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鹅瘟的防治
2021-11-30万守英
万守英 李 岩
1.山东省栖霞市观里兽医站,山东栖霞265314;2.山东省栖霞市唐家泊畜牧兽医工作站,山东栖霞265315
小鹅瘟是由小鹅瘟病毒感染雏鹅及番鸭的急性传染病,主要感染动物为3日龄至3 周龄的雏鹅和番鸭,其主要症状为下痢,发病率高。小鹅瘟病早在1948年就已经传入我国,目前,小鹅瘟病在全国范围内均有发生,且无明显的季节性,但隔年发生[1]。
1 病原学
小鹅瘟病毒属于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的病毒之一,但该病毒与细小病毒属的其他病毒无交叉血清反应,仅存在单一血清型[2]。病毒呈圆形或六角形,不形成囊膜,直径20~25 nm,有衣壳。小鹅瘟病毒对氯仿等消毒剂有一定的耐受能力,耐酸,耐胰酶,在56 ℃下仍可存活3 h。该病毒对多数动物的红细胞无凝集反应,检测该病毒较为复杂[3]。
小鹅瘟病毒可以通过水平传播和垂直传播2种形式进行传播,水平传播是指被污染的环境、饲料、水源以及患病鹅的排泄物和病死鹅感染雏鹅的过程,垂直传播则是指由于种鹅质量不过关、没有按照要求接种疫苗等原因造成雏鹅在蛋内就已经被感染的过程。小鹅瘟病毒对宿主的选择是特异性的,仅感染鹅和番鸭,其他禽类并不感染,7日龄内的雏鹅在感染后死亡率很高,1月龄以上的鹅几乎不发生感染。
2 临床症状
患病的雏鹅常表现为精神萎靡,食欲减退或废绝,喙和蹼发绀,眼鼻处有分泌物,排黄色含气泡的粪便且常呈水样,随着病程延长,部分雏鹅表现出精神症状,出现摇头、抽搐、颈部扭转等症状。剖检可见,肠道膨胀,内含灰白色栓子,栓子被坏死肠黏膜和腺胃包裹,将栓子取出后可见肠道壁变薄,无出血或溃疡的发生,呈败血症病变,心力衰竭,肝脏肿大[4]。
3 诊 断
该病在基层工作中一般可通过临床症状及病鹅剖检的病变进行诊断,但要注意与其他症状类似的疾病进行鉴别。有条件的可以进行血清学检测,如琼脂扩散试验、中和试验、动物保护试验、直接免疫荧光试验以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琼脂扩散试验虽操作简单、材料便宜但灵敏度较低,漏检率较高;中和试验弥补了琼脂扩散试验的灵敏性低但不适合大批量检测。所以在血清学检测过程中常用的方法是直接免疫荧光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这2种方法的检出率很高,且能应用在大批量检测中。此外,聚合酶链式反应以及核酸探针技术也可以应用于小鹅瘟病毒的检测过程。
4 防 治
4.1 严格执行免疫程序
种鹅应当在产前1 个月进行1 次小鹅瘟疫苗的注射,接种后1 周左右再进行1 次免疫,此时的疫苗浓度应相应提高,2 次接种均可采用皮下或肌肉注射的方式,参考注射量为1 mL,对种鹅进行疫苗接种主要是帮助雏鹅获得母源抗体,减少在小日龄阶段患病的机率。在孵化前应先对孵化器进行彻底消毒,对蛋也应进行擦拭消毒。另外,孵化时经过免疫的蛋和没有经过免疫的蛋不应在同一环境中进行孵化。
孵化完成后,要对新生雏鹅进行免疫接种,一般在24 h 内完成接种,此后还应在1月龄时接种禽流感病毒,2月龄时接种禽霍乱疫苗,这样可以综合提高雏鹅的抗病能力,从而降低混合感染的风险[5]。或者可以对新出生的雏鹅注射0.5 mL 的小鹅瘟高免血清,此后1 周龄和2 周龄再进行1 次注射,直到出栏,此方法也可有效预防小鹅瘟的发生。
小鹅瘟病毒目前的疫苗可分为活疫苗、灭活苗以及基因工程苗,传统的疫苗副作用相对较大,不建议长期使用。基因工程疫苗相对传统疫苗来说毒副作用较小,并且基因工程疫苗还可以将小鹅瘟疫苗与其他疫苗一起做成多价疫苗,在减少注射次数的同时预防了多种疾病。
4.2 加强饲养管理
该病的传播主要途径是孵化器的污染,因此在孵化前应严格对孵化设备和孵化环境进行消毒,严禁在疫区购入鹅只,尽量采用自繁自养的模式进行繁殖,饲养环境应定期消毒、通风。
4.3 治 疗
每天对雏鹅进行监控,及时发现患病雏鹅。确诊后应先将未出现症状的雏鹅与已经出现症状的雏鹅分开饲养,对先前的饲养环境进行彻底消毒,出现症状的鹅皮下注射1 mL 高免血清,未出现症状的鹅可注射0.8 mL 高免血清进行预防。值得注意的是注射的高免血清产生的抗体可维持1 周左右,注射后应继续密切观察鹅群一段时间,对新出现症状的雏鹅再进行隔离并继续注射高免血清。同时,可以在雏鹅的饮水和饲料中加入抗病毒的药品,帮助雏鹅快速恢复。
目前有研究表明,马齿苋、黄连等中草药煎制后拌入饲料中可以起到预防小鹅瘟的作用。肌肉注射板蓝根、在饲料中加入多维葡萄糖粉以及在饮水中加入黄芪多糖也均能起到预防小鹅瘟的作用,但目前作用机理尚不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