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传染性肠胃炎的诊断与防治

2021-11-30崔茂学

广东开放大学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肠胃炎圈舍小肠

崔茂学

(贵州省盘州市农业农村局 553537)

猪传染性肠胃炎属于高度接触性消化道传染病,病猪会出现明显的腹泻、呕吐、脱水等症状,该病危害大,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养殖场户要认真做好防治工作。

1 发病原因

1.1 环境因素

猪肠胃炎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环境因素所导致的。尤其是在冬春季节,由于气温变化大,圈舍防寒保暖不及时,阴暗潮湿,积聚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无法及时排出,极易导致诱发猪肠胃炎等疾病。与此同时,针对一些小型养殖场及散养户,预防意识差,冬季保温不到位,导致猪群频繁遭受应激,抵抗力下降的情况下会增加猪肠胃炎发病率。此外,圈舍卫生状况、通风状况均是影响猪群健康生长的重要因素。

1.2 饲养管理因素

部分养殖场户在饲养管理期间,管理工作不到位,是诱发肠胃炎的关键因素。在冬春季节,频繁换料,没有做到定时、定量喂食,或者喂食了猪群一些腐烂发霉变质的饲料,或者喂食了一些带有冰渣的饲料,均有可能诱发肠胃炎。冬春季节气温低,如饮水没有进行加温,饮用凉水后严重刺激猪的胃肠道,进而产生应激性肠胃炎引发腹泻症状。

1.3 其他应激因素

转群、分群不科学,长途运输以及引种操作不当,均会增加猪肠胃炎发病率。猪传染性肠胃炎病毒,主要是由于肠道内容物长时间滞留引发炎症导致腹泻的。如生猪存在肠道阻塞,则会严重增加猪传染性肠胃炎的流行程度。需要注意的是,一些细菌、病毒性疾病的发生,会降低猪群抵抗力,诱发肠胃炎。

2 流行病学

猪传染性肠胃炎病原为冠状病毒属传染性肠胃炎病毒,该病传染源为患病猪及带毒猪,病毒主要潜伏于猪的肠内黏膜、小肠内容物中,病猪乳汁及鼻液等分泌物也存有病毒。该病可发生于任何品种、性别、日龄的猪,尤其是仔猪有着更高的发病率。健康猪直接接触病猪或者带毒猪,间接接触被病猪所污染的饲料、器具等,均可导致感染发病。病毒主要是通过呼吸道及消化道等方式传播的。在生猪养殖中,如饲养管理不到位,饲养密度过大,圈舍卫生条件差,防寒保暖不及时,均会增加该病的发生几率,尤其是在冬春等寒冷季节及早晚温差较大、气温骤降的时节,该病发病率最高[1]。

3 典型症状

猪传染性肠胃炎大多发病较急,传播速度较快。哺乳期仔猪发病率较高,吃奶后会出现呕吐、水样腹泻等症状,粪便呈灰白色、灰褐色。观察粪便可发现有一些凝乳块。大部分病猪会出现高烧现象,腹泻后体温降低,精神状态不佳,食欲下降,皮毛暗淡无光泽,病猪日渐消瘦,长时间腹泻导致脱水,最终因衰竭致死。部分耐过猪后期生长发育缓慢,影响出栏。

4 病理变化

解剖病死猪尸体,可以发现其胃部和小肠出现明显的病变现象。病猪胃肠内有大量凝乳块,胃黏膜充血并覆盖一些黏液,幽门区有坏死灶。肠系膜淋巴结出现明显的水肿及充血现象,小肠异常膨胀,肠壁发亮,小肠内有一些灰白色液体,呈卡他性炎症病变,检查心脏、肺脏及肾脏等器官无异常。

5 诊断要点

在诊断方面,结合病猪呕吐、腹泻以及脱水等临床症状,尸体解剖病变等即可作出初步诊断。通过病原学检查可确诊,在试验中需要取病死猪小肠病变组织做冷冻切片或者小肠黏膜抹片风干后用丙醇固定,然后进行荧光抗体染色水洗镜检,可以发现有绿色荧光,即可确诊[2]。

6 治疗方法

6.1 西药疗法

当前,猪传染性肠胃炎治疗主要以对症治疗为主。首先,在预防酸中毒和脱水方面,可使用3.5g氯化钠,1.5g氯化钾,2.5g碳酸氢钠,20g 葡萄糖,1000mL 水,将上述药物充分溶解后供病猪饮用。如病猪不愿饮水,可以静注10%葡萄糖生理盐水,或者5%碳酸氢钠溶液亦可。

为避免病猪继发感染沙门氏杆菌病、肺炎,要积极做好防治工作,可以使用庆大霉素、恩诺沙星以及环丙沙星等药物防治,效果良好。此外,口服高免血清10mL,每天1 次,连续服用3d,亦可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6.2 中药疗法

在西药治疗的同时,辅以中药治疗效果更加理想。取50g半夏,50g 黄连,60g 甘草,70g 枳壳,80g 乌梅,80g 诃子,100g 秦皮,100g 黄檗,120g 白头翁,将上述中草药加入适量水浸泡1h 后煎熬成药液,去渣温服,小猪每次30mL,大猪每次50mL,早晚各1 次,连续用药3~5d;取60g 甘草,100g 黄连,100g 厚朴,100g 白术,100g 地榆,100g 秦皮,100g 黄檗,150g 莱菔子,200g 山楂,200g 白头翁,将上述药物加入适量水浸泡1h 煎熬成药液,去渣温服,每次50mL,早晚各1 次,连服3~5d。

6.3 病例分析

2021 年2 月份,我镇蔡某家的生猪养殖场部分猪出现腹泻、呕吐等病态,养殖人员及使用抗生素等药物治疗,效果不大,并陆续有多头有猪出现同样症状,养殖户随即前来求诊。接诊后立即赶往养殖场进行检查诊断,发现病猪为哺乳仔猪,存在严重的呕吐症状,尤其是在吃奶后,呕吐较为剧烈,并伴有腹泻现象,食欲下降,体温升高至40℃,日渐消瘦,并有2 头仔猪由于剧烈腹泻出现脱水现象。据统计,该养殖场先后共有10头仔猪出现同样症状,发病仔猪大多为10 日龄内。对养殖圈舍进行检查发现,圈舍光照不佳,阴暗潮湿,圈舍温度低,仔猪蜷缩扎堆取暖,垫料板结,病猪体表湿度大。结合病猪临床发病症状及养殖状况,最终诊断为猪传染性肠胃炎,随即采用上述中西结合方法治疗,综合治疗3d,病猪腹泻及呕吐症状明显改善,继续治疗2d,病猪完全康复,1 周后复诊无复发迹象[3]。

7 预防对策

猪传染性肠胃炎防治关键在于“防”,为降低发病率,养殖人员要提高预防意识,强化饲养管理工作。针对初生仔猪,要及时吸允初乳,提高抵抗力。要保证饲料营养均衡,可在饲料中加入适量的维生素、蛋白质、微量元素等,提高饲料营养。要保证圈舍光照通风正常,及时做好防寒保暖工作,避免应激发病。要及时清理粪污,清水冲刷地面,并做好消毒工作,制定完善的消毒计划,合理选用消毒药物,如:石灰水、过氧乙酸、氢氧化钠等,要轮换使用消毒药物,避免出现耐药性,提高消毒效果。要做好预防接种工作,这是当前预防猪传染性肠胃炎的重要手段,要结合本地、本场猪传染性肠胃炎发病趋势、流行特点,制定针对性的免疫接种计划,保证疫苗质量,严格控制免疫接种剂量。在母猪生产前1 个月,注射传染性肠胃炎弱毒冻干疫苗2mL,仔猪通过哺乳可被动获得免疫抗原体,降低发病率。针对仔猪,可静脉注射0.5mL 传染性肠胃炎弱毒疫苗,针对育成猪,可接种1~2mL 传染性肠胃炎弱毒疫苗,免疫有效期为半年,到期后应及时接种,实现对猪传染性肠胃炎的有效防控。

8 结语

综上所述,猪传染肠胃炎高发背景下,积极做好诊治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分析猪传染性肠胃炎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及诊断要点,并探讨了该病的治疗方法和预防对策,希望能够起到借鉴作用,旨在保障生猪养殖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提高养殖效益。

猜你喜欢

肠胃炎圈舍小肠
羔羊安全过冬留意五方面
一种畜牧养殖圈舍的设计
肠胃炎该怎样护理
吃什么食物有利于肠胃炎的恢复
一根小肠一头猪
肥美汆小肠
冬季种猪蹄裂的防治方法
双气囊小肠镜:对肠道进行无死角检查
重度肠胃炎患者吃鸡蛋会加重病情,是真的吗?
小肠深处来“探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