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保卫陕甘宁边区测绘地图

2021-11-30郭群长

资源导刊(信息化测绘) 2021年9期
关键词:军分区陕甘宁边区司令部

◎ 郭群长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到达陕北后,陕甘宁苏区成为全国革命的大本营。全国抗战爆发后,国民党政府公开承认陕甘宁边区政府,但又对苏区采取包围政策,日军企图西渡黄河进犯解放区。

特别是国民党顽固派接连掀起反共高潮,边区安全形势日趋严峻。为此,边区测绘人员积极开展地图测绘,有力地保障了陕甘宁边区防卫作战的需要。

测绘炮兵作战用图

全国抗战爆发后,八路军主力部队相继东渡黄河,开赴华北抗日前线。为保卫陕甘宁边区,中央军委于1937年8月25日决定,从八路军3个师各抽调一部,共9000余人,在延安成立八路军后方留守处(1939年8月改称八路军留守兵团),留守陕甘宁边区。抗战初期,留守部队的主要任务是防御日军的进犯。

1938年3月,日军进攻晋西北,企图强渡黄河进犯陕甘宁边区。为加强防御,中央军委抽调八路军总部炮兵团,进驻宋家川。炮兵间接瞄准射击需要精确的地图,而抗战初期国民党政府发给的地图精度不高,不能满足作战的需要。

于是,团长武亭派测地教员白珉、杨云卿率测地分队,实地测绘炮兵射击专用图。在战斗分队的掩护下,测地分队白天实地测量,晚上计算、绘图。没有经纬仪,就用军委副主席周恩来托人从重庆买来的炮队镜代替,在黄河滩上平坦处测定基线和选定高程起算基准,布测三角控制网,用导线测量或交会测量法,测量重要目标的坐标,再用平板仪进行地形碎部测量,最终测绘出可满足炮兵射击要求的地图。这是人民军队第一次测绘炮兵作战地图。

在1938年12月和翌年6月两次反击日军大规模进犯中,炮兵团用该图计算射击诸元,隔岸炮击日军,使日军西渡黄河未能得逞。

应急测绘延属地区地图

1939年冬至1940年春,国民党顽固派掀起第一次反共高潮,不断增兵包围陕甘宁边区,制造摩擦事件,袭击留守部队,边区形势骤然紧张。留守部队在积极收集地图的同时,还应急测绘了延属地区地形图。

1939年4月,国民党军在其制造的摩擦中,占领本属边区的镇原,5月攻占旬邑。为反击国民党军的侵扰,八路军留守兵团司令部指示警1旅,抓紧测绘关中地区地形图。警1旅从各团抽调测绘员10余人,组成测绘组,采用平板测图方法,从当年9月开始,历时9个月测绘了北起直罗镇、张驿村,南至柳林、淳化,东起富县、夜台山,西至合水、旬邑的1∶2.5万地形图。

随着边区形势的紧张,测绘保障任务越来越重,而留守部队测绘员比较缺乏。为解决这一问题,留守兵团司令部于1940年9月开办了60余人的测绘训练班(1941年5月毕业)。1941年1月,驻宜川的国民党军企图进犯邻近的延长、甘泉、富县和延安。留守兵团司令部令测绘训练班,采用平板仪测图方法,历时两个月测绘了南起富县交道、北至南泥湾以北长100公里、宽5公里地域的1∶2.5万防线地形图。

紧急测制边区地图

1942年5月,为统一陕甘宁边区和晋西北地区的军事指挥,加强陕甘宁边区的防卫,中央军委决定成立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司令部。当时,留守部队仅有抗战初期国民党政府发给的1∶10万地形图,不仅数量少,而且现势性差,不能满足作战需要。6月,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司令部成立后,司令员贺龙、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徐向前即决定:成立联防军司令部测量队,测制地图和培训测绘人员;安排各军分区测绘辖区1∶5万地形图。

据此,联防军司令部即从所属部队抽调测绘参谋和测绘员40余人,于6月成立临时测量队。当时,延安以南地区形势极为紧张。测量队成立后,徐向前即紧急下达测绘延安、延长以南,宜川以西,鄜县、交道以北,黑水寺、直罗镇以东地区1∶5万地形图的任务,要求“一定要在反动派进攻前测好图,赶上打仗使用。一定要对党负责,认真测好图。打仗时发现图上错误,造成损失要追究责任,要办罪。谁测的图要在地图底稿上签字,以示负责”。经过短期培训后,测量队自7月中旬展开野外作业,至10月底完成34幅1∶5万地形图野外测绘任务,受到徐向前等联防军领导的高度赞扬。

1943年6月,蒋介石密令胡宗南,准备集中20余个师的兵力进攻陕甘宁边区。

为解决部队地图缺乏的问题,徐向前给测量队紧急下达翻印边区1∶10万地形图任务,要求“抓紧时间翻印,一天也不能耽误,且越快越好”。这批地图范围包括陕西全省、甘肃河西走廊以东和宁夏黄河以南广大地区,计有350余幅,任务很重。为此,测量队夜以继日突击作业,在联防军政治部印刷厂配合下,历时半年完成翻印任务。

测绘陕甘宁边区地形图

1942年10月,测量队完成延属地区地图测绘后,联防军领导认为所测地图质量好,很适合作战需要,认为很有必要对整个边区进行大范围测绘。当时,测量队承担1∶10万地形图紧急翻印任务,后又转以教育训练为主,无力承担各军分区地形图的测绘。1943年初,联防军司令部发出通知,要求各军分区集中力量,测绘辖区1∶5万地形图。

据此,各军分区结合各自实际,迅速制定测绘计划和技术方案,从所属部队迅速抽调测绘员,组成临时测绘(量)队,陆续展开辖区地形图测绘。

绥德军分区组成12人测绘队,从1943年2月至1944年3月,采用平板测图方法,测绘辖区1∶5万地形图30幅。三边军分区组成30人测绘队,从1943年6月至1944年7月,采用平板仪测图与调绘相结合方法,测绘辖区1∶5万地形图80余幅。陇东军分区组成30余人测量队,从1943年9月至1944年底,采用平板测图方法,测绘辖区1∶5万地形图30幅。关中军分区以警1旅1939年9月至1940年6月测绘的1∶2.5万地形图为基础,修测、编绘为1∶5万地形图。

陕甘宁边区地形图野外测绘历时两年半,范围覆盖边区28个县,面积近17万平方公里,测绘1∶5万地形图200余幅。这是人民军队自创建以来至新中国成立前,实地测绘面积最大、较为正规的一次地形图测绘。

为解决各军分区所测地图基准不一、不便拼接使用的问题,联防军司令部侦察科根据参谋长张文舟指示,从部队抽调13名有制图经验的测绘参谋,从1946年3月开始,历时整整8个月对所测地图进行了拼接、绘制和印刷,而且每幅印制400份。

1947年3月19日至5月4日,中共中央撤出延安后,军委副主席兼总参谋长彭德怀利用这些地图谋兵布阵,指挥西北人民解放军,连续取得了青化砭、羊马河、蟠龙三战三捷及陇东、三边战役的胜利,共歼国民党军1.4万余人,打破了国民党军对陕甘宁解放区的重点进攻,稳定了陕北战局,有力地策应了其他解放区的作战,为转入战略反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军分区陕甘宁边区司令部
陕甘宁边区的劳模运动
《陕甘宁边区实录》与中共自我形象的重构
新中国的雏形:陕甘宁边区
达州军分区深入开展精准扶贫工作
军营中的“反光镜”——记河北省人大代表、廊坊军分区政治委员吕双平
红军第一军二师司令部印章
军分区 警备区的区别和演变
抗日战争期间陕甘宁边区拥军工作的述评
浅探西方近代司令部的形成
对建国以来我军司令部建设的回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