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关于党的作风建设重要论述的理论贡献

2021-11-30

关键词:作风马克思主义总书记

刘 刚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 政治与党建研究所, 河南 郑州 450002)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党和国家事业政治大局和工作全局出发,站在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党的执政使命的高度,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和韧性,围绕新时代党的作风建设“为什么抓、抓什么、怎么抓”等根本性问题,对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形成了关于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推动了新时代作风建设取得新成效,党风政风呈现新气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继承了我们党管党治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对于发展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关于作风建设的理论做出了原创性贡献,其理论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回答了新时代党的作风“为什么抓”的问题,深刻阐明了新形势下加强作风建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作风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永恒主题,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党的建设的百年奋斗历程。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始终高度重视自身的作风建设,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党的领导人在不同场合多次就作风问题做出重要论述,并在实践中总结形成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等优良传统和作风。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把作风建设作为衡量人心向背的晴雨表和关系党生死存亡的大问题,深刻分析了党的作风建设的客观形势和重要意义,深化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关于党的作风建设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1.1 从关系中国共产党执政基础的战略高度强调作风问题的严峻性

习近平总书记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高度,反复强调党的作风问题面临的严峻现实。党的十八大闭幕之后,刚刚担任总书记的习近平便在同中外记者见面会上向全党全国人民庄严宣示“打铁还需自身硬”,指出要切实解决党的自身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通过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以更好履行党的执政使命,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2013年1月,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工作作风上的问题绝对不是小事,如果不坚决纠正不良风气,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1]2014年6月,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执政党如果不注重作风建设,听任不正之风侵蚀党的肌体,就有失去民心、丧失政权的危险。”[1]8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一劳永逸的,如果做不到党要管党、从严治党,那么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就有可能出问题,甚至出大问题,结果不只是党的事业不能成功,党的执政地位都有可能丧失,这绝不是危言耸听。习近平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担当,深刻总结古今中外的经验教训,深刻剖析党的作风问题的症结根源,通过深入开展一系列正风肃纪反腐败斗争,改进党员干部思想、工作和生活作风,解决党的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有效巩固了我们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

1.2 从关系马克思主义政党性质、宗旨的政治高度强调作风问题的复杂性

党的作风是党的性质、宗旨的直接体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加强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和执政能力建设的战略高度,反复强调党的作风问题的顽固性、反复性,深刻指出了作风建设的长期性和复杂性。2016年1月,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讲,能不能解决好作风问题,是衡量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对党和人民忠诚的一把十分重要的尺子。”[2]2016年7月,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是观察党群干群关系、人心向背的晴雨表。”[3]密切联系群众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最大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我们党必须密切联系群众。进入新时代,党中央将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作为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议题,出台中央“八项规定”,下大力气解决消极腐败问题,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雷厉风行抓作风建设,赓续传承党的群众路线,党在革命性锻造中变得更加坚强有力,确保了百年大党始终同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1.3 从坚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的历史高度强调作风建设的必要性

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在思想建党、理论强党作为强大真理力量指引前进的同时,还必须有强大的人格力量作为示范。党的作风就是人格力量的充分体现。建党100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构筑起了党的革命精神谱系,为我们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滋养。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成就,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并坚持了一整套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4]进入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党要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加强党对各项事业的全面领导,就必须坚持和发扬这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近年来,各级党员干部带头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大力弘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过程、各方面,赓续了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保持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本色。

1.4 从引领保障党的事业发展的全局高度强调作风建设的迫切性

优良作风是党的事业发展的根本保障。成立100年来,我们党一以贯之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入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从关系党和国家的事业兴衰成败的全局高度,正视作风建设的迫切性和紧要性,突出强调面临的风险越大、挑战越多、任务越重,越要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从而“以好的作风振奋精神、激发斗志、树立形象、赢得民心”[4]8。他还强调,只有恪守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持续发扬党的优良作风,才能汇聚起推动事业发展的正能量,从而激励全体中华儿女不断奋进,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的底气,失去了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党的事业和工作就无从谈起。作风问题如果长期得不到纠治,我们党就会失去党心民心,革命先烈打下的红色江山就会变色,中华民族发展的宝贵机遇期就会丧失。正因为有了这样的清醒认识,有了如此决心和持之以恒的努力,才有了党的发展壮大、党和人民事业的兴旺发达,才有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长期保持稳定“两大奇迹”的出现。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必须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一刻不停推进正风肃纪反腐,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这样才能跳出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律,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引领和保障党和国家事业行稳致远。

2 明确了新时代作风建设“抓什么”的主要内容,找准了新形势下加强作风建设的突破口和着力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破题,扭住“四风”问题不放,打开了全面从严治党的突破口,系统回答了新时代作风建设“抓什么”的问题,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关于加强作风建设的主要内容。经过全党上下共同努力,一些群众深恶痛绝的“四风”问题得到解决,一些曾被认为不可能刹住的歪风邪气得到纠治,党风政风、社会风气实现了整体好转。

2.1 把制定中央“八项规定”作为改进作风的第一步

习近平总书记深入思考党要管党“怎么管”的重大课题,把制定中央“八项规定”作为加强作风建设的第一步,解决了“老虎吃天不知从哪儿下口”的问题。2012年12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要求中央领导同志带头执行,从而向全国人民做出庄严承诺,发出强烈信号。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八项规定”只是改进作风的第一步,是共产党人的基本要求;规定不加“试行”两字,表明规定是刚性的、动真格的。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突出问题导向,针对干部群众深恶痛绝的“舌尖上的浪费”“会所中的歪风”“车轮上的铺张”、超标办公用房、公款吃喝、公款旅游、“吃空饷”等突出问题,出重拳、用重典,持续加大清理整顿力度,不断拧紧螺丝、上紧发条,攻克了一系列司空见惯的官场陋习和作风难题。各地区各部门把抓作风建设与巩固开展系列教育活动紧密结合起来,逐级夯实作风建设的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全党对抓作风、转作风的认识更加清醒、行动更加自觉。“八项规定”改变了作风,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为党的事业发展积聚了强大正能量。

2.2 将治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四风”问题作为作风建设的主要任务

以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为主要表现的“四风”问题,是党的作风存在问题的突出表征。过去一段时间,党内存在的其他问题可以说都与这“四风”有着直接或者间接的联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四风’是违背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是当前群众深恶痛绝、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也是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根源。”[5]习近平总书记将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任务,其思想集中体现在《习近平关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重要论述选编》之中。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系统整治“四风”,通过扎实开展群众路线教育,驰而不息、久久为功, 开启了一场正风肃纪、激浊扬清、刷新吏治的作风之变。各级各部门从一张贺卡、一个粽子、一杯酒、一盒烟等“小事”做起、从具体事情抓起严起,通过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共性问题开展专项整治,紧盯“四风”新形式、新动向,着力纠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严肃查处和曝光典型案件,从而刹住了“四风”蔓延势头,带动党的作风全面纯洁起来,对于整个社会风气转变发挥了重要导向作用,党员干部服务意识、宗旨意识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持续提升。

2.3 将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作为加强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

特权思想是滋生不正之风乃至腐败问题的“温床”,特权现象严重脱离群众,违背党的性质宗旨,人民群众对此深恶痛绝。坚决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是中国共产党人一以贯之的政治宣示。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体现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和与特权思想、特权现象作斗争的鲜明态度。特权是最大的不公。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反“四风”、反腐败,锲而不舍抓作风建设,都是在同特权思想、特权现象作斗争,督促党员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6]。2020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强调:“中央政治局的同志必须修身律己,慎终如始,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做到慎独慎初慎微慎友。”[7]“要带头廉洁治家,带头反对特权。”[7]我们党秉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没有任何私利,也绝不允许搞任何特权。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作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关于加强作风建设的主要内容,确保了党和国家永葆生机活力。

3 指出了新时代作风建设“怎么抓”的根本方向,创新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关于加强作风建设的方法和路径

在抓作风建设的过程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高度注重把握规律,突出重点,抓住关键,既抓思想引导又抓行为规范,既有谋划全局的宏观思考又有解决问题的具体思路,既重视加强党内监督又充分发挥群众监督的作用,系统回答了新时代作风建设“怎么抓”的问题,创新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关于加强作风建设的方法和路径。这些重要论述,贯穿着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于新形势下持续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3.1 坚持钉钉子精神

党中央深刻认识到“四风”问题的顽固性、反复性特征,紧紧咬住作风建设不放,一以贯之、步步深入,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坚守,一个阶段一个阶段推进。针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抓了中秋节抓国庆节,抓了国庆节抓新年,抓了新年抓春节,抓了春节抓清明节、抓端午节,就这么抓下去,总会见效的”[1]77-78。各级纪委监委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示要求,以钉钉子精神稳扎稳打,紧盯元旦、春节、“五一”、中秋、国庆等重要时间节点,一个节点一个节点抓,聚焦公款购买或赠送月饼、贺年卡、烟花爆竹等具体问题,抓住公款吃喝、公款旅游和领导干部出入私人会所、借婚丧喜庆敛财、违规打高尔夫球等一件件实事,以一个个具体问题的突破,以严的态度、严的措施,持续推进、环环相扣、化风成俗,带动了作风整体转变,“八项规定”日益深入人心。

3.2 坚持抓常抓细抓长

作风治理既是攻坚战,更是持久战。作风建设可以说我们一直在抓,但是很多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原因就在于对其顽固性估计不足,缺乏常抓的韧劲、长抓的制度和严抓的耐心。习近平总书记充分估计作风建设的长期性、复杂性,深刻分析了党的作风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认为再大的顽症,只要讲认真、动真格就能破解,不能只听打雷不见下雨。他指出:“我们抓整治‘四风’就是起徙木立信的作用,抓就真抓,一抓到底。不要老是喊狼来了,最后大家疲沓了。”[8]“四风”问题积习甚深,不可能一蹴而就、毕其功于一役,更不能一阵风就停,必须横下一条心纠正“四风”,真正形成严的氛围。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党组织在抓常抓细抓长上下功夫,发扬滴水穿石的韧劲和耐心,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通过从严查处、通报曝光、约谈函询、追责问责等手段,坚持经常抓、长期抓,抓细节、深入抓,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持续释放越往后执纪越严的强烈信号,推动作风建设动真格、求实效。

3.3 坚持领导带头、以上率下

身体力行是最有效的示范,以上率下是最有力的引导。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作风建设要充分发挥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的模范带头作用。他指出:“作风建设要从领导干部做起,领导干部首先要从中央领导做起。”[1]68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在作风建设上始终坚持以上率下、领导带头,习近平总书记更是率先垂范、以身作则,为全党作出示范、树立标杆,这是作风建设取得重大成效的根本原因。从中央政治局抓起、从各级领导干部严起,通过定期听取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情况汇报,认真召开民主生活会,对照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以行动作无声的命令,以身教作执行的榜样。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示范带动下,各级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层层示范、敢于拿自己开刀,发挥“头雁效应”,带头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带头密切联系群众、带头解决实际问题,结合实际制定贯彻落实办法,带动解决作风问题取得立竿见影的实际效果。

3.4 坚持标本兼治、系统施治

作风建设需要依靠领导干部的自我修养,更需要依靠完善的制度和长效的机制作为保障。标本兼治、系统施治是我们党管党治党的一贯要求和科学方法。习近平总书记十分注重从体制机制层面解决作风问题,多次强调要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法抓作风建设,努力形成一体推进“不敢、不能、不想”的长效机制。他在指导兰考县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强调,作风建设要经常抓、深入抓、持久抓,见常态、见实招、见长效,不断巩固扩大教育实践活动成果。近年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全面检视、靶向纠治,准确把握作风建设的总体发展态势和阶段性特征,不断健全和完善作风建设长效机制,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不断提升,党的作风建设逐步纳入法治化轨道。针对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层级“四风”问题的突出表现,从理想信念、工作程序、体制机制等方面查找产生问题的深层次原因,不断健全党内法规制度体系,着力铲除不良作风滋生蔓延的土壤,为持之以恒抓好作风建设提供了制度保证。通过树立系统观念,加强整体谋划,一体推进“不敢不能不想”,一体开展治“四风”树新风,作风建设的科学性、系统性、长效性不断增强,作风治理标本兼治的效应更加显现。

3.5 坚持立破并举、扶正祛邪

抓作风建设,就要返璞归真、固本培元,通过激浊扬清、扶正祛邪,实现自上而下由内而外的风气变革,以优良的党风凝聚党心民心,带动民风社风,推动全党全社会优良风气养成。习近平总书记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他指出,“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9],“领导干部的家风,不仅关系自己的家庭,而且关系党风政风”[9]24-25,要弘扬老一辈革命家高度重视家风的优良传统,做家风建设的表率,严格要求亲属和子女,过好亲情这一关。他还要求传承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持勇挑重担、改革创新、求真务实、艰苦奋斗、“三严三实”,大力发扬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精神,把好传统带进新征程,将好作风弘扬在新时代。近年来,各级纪委监委把家风建设作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各级组织和宣传部门抓住思想教育这个根本,坚持培根铸魂,持续加强党性教育、政德教育和纪律教育、警示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遵守党规党纪、提升道德修养,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通过督促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带头树立良好家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优良党风带动了政风民风的持续转变。

3.6 坚持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正风肃纪反腐没有休止符。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大力整治,“四风”问题已经明显减少,但是树倒根在,稍一松劲就有可能死灰复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如果前热后冷、前紧后松,就会功亏一篑。”[5]党中央深刻认识到解决作风问题痼疾顽症不可能一劳永逸的现实,以最严格的标准、最严厉的措施,一刻不停地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持续加大作风问题治理力度,在推动社会革命的同时进行彻底的自我革命。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先后组织开展群众路线、不忘初心等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常态化开展党内学习教育,向经常性教育延伸,向绝大多数拓展,促进了作风建设由被动向主动的转变,作风建设根基越打越牢。各级党委管党治党主体责任意识持续增强,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得到有效发扬,各级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显著提升,百年大党在以自我革命推动伟大社会革命的征程中不断创造新的辉煌。

4 结束语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遵循了党的建设的客观规律,继承了管党治党的有益经验,深化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党的作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关于党的作风建设的主要内容,创新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加强作风建设的方法路径,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学说和理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已经形成了内涵丰富的科学理论体系,对于在新时代持续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从而以全面从严治党新成效引领保障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猜你喜欢

作风马克思主义总书记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延安作风”打败“西安作风”
习近平总书记论守初心
为民服务要在“群众频道”——改进作风不能“乔装打扮”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把对总书记的深厚感情转化为工作动力
规矩立起来 作风严起来 履职实起来
持之以恒加强作风建设
习总书记“下团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