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中小企业经济管理的市场竞争力策略研究
2021-11-30杨许宁
杨许宁
(青岛市平度市人民政府 东阁街道办事处,山东 青岛 266700)
一、引言
随着我国市场环境的改变,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中小企业缺乏技术优势,竞争力较弱,在市场竞争中面临的压力较大。我国企业经济管理缺乏经验,为了适应现阶段的市场经营环境,提高企业自身发展动能,必须高度重视经济管理,将其和财务管理区分开来,挖掘中小企业发展潜能。因此,企业需要对竞争力和经济管理展开研究,切实提出具有可行性的对策,支持中小企业的成长。
二、中小企业经济管理面临的问题
(一)缺乏经济管理意识
以当前国家经济发展趋势为参照,我国的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缺乏经济管理意识的问题。这一问题主要体现在经济管理层面,由于中小企业缺乏经济管理能力,未充分利用机会和经济管理知识,及时改变传统管理模式,导致经济管理和市场竞争脱节。还有部分管理者认为经济管理和财务管理是一致的,只关注财务管理活动,认为只要做好财务管理和资产管理,就完成了经济管理。在企业运营过程中,中小企业管理者只关注账务数据、会计核算等,完全忽略了经济管理,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环境以及发展趋势。
(二)借贷融资困难
如今我国在财政政策上给予中小企业大力支持,不断完善和发展借贷融资渠道,但实践上,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资金少、规模小、资产少的中小企业仍然面临借贷融资困难、资金周转不灵的问题,甚至陷入经营困境[1]。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仍然较为突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里,中小企业处于被动地位。如今国内外市场环境变化多,竞争难度大,中小企业融资困难。而中小企业内部资金不足,如果融资出现困难,会严重影响其经济管理及经营发展,从而陷入恶性循环。
(三)经济管理质量低
中小企业的发展与经济管理工作受企业传统经营理念的约束。在缺乏科学的经济管理理念的基础上,经济管理工作得不到重视,导致企业很多资源闲置。不重视经济管理工作,经济管理工作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很多企业设置的经济管理制度为财务管理制度,管理力度不足,容易出现催款或坏账的情况。若经济管理质量低下,必然会影响企业正常运营,导致企业发展停滞不前。
三、提高中小企业经济管理的市场竞争力策略
(一)完善扶持政策
政府部门发挥主导作用,带动各街道社区,为中小企业提供人性化服务。为了加大扶持力度,在政策上不断完善扶持政策,为中小企业提供大力支持。在城市规划上,积极完善产业工业园区的规划,通过建设工业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等,让中小企业集中发展,形成品牌效应,让市场资源得到集合。在电力费用、市政用水费用等基础费用上,降低费用标准,减轻中小企业发展负担。政府部门先在思想上进行转换,从被动服务转变为主动服务,主动帮助中小企业链接资源,帮助其进入行业协会,彼此密切合作,能够抓住发展的机遇,将机会转变为经营成果。另外,在市场环境上,应当保持政府部门的主导作用,加强对市场的监督和管理,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一个健康的营商环境。关于市场监管和运营活动,应当尽量减少工作流程以及时间,避免过度占用企业精力,支持企业行政事宜的办理。需要在市场准入机制上放宽标准,完善社会监督和行业自律环境,通过放宽准入机制,激发市场活力。同时加强宣传,解决社会对中小企业的歧视问题,帮助中小企业扭转社会形象,吸纳人才,鼓励企业之间互相分享经验,形成良好的发展趋势。最后应当建立完整的监督体系,形成行业内部监督、企业内部监督以及社会监督的多元化监督体系,保证营商环境的科学性。
(二)拓展融资渠道
目前社会中已经逐渐出现中小型企业的担保公司,要加大对担保公司的支持力度,鼓励其和中小企业合作,借助民间机构以及民间资本,为中小企业提供信贷业务,支持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同时要灵活应用财政资金,最大限度地提高资金利用率。为了保证中小企业的持续发展,政府部门应给予一定的经济支持,保证各个区域均有分配,满足中小企业的发展。政府财政支持在审批流程和信贷规模上具有突出优势,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贷款的门槛,解决抵押担保不充足的问题。银行机构也需要积极配合,降低利息水平,为中小企业充分让利,向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为避免银行机构和企业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需要建立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加强银行机构对贷款业务的评估。
(三)改变经济管理方式
中小企业的经济管理方式会直接影响到市场竞争力,因此必须转变经济管理方式。中小企业需要开展信息化建设,要改变经济管理方式,依赖经济管理系统的建设。其可以帮助企业将作出的决策和开展管理活动的经验,第一时间传达给员工,使员工重视并实践。中小企业要重视对内部员工的培训,增强全体员工的内控意识,让全体员工一同参与经济管理工作,共同完成企业预算目标。同时,经济管理要建立超前意识,重视对财务数据的分析,通过经济管理指导企业作出正确的财务决策,提高其竞争力,占据优势地位。
(四)放大品牌效应
首先,需要努力打造品牌。中小企业需要用自己的技术、品质和口碑打造品牌,建设本土品牌。尤其是电子、服装、石化等制造产业,要着力培育更多本土化企业。城市可以规划建设工业园区,让统一产业的中小企业在工业园区聚集,形成集群,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让产业链中的企业互相带动、共同发展[2]。更要鼓励中小企业积极进入新兴产业,包括信息服务、物流以及新材料等产业,让业务内容更为丰富,同时提高企业的竞争力。随着产业集群的逐渐成熟,下游产品不断得到研发,带动效应持续得到提升,这有利于中小企业建设品牌,提高核心竞争力。其次,要充分利用品牌影响力,鼓励知名企业申请技术改造;鼓励拥有国家知识产权的中小企业,申请科技项目扶持,得到国家的针对性扶持;鼓励有自主知识产权,并获得良好经济效益的企业,积极参选专利评比。要让知识产权、技术创新成为正向市场氛围,引导中小企业高度重视市场,推动技术研发,提高市场竞争力。最后,需要重视行业交流,如今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国内外的贸易交流逐渐增多,需要通过国内外市场分析,积极扩展国外市场。中小企业要积极参与国内外行业交流会、博览会,通过行业交流和互动,学习其他企业的经验,了解市场发展水平和动向,并打开市场销路。中小企业能够利用行业交流扩展市场,提高市场销量,提高国内外市场竞争力。
(五)加强宣传培训
要想提高中小企业的竞争力,必须重视技术创新和科学管理,这是提高竞争力的核心。首先,需要加强对中小企业的培训教育,鼓励其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中小企业要重视研发部门的建设,提高创新动力。还要鼓励企业积极向国企、大型企业学习,高度重视创新的价值,通过技术创新推动研发成果向高新技术转变,提高企业的创新动能[3]。其次,要为中小企业提供创新服务,在政策上、市场机制上,均重视对社会资源的调动,支持中小企业建设创新服务平台,推动中小企业和其他企业合作,通过技术合作尽早将技术成果转化,推动企业的长远发展。再次,要推动创新服务,优化资源配置,主动帮助中小企业链接社会资源,如人才市场、研究所、技术服务机构等组织,加快各组织结构之间的合作,推动技术成果的扩散。最后,为了帮助中小企业引进人才,需要加强宣传教育。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根本,中小企业的发展面临困境的原因之一是人才结构不合理,以及缺乏高层次人才。为了提高中小企业的竞争力,必须广纳人才,让人才成为企业发展的动力、企业创新动能以及核心生产力[4]。因此,要充分利用媒体进行宣传,改变社会公众的偏见,引导应聘者正确认知中小企业,消除偏见,帮助中小企业提高发展动能。
四、结语
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中小企业想要在复杂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就必须提高核心竞争力。政府部门需要为中小企业提供政策支持,创造良好的经商环境。中小企业要转变经济管理方式,积极开展经济合作,优化资源配置,重视技术研发,从而提高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