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创新理念下广西企业绿色竞争力提升研究
2021-11-30甘佺鑫
甘佺鑫,叶 冰
(广西财经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3)
1.生态创新与绿色竞争力的内涵
1.1 生态创新理念研究
在1996年,Fussier在其出版的《驱动生态创新:创新突破和可持续》一书中首次提出了生态创新理念,把生态创新理念解释成可以缓解环境压力同时又附带商业价值的新型物品。1996年,生态创新第一次被明确提出后,国外大部分学者将生态创新定义为一种实现环境绩效和经济绩效双赢的行为,也有部分学者将生态创新定义为“能够改善环境绩效的创新”。我国学者更加倾向于第一种解释,杨燕(2013)强调生态创新不同于一般创新,生态创新同时强调经济绩效和环境绩效。彭雪蓉(2014)认为生态创新目标具有“二元性”,即生态创新追求企业和环境的“双赢”。后来不断有学者认为生态创新的内容不仅包括产品和工艺创新,也包括管理创新。
1.2 绿色竞争力研究
国内孟晓飞、刘洪(2003)最早提出关于企业绿色竞争力的观点,它表现在企业的产品、文化、能力、资产中。企业绿色竞争力被认为是在现有的制度下,对技术的改进和创新去改变资源的转换方式以减少对环境的伤害去为企业获得竞争优势。吴晓玲(2005)把绿色竞争力的内涵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描述,分别是发展度、协调度和持续度。袁泉(2003)把绿色竞争力概括为绿色技术、绿色生产、绿色文化、绿色营销等等。吴晓玲,薛秀娟(2005)分析了影响企业绿色竞争力因素,归纳了影响企业绿色竞争力的因素,有企业文化、生产技术、市场需求等。
2.广西企业绿色竞争力的现状
2.1 广西绿色资源的情况
据文献所知,广西绿色资源占全国绿色资源比例与广西人口占全国人口比例相比而言较低。广西的总人口数占全国总人口数的28.20%,但是广西的森林面积仅占全国总面积的5.62%、广西的水资源总量也仅占全国总量的5.49%。广西这些主要的资源总理都远远低于我国的平均水平,基于广西资源的基本情况,其绿色资源总量较少,因此广西企业必须在生态创新理念下,力争提升自身的绿色竞争力。
2.2 主要制造业企业的情况
总体上讲,广西制造业上市企业对比全国其他省份来说偏少,产品竞争力弱,而且企业集中的行业主要以高污染和高耗能的企业为主,制造业升级转型和节能减排的压力仍然较大。在广西的制造业企业一共有17家,其中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较多,有索芙特、st河化、两面针、st南化、柳化股份、st国发等6家;医药行业有3家,分别是桂林三金、中恒集团和st北生;制造化学纤维的是恒逸石化1家;一家专业设备制造企业是柳工;2家食品制造业分别是南方食品和黄氏乳业;造纸及纸制品业1家为贵糖股份;农副产品制造业1家为南宁糖业;食品制造业1家为皇氏乳业;黑色金属冶炼加工业1家为柳钢股份;木材加工制造业1家为丰林集团;
2.3 主要工业产品
广西上市企业工业产品主要集中在成品糖、化学药品、化肥、钢材、有色金属、食用油、卷烟、纸、氧化铝、铝、铁合金、水泥、汽车、发动机等。这些制造企业的主要产品都是生产中会耗费大量自然资源的产品,让广西的资源环境面临了很大的压力,资源的消耗促使这些制造业企业研发改进、创新其生产道路。
2.4 主要制造业企业经营现状
从近年数据看,广西制造业盈利的第一名都是非金属矿物制品业,虽然是利润的首要创造者,但是高耗能、重污染的传统行业也面临着发展机遇受阻和后劲不足的问题[7]。
自从“十三五”以来,生态发展迅速袭来。在“十三五”时期,我国的产业分工体系发生了新的变化,广西企业的创新能力和资源利用的效率跟发达地区企业存在一定的差距,在此之中遭受到发达地区和低成本地区企业的双重冲击。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要创造者,广西制造业企业转换其生产方式的任务迫在眉睫,广西制造业企业在复杂又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必须提升自己的绿色竞争力去抵御市场风险。在生态创新理念下,广西企业积极响应政策,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资源型产业生态化改造和新兴生态产业发展,启动实施“千企技改”工程,努力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提升其绿色竞争力是赢得竞争优势的必然战略[8]。
3.西部地区企业绿色竞争力不足的原因
3.1 绿色人才培养存在误区
许多人认为绿色人才的培养仅仅是教育学生不乱扔垃圾,养成爱护环境的好习惯。然而绿色人才的培养并非仅仅如此,我们要彻底转变人们的思想,给人们传输最基础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并鼓励人们学习新的能源技术去改变生产发展的模式。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仅仅是绿色人才培养的小部分,还必须结合专业课程和专业技术的教学才能培养好绿色人才[9]。
3.2 高校相应的绿色技术专业招生不足
广西地区高校开设绿色技术和环境类专业很少,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目前只有广西大学和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等学校开设相关专业。涉及环保产品研发、工艺创新和环境管理的专业招生少,创新绿色技术研究人员缺乏。在环境保护部公布的创新技术高级职称人员中,西部地区尤其是广西绿色技术专业人员缺乏。
3.3 企业难以承担前期的环保开支
企业生产真正的“绿色产品”,是在整个产品的生命周期都贯彻绿色生产的理念。“绿色产品”的研发需要投入持续的科研经费,很多企业难以承担前期的高额环保费用。如果该产品的消费者“绿色”认识比较欠缺时,企业的“绿色产品”有可能会面临消费者不愿意买单的情况。
3.4 环保机制的设计仍有缺陷
有些企业环境保护意识淡薄,在企业管理中会钻现有环保管制的漏洞,很多传统的制造业企业并没有从根源上改变其生产方式,只是对生产后的废料进行简单的伪环保处理,这时企业消极的绿色生产也能通过环保管制。环保机制的不健全,让很多未真正实现绿色生产的企业治标不治本。
4.生态创新理念下广西地区企业绿色竞争力提升的对策
4.1 加强高校“绿色人才”的培养
高校是为社会提供人才的主要基地,学校应该推出符合当下的新教学方案,将环境保护和全新的生态理念结合到教学当中,并开设相关的专业,例如:环境工程、工业环保与安全技术、环境污染与治理等培养专业人才,培养具有“绿色”意识和“绿色”技术的全新人才。
4.2 推行产品全生命周期设计和建设绿色供应链
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成为当今制造行业共识。在整个产品的生命周期里,用最少的资源去创造尽可能多的产品,做到产品性能高和环境低负担。企业生产中的各项任务实行全产业链责任管理,以绿色环保的方式开展各项业务运营,构建绿色供应链。将绿色生态理念融入到产品设计开发、物料采购、生产制造、物流销售、产品废弃物管理等全生命周期,以绿色循环经济实现美丽中国建设。
4.3 建立绿色制造企业协同共生网络
绿色制造是一个现代化的制造模式,是当今制造工业企业发展的大方向,其把资源、能源、环境三者纳入设计考虑,最终为了使整个产品的生命周期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优化。
在“共享经济”热火朝天的今天,企业也应成立其协同共生网络,在此网络里的企业可以共享资源。共生网络形成一个闭环的循环系统,例如:其中一家企业的生产废弃料或许可以共享给另一企业,成为其的生产原料。废物的再利用、再循环,会大大降低企业的污染物排放,减少污染。在共享经济的启发下,企业共生有望成为提高制造业企业绿色竞争力的新途径。
4.4 构建和完善企业绿色管理体系
管理能力是保证一家企业能够合理运转的核心能力,一套有效的管理体系可以激发企业的活力和保证企业的运转效率。绿色管理体系是企业管理体系的一部分,是把绿色发展理念融入企业管理中的一种管理理念,绿色管理就是让企业既能实现经济效益又能获得环保效益。
要鼓励更多的广西企业加入国际性的ISO14000环境管理标准体系,用ISO4000体系的标准去生产、管理产品,可以让企业的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用绿色体系的认证促使企业的产品符合国际的环境标准,取得该认证不仅可以提升企业的绿色形象,还可以为企业产品获得绿色竞争力。
5.结语
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在生态创新理念下,企业提高绿色竞争力已经势在必行,绿色竞争力已经成为了企业新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在提高其绿色竞争力的同时不仅能为企业自身赢得竞争优势,还可以降低生产、销售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和提供“绿色”人才的就业机会,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