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立医院员工培训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1-11-30李玲晓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新碶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品牌研究 2021年9期
关键词:层级公立医院医疗

文/李玲晓(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新碶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医疗是现代经济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公立医院作为为国民身体健康保驾护航的组织机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公立医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新医改的背景下,公立医院的医务工作者需要丰富自身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医院也需要建立一套符合自身实际的员工培训机制。医疗行业具有较强的知识属性,医院专业人员的专业技术也是评价医院综合竞争力的标准之一。随着医疗行业内外部环境的改变,公立医院需要通过自我管理的革新加强医疗队伍建设,制定有效的培训体系,以提高医院的竞争力。医院建立有效的培训机制,可以让员工为医院作出更大的贡献,同时医院通过人力资源体系的完善,也能够提高医院的竞争力,适应新医改的要求。但是目前部分医院对员工的培训机制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在未来的工作过程中,有必要针对员工培训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加强研究。

一、公立医院员工培训存在的问题

第一,培训观念较为落后。大部分公立医院的培训规划是临时制定的,规划没有和医院的长期发展战略相结合,各层级人员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不高,医院没有形成关于培训的总体发展战略,导致培训方法、培训内容较为单一,缺乏系统性与全局性,没有形成完整、规范的培训体系。

第二,培训管理机构存在问题。大部分公立医院的人事部门、医务部门、护理部门都分别承担培训职能,没有对医院内部各科室培训进行统一规划,导致各科室之间缺乏统一、协调,甚至在培训过程中还可能出现相互推诿的问题。

第三,培训工作和员工的实际需求相脱节。部分医院在组织培训之前,仅按照领导者的经验组织培训,没有调查人员的需求,导致员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不高。在培训完成之后,也没有根据培训内容进行总结与分析,不利于对培训工作的不断优化。

二、公立医院培训体系设计

(一)医院培训的总体设计

第一,明确员工培训的总体思路。医院要对培训进行分类,按照医疗、护理、行政管理等进行分类管理。也可以根据员工的不同层次,按照新入职员工、一般员工、管理层人员进行分级培训。在培训过程中要根据公立医院的实际需求,建立规范、合理的培训课程体系,并对培训的效果进行全面评估,对培训的全过程进行跟踪与监督,实现培训全流程管控。

第二,明确培训的基本原则。公立医院开展对员工的培训要求有实用性,结合医院的实际工作需求及各层级人员的情况开展培训。培训要符合医院的长远发展规划,明确医院未来的发展目标,并在此基础上使培训工作更加科学。此外,培训工作要有重点,对医院内部的骨干人员、管理人才、医学专家等方面的人才重点培训。最后,培训要涉及医院内部的全体员工,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各层级人员开展技能培训,以提高全体人员的整体素养[1]。

第三,优化对培训方案的设计。公立医院要加强对培训组织的构建,优化培训流程,建立有效的员工培训体系,开展科学的培训组织规划,通过培训活动优化医院整体的工作。培训工作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要求对各层级人员的培训遵循科学性原则,在分析医院发展规划的前提下,明确医院不同类别的培训目标,制定合理的培训规划。另外,对医院的培训课程进行优化设计,将医院内部不同层级、不同类别的人员都纳入培训范围中,根据各层级人员的需求制定有针对性差异化培训机制。培训工作必须要满足医院的需求,要能够体现课程的多样性,使医疗技术人员能够了解到最新的医疗工作,以不断提高自身的医疗技术水平,促使医院和员工实现共同进步。最后,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培训效果的评估是培训过程的重要内容,需要对培训效果进行定期的跟踪与分析,分析培训的有效性以提高员工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养,对培训全环节进行更为全面、客观的评价,让各层级的人员了解到培训工作的要求以及培训是否达到了应有的效果,以制定更为可行的培训规划,为未来的工作提供参考。

(二)培训的组织机构

医院要完善培训组织机构,首先要对公立医院内部的培训管理组织进行优化,避免出现培训工作多头管理的局面,要求人事、医务、护理部门都参与到培训工作中,避免不规范培训的问题。在结合医院实际情况的基础上,通过对培训组织机构的不断完善,协调各部门培训的关系。要求整合原有人事、护理、医务部门分担的培训工作任务,将各科室独立分担的培训工作任务统一管理,并由一名分管副院长主抓培训工作。医院内部需要建立培训委员会,培训委员会负责对医院内部各层级人员的培训,委员会主任由医院的副院长担任,确保培训工作具有权威性。在培训委员会内部需要建立师资队伍,通过科室选拔、自我推荐等方式,选择资深的人员作为讲师。

(三)培训的需求分析

培训需求分析是指收集各成员在培训方面的需求,进一步确定医院内部员工的培训意愿,并根据医院内部员工知识水平的差异制定科学的培训规划,以更好地开展培训工作。医院在明确培训目标之后,需要以此为基础设计培训方案,对医院各层级人员的培训需求加强分析,从员工知识层面、技术层面、能力层面等多个层面了解员工需要培训的内容,并将员工培训和医院长远规划相衔接,制定长远的培训计划,避免临时安排培训的问题。医院要充分考虑员工需求,避免员工产生抵制情绪。例如A 医院在分析发展战略之后,明确培训工作的重点是进一步打造中医特色品牌,那么医院未来的培训就需要集中培养一批中医药人才,培养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和前沿知识的人才,以不断提高医疗科研水平,并定期组织医院内部人才参与国内中医药专业学术会议,对最新的医学成果予以掌握。

(四)目标设置与计划制定

医院要对不同层级的人员开展分类别培训,分类别如下:

第一,对管理层而言,要了解医院管理的理论,掌握管理知识与沟通技巧,对医院经营模式、医生管理、办公软件操作等方面进行培训。中高层人员可以参与EMBA培训。

第二,对于医生层,需要按照不同层级的人员开展培训,对于无职称新入职的医务人员,要求了解医院的规章制度,规范医疗工作,在工作过程中养成文明用语、爱岗敬业的品格,并了解基本的医疗信息知识,掌握人际沟通技巧[2]。对于初级职称人员,需要培训化验单、报告处方规范的书写方式,了解各项基本操作,并培训阅读外国文献的能力,形成撰写论文的能力。对于中级职称人员,需要对各类常见病进行培训,掌握其所负责领域国内外前沿知识,并对医疗技术最新动态进行了解。对于高级职称人员,要求其掌握疑难疾病的治疗和诊断方案,并了解学术前沿。,要有一定的外语水平,能够结合外文资料发表论文。

第三,对护士层而言,对于刚入职的护士要求其掌握基本技能以及护理操作标准。对于工作时间三年以内的护士要求其能够独立完成临床护理工作,熟悉护理知识和专业技能。对于工作时间较长的护士要求其掌握专业的护理技术,具有较强的管理能力,指导刚入职护士完成各项护理工作,并具有一定的临床带教能力,承担危重症患者的护理任务,并积极参与抢救等方面的护理。对于主管护士,要求其掌握管理能力、专业知识教学能力。对于护士长,要求其具有组织、协调、沟通方面的能力,并能够及时处理客户投诉,不断提高护理水平。

(五)培训效果的评估

培训效果评估是指评估各层级人员在培训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是培训工作的最后环节,也是培训工作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培训效果评估是帮助管理者明确培训工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培训效果评估可以通过现场观察以及要求参与培训人员开展笔试等方式进行评估,分析相关人员是否将所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是否能够将相关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在培训结束后,培训管理委员会需要对培训师和医院员工进行访谈,总结培训经验,回顾学习成果,为未来培训工作的优化打下基础。

三、公立医院员工培训体系实施保障

第一,提高医院领导重视度。为确保培训工作能够有效执行,医院的领导层要对培训工作予以足够的重视,将培训工作上升到医院战略发展的高度,结合医院所需要的各类资源,对培训工作提供支持,将培训工作作为重点工作抓起,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学习信息技术、医学专业等方面的知识,并将培训的要点向各层级负责人传达。

第二,医院内部要设置培训经费保障制度,确保培训经费专款专用,根据不同科室的人员结构和职称确定培训费用的分配情况,避免培训经费被挪用的问题。培训经费要随着医院的发展逐年增加。

第三,要将培训结果转化。培训项目的成功实施要求医院形成一套规范的成果转换机制,为确保培训获得最佳效果,需要对培训的知识、技能进行传播和应用。在培训结束之后,要求提高培训的效率,提高理论联系实践的水平,提高员工的实践经验和实践能力,促使员工掌握专业技能,并选派各科室人员参与到研讨会、讲座、案例交流的过程中,将所学到的知识传递给其他人员。

四、结语

本文通过运用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理论,对公立医院员工培训体系进行分析,认为公立医院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必须依靠人才发展,认识到人才是医院核心竞争力的来源。特别是近年来医院所面临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越来越多医疗机构进入医疗行业市场,医院要获得患者的认可,就必须要拥有一批优秀的医疗人才支持。因此,公立医院必须要加强对人力资源的培训,在未来发展的过程中认识到开展对员工培训的重要性,针对不同层次的人员开展不同类别的培训,不断更新医疗服务人员的知识,并促使其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以提升医院整体实力。

猜你喜欢

层级公立医院医疗
北京某公立医院合同管理与控制的实践探索
北京市公立医院科技成果转化调查与分析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新型医疗废弃物焚化舱
公立医院出纳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探究
层级护理模式对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
军工企业不同层级知识管理研究实践
职务职级并行后,科员可以努力到哪个层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