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创新社区金融服务研究
2021-11-30刘媛媛
刘媛媛
(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0)
社区金融服务的本质在于城市社区居民接受银行部门或者其他类型金融机构提供的存取款服务、金融理财服务以及金融安全常识宣传服务,进而达到金融服务便民化的目标宗旨,创新与丰富金融服务开展形式。由此可以判断出,社区金融服务本身具备便民性与快捷化的明显优势,因此值得被推广普及于城市社区范围。近些年以来,社区金融服务的表现形式正在不断得到创新,相关部门针对社区金融服务也在不断增强扶持与监管力度。
一、社区金融服务的基本特征
社区金融服务,指的是银行等金融机构通过为城市社区居民提供理财服务、金融安全常识教育宣传服务以及其他种类的基础金融服务,进而达到方便社区居民日常生活以及提升社区居民金融安全意识的目标[1]。从根本上来讲,社区金融的出现是多元化的发展趋势,金融机构以客户经理制为基础,投资理财为中心,高科技手段为条件,以满足社区内业主与组织在金融产品及金融服务的全方位需求为目标,并与开发商合作创建与提供具有创新意义的社区及相关的金融产品及服务。
与一般意义上的社区银行不同,社区金融有效地整合了银行、开发商及社区业主的供给及需求,能够提供全功能的银行业务并满足其在银行、证券及保险等方面的需求,如银行提供企业授信、结算、外汇业务及面向业主的储蓄存款、消费信贷、居家理财、代收代付等各项业务。社区金融首要的目标是可以构筑在稳定、可靠的信用条件下的金融运行环境,重建市场经济的信誉机制。并且,社区金融服务是为某一个社区固定的客户提供金融产品与服务,从而使其为实现其个性化、多元化、网络化的需求提供了有效的基础和条件[2]。
二、社区金融服务目前面临的困境难题
首先是社区金融服务的覆盖领域与范围相对狭窄。社区金融服务涉及的具体种类与对象将会直接决定社区金融服务的覆盖影响效果,充分体现了社区金融服务覆盖领域扩展的必要性[3]。但是在目前的情况下,社区金融服务的种类相对较为单一,进而导致社区居民无法享有种类多样以及覆盖范围领域较广的优质社区金融服务。
其次是社区金融服务未能形成稳定完善的服务保障机制。某些中小银行在提供社区金融服务的情况下,通常都会由于欠缺资金支撑以及物质基础保障,从而导致社区金融服务中断提供的后果产生,不利于维护社区居民的金融安全权益[4]。现阶段的社区金融服务体系由于受到服务对象与领域的局限,进而导致社区金融服务无法达到全面覆盖的良好运行实施效果。某些社区老年人由于缺乏正确的金融理财引导,因此导致财产权益遭到侵害,无法保证社区金融服务的良好成效性。
再次是社区金融服务欠缺必要的金融服务监管。社区金融服务的全面开展实现过程必须要得到规范约束,否则在缺乏金融服务规范的情况下,社区居民的金融服务权益很难得到切实的保障,并且还会导致社区金融服务存在随意性与盲目性的开展趋势。从现状来看,很多城市社区范围内的金融服务运行实施过程仍然缺少相关部门监管,金融服务的提供主体与提供对象存在模糊性。社区金融服务的监管力度缺失,无法确保社区金融服务充分适应当前时期的老龄化背景与趋势。金融服务质量在根本上决定于服务保障体系的科学性与健全性,当前各个城市社区开展实施的居民金融服务整体上欠缺服务保障机制,那么将会造成社区金融服务欠缺发展后劲,社区金融服务的顺利实施过程缺乏基础资源保障。
三、社区金融服务的强化创新措施
社区金融服务诞生于社区化、城市化与老龄化的当前时期背景下,因此充分展现了金融服务领域实现全面转型的重要实践意义[5]。现阶段的金融服务提供企业需要面临非常激烈的金融行业市场竞争,金融服务机构有必要将城市社区确定为关键性的金融服务提供场所,深入挖掘社区范围内的金融服务资源,依靠社区服务对象来树立金融服务机构的优良信誉形象,展示社区金融服务模式创新的价值与作用。
具体在实践中,强化与创新社区金融服务应当重点体现为以下举措:
(一)拓展丰富社区金融服务的内涵与种类
社区金融服务的种类是否具有多样化与丰富性的特征,在根本上决定了社区金融服务对于社区居民产生的吸引力,并且关系到社区金融服务的提供效果。但是在目前看来,社区金融服务的种类仍然较为单调,某些社区金融服务未能覆盖于较大范围的城市社区居民。为了实现对于社区居民基本金融权益的切实保障,那么现阶段针对社区金融服务的传统实施模式亟待进行转变与创新,适当拓展金融服务的覆盖领域范围。社区金融服务的提供主体应当密切结合社区居民的真实需求,突出以社区居民为本的金融服务理念宗旨。
社区金融质量将会给社区居民留下非常直观且深刻的印象,而且决定了社区金融机构本身的综合资源实力。社区金融服务在进入大数据时代的当前背景下,金融服务质量决定了社区金融机构的服务竞争能力以及自身形象。为了保证社区居民享有优质的社区金融服务,那么社区金融机构的具体工作人员应当善于将大数据平台作为开展社区金融服务工作的关键保障支撑,运用大数据媒介来联系并且沟通社区居民。金融服务人员应当能够自主制作社区居民的电子化调查问卷,定期将其发放给不同类型的金融服务需求群体,从而做到准确了解社区居民的金融服务需求,增进社区人员以及社区居民的情感沟通联系。在业余时间里,社区金融服务人员必须要不断致力于大数据知识素养与技术素养的提升,旨在提升社区金融服务的品质。
例如针对老年人的特殊社区金融服务对象而言,社区银行以及其他金融服务机构就要侧重于引导老年人形成科学正确的理财观念,通过实施金融安全基础常识宣传与讲解的方式来帮助社区老年人增强金融理财安全意识,避免老年人的金融安全权益遭到侵害。此外,社区金融服务机构针对日常工作收入相对稳定以及具有购房需求的青年人群体应当侧重于提供理财类与借贷类的社区金融服务,方便上述的城市社区居民接受快捷的金融服务,充分体现便民化的社区金融服务实施思路。
(二)健全社区金融服务的保障机制
社区金融服务涵盖多个层面的金融服务提供内容,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中小型银行以及其他社区金融机构为社区居民提供存取款等基本理财服务。除此以外,社区金融服务机构还要为城市社区居民提供理财安全宣传、金融常识教育以及其他多种类型的金融服务,全面致力于确保社区居民的财产安全权益。因此,社区金融服务的顺利开展实施过程必须依靠金融服务物质基础作为支撑,金融管理部门目前针对社区金融服务领域应当提供更多的物质资源保障。
基础设施保障体系构成了社区金融机构创新金融服务模式不可缺少的重要保障支撑,社区金融机构目前应当争取更大范围的大数据建设资源支撑,对于特色金融服务模式以及特色服务平台予以完善建设。社区金融机构针对居民服务体系应当全面展现特色化的建设思路目标,致力于社区居民为本的金融大数据资源库建设实践宗旨。现阶段的很多社区金融服务人员没有达到良好的业务素养层次,影响到社区金融服务成效性。因此,社区服务人员必须要具备良好业务素养,对于大数据资源应当进行正确的利用。否则社区服务人员如果缺乏数字化的专门业务素质,则会造成社区金融机构的大数据基础平台设施被闲置或者浪费,无法达到社区金融服务应有的效果。作为社区金融机构的管理与服务人员都要致力于自身素养提升,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加优质的社区金融资源与服务。相关部门也要为社区金融机构提供必需的物质资源支撑,支持社区金融服务机构完善金融服务内容。
某些城市地区的社区金融服务之所以表现为缓慢的进展过程,根源就在于当地的社区金融服务欠缺物质基础支撑。为了帮助中小银行等社区金融服务提供主体更快建立起金融服务的良好信誉形象,那么金融管理部门有必要为其提供更多资金扶持与支撑,运用倾斜扶持的方式来支持中小社区银行拓展自身的业务领域范围,依靠丰富物质资源来创造多样化的社区金融服务实现方式。
(三)增强社区金融服务的监管实施力度
社区金融服务领域如果缺少必要的金融服务监管,那么将会造成社区金融服务表现为运行实施秩序混乱的状态,不利于有效规范金融服务的提供秩序。并且,欠缺金融服务监管的状态还会造成侵害社区居民法定权益的现象产生,严重损害了金融服务提供主体的优良市场信誉。因此在目前的情况下,金融监管部门必须要深刻认识社区金融服务监管的实践保障作用,对于该领域的金融服务提供主体实施必要的控制管理。
现阶段的某些金融服务提供主体由于缺少严格与规范化的金融服务监管,因此导致金融服务机构表现为侵害社区居民财产安全权益的不良行为,破坏了社区金融服务的良好运行秩序。为了避免以上后果的产生,那么作为金融监管部门必须要准确界定与限制社区金融服务的提供主体,禁止不具备法定资格的金融服务机构随意进入到社区金融服务领域,全面净化社区金融服务的市场运行环境。
四、结束语
经过分析可见,社区金融服务的强化创新举措必须要得到有序地推进,旨在保证城市社区居民享有基本金融服务的权益,全面助推社区金融服务达到更高层次的规范化与科学化实施水准。目前,金融服务监管部门正在不断致力于约束规范社区金融服务,确保为社区金融服务的顺利开展提供物质基础支撑,鼓励社区金融服务机构创新金融服务方式。具体在实践中,社区金融服务的开展实施模式还会得到全面的调整转型,确保在根本上丰富社区金融服务的内涵,促进社区金融服务实现科学化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