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背景下民族歌舞艺术发展研究
2021-11-30向琨
向 琨
(中南民族大学,湖北·武汉 430074)
民族歌舞是在广大人民群众长期的劳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是民族精神文化的体现,演绎着该民族的发展历程。民族歌舞艺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其缘起、发展与演变都离不开自身所处的文化生态,不同的生活环境塑造了民族歌舞的风格,不同的生活习惯影响了民族歌舞的体态表现。民族歌舞艺术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无形资产,在当前文旅融合发展的市场经济下,民族歌舞艺术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工具。创造性地将旅游与民族歌舞结合起来,在赋能旅游的同时释放民族歌舞的能量,通过充分的挖掘、整理、加工、包装,可以形成文化品牌,产生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综合效益,促进民族歌舞发展的新方向。
一、文旅融合背景下民族歌舞艺术的发展趋势
(一) 民族歌舞艺术的大众化转向
相较于其他舞种来说,民族歌舞因其民间风俗的缘起使其群众娱乐性比观赏性更强。民族歌舞的表演性质是和群众的互动与自娱自乐密切相关的,一旦脱离群众的互动性就会失去体验冲击感。此外,在文旅融合的市场消费语境下,部分民族歌舞的社会功能从“娱神”向“娱人”转化。
一方面,民族歌舞是由劳动人民在长期历史进程中集体创造,不断积累、发展而形成的,并在广大群众中广泛流传。另一方面,民族歌舞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了不同民族地区的劳动生活方式,历史文化心态和民族风俗习惯等,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联系密切。民族歌舞艺术在创作主体和创作内容上的集体性特征使其很容易融入到民众日常化的艺术创作与娱乐生活中,这一特征也充分契合了文旅融合背景下对文化体验感参与感的重视。民族群体内部形成的本土文化消费内容,在吸引游客观赏和参与的过程中强化了当地民族歌舞的文化标志,提升了经济价值。
民族歌舞是反映民族生活、思想情感的具有一定审美特征的艺术表现形式,不同民族的人在听到属于自己民族的歌舞时都会产生强烈的身体感知,自然地随着歌舞的律动而律动,这是群体审美意识本能的具体体现。民族歌舞艺术的群众文化生活转向更多地体现在活跃当地群众文化精神生活上,以民族歌舞为代表的常态化展演活动,对传承优秀民族歌舞文化,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丰富城乡各族群众文化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二) 民族歌舞艺术的公共文化产品转向
民族歌舞艺术并非完全独属于地区,在其现代化的存续与发展的可能性走向上必然要归属于各级政府的公共文化产品。当前,中国民族歌舞艺术创作是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属性。文旅融合背景下,民族歌舞演艺产业也成为了各级政府的一种文化资本,主流话语影响着民族歌舞的创作与生产,不同民族地区的政府紧紧围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充分挖掘当地的民族文化资源,聚合民族歌舞元素,积极培育公共文化品牌。
经主流社会价值导向,再由民众自觉性创作、生产、推广继而被广为接受的民族歌舞艺术具有典型的公共文化产品特征。而公共文化产品主要是以政府部门为主的公共话语提供的用以满足人们公共文化产品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当前,全国数以万计的四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承担了各种满足基层文化生活的演出与交流,特别是文化惠民工程的民族民俗文化旅游示范区项目有利于打造一批民族民俗文化资源丰富、特色鲜明、旅游功能强劲的示范区域,助力乡村振兴。
(三) 民族歌舞艺术的大众文化消费转向
在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联动发展下,民族歌舞艺术作为一种具有艺术表现力和审美价值的精神文化符号也被纳入了文化商品的消费范畴。在民族风情旅游中,民族歌舞演出占据着一定的市场,民族歌舞艺术与市场的结合也催生了一批优秀的民族歌舞艺术产品。民族歌舞艺术的大众文化消费转向主要取决于以下几点:首先,原有的单一的大众文化消费产品不足以让人产生新的文化刺激感,那些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小众型民族文化能够弥补大众文化产品的供给匮乏现象。其次,文化的经济属性使得各民族地区人民的文化经济意识不断增强,人们在一开始就以文化消费为目的进行民族歌舞艺术创作与运营,通过票房机制、企业投资管理机制等方式走向市场化运作。
不同民族歌舞艺术主导的主体在表现方式上是不同的。以地方政府为主导的民族歌舞艺术生产是对当地多种文化艺术资源的利用,并在发展中逐步成为地方性文化资源和地区经济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类的大众文化消费转向主要用于区域性宣传和经济提振,民族歌舞艺术在政府部门的主导下通过举办各种节庆活动、展销交易会等来实现。以企业经营为主导的民族歌舞艺术生产强调文化的经济价值,这些扎根于民间的民族歌舞具有投资规模小、成本低、见效快等优势,已成为现阶段民族文化旅游村举足轻重的文化消费内容。文旅经营企业通过组织村民编创极具观赏性、参与性和娱乐性的民族歌舞演出吸引更多游客,获得更多投资收益。以专业性文化精英为主导的民族歌舞演出更加注重在民族艺术的基础上进行二度创作,更加注重对民族文化资源价值的深度挖掘,更加注重依托现代科技手段的舞美设计、音乐的创作、服饰道具的安排制作等,使得民族歌舞艺术更具生命力。
(四) 民族歌舞艺术的舞台精品化转向
民族歌舞艺术的舞台精品化转向既是各地方政府民族歌舞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后现代艺术价值判断的重要表现形式。民族歌舞舞台艺术精品工程不只是一个奖项,而是一个鼓励出精品的奖励机制,是国家对部分本身就具备较好基础的舞台艺术作品给予资金和政策扶持,使之成为演得开、留得下、传得远的艺术精品,该宗旨既是对急功近利之风的一种扭转,也是对树立长期精品意识的一种导向引领。以《云南映象》为代表的民族歌舞舞台艺术作品通过对民族文化的开发与挖掘,扩宽了原有文化单一的表现形式,提高了原有文化的表现力。民族歌舞舞台艺术表现通过绚丽的服饰、原生态的表演及高新技术的应用,扩大原有文化内涵,最大限度地形成对原有文化的感知力。
民族歌舞艺术的舞台精品化转向是民族性和社会性的融合,民族性是内在条件,社会性是外在动因。民族性是民族歌舞艺术存在的根本要素,不仅代表了民族地区所表现出来的民族文化精神,也彰显了国家民族文化的繁荣。社会性是适应文旅融合背景下所需要的娱乐性和可参与性,民族歌舞艺术展演中的经济力量及民族歌舞艺术长久存续下来的经济支撑决定了民族歌舞艺术的生命力。
二、文旅融合背景下民族歌舞艺术发展的创新逻辑
(一) 民族学的田野调查法与民族歌舞艺术创作
从民族学的研究范畴来看,民族学是研究民族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学科,主要通过实地调查、分析文献资料和比较研究,探索各民族的社会经济结构、宗教信仰、语言文字、文学艺术、思想意识等,民族歌舞作为民族学文化艺术的研究课题内容,在学术框架内就遵循着民族学的相关理论,也遵循着民族学实地调查法这一基本的方法。因此,民族歌舞艺术创作者应该像民族学工作者那样亲自深入民族地区,通过观察、访问、实地体验等方式获得第一手的资料。从民族歌舞自身的属性来看,民族歌舞是各族人民群众在长期社会实践中自己创造并广泛流传的艺术形式,是自娱性、表演性、舞蹈性与歌唱性的统一,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是专业舞蹈表演与创作的重要依据。基于此,民族歌舞的艺术创作需要进行大量的民间采风,而这与民族学研究需要进行田野调查是相呼应的。
著名舞蹈家杨丽萍在创作大型原生态歌舞《云南映象》时,进行了长达一年多走村串寨的采风行动,行程共计约20余万公里,又花了18个月的时间倾其全力地进行编创。《云南映象》的创作,正是一次对民族根源的回溯,杨丽萍将云南那些后继无人而濒临失传的民族传统歌舞进行整理并搬上舞台。自2003年首演以来,这部汇聚了杨丽萍及一众创作者、舞者心血的《云南映象》已经上演了18年,有人视之为民族歌舞剧营运的典范,但作为一个文化产业项目, 《云南映象》仍在完成它的使命———让云南少数民族的文化、情感与美学再度焕发生机。
(二) 文化学的传承发展与民族歌舞艺术展演
民族歌舞艺术是地方文化的一种重要传承方式和物质载体,民族歌舞的传承与当地的文化生态维持着动态平衡,其文化生成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且这些因素相互影响,除了地理环境外,还受当地社会发展情况和历史条件约束。民族歌舞的传承方式包括民间艺人言传身教的自然传承、民族歌舞专业的教育传承及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产业传承,其中产业传承是文旅融合背景下民族歌舞艺术传承的重要表现形式。民族歌舞演艺产业作为产业结构优化的重点领域,各民族地区可以资产为纽带,以项目为连接,以精品为核心,以演艺产业发展为目标对当地演艺资源进行开发与整合,打造具有当地民族文化特色的民族歌舞艺术展演。
文化资源的聚集度是衡量民族地区吸引力的重要指标,在流量经济时代,流量的聚集成为资源配置的重要方式,除了硬件建设,挖掘本土文化内涵是建设特色民族示范区的重要底色,民族地区想要吸引流量带来眼球效应需要通过一系列盛大而精彩的民族歌舞艺术展演收获热度,在经济效益的持续加码下,文化的传承发展才能获得赖以生存的土壤。
(三) 经济学的供需关系与民族歌舞演艺产业
经济领域的供需关系状况影响着经济的发展,内需是经济能否增长的关键,这一供需关系同样影响着民族歌舞演艺产业的状况。当前,民族歌舞演艺的需求呈现多元化特征,而应对这种多元化发展需求时需要加强对演艺产品的开拓,加强开放式经济。在产品开拓上提高民族歌舞的竞演意识让产品暴露在群众之间,在公开的市场竞争中改善民族歌舞的表演形式;在开放式经济上从观念上、经营上、管理上解决一些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问题。
经济学的供需关系与民族歌舞产业是因与果的关系,文旅市场呼唤民族歌舞演艺产品的生成,呼唤与观众需求相结合的专业化、集约化民族歌舞演艺产业价值链的生成。民族歌舞演艺与资本的结合受产品形态的影响,传统的演艺项目存在成本高、传播体量有限、盈利模式单一的经济学成本疾病。近年来,部分国有演艺企业以及大型民营演出公司在发展传统演出及相关业务的同时,也积极地探索资本领域的运营,资本对民族歌舞演艺的关注进入新阶段。
三、文旅融合背景下民族歌舞艺术发展的创新路径分析
(一) 传统的再造与现代化变迁
随着现代化进程中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与文化交流下的各类文化艺术样式的影响,传统的民族歌舞艺术也发生着变化。立足传统再造传统似乎是对于这一古老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传播与弘扬的成功范例。其中,以民族歌舞表演为主,特色餐饮为辅的“伴餐歌舞”既发展成为一种成功的都市化民族歌舞景观,也成为一种特殊的民族文化产业案例。作为一种复杂的文化产品生产过程,“伴餐歌舞”在突出民族歌舞展演的同时,巧妙连接饮食与都市时尚文化元素,构建一种集传统文化、现代技术、大众消费文化为一体的高度商业化景观,并在商业化的宣传包装下发展成为一种产业模式。
与其他文化符号相比,传统民族歌舞抽象性与共通性的表现方式使得这一符号更容易被现代化。文旅融合背景下,具有鲜明表现形态的民族歌舞率先成为旅游业的消费内容。尽管民族歌舞艺术的现代化建构功能非常强烈但是其过程性和复杂性仍体现在多个方面。民族歌舞的现代化变迁呈现多元走向,成为旅游展演的民族歌舞是对游客市场的受众定位,其表达方式与审美价值迎合游客的消费需要,往往是新奇表现元素的组合拼贴;成为舞台艺术的民族歌舞时常剥离了民族歌舞的集体记忆,转向个体的创造性;成为大众娱乐的民族歌舞强调民族主体的集体式狂欢,是民众共同价值观念的表达;成为政府形象标志的民族歌舞是地方文化形象的传播,是国家话语、主流思想的演绎。
(二) 受众的定位与市场化运作
文旅融合背景下民族歌舞艺术在呈现本质上是市场化的产物,既需要完善的文化产业链做支撑,也需要广泛的市场经济链做推广,其中,受众定位是先发环节。精准的受众定位可以获得良好的传播效果,明确受众群体的重要地位,依据受众群体的不同要求选择与之相适应的主题内容与表演形式。文化传播的主要动因是受众心理上的契合,当系列民族歌舞的精良制作回应了受众的心理期待后就能更加提升该市场运作方的受众黏性,逐渐完成持续期待的过程。
不同年龄和圈层的人有自己的审美取向,基于受众定位的市场化运作能够高效唤醒他们内心深处的文化认同,一旦确立好市场宣传的主体就要根据其特有的优势和独特资源确定宣传工作的重心,抓住核心宣传内容强化优势、规避劣势。民族歌舞艺术的市场化基于商品化社会发展的外部条件与民族文化品位的内部条件,在以政府为主体的纵向转化运作,以传承人为主体的横向转化运作和以官商共同为主体的交互转化运作中实现民族文化资源的资产化。
(三) 资源的整合与创造性转化
充分挖掘、整合丰富的民族历史风情文化资源并进行创造性转化,使之成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活水源头和不竭动力,对增强整个社会的创新能力和文化软实力,提高区域经济核心竞争力,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民族歌舞文化资源利用与转换的四种模式表现为政府主导型模式、文化项目带动型模式、民族生态文化型模式及民族风情体验型模式。就发展现实情况来看,政府主导型模式是政府对民族歌舞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管理,是世界各国最为普遍的运营方式。文化项目带动型模式是以文化落地为支撑点,以管理制度为智力支撑的现代化经济模式。民族生态文化型模式是以当地民族歌舞文化遗产为依托,以持续发展为目标,利用现代化科技手段和文化活动,保护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实现民族文化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民族风情体验型模式分为物化风情、文化风情和精神风情三个方面,以民族文化为重点和体验对象贯穿于整个旅游活动过程,这一模式的参与体验性十分突出。
(四) 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性发展
民族歌舞艺术的文化创作主体是民族群体自身,因此在创作主体上要把其权力完全交还本体,只有民族群体自身通过对当地文化资源的挖掘才能再度创作出适宜自身文化诉求的本位产品,因此抓好本土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在营造良好本土人才环境上,各民族地区需要充分发挥培训机构、职业院校、行业部门等培训资源。在体制机制上,持续建立健全当地专业技术人才的教育培训工作机制,扶持基层重点领域专业技术培养培训,组织当地各艺术团体开展集中培训,聚焦强化本土人才的培养、使用、评价与服务。
民族歌舞艺术是从相对封闭的民族文化圈层中破局的,当我们把它置身于文旅融合的消费语境中,应当对其文化传承的人才培养与创新发展给予更多关注。除了文化的继承性外,民族歌舞的创新发展还离不开民族性与时代性。民族性既包含着歌舞创作者的大胆创新也包含着民族歌舞特有的规范性与风格,甚至要强化特有的民族艺术风格与造型。时代性体现着民族歌舞艺术的社会适应性,包含着审美意识、审美观念及审美标准的与时俱进。继承性、民族性和时代性在一定程度上是融合的,文化的传承既要整合凝结具有高度民族认同感的优秀传统文化也要置身于时代语境,在对其内容进行定位和传承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
四、结语
民族歌舞日益成为文旅融合发展的助推器,传统民族歌舞的现代化变迁形成了从生存方式到演艺产品的形态变化,产生了从集体记忆到多元共生的传承群体的嬗变。民族歌舞的主要功能从民族群体内部的情感凝聚向外拓展为文化自觉的符号体系,民族歌舞艺术在适应民族主体生存需要中得到存续和建构。文旅融合背景下的民族歌舞艺术发展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无论是从民族学、文化学还是经济学的角度,民族歌舞艺术的创作、传承与发展既是文旅融合发展的助推器也是民族歌舞艺术自身发展的引爆点。人们在直接的视听刺激中感受到当地文化的冲击,本土优秀民族歌舞艺术得到外输,在具有的文化自信中自动生成文化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