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不都是因为缺铁
2021-11-30柳小晓
■柳小晓
贫血不是病,而是一种症状,是指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减少,低于正常范围下限的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贫血在我国人群中总的发生率据估算大约在10%左右。
很多因贫血来就诊的患者,其中90%可确诊为缺铁性贫血,经正规补铁治疗后贫血可以纠正。然而仍有少数患者,虽然血常规提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骨髓也是单纯的小细胞低色素骨髓象,但血清铁蛋白并不低,补铁治疗后也并不见明显好转,甚至会出现“越补越贫”的现象,这是因为造成贫血的原因不止缺铁一种。
贫血的原因
1.营养性贫血
贫血可能和缺乏某些营养素有关。比如缺铁性贫血是因为红细胞生成时合成血红蛋白所需的铁不足;叶酸、维生素B12缺乏会引起巨幼细胞贫血;维生素B6是ALA合酶的辅酶,在血红素合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一旦缺乏可间接影响血红蛋白的生成;锌参与体内80多种酶的合成,部分酶参与氨基酸的代谢,是血红蛋白合成不可缺少的酶,锌缺乏时可影响酶的活性,从而导致血红蛋白降低;铜对于铁的氧化转运有着重要作用,铜缺乏时则会影响铁的转运,从而影响造血。
2.疾病引起的贫血
贫血也可能和疾病相关,不少人体检发现贫血往往并不在意,殊不知贫血会埋藏祸根,是很多重大疾病的征兆。血液病、恶性肿瘤、慢性感染、风湿性疾病、肾脏病变、肝病、垂体或甲状腺功能低下等疾病都可能导致贫血。比如,肾性贫血是慢性肾功能不全中晚期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是因为肾功能受损后,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至30毫升/分钟以下,导致体内血红蛋白降低,引发贫血。
3.药物贫血
一些常用的药物服用不当也会导致贫血,需要特别注意。如:布洛芬、洛索洛芬、奥美拉唑、短效口服避孕药等等。
贫血要对症治疗
对于贫血的治疗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针对病因(原发病)的治疗,二是针对贫血的对症支持治疗。
单纯因为营养不足引起的贫血通过补充相关的营养物质易恢复正常,但如果是某种疾病导致的贫血就要特别强调去病因治疗。即便是常见的缺铁性贫血也务必要进一步认真查找导致缺铁的原因,比如痔疮出血导致的缺铁性贫血,一定要治疗痔疮;月经量大导致的缺铁性贫血,应该同时看妇科,协助对月经量大进行诊疗。其次才是补铁治疗,可以服用铁剂,或者静脉输注铁剂,决不能迷恋于食补而放弃必要的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