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发展背景下的公共管理创新与经济发展分析
2021-11-30成晓萌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成晓萌(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前言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经济出现了跨越式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但是,当前我国的经济增长形势依然是以粗放式经济为主,亟需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增长质量。而公共管理可以有效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社会利益分配不均等问题,因此应该提高对公共管理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的重视程度,通过科学策略实现公共管理与经济的协同发展。
■ 公共管理创新与经济发展概述
(一)公共管理创新的概念
公共管理就是公共事务管理,涉及到城市、行政、政策、发展、经济、教育等各个方面的内容,是针对政府管理的缺陷而产生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模式,是现代管理科学的四大分支之一[1]。20世纪90年代,我国出现了公共管理专业,之后不断发展并形成了一套较为适用的管理制度,促进了经济发展。每一个时代对公共管理的要求都不同,所以需要根据公众的需求对现行的管理制度进行修改与完善,这就属于公共管理创新。公共管理创新主要包括观念创新、体制创新以及实践创新。虽然我国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公共管理制度,但是在经济增长模式不断转变的过程中,原有的公共管理制度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发展需求,所以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优化公共管理,使公共管理符合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
(二)经济发展的概念
经济发展的含义包括很多方面,主要包括经济体量的增长与生活的改善。第一,经济量的增长。经济量的增长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经济发展的关键指标。第二,经济结构的改进与优化也是经济发展的关键构成部分。第三,经济质量的提高。经济质量的提高有利于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以及社会发展效率,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
(三)公共管理创新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公共管理创新与经济发展之间有密切联系。第一,公共管理创新可以促进经济发展。经济发展需要稳定社会环境的支持,而公共管理是以政府为主导根据公众需求以及经济状态进行的各方面管理,可以优化社会环境,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同时也可以协调社会的利益分配。我国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资源分配主要依赖市场机制,所以很容易出现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继而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公共管理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因为公共管理十分注重社会公平,可以利用管理工具实现资源的再分配。进行公共管理创新可以弥补市场问题,创造更和谐的社会环境,为经济发展提供支持。第二,经济发展可以促进公共管理创新。公共管理是以社会资源以及公平原则为基础进行的再分配,如果没有经济的支持,公共管理就属于纸上谈兵。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资源不断增多,为公共管理提供了更多可分配的资源,充分发挥公共管理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总而言之,公共管理创新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所以需要通过有效手段促进二者的协调发展。
■ 公共管理创新现状
(一)公共管理主体单一
公共管理的目的是协调社会各个群体的利益问题,每个利益群体的需求都不同且利益群体不断增多,这就需要更多的公共管理主体进行协调。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当前公共管理创新主要依赖政府力量进行协调,非营利组织等相关团体没有在公共管理中发挥明显作用。这就导致公共管理主体较为单一,所以公共管理与协调的力量相对较小,这就会影响到公共管理的水平以及经济的发展。
(二)公共管理理念陈旧
管理理念是开展公共管理坚持的价值取向以及思想原则,可以约束管理主体,也可以为管理工作提供指导。但是在传统经济发展观念的影响下,我国公共管理的理念较为陈旧。首先,改革开放虽然加快了经济发展速度,但是也造成了很多的社会问题和生态问题。很多地区都将GDP当作衡量各地官员业绩的指标,所以各地官员在进行公共管理时过于追求GDP,忽略了环境建设与资源分配,这也导致我国的经济逐渐发展成为了粗放型经济[2]。其次,各地政府没有明确市场把控的界限,导致缺线、越线等问题频频发生。同时,政府在公共管理工作中占据的地位过高,削弱了公民的积极性,导致公民无法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公共管理当中。
(三)公共管理方法落后
公共管理方法与公共管理效率及质量有直接关系,但是目前公共管理的方法较为落后。政府仍然是公共管理的主要参与者,所以政府采用的仍然是强制性的公共管理方法,不具备较高的信息透明度。随着意识的转变,人们对公共事务越来越关注,也很愿意参与到公共事务当中。但是目前无法满足公众参与公共事务的需求,这就影响到了公众的积极性以及经济的发展。
(四)公共管理体制建设落后
公共管理的体制建设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公共管理的效率与质量,但是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我国公共管理的体制建设较为落后。第一,官僚现象较为严重。在政府管理中,下级只能严格按照上级的命令开展工作,无权提出异议,这样就会影响到社会资源再分配的公平性以及生产效率。第二,政府给予不符合公众需求。政府在公共管理中占据的地位较高,不太能够从普通百姓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所以所给予公众的并不是公众需要的。
■ 公共管理创新与经济协同发展的策略
公共管理创新与经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但是在实际工作当中,公共管理创新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是不对称的,即过度关注经济发展,但是忽略了公共管理创新。所以应该积极解决社会公共问题,实现公共管理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一)构建完善的法律体系
构建完善的法律体系能够为公共管理创新与经济发展提供法制保障,因此应该从各个方面入手构建完善的法律体系。首先,政府部门应该树立法制思维及公共管理职能化观念。政府部门应该深入研究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公共管理创新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树立法制思维。同时,政府部门也应该加强职能转变,坚持依法行政,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为公众提供优质服务并与公众进行有效互动,提高公众对服务的满意程度[3]。政府部门也应该利用法律体系规范工作人员,打造服务型政府。其次,政府部门应该创新行政制度。为了保障各项公共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政府部门应当坚持阳光执政、责任行政的工作原则,利用程序建设促进规则建设,继而带动制度建设,从而科学分配社会资源。此外,政府部门应该根据经济发展以及公众的需求不断优化公共管理制度,利用公共管理工作保障公众的利益。
(二)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可以促进公共事业的发展,也可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第一,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在新的经济形势当中,我国逐渐进入到了创新引领发展的时代当中,所以我国需要积极引进创新管理与创新发展的经济政策,从而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同时,政府部门也应该意识到公共管理创新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为公共管理创新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与创新氛围。第二,加大农业支持力度。一直以来,我国都是农业大国,且农业在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因此政府部门应该加大农业支持力度,制定相关的农业政策,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第三,完善新兴产业市场秩序。近年来,新兴产业发展十分迅速,所以我国应该根据新兴产业的特点完善市场秩序,利用相关政策与机制调节新兴产业的结构。
(三)扩大主体范围
一直以来,政府都在公共管理中发挥着主导作用,但随着社会利益群体的不断增多,仅依靠政府力量已经无法有效协调各个利益群体的关系了,为此需要扩大主体范围,让非政府公共组织以及公众参与到公共管理创新当中。管理主体的唯一性会导致政府的权利过大,且会影响到公共管理效率与经济发展质量,因此政府部门应该意识到扩大主体范围的重要性,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作用。其次,政府部门应该科学运用非政府组织,利用非政府组织进行资源配置,但是需要加强对非政府组织的监督[4]。此外,政府部门应该减少对市场经济的干预,充分发挥市场经济自我调节的作用。
■ 结语
公共管理创新与经济发展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但是公共管理创新中存在管理主体单一、管理理念陈旧、管理方法落后等问题,影响到了经济发展质量。为此,应该通过构建完善的法律体系、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以及扩大主体范围等方式促进公共管理创新、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实现二者的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