万亩,改造低产林500万亩,使全区油茶面积到2022 年突破1000 万亩;到2025 年丰产后,全区油茶产业综合产值突破1000 亿元。广西油茶实施“双千计划”战略,能够促进广西油茶的低产改造,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使油茶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新途径、乡村产业振兴的新突破。在良好的发展政策引导下,广西需要积极研究油茶经营技术,将科技创新技术、机械技术等应用到油茶产业化发展过程中,能够在保证油茶生产质量及效率的同时,控制广西油茶生产的成本。

比如可以构建油茶科技研究基地,对油茶相关科学技术进行保护,激发油茶科学技术研究工作者的热情。同时可以和国内外优秀的企业、院校及研究所等合作,建设科技产业试验基地等,积极推行和种植优质的油茶种子。同时,还需要加强油茶精深加工技术研究的重视程度,构建具有广西特色的油茶加工标准化管理体系。定期开展生产工艺、设备改进研究活动等。基于市场发展环境,适当延伸研究的内容,向洗护用品、生物农药等多个领域研究油茶的价值。

3.3 构建油茶品牌形象,提升市场竞争能力

当前广西油茶加工多数为小作坊,且销售主要以本地区的“圈子销售”“回头客”为主,油茶品牌的市场竞争力较低,影响广西油茶的产业化发展质量[5]。针对上述问题,需要统筹整合广西油茶加工、品牌建设资源,构建具有广西特色的品牌形象。

首先,可以应用广西茶籽原料的品质优势、物理冷榨的加工特色,将广西长寿文化融合其中,构建“广西山茶油”集群品牌。其次,需要加强推广、宣传的重视程度。在政府的指导下,行业协会、企业合作,开展各类广西油茶品牌推广活动,油茶品鉴活动,品牌体验活动等。品牌推广期间,可以借助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同时还可以运用互联网、微信、微博或者是抖音等新媒体软件等,介绍广西油茶的优势、特色等,提高广西油茶的市场知名度及认可度。最后,广西油茶产业化发展期间,还需要积极鼓励参与产区、原料、产品的认证活动等,不断提高广西茶油的市场知名度及市场竞争力。

猜你喜欢

油茶产业化广西
广西贵港
油茶种植技术措施与油茶作物发展前景分析
油茶种植市场展望及营造林技术探究
持续接力奋斗 推动山西农谷产业化发展
非织造材料产业化新进展
家乡的油茶
魔芋产业化,打开致富新大门
毛主席来到我广西
新兴县老促会组织老区村油茶种植户到罗定学习取经
广西出土的商代铜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