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总目次
2021-11-30
(括号内数字依次为期数、页码)
以世界观为切入点学好马列经典
侯惠勤(1, 1 )
监督权的再监督:逻辑理路与空间拓展
陈 朋(1,10)
基于智能时代的科学划界标准新探
邱德胜,沈冬香(1,17)
“软工作”兴起:“智能+”时代人的本质复归
王水兴(1,24)
新冠肺炎疫情下的餐饮业:冲击与分化
杨 波,夏筱君,陈媛媛(1,31)
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融资约束与公司价值的关系
李仲泽,陈钦源,王跃堂(1,41)
区域环境府际合作治理的实现机制
毛春梅,曹新富(1,50)
生态治理“简约化”的实践与反思
胡 亮,郑玉婷(1,57)
自觉治理:公共危机基层社会共治的行为动机及作用逻辑
蒋 澎(1,64)
国土空间规划中“双评价”的内在逻辑与外部定位
吴宇哲,潘绘羽(1,73)
货币政策的城市房价传导异质性及房价溢出效应研究
潘海英,史 梦,汪 欣(1,80)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能减缓城镇贫困吗?
李东坤,郑浩生,张晓玲(1,89)
美墨水债问题:国际水权纠纷的新发展
王志坚,邢鸿飞(1,98)
文化自信的构成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社会生成
戴 锐,徐 菲(2, 1 )
中国现代性建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重要视角
赵园园(2, 9 )
论新时代红色基因传承的鲜明特色
周 静(2,16)
张闻天陈列馆育人实践的理论沉思——兼论高校红色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
李舍梅(2,21)
融资融券、股价响应速度与异质性
方先明,冯翔宇(2,28)
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双目标驱动下货币政策最优控制研究
伍 梦,徐千雅(2,39)
国际组织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的问题与中国的对策
李 杨,郭梓晗,蔡春林(2,47)
“双循环”背景下我国“一带一路”企业供应链合作生态系统研究
申 远,陈牡丹,申俊龙(2,54)
跨境河流水量冲突诱致因素解析
吴凤平,许 霞,李 芳(2,62)
中国医养结合模式治理的基点、焦点和要点
原 新,金 牛(2,71)
大数据背景下智慧医养护一体化5I模式研究
吴 方,李 菁,孙铭阳(2,79)
互联网何以消解志愿失灵?——基于第三部门抗击疫情的行动分析
李 健,荣 幸(2,88)
需求侧管理视角下社会救助体系分层分类改革研究
匡亚林(2,96)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生产的逻辑理路
张卫良,薛 菁(3, 1 )
论友善核心价值观信仰化及其根据
黄明理,任 君(3, 9 )
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的百年演进及其动力机制
孙 亮(3,16)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伦理关系的认识与塑造
焦金磊,王露璐(3,22)
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的功能图景与预案优化
陶 鹏,张家俊(3,31)
人工智能时代的社会风险治理创新
周利敏,谷玉萍(3,38)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政府动员与社会组织回应——基于新冠疫情防控的混合研究
周 俊(3,46)
基于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信任与信心”舆论引导策略实证研究
郑 湛,王 慧,肖 磊(3,54)
企业多重雇佣关系模式对职业胜任力的影响研究
张宏如,孙 继,李功华(3,63)
旅游业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研究
毛丽娟,夏杰长(3,71)
基层河长胜任力模型构建的实证研究
汪 群,傅颖萍,钱慧丽(3,80)
论互联网医疗第三方平台的风险及应对
陆海波(3,89)
融资租赁:民营养老机构设施升级的路径选择
韩振燕,姚光耀,刘唯一(3,97)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研究的现状审视与进路展望
郭 昭(4, 1 )
习近平关于和平发展重要论述的生成逻辑
郑金鹏(4, 7 )
数字资本主义时代马克思财富思想的在场逻辑及价值意蕴
严 松(4,15)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对重大危机事件的网络化模式构建
王国鹏(4,23)
人工智能视域下的深度伪造与政治舆论变异
张爱军,王 芳(4,29)
智能时代的价值冲突及其化解路径
杨小丽,赵宝军(4,37)
智能化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刘 军,史梦雪,招玉辉(4,44)
数字经济时代开放银行发展模式与路径:中英两国对比研究
郭亦能,肖斌卿(4,51)
城乡基层智慧治理体系构建的基本范式、制约因素与创新路径
杨嵘均(4,60)
社会工作介入“社区韧性”的生产机制与“韧性社区”的目标构建——基于对重大疫情防控的经验研究
徐选国,陈杏钧(4,68)
“一带一路”倡议对我国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
于津平,黄 真(4,77)
零售商公平关切下闭环供应链入侵策略演化博弈研究
胡雨菲,陈良华,沈 红(4,86)
混合风险厌恶下预防性努力投资决策
杜景南,黄德春,程 文(4,96)
比较优势、竞争优势与区域一体化
林毅夫(5, 1 )
赶超战略的起源:殖民、制度与威权体制
赵秋运,李思静,魏智武,杨冀轩,李致远(5, 9 )
政府发展战略与企业就业——基于新结构经济学的研究视角
姜 磊,杨 洁,郭玉清,张馨月(5,17)
发展战略对能源消费强度的影响——基于新结构经济学的分析
朱 欢,李欣泽(5,26)
城市化、结构变迁与生态环境
刘 舫,郑 洁,李红勋(5,37)
基于运行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建构初探
代玉启,覃鑫渊(5,48)
马克思空间经济思想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构建
郑琼洁,徐春华(5,54)
习近平关于文艺工作重要论述的思维特色
邱爱金,王 岩(5,61)
金融普惠、数字化转型与农村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
董晓林,朱晨露,张 晔(5,67)
数字基础设施对就业变动的影响——来自制造业的证据
施震凯,邵 军,刘嘉伟(5,76)
公共危机情境下城市居民响应社区治理的困境——以上海市民参与新冠疫情防控为例
汪伟全,赖 天(5,83)
项目进村与社区回应: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机制研究
常亚轻,黄健元(5,94)
绿色民法典背景下物业公司违反环境管理义务的侵权责任
晋 海,王 妍(5,101)
马克思哲学批判性思维的范式转换
高毅波,秦 龙(6, 1 )
马克思对黑格尔现实观的批判性超越
郑康康,韩凤鸣(6, 7 )
新时代文化战略与文化强国实践策略
刘维兰(6,14)
数字技术背景下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建构
于毓蓝,陈小燕(6,22)
数字赋能:大数据赋能乡村治理现代化的三维审视
黄 博(6,28)
大数据背景下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跨界治理的伦理意蕴
李诗悦(6,37)
WSR视域下政府数据治理影响因素与路径研究
李 锋,柳 浩(6,44)
本土产业集聚、FDI流入与城市创新能力
马野青,余嘉莉(6,54)
黄河流域经济型环境规制如何影响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许长新,甘梦溪(6,62)
高铁开通对城市人口变化、流量经济集聚的影响
姚震宇,张松林,陈孝琳(6,70)
中国区域全要素水资源利用效率及其影响
许晶荣,黄德春,方隽敏(6,77)
人口迁移流动与城镇化的再审视——来自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启示
陈友华,蔡正广(6,85)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环境风险与防范
朱正远(6,94)
论污染源监测数据的证据效力
李义松,闫 洁(6,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