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地方农业高校服务于区域发展的文化传承与创新*
2021-11-30战英策张明聪
郑 雯,战英策,张明聪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农学院,黑龙江 大庆 163319)
农业生产是国家经济发展和粮食安全的基础,农业人才是推动农业产业持续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人才培养质量是当前高校教学评价的重要内容,是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的根本保证。传统文化是一个地区的根脉和灵魂,是凝聚人心、提神振气、树立自信,推动地方经济社会事业繁荣发展的动力和源泉。高校教育是传统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基地,也是创新思想文化培植和建设的重要平台。地方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应秉承教学理念与区域社会需求相一致的办学思路,形成与学科专业相符合的育人文化,把高校所在区域的特色文化有效融入人才培养中,让学生感受到地域文化的熏陶与感染,实现应用型地方高校服务于区域发展的文化自信。
1 应用型地方农业高校服务于区域发展的文化使命
1.1 丰富区域特色文化内涵
区域特色文化作为一种重要的地方人文资源,是人类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积淀形成的,是区域软实力的综合体现,具有极强的区域性和差异性,蕴含着推动区域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巨大能量。地方高校置身于区域文化的发展之中,肩负着区域特色文化传承、发展与创新的历史重任,必然要与区域文化进行交流和互动,通过挖掘、梳理地方文化资源,与学科专业建设相匹配,在传承和弘扬的基础上,创新文化内涵,运用丰硕的区域文化资源,实现培养人、塑造人的目的。
1.2 提升区域特色文化知名度
区域文化的知名度反映一个地区的社会软实力[1]。增强区域文化知名度和影响力,需要深挖区域文化的精神内涵,加强文化标签的印记,加速区域文化品牌树立,增强文化推广力度,加强文化交流。地方高校应与区域社会密切联系,在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优势和高层次人才优势下,把高校教育、研究成果直接服务于地方社会发展,高校既可以汲取区域特色文化的精髓,又可以通过走进课堂、成果推广和学术交流等,引领区域特色文化的创新发展、汲取营养、实现融合发展,在地方高校和区域社会协同发展下实现文化传承、文化自信和创新发展的有效传播,提升区域特色文化竞争软实力和相关领域知名度。
1.3 培养知农爱农的特色文化人才
高校承担着立德树人、教学育人、文化传承的重要使命,通过继承、发展和传承区域文化精神,创建思政育人教学体系,引导当代大学生文化自信。应用型地方农业高校根植于广袤的农田,具有行业性、区域性和应用性等特征。一是不同于其他类型高等院校,学生在校除深耕理论基础外,还必须面向农业行业战略需要和产业发展需求走进农业生产第一线,了解当前农业发展水平,树立科教兴农观念,增强高校大学生对农业的认知和情感,培养更多农村用得上的实用人才。二是中国从抗战、长征、建设新中国所形成的优秀传统文化,是几代儿女用汗水和生命换来的精神文化,鼓舞和激励着新一代的青年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随着时代的不断更替,被赋予了时代的新内涵。农业高校通过课程思政融入专业教学,增强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三是中国农耕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回顾我国农业发展历程,可以看到辨药尝百草的神农,解决了世界五分之一人口温饱问题的杂交水稻专家袁隆平院士,我国首位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挽救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生命的青蒿素发现者屠呦呦教授,这些鲜活生动的事迹,引导当代大学生产生对农业领域的期盼与向往,增强当代大学生的知农爱农情怀。
1.4 创新区域特色文化,赋予时代新内涵
构建区域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体系,实现区域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挖掘和萃取区域文化的精神内涵,完善和创新区域文化的内容,理出通俗易懂的当代表达,赋予区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使之与区域发展相适应,让区域传统文化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不断传承。当前,地方高校与区域文化互动发展是推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2]。一是要建立文化传承与地方高校育人模式衔接体系,与高校区域特色相吻合,不断加强自身的文化建设,形成具有鲜明地域特色文化育人模式,实现特色发展。二是深入探究地方传统文化底蕴,立足地方高校的区域特色,增强对地方高校传承区域传统文化的扶持力度,打造区域特色地方高校,更好地为文化强市、文化强省、文化强国战略的实施贡献应尽的责任。三是探寻历史文化之根,打造区域文化品牌,提升区域社会发展水平,扩大影响力,营造人本文化,引领区域文化传承和创新。
2 应用型地方农业高校服务于区域发展的文化传承路径
2.1 以区域特色文化价值挖掘为出发点
高校具有人才和知识密集的优势,能以更加专业的视角和广阔的视野挖掘区域文化的价值属性[3]。一是深度挖掘区域特色文化与地方农业类高校教育体系间的内在联系,探究农业类高校教育与文化传承的深层关联与辩证关系;二是梳理区域代表性人文精神表征及其背后的原理,结合教育人类学、教育文化学等相关理论,挖掘其深远的教育价值;三是探索文化传承与地方高校教育的深化衔接,构建一体化的制度支持体系。
2.2 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
将文化基因传承融入课程思政,增强“课程思政”的教学亲和力、感染力。打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使学生更为直观地领会人文精神的深刻内涵,树立“学农知农爱农”思想。
2.3 以第二课堂为抓手
举办形式多样的“文化传承”系列活动、比赛、成果汇演、志愿服务等活动;完善功能实验室建设,为学生从事科研项目、兴趣研究和双创项目实施等提供优良环境和实施条件,实现校内、校际共享,以满足新农科人才培养需求。柏拉图说:“只有当学生自觉自愿地受教育时,才有可能达到目的。”利用第二课堂的各类活动,引导高校学生积极参与,通过自主提高、自我认知和自我教育的方式,将精神符号传递出来的力量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将情感认知与价值标准内外统一,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从而坚定理想信念,强化育人功能,最终全面提升学生素质。
2.4 以社会实践为桥梁
在基础、综合和创新实践中融入社会,通过开展专业实践的同时,开展“乡村振兴科技志愿服务”“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弘扬传统文化精神和传统再学习再教育再实践、重走文化精神发源地等社会实践活动和创新创业活动,拓宽文化传承的教育形式;加强校企合作共建实验室、创新研究院、农业科技园区和实习实践基地的建设,使其成为农科学子生产实践的实习基地,利用社会资源实现“产科教融合”发展。引导农科学子把“青春梦”“农业梦”融入伟大的“中国梦”,培育“知农爱农”情怀。
2.5 以校园文化为载体
推动学校品牌发展,校园氛围、校园文化虽然是静态的教育资源,但校园文化的隐形教育作用对于学生品质形成的渗透性和持久度更强。把人文精神资源融入到立体的校园文化环境中,让学生潜移默化接受和感悟以地方特色人文精神为代表的中国精神和民族精神,让人文精神在课堂之外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持续发力。
2.6 以培养应用型教师队伍为根本
聘请校外专家、企业精英和技术骨干等充实实践教师队伍,开展专题讲座、指导实践、双创项目和竞赛,提升“双师型”教师比例;通过“青年教师导师制”“教师社会实践制度”“教学技能竞赛”“教师发展中心”实训等多项举措提升教师实践能力,将指导学生创新、竞赛纳入教师考核和晋升体系,调动教师积极性,保障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构建科研团队为单位的课程组、双创项目和毕业论文指导组,将教师科研与人才培养全过程深度融合,强化科学研究对人才培养的支撑度。
3 应用型地方农业高校服务于区域发展的文化协同创新模式
英国学者E·阿什比指出:“任何类型的大学都是遗传与环境的产物。”地方农业类高校与区域发展有着天然的地域联系,办学思路、价值导向和师生的理想信念、行为准则与区域文化中农业相关领域的发展紧密联系。具有区域特色的高校文化氛围浓厚,办学理念与区域文化协同发展,创新提高。
3.1 深耕区域文化特色,构建农业高校特色育人理念
高校人文精神是办学历史文化沉淀和升华的长期过程[4]。地方高校不论是在育人理念、学科特色,还是提炼特色文化等方面均会受区域文化的影响,要对区域文化进行深耕细作,最大化发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功能。一是系统审视地方农业高校开展区域文化特色育人的时代意义,落实立德树人、实现铸魂育人的根本目标。扭转重技能传授轻文化传承、重专业学习轻思政育人的倾向;强化区域文化特色与当代育人机制传承研究,取其精华,吸其特色,构建极具特色的农业高校文化模式。二是将区域文化纳入农业高校人才培养各环节,促进文化教育、专业教育、思政教育和人才培养工作同向同行。三是将育人实效纳入单位考评和教学评价体系,将学生学习和第二课堂成绩纳入学业和综合测评体系,构建全校师生参与和全过程跟踪的考核评价机制。
3.2 探究区域文化价值,构建农业高校特色学科体系
区域文化的价值在于能否提升本地区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而地方农业院校需从区域文化中寻求突破,才能理清区域文化内涵,化地域特色为学校特色,打造地方农业院校优势学科群,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办学理念,提升育人质量。一是依靠区域农业文化资源优势,打造农业特色项目。在现有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对课程设置进行调整,如在农科类课程中增设农业文化等课程,如数万垦荒人开垦北大荒形成的“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北大荒精神,维护国家主权和海洋权益的“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特别有作为”的南沙精神,改造红壤形成的“执著奋斗、求实创新、情系三农、服务人民”的祁阳站精神[5],提升学生的文化理解和文化认同感,加强学生开展文化践行的主动性。二是设置学生与地方农耕文化实践教学环节,组织学生走进企业和现代化大农场,参观农机博览园、万亩大地号、玉米地养大鹅、稻田养虾等,增加学生对传统农业的认知,培养学生对农业文化的兴趣。
3.3 发挥高校传承使命,弘扬区域文化理念
区域文化的发展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为了更好地继续和发扬区域文化中的农业文化精神,地方农业类高校要对农业文化精神进行再认识。一要对地方传统农业文化研究实施科研立项,用现代科学理念更新传统文化精髓,适应现代社会发展。二要寻求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结合点,实现传统农业文化创新,焕发活力,发挥育人价值。如近几年黑龙江大豆亩产336.2kg、新疆大豆亩产453.54kg、籽棉亩产 546.9kg、玉米亩产 1663.25kg、江苏水稻亩产1071kg,这些都是传统精耕细作农业与现代化农业相结合所创造的成就,通过高产典型展示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的独特魅力。三要全方位加强地方传统农业文化的宣传力度。鼓励学生和教师在各类学术会议作报告,宣传和弘扬区域特色文化,扩大地方高校及其研究成果的知名度;建立区域特色文化长廊、博物馆、名人雕塑,定期制作和推送农业文化教育视频,构建线上线下协同育人的教育矩阵;建立区域文化宣传公众号,发布研究信息,吸引更多关心区域文化发展的单位和个人关注;举办农业类院校“植物语言竞赛”“农耕文化说”等活动,搭建学生交流竞技舞台,实现传统文化教育由单打独斗走向聚合发展,由封闭学习走向开放提升。
3.4 打造区域特色研究团队,助力文化传承和地方经济繁荣
创新区域文化需要依托地方高校和科研机构,聚集相关领域学者,形成科研团队,保证研究的稳定性和持续性。一是依据区域文化特点和优势,科学规划建立研究团队;选好方向领路人和研究梯队建设,要吸纳具有一定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的专家学者加入科研团队,保证研究成果的科学性;完善和创新科研团队的奖励和管理方法,提高工作积极性。二是以相关教学院系教师为依托建设省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为更多喜欢和钻研区域文化传承的学者和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增强区域文化影响力;基础条件好的高校可申报相关专业,提高区域文化人才培养质量,利于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建设。三是构建高校区域文化研究相关专家学者与当地主管部门定期交流平台,实现区域文化协同发展、完善创新,为区域发展当好参谋;定期举办区域特色的学术论坛,围绕区域农业热点和难点问题开展学术交流与研讨,推动研究工作的有序开展,加快科研成果落地实施;建立研究成果的评价政策,加速具有应用价值的成果及时付诸生产实践;推动以地方高校为依托的区域文化产业集群建设,促进文化传承,带动地方文化产业繁荣。
毛泽东同志提出“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思想[6],对传统文化的积极成分予以发掘,并推陈出新。应用型地方农业类高校在服务于区域发展的文化传承与创新中,应遵循这项原则,围绕区域文化特色,科学地梳理区域文化,立足区域文化资源和优势打造切合行业和产业发展的“新农科”院校发展的新模式,从根本上培养大学生的知农爱农情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和处世态度,让大学生形成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实现教育目标,推进应用型地方农业高校对区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