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做好公园景观设计与造价控制的有效方法分析
2021-11-30杨璠
杨璠
(北京景观园林设计有限公司,北京 100029)
随着我国现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公共区域景观设计要求逐渐提高,美观、自然、和谐、绿色、节约成为公园景观设计的核心理念,为人们营造悠闲的生活娱乐场所是公园景观设计的目的。在实际过程中,景观设计与景观工程造价控制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工作人员需要结合具体的公园景观工程情况,分析不同情况下的景观设计内容,从设计环节入手,考虑不同景观工程部分的建设内容、成本情况,以此提升景观设计的经济性,提升公园景观工程经济效益[1]。
1 公园景观设计与造价控制案例
本次公园景观设计案例选择地区“某野生公园建设项目”,项目所在区域中非建设占地面积约470.5hm2,占公园中占地面积的82%,主要为园地、林地、耕地等。“某野生公园建设项目”位于区域内前原卫农场种植生产区,总占地面积约为5.58km2,定位为“自然、生态、野趣”,围绕生态、健身与休闲等功能进行设计,致力于营造充满野趣的生态环境,为人们提供时尚体育运动、休闲度假、体验田园生活等体验。本次围绕“某野生公园建设项目”进行设计,明确设计内容与造价目的,要求要保证实现公园功能的基础上控制工程造价与建设成本,达到节约、高效的目标。
2 公园景观设计内容及基本原则
2.1 公园景观设计内容
(1)植物设计。公园景观设计要遵循自然、生态的理念,最大限度丰富园区内植物的种类与数量,建设较为稳定的生态群落,形成能自主循环代谢的生态系统。还需要关注公园内植物群落的设计感与层次感,根据地区气候条件、外部环境、土壤水文等综合情况选择合适的植物种类,真正做到因地制宜、适地适树。既要避免公园内植物群落种类单一,又要避免不合适的外来植物引起公园生态系统失衡。
(2)水景设计。水景是公园景观设计中的主要内容之一,具有较强的景观性与生态调蓄作用,能够有效丰富公园景观,营造优雅、静谧的氛围,大大提高公园景观设计水平。
(3)建筑景观设计。“某野生公园建设项目”中包括休闲、度假等功能,因此要根据公园布局进行建筑景观设计,通过调整亭、楼、台等建筑景观的位置、外型结构、颜色与占地面积等元素,为人们提供休闲、游憩的空间,同时丰富公园景观体系,起到“点睛”的作用[2]。
(4)地形地貌景观设计。“某野生公园建设项目”原地势并不是完全平坦的区域,存在一定的地形变化与地势高低变化。设计人员可以根据原本地势高低落差与走向进行设计,地势较高处可继续堆山,设为公园制高点;低洼地可设置湿地、打造不同空间,从而丰富景观布局,提升公园整体品质。
2.2 公园景观设计基本原则
在“某野生公园建设项目”进行景观设计,建议要根据地区实际(公园所在位置,公园功能定位)综合分析设计需求,明确本次公园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比如:以“生态环保”为基础,以“绿色、健康”为路线,搭建能够满足地区人民群众休闲、娱乐、观赏等需求的公园景观模式。本次公园景观设计需要遵循如下原则:
(1)生态性原则。适当分离公园中的休闲健身区域与郊野区域,打造绿色环保型活动区域,增设大面积绿植,营造自然、生态、和谐的休闲环境。
(2)经济性原则。在公园景观设计中,虽然本项目占地面积较大,且地域广阔,但仍旧要节约土地的利用,重点设计游人集中分布的区域,提高景观设计中资金利用率,以集约化设计加强对公园景观工程的造价控制。
(3)体验性原则。在景观设计中,要考虑游人的亲身体验情况,让游客能够与大自然亲密接触,让游客置身于植物群落、亭台水景中,以此体验田园乐趣,满足游客需求,提升设计有效性。
(4)自由灵活原则。在“某野生公园建设项目”内的景观设计中,要灵活利用多种不同的设计内容,合理搭配植被、亭台、水景、小品等元素,且根据园区开发、路线规划形成多种设计方案,以此凸显景观设计中的景观资源分配多样性、多元化的特点,以景观设计强化公园景致,增强公园的游览性,最大限度发挥公园景观综合价值。
3 基于公园景观设计的造价控制有效方法
“某野生公园建设项目”为例的景观设计中,设计人员已经明确本次设计的主要景观内容与设计原则,之后要分别从土石方、植物种植工程、园区道路及场地工程、附属设施工程等不同的景观工程内容入手,以经济化设计加强造价控制,凸显景观设计的造价管控优势。
3.1 土石方设计及其造价控制
本项目中的公园所在区域面积广阔,地势低平,具有一定起伏。项目所在区域原本以农业生产与种植为主,地形平坦,地面高程范围为2.4~3.2m。因此,在本项目的土石方设计环节,需要对公园内部分景观区域的土壤进行改良,引入区域内河道,促使土壤成分适合植被生长,形成小地形的土壤平衡。这种方式既能够实现土方设计目标,又能够降低土方工程成本,提高成本利用率,实现造价控制目的[3]。
3.2 植物设计及其造价控制
在“某野生公园建设项目”中,由于其定位为生态、野趣,因此将公园的85%的面积为种植区,扩大植被覆盖面积。设计人员要合理控制乔木、灌木、地被的比例,保证比例平衡,整体美观。需要加强植被的密度设计、规格设计、栽植形式设计。综合考虑花卉地被的后期养护成本,适当减少地被面积,引进大量自播繁衍能力强的一二年生花卉,将其作为主要地被,从而降低后期养护成本,在完成设计目的的基础上降低造价费用。为了实现绿化景观设计环节的造价控制目标,设计人员要控制大树的规格与种类,分别从树木胸径、树冠规格、树木分枝数、簇树头等方面进行设施,通过调整规格细节有效控制植载工程成本,还可以保留公园所在区域中原本的植物,适当降低植物密度,从而降低植物采购费用与移栽养护费用,提升资金利用率,以此达成造价控制。在灌木设计环节,由于灌木是植物工程的重要构成部分,设计人员要加强对这一部分设计的重视。设计人员考虑到灌木生长速度较快,可以适当为其留出生长空间,控制栽植密度,这样既能够满足灌木的生长需求,也能够有效控制造价。后期养护费用是公园景观造价的主要花费,养护期树木的成活率能够直接影响景观造价,因此要尽可能选用本地植物,选用抗寒耐旱的植物品种,在不影响整体风格的情况下控制植物造价,提高景观设计的造价控制水平。
3.3 园区道路、休闲区域设计及其造价控制
在“某野生公园建设项目”中,园区道路、休闲广场、亭台等方面的设计能够直接影响景观造价情况。本项目公园的定位在“生态”“自然”“野趣”,设计人员可以提出“蜿蜒小路”的设想,使用原本的小土路,在土路上方铺设透水砖与碎石,这样既可以打造原生态公园林间小路,又可以有效简化园区人行道的施工流程,大大降低道路造价费用。设计人员可以选择具有美观性的自然碎石或者卵石进行铺装,两侧设计花草自然蔓延,营造出原生态、野趣的林间园区道路。在园区主干路设计中,可以采用透水混凝土铺装,降低工艺价格,加强造价控制。
之后,在休闲区域景观设计中,要着重关注休闲区域的地面铺装,采用较为常见的石材,避免设计复杂的花纹,减少模块系数,从而降低此区域铺装费用。在休闲区域的亭台、楼阁、休息亭的设计中,要根据地区的自然气候环境,选择防腐生态木,或者将公园原本废弃树木进行再利用,再将简单遮阳亭,呈现出质朴、生态的理念,在响应公园景观设计理念与定位的同时降低景观造价,提升景观设计的经济性。
3.4 附属工程设计及其造价控制
公园附属工程包括:景观小品、园区亮化。一方面,本项目中的公园占地面积较大,此时附属工程设计要区别与其他公园中的景观小品类型,要以质朴、原生态、大气为主,设置一些具有自然气息的景观亭、回廊、台阶、毛石坐凳、毛石桌、台阶景观等,既能够增加公园景观的“野趣”性,又能够有效降低景观小品造价,提高景观小品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在公园中安装路灯或者景观灯,要将景观亮化与公园整体景观相结合,引进LED 节能灯、太阳能灯、光能驱虫灯等,转化白天的太阳能资源,降低公园亮化成本费用,能有效节省公园的后期运行费用,进一步提高公园景观的造价控制水平,增强景观设计的经济性,为提升公园景观设计节约节能水平服务。
4 结语
综上所述,景观设计是景观工程的关键环节之一,也是实现造价控制目标、提高成本使用效率的重要阶段。在公园景观设计中,工作人员要因地制宜考虑公园的综合情况,从各方面角度思考“如何在最大程度提升资金利用率”。通过对本次案例的研究,发现可以分别从土石方设计、植物设计、园区道路及休闲区域设计、附属设施设计等多个角度入手,综合考虑不同部分的材料使用、建设费用、日常养护等花费,灵活展开景观设计,以此实现造价控制目的,提高公园景观设计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