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有机结合问题探讨
2021-11-30沙占华乔正悦
沙占华, 乔正悦
(河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2)
我们党历来重视各类课程的协同育人,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出台了多个文件对各类课程如何育人提出了要求。课程思政作为一个新的概念的提出,是对以往提出的各类课程育人功能认识的深化与发展。课程思政的顺利开展是与思政课程的深化发展密切相关的,思政课程是课程思政深入推进的根基,思政课程的亲和力和针对性及育人效果的提升也离不开课程思政的积极推进,课程思政是思政课程的有力补充,研究如何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有机结合的必要性
(一)实现“三全育人“的必然要求
教育是立德树人的事业,培养什么样的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高校所有工作的开展都要遵循立德树人这一核心理念,高校所有的教学、管理、服务者都要参与到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中来,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以下简称“三全育人”),这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从高校范围来看,全员育人是从育人主体的角度来讲的,指高校所有教职工都应承担育人职责,发挥育人职能,在教学、管理、服务工作中对学生进行直接或间接的价值引领;全过程育人是从育人时间的角度来讲的,指将立德树人贯穿到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成长成才的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是从育人空间的角度来讲的,指将立德树人渗透到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包括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及网络空间等所有育人场域,做到育人无处不在。推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有机结合是“三全育人”的内在要求,课程思政是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1]。因此,在发挥思政课程主阵地、主渠道作用的基础上,发挥其他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将思政元素融入其他各类课程,既是适应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形势的新探索,也是对大学生修身立德方法的再创造。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有机结合,使育人主体得到了扩大,育人空间得到了拓展,育人时间得到了延伸,使“三全育人”真正落到实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同时,要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既要有惊涛拍岸的声势,也要有润物无声的效果,这是教育之道。”[2]
(二)筑牢高校意识形态前沿阵地的内在要求
高校是意识形态建设的前沿阵地,毫不动摇地站稳守好这一前沿阵地,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内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3]153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内国际形势发生着深刻变化,冲击着我国高校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使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特别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打着各种旗号、采取多种方式对我国进行文化渗透,他们通过互联网借助新媒体向当代青年大学生宣扬“普世价值”、传播宗教信仰、输出消费主义等,而新媒体呈现出的信息传播方式的即时性、交互性、虚拟性、个性化、隐蔽性等特点,使文化渗透对青年大学生的影响和冲击更大,使青年学生的价值观念容易出现动摇,精神意志容易被侵蚀,这危及到了高校意识形态的安全,也极大增加了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难度。筑牢高校意识形态前沿阵地,需要通过多种渠道确保主流意识形态进入青年学生的头脑,使之成为青年学生认可的价值选择。这就需要高校全体教育、管理、服务者的共同努力,特别是要发挥好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个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同时,通过开展课程思政,发挥好其他各类课程教师的价值引领作用。列宁指出:“在各方面的教育工作中,我们都不能抱着教育不问政治的旧观点,不能让教育工作不联系政治。”[4]302课程思政作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形式,是作为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强有力补充。通过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有机结合,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改进中加强的同时,其他各类课程在讲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注重播撒信仰,形成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双向联动的“意识形态防护盾”,从而筑牢高校意识形态前沿阵地,确保高校意识形态安全。
(三)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内在要求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培育能够担当此重任的时代新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我们正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而努力。未来30年,我们培养的人要能够完成‘两个一百年’的伟业。这就是教育的历史责任。”[2]时代新人的“新”,不仅体现在知识见识方面,还体现在理想信念、道德品质、责任担当等方面。时代新人是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前列,具有坚定、自信、奋进、担当的精神状态,具有理想信念、爱国情怀、道德品质、知识见识、奋斗精神和综合素质,能够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重任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5]。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在强调宣传思想工作要担当好培养时代新人的重要职责时指出:“重中之重是要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筑牢精神之基,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自信。”[6]313培养时代新人,是所有教育者的责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该发挥好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仅有思想政治理论课又是不行的,必须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共同体,让更多、更广泛的课程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从这个意义上讲,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有机结合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内在要求。通过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有机结合,专业课程在授业的同时传好道,让学生明白自己肩负的责任与使命,明白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民族复兴之间的关系,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同向同行中,使学生成为适合时代需要的全面发展、德才兼备的人才。
(四)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的内在要求
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中,课程育人排在“十育人”的首位,其中思想政治理论课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但由于对育人的错误理解,诸多高校把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更多地让思政课教师来完成,其他课程只承担授业任务,思政课育人效果不佳,学生不重视也与此密切相关。但思想政治理论课无论从门数还是课时量在高校课程体系中毕竟只占很小的一部分,它是主渠道但不是唯一渠道,育人的系统复杂性决定了其他课程要承担起应有的育人功能,特别是思政课教师单打独斗效果不佳的时候,更需要其他课程发挥好育人的协同效应,这也是积极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的内在要求。思政课程在改革的过程中,探索了多种创新性方式方法,但依然存在效果不佳的问题,与没有其他课程助力或破力有着密切的关系。许多专业课程对思想政治教育无动于衷,许多专业课程教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持一种淡漠甚至冷漠的态度,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得不到应有的支持和支援。所以说,思政课的亲和力和针对性及育人效果的提升离不开课程思政的积极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有机结合,才能形成专业课程对思政课程的响应、声援和支持,使思政课改革效果充分显现,没有课程思政的有效开展,则很难实现思政课改革的真正成功。
二、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有机结合面临的问题
(一)协同育人的历史基础薄弱
高校课程体系是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载体。高校课程体系不仅承担了传授知识的重要功能,也肩负着传递和引领正确价值观的重要作用。高校的课程体系应该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长期处于“孤岛化”状态。一方面,思政课程在价值引领过程中,缺乏知识性和专业针对性。由于重价值性轻知识性,空洞的说教难以让学生信服,由于缺乏对不同专业学生需求的了解和关注,影响了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兴趣,造成了思政课“低到课率、低抬头率、低入脑率”现象,也影响了专业课程教师对思政课的正确认知。另一方面,专业课程重理论知识讲授,轻价值育人功能。一些专业课程教师认为传道与自己无关,授业才是自己的本职,有的认为思政课占用了过多的课时,要求压缩思政课课时。这就造成了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各自为政、各行其道、各说各话,不相往来,教育主体间缺乏信任的情况,二者缺乏协同的历史基础,也影响了当前一些专业课程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知。在开展课程思政过程中依然有部分专业课程教师把课程思政作为一种负担,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思政元素简单、碎片化植入问题,有的在态度上认可课程思政,但认为自己搞的思政与思政课没有什么关系,也不愿意和思政课教师交流相关教学改革问题。
(二)协同育人管理体制不健全
管理是通过决策、计划、组织、指导、实施、控制等来实现某种目的及过程,任何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工作都需要有效的管理。当前,高校针对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有机结合的管理还存在诸多不完善的地方。特别是未将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纳入管理内容,管理上存在条块分割。当前各高校都高度重视思政课,形成了加强和改进思政课教学的领导和管理体制,对课程思政改革的支持力度也不断加强,课程思政无论从深度还是广度较初期都有了很大的变化。比如大部分高校基本都建立了推进课程思政的垂直管理架构,这种管理架构对于推进课程思政改革无疑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这种条块分割的管理架构,未形成“主渠道”和“各段渠”的贯通,没有真正实现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有机结合,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依然是各行其道,作为课程思政实施主体的各学院与马克思主义学院缺乏有效沟通,难以实现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的有机结合。
(三)课程思政教师和思政课程教师缺乏交流与互鉴
发挥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功能,提升育人效果需要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老师的共同努力与协调配合。当前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建设依然未能形成育人合力。一方面,在推行课程思政改革的过程中,存在着大量专业课教师不懂思政、不认可思政、不愿意开展思政教育的现象。大多数教师缺乏相关的思政素养,而思政素养的提升除了自己的日常学习外,通过集中学习与培训,让思政课教师提供必要的辅导与引导是非常必要的,但是由于主观意愿或管理体制方面的原因,在当前这一点比较欠缺。比如,部分高校通过召开课程思政教师与思政课程教师的座谈会或者联席会议进行交流,但并没有形成稳定常态化的制度,使交流与互鉴流于表面,使开展课程思政的教师缺乏必要的指导,会影响课程思政开展的质量,而思政课程教师因缺乏对专业知识的了解,思政课教学缺乏专业情怀,缺乏针对性和亲和力,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影响思政课的教学效果。
(四)思政教育的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不完善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有机结合,需要有良好的校园文化建设做支撑。校园文化建设既包括以建筑、雕塑、活动设施等以有形实物为存在形式的硬环境建设,也包括以校训校风校规、教风学风等以思想观念为存在形式的软环境建设。但从目前来看,无论是校园文化的硬环境建设还是软环境建设都还明显滞后。首先,校园文化硬环境建设整体投入不足,存在活动场地不足、师资保障不足等问题,特别是与意识形态教育、红色文化传播等有关的设施要么缺乏,要么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和重视。其次,大部分高校校园文化品牌意识不强,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缺少自有的特色,存在平时活动少、节假日活动多和浅层次的娱乐活动多、深层次的学术活动少等问题。许多学生活动,甚至完全抛开了意识形态教育,这些活动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养成所起的作用很小。再次,对红色文化的挖掘不足,没有把学校红色资源与思想政治教育很好地结合起来。
三、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有机结合的路径
(一)推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上的同向同行
教学内容的有机融合是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根基。思想政治理论课有自己相对固定的结构体系,要发挥主渠道作用。“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事关意识形态工作大局,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事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7]。思政课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让思政课在突出政治性、价值性的基础上,具有学术味,以理服人,增强思政课的穿透力,使学生真正做到入脑入心。而其他各类课程也需要完善和强化自身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守好自己的一段渠,种好各自责任田。“主渠道”保障“一段渠”的“丰沛水量”,“主渠道”引导“一段渠”的“正确方向”[8],也就是说,要保证渠水畅通,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其他各类课程在教学内容上实现有机融合,在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的基础上,其他各类课程要根据自己那段渠的特点,因势力导,深入挖掘适合课程教学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社会科学类大部分课程具有意识形态属性,在教学过程中,要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特别是介绍西方学术思想的课程,要坚持底线思维,始终秉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在吸收其合理成分的同时,对其进行批判性分析,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自然科学类课程本身没有意识形态属性,但自然科学绝不是“非意识形态化”的,也无法真正做到与意识形态的完全分离[9]。多数理工科学生政治敏感性低,时政意识不强,要结合专业育人目标,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的特色和优势,深度挖掘提炼专业课程内容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的同时,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使命意识和担当精神,增强学生为民服务的意识。实践类课程,是以学生自主选择、探究和直接体验整个过程为主的综合实践学习,这类课程强调实践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实践课程向上勾连理论课程,是理论课程的试验和证明;向下则勾连日常活动,实现与现实生活的有效对接[10]。实践类课程要做到有实践有教学,通过思政课教师指导实践活动以及实践活动融入思政元素,使学生在实践中培育创新精神,增强意志品质。在实践中还能验证所学理论的正确性,使学生真正体会到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从而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增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教学方法的相互借鉴是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教学上同向同行的重要保证。开展课程思政的过程中,如果采取平铺直叙的方法,可能会使价值引领淹没在专业知识的海洋中,也会使教学内容的融入显得生硬而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开展课程思政,要学习思政课程的教学方法,通过使用对比分析法、案例教学法、启发讲授法等,实现从单纯注重知识讲授向多元的价值引领发展,促进学生的参与和思考,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思政课也要正确运用好案例教学法,运用与学生所学专业密切相关的案例,增强教学的亲和力。
(二)健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领导和管理体制
加强领导和顶层设计,完善相关管理体制,对于实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有机结合尤为重要。首先,在思想上要高度重视,加强党的政治领导和思想领导。“办好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掌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使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11]不能因为就业压力,就在思想上对课程思政提出质疑,在行动上放缓或放弃课程思政改革,从而导致在管理中出现价值偏离。其次,要构建高势位、全局性的领导体制。推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同向同行,“在高校的意义和任务已经远远超出教育教学一个领域,而体现为意识形态工作的大事件,这就需要对其有更高的定位和更大的格局。”[10]学校党委要加强自上而下的领导,加强顶层设计,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结合自身的办学特色,对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同向同行进行总体规划和部署。再次,建立常态化的行之有效的管理体制。要打破各自为政的育人壁垒,解决思政课“孤岛化”问题,通过健全上下联动、相关部门及各学院相互配合的管理和运行体制,形成齐抓共管的“大思政”格局,形成育人合力。
(三)建立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程教师常态化合作机制
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中需要专业课教师和思政课教师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突破两支教师队伍教育教学上的壁垒,形成强大的育人合力。一是建立思政课教师对专业课程教师的辅导机制。针对专业课程教师思想政治理论素养不高的问题,思政课教师可以发挥优势,对专业课程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提炼、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运用以及明辨各种错误思想及其危害等方面发挥指导作用。通过引导使专业课程教师消除把价值引领与能力培养对立起来的错误观念,通过培训补齐专业课程教师思想政治理论素养欠缺的短板,提升他们辨别错误思潮的能力,通过过程参与帮助专业课程教师反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融入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提供支持等,这样,思政课教师发挥好坚定理想信念的引领者、思政素养提升的导学者、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的助力者作用[12],从而提升课程思政建设质量。二是建立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程教师交流互鉴机制。建立常态化的交流互鉴机制,就是要为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程教师的交流创造条件和平台,相关管理部门出台政策,提供相应的保障,使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程教师围绕“三全育人”加强交流与合作,如定期召开教师座谈会,建立互相听课制度,既有利于思政课教师了解相关专业的知识,使思政课教学更加具有针对性和亲和力,也有利于专业课程教师增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同,提高自身在专业课程领域的课程思政化能力,从而使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形成协同效应,在合作中增强育人效果。
(四)营造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校园文化环境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是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结合,要达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目标,需要营造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校园文化环境。一是加强对思想政治工作重要性的宣传。通过校园大屏幕、宣传栏、思政类公众号等媒介,加强对意识形态工作、思想政治理论课以及课程思政重要性等的宣传和解读,使青年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增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也可以强化对课堂教学所学内容的认知。二是发挥好高校社团组织作为思想政治教育重要阵地的作用。学生社团是高校群团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政治性是群团组织的第一属性,学生社团理应具有鲜明的政治底色。通过加强对学生社团的组织领导和思想引领,完善社会管理模式,丰富社团活动的形式,发挥好教师的指导作用和价值引领作用,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社团的活动中,使高校社团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在社团活动中,不仅可以加强社团成员自身的教育,还可以发挥社会成员的模范带头作用,特别是理论宣讲类社团、公益服务类社团等,影响身边更多的同学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增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三是发挥校内红色资源的育人作用。充分利用好校内红色资源,如校史馆、学校建筑、雕像等,通过宣传、宣讲做好红色文化的传播,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和思想道德品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