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巴氏杆菌病的预防与治疗

2021-11-30康乾辰

养殖与饲料 2021年7期
关键词:氏杆菌病原病猪

康乾辰

巴氏杆菌病由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所引起,猪发病后因咽喉部位肿大气流阻塞而呼吸困难,故本病民间又称“锁喉风”。该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猪场一旦发生,病原较难清除,临床危害较大[1]。

1 巴氏杆菌

巴氏杆菌是一种革兰氏染色呈阴性的小杆菌,两端钝圆,中央微突,大小在0.5~1.2 μm,病料组织中直接镜检的病原可发现两极浓染,该菌不运动,表面有荚膜,不产生芽胞,体外培养时对营养的要求较高,一般需要加入血清或血液,最佳培养温度为35~38 ℃,兼性厌氧,无溶血作用。生化特征方面,巴氏杆菌氧化酶呈阳性反应,脲酶试验和吲哚试验都为阳性,对大多数碳水化合物有分解作用,不能在麦康凯培养基表面生长。

2 流行特点

巴氏杆菌对寄主的依赖性较强,一旦脱离机体在外界环境中很容易死亡,但如果有病料依附则存活时间较长。除了猪之外,鸡、牛、羊、家兔以及多种野生动物都能感染并发病。各种日龄的猪都可发生本病,一般认为本菌是一种条件致病原,当猪处于不良环境中时,机体免疫力容易出现短暂性下降,导致病原乘机侵入。天气突变、寒冷、营养缺乏、饲养员和饲料变更、滥用药物、饲料霉变、长途运输、疲劳等都是诱发本病的重要因素。病原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空气中尘埃粒子能作为病原的依附媒介进行扩散,猪舍通风差、阴暗潮湿、猪群拥挤等因素容易导致本病发生。

3 临床表现

根据病程长短和临床表现,本病分为最急性型、急性型和慢性型3 种。

最急性型常没有任何表现症状就突然发病,死亡率接近100%,基本无治疗时间。急性型则会出现体温升高,达41 ℃以上,采食量下降,呼吸困难,心跳加速,可视黏膜发绀,皮肤表面出现酱紫色红斑。初期为痉挛性咳嗽,后逐渐发展为呼吸困难,腹式呼吸,口吐白沫,有时混有血液,随着病程的发展,病猪咽喉肿大,对气管造成压迫性的阻塞,严重者可因窒息而死亡[2]。慢性型主要表现肺炎和胃肠炎,病猪持续性咳嗽和呼吸困难,有少许黏液性或脓性鼻液,关节肿胀,偶发腹泻,采食量下降,营养不良,部分猪有痂样湿疹,发育停止,病程一般在半个月左右,多数病猪最终以死亡而告终。

4 预 防

预防本病需要做好环境卫生的管理,对健康猪群进行科学的疫苗免疫[3]。

4.1 做好消毒管理

猪场内环境撒生石灰粉,尤其是人流和物流较大的走廊和道路,一定要及时清理垃圾废品。舍内环境用2%火碱溶液消毒。猪粪每天清理,最好采用干清粪的方式,粪便在远离养殖场300 m 以上的地方集中堆肥发酵处理,利用生物热杀灭其中的病原,避免扩散。每周不低于2 次的带猪消毒,消毒剂可选择稀碘溶液、0.1%新洁尔灭溶液、0.2%过硫酸氢钾溶液等。外来人员和车辆需要按程序严格消毒后再允许进入。仔猪阉割、断尾、剪牙等过程要注意工具的消毒,防止出现交叉感染。

4.2 加强疫苗免疫

目前本病的疫苗以弱毒活疫苗为主,且大多以猪瘟、猪丹毒和猪多杀性巴氏杆菌三联苗的形式出现,免疫后的1~2 周体内就会产生有效滴度抗体。弱毒疫苗免疫后一方面能刺激体液免疫,使机体产生大量的效应B 细胞获得抗体,另一方面还能刺激机体发生细胞免疫,免疫效果更优。需要注意的是,接种疫苗前后3 d 不要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和解热镇痛类消炎药,防止对免疫形成抑制而造成免疫失败。

5 治 疗

发生过本病的猪场,环境中的病原如果不能彻底清除很容易造成下批次猪重新感染,而我国很多中小猪场,管理者为了控制该病往往滥用兽药,随意加大用量和延长用药时间,导致病原耐药性非常严重,但不同地区耐药的药品种类有差异。因此,为了避免因乱用药物而造成耽误病情的情况出现,建议猪场通过体外药敏试验来进行抗生素的筛选。兽医临床治疗本病常用抗生素有氟苯尼考、多西环素、恩诺沙星、头孢噻呋、头孢喹肟、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阿米卡星等。由于巴氏杆菌主要分布在血液、组织液和器官,个体治疗用药建议以注射为主,药物生物利用度高,见效更快。如果为大群治疗,注射给药方法比较费时费力,可采用大群拌料的方式给药,但是有些猪会因采食量下降或食欲废绝造成无法用药,这种猪建议仍采用注射的方法治疗。

猜你喜欢

氏杆菌病原病猪
氟苯尼考对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治疗效果观察
长丝鲈溃烂症病原分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
病猪喂药有办法
克林霉素对猪肺炎霉形体病的治疗效果
一例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诊断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原流行病学调查
麋鹿巴氏杆菌病的诊治
兔巴氏杆菌病的诊断及防制
山羊巴氏杆菌病的诊治
鹅病毒性传染病病原的采集和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