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住宅产业化视阈下建筑供应链物流资源整合研究

2021-11-30王英臣耿潇潇吕永伟

科技经济导刊 2021年15期

王英臣,耿潇潇,吕永伟

(1.河北工程大学管理工程与商学院 , 河北 邯郸 056038;2.河北工程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 河北 邯郸 056038;3.河北工程大学管理工程与商学院, 河北 邯郸 056038)

和以往传统住宅模式下各个步骤分散开来的模式相比较,住宅产业化把成品的住房作为自己运行的终极目标,将与之相关的生产企业整合成了强大的产业链系统,把复杂的生产建筑过程简单化系统化,优化了系统体内的资源,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在这个产业体系内可以通过设计、技术等手段实现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联系,共同协作完成住宅产业化的自身的优势特点。住宅产业化的发展既不能完全照搬照抄别的产业,又要借取、吸取兄弟产业先进的管理模式和经验。

1.住宅产业化发展对住宅项目物流体系的推动作用

住宅产业化把市场的需求为指引的方向,以工程建筑为基础,采取标准化的设计并配有专业的装修、施工的团队负责,完善各个环节的工序,协调各个部门之间的合作,形成一个高效有机的一个整体,住宅区产业化使房屋建造更具有专业化,体现了高质量的建筑工艺。

实现节能减排与资源节约。住宅产业现代化不仅会改变房地产原有建筑模式,还会改变周边行业的运作,也会对建材、部品物流体系的变革起到重要推动作用。把生产基地实施工业化的模式,传统的混凝土结构更换成现代化的PC结构,PC构件和其他产品整合后在施工的现场对其进行组装,加之集成设备的应用,将会进一步促进构配件和部品的丰富多元化,可以把制造和安装有效地分离开来,促使物料的配送更加快捷,运输规模和运输物料种类得到有效拓展。

2.住宅项目物流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住宅项目建设会用到大量的建筑材料,不仅仅局限于水泥沙子基本的工程建设材料,也还包括水电暖和建筑材料,使用的材料在建设成本里面的比重增大,物流管理问题亟待及进行管理。

建筑供应链的各个环节尚未形成一条完整的价值链,每个企业部分之间只是管好自己的负责部分,相互之间不联系,不能发挥出供应链整体的最高效率。尤其是各个项目承包商的各自为政会导致采购阶段出现资源的利用率低下,从而致使整个供应链的物流管理出现许多问题,工程项目延期交付,最终会影响项目整体运行情况。

依据建筑企业本身的特性,比如施工点复杂分布,施工队伍各自独立施工,受多种因素的干扰会影响工期,企业自身向前迈进的时候,建设成本也会随之增加, 特别是资金不能快速流转,物料资源不能及时供应、使用工具的滞后, 不能如期交工,使建设成本增加, 竞争力下降。导致物流管理能力不足的原因最主要的是供应链本身的设计就出现了漏洞,选择的不准确,缺少第三方物流对供应链不足之处的弥补。并且供应链中的各个部门相互配合程度低,对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反馈,运行效率低下,几乎不能和同行企业形成统一物流运行网络。

3.住宅产业化视阈下建筑供应链物流资源整合目标和策略

3.1 整合目标

经济在不断地高速前进,建筑业市场竞争态势愈演愈烈,学者们和企业的管理者都在积极研究、探索与实践,组织如何能在当前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优势、立于不败之地。在企业整体经营中 ,物流环节增值是一个新利润驱动点。结合自身特点在物流领域通过资源整合来追求高附加值,已日趋成为现代建筑企业提升整体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之一:一是针对建筑业运作过程中存在的诸多不确定性,做到及时、动态地内部整合;二是对企业外部资源系统整合 , 实现整体最优 ,既能达到资源整合的目的,又能调动各方积极性。

3.2 整合策略

工程总承包商的理念是供应链管理的重中之重,总承包商是把合同作基础把合同的各项要求作为依据对每个项目规范流程,同时又得保证客户的住房权益。总承包商把自己所承包的工程项目依据合同内容分给承包企业,进行分包工作的的企业直接对总承包负责汇报工作的内容情况。第三方物流 (Third Party Log istics, TPL)是由供方与需方以外的第三方企业——物流服务商来提供物流运作的业务模式。在建筑供应链物流管理过程中可以由专业的物流服务商为总包方和甲方提供相应的物流服务,以合同为保障,围绕企业施工、运作的物流需求的提供高质量的物流工作,来保障建筑项目的正常实施。一是推动实施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对于承包商的选择,是在招标的阶段由工程项目的直接发起者业主进行对其的选择,工程的总承包商从企业自身的实际出发,以自己的能力为基础来为客户提供服务,投标的关键是其自身为代表的整个供应链的竞争力强弱,因此提高供应链整体核心竞争能力十分的重要。建立健全以工程总承包企业为主的承包制度,各个供应商各司其职,共同为项目的建设形成有效的供应链价值体系,把供应链内部的各个环节、各类资源高效整合,保证实时的信息流动,同时引领资金的有序流通,推动整个供应链系统的高效率运转,从而使运行的资金利用率提高,工程的质量能获得提升,能按时完成施工作业,实现增强整体竞争能力的目标。二是采用物流业务外包提高核心竞争力。把企业间的物流的运输和后勤的工作进行有效的整合,同时再让第三方专业的物流企业承包企业的物流任务,特别是对物流运输要求度高的企业。有了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介入,企业能够更专心的投入到生产研究上面,提高供应链的运行效率。建筑业在构建物流体系时 ,应该明确自身在物流体系中的要发挥的作用,不能按传统再去搞庞大而全面的模式。对供应商和物流企业需要考核在进行甄选,要长期合作物流服务企业一定要可靠,诚信度要高。三是通过采取第三方物流模式加快实现 JIT(Justintime)配送。当前建筑企业物流配送、供应模式较为单一,会使运输建筑材料的成本增加,易于造成二次搬运且占据空间大,进一步增加了成本。对工程项目来讲,材料运输成本在材料总成本中占有较大的权重, 因此在整个项目管理和供应链运作中控制好材料运输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在我国 ,通常情况下,建材的运输是由相应的供应商各自负责,而供应商一般都欠缺配套的物流设施,在物流技术层面也有所欠缺, 难以保障按工程进度供货。同时 ,分散式的运输往往会使成本更居高不下。在供应链管理环境下 ,业主可委托由承包商集中采购,与此相对应,建材运输方式也可以采取相应的整合和调整。采取第三方物流方式、致力于实现 JIT配送,是建筑业实现材料供应与现场施工协调一体化的最佳选择。第三方物流是实现物流集成、推动更加信息化及整体效率提升的有力措施手段,第三方物流拥有自己的高效的信息处理中心、便利的仓储设施、快捷的运输系统和专业的物流管理技术人员,可以根据生产实际通过灵活采用混装运输和多式联运的方式,从而在控制成本的情况下进一步实现多品种小批量的 JIT配送。专业的第三方物流可进一步解决好供、需双方复杂的供应、配送需求,这种专业化的企业具有可靠的物流运输技术和设施,可以为企业降低自己的运输成本,提升供应链体系的管理效率。四是推动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信息共享服务。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主要优势是具有高效、快捷的信息系统,能便利地采集信息和处理信息。其可通过将各个协作者的运价 、运输水平、运输方式和运输特性 (擅长的领域 )等集成在一起录入专门数据库并坚持实时更新数据,着力建立能够根据需求、实时、动态选择最佳运输方式的运作体制,更有效地管理运输。在材料运输过程中出现任何问题都可以通过EDI(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技术进行信息的及时、灵活共享和沟通。信息化技术手段和实施的有力支撑,能够帮助组织针对不同的市场需求捕捉关键信息,对于第三方物流企业来讲,收获到这些信息可以给自己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而这些效益的来源是需求客户。就建筑业企业来看,获取物流信息需要花费更多的投入资本。然而第三方物流企业在信息系统的构建和运行时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在多年的专业领域实践所积累的经验也很丰富。在配送供应运作中,可以把供应链信息处理的重任委托给第三方物流企业来完成,实施以第三方物流企业为主导的供应链信息处理、共享的运行模式 。在此模式中,第三方物流企业既可以作为供应链内部信息传递中心 ,还可以发挥出供应链成员、合作伙伴与外界联系窗口的作用。供应链上各合作伙伴应和第三方物流企业进一步加强合作,建立企业联盟,实现资源共享,特别是要充分利用好第三方物流强大的信息处理优势,互相补齐短板,共同面向建筑业市场的竞争。

4.结语

住宅产业化通过将房地产生产过程的设计、建材部件生产、施工、销售、供应等环节连接为一个完整的系统,使得物料配送规模大大增加。要确保工程总承包商在整个供应链当中的主导位置,以合同为基准对工程的整个操作过程进行管理,使每个供应商都发挥出自己的能力。有力推动第三方物流企业进行建筑供应链的物流资源整合, 有助于增强供应链整体的核心竞争力,还可以帮助降低建筑供应链的物流运作成本。作为供应链核心企业的总承包商,在筹划组建供应链体系时 ,要明确自己在这个供应链运行体系中的核心作用和位置,要甄选一个符合整个供应链物流运作需求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来提供所需的服务,要充分推动建材供应商、第三方物流组建高效、动态、快捷的物流管理体系,要以自身牵头、引领提升整个供应链体系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