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背景下医院档案管理方式创新
2021-11-30张兴文
张兴文
(淄博市临淄区人民医院,山东 淄博 255400)
在现代医院的发展过程中,整体的体系已经越来越完善,医院的档案内部能够保存各种临床方面的资料以及医院的发展历程,这是临床医学方面为患者提供治疗的重要依据,也是了解医院发展变化情况的重要基础。这项工作本身体现出系统性的特点,需要渗透到医院发展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对各种档案资料进行整理,通过科学合理的手段对其进行分类和整合,并且能够根据档案使用人员的要求使用档案,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开放和利用,最终提高医院档案管理的实际工作效率,更好地服务于科研以及医疗工作,最终促进医疗卫生行业的持续、稳定发展。随着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基础已经为档案管理工作提供了莫大的便利条件,与此同时也对医院的档案管理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医院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能够积极创新档案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使医院的档案管理水平得到保障,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
1.医院档案管理创新的重要价值
信息化背景下,医院档案管理方式的创新能够使整体的系统运行效率得到保障和提高,使医院的信息管理行为得到规范,加强医院的各部分管理工作,使管理信息以及医务人员的信息和患者的病例信息都能够更加清晰,为工作人员的资料查找奠定良好的基础。基于信息化背景,寻求档案管理的创新方式,能够发现传统档案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对其进行更有效的管理,同时也能够降低相关方面的经济成本,使医院的竞争力得到有效提高。
首先,医院档案管理方式的创新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医院档案管理工作本身面对着极大的工作量,同时档案的数据在更新的过程中比较频繁,如果采取传统的医院档案管理方式,必然和社会的实际发展需求无法产生紧密的融合。在此基础上,只有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适当的创新,才能够进一步满足当前信息化时代发展的客观需求,符合人们的认知,最终能够保障临床医学方面的相关工作顺利开展[1]。
其次,医院档案管理方式的创新是能够促进医院健康稳定发展的基础。对档案管理模式创新,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医院相关管理工作人员的知识以及技能水平。数字化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够对人才进行相应的培养,最大化地发挥人力资源的优势,提高医院的运行管理工作效率。另外,通过对档案管理模式的创新,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延长档案的使用寿命,使档案本身所具有的价值得到应有的体现。
再次,医院档案管理方式的创新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这种档案管理工作本身具有重要的作用,需要相关部门能够对其重视,积极寻求医院的档案管理信息化发展模式,意识到创新管理的有效途径,并对传统的管理模式进行改革,使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得到提高,更好地满足医院的管理要求。
最后,医院档案管理方式的创新还可以促进医院各种档案信息资源的整合,更好地保存资料。具体来说,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传统档案管理所消耗的人力资源以及物力资源,使整体的管理工作效率得到保障,同时能够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目标。在医院管理环节,资源整合本身是其重要的一部分,对资源的信息共享的要求比较高。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为工作人员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务,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网络来了解并搜集到自己所需要的各种资料和数据信息,使原本的档案应用范围和程度得到提高。同时,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开展有利于加强不同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满足不同科室之间的资料使用需求,也就是说,医院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能够进一步提高档案的利用率[2]。
实际上,原本的医院档案管理信息体系中包括的内容比较丰富,各种文件以及数据信息都是重要的内容,主要包括医学图片、病理知识以及各种先进的设备档案资料等,这些都对医院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有了更高的需求。通过数字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可以对档案进行更有效的储存。
2.医院档案管理环节存在的问题
2.1 医院管理人员不重视档案管理工作
在医院的发展过程中,档案管理工作虽然已经完善了信息化建设模式,但是仍然存在资金以及区域的影响,导致一些医院需要采取传统的管理模式进行档案管理,这和医院管理人员对于档案管理工作的认识密切相关。如果医院的管理人员对于档案管理的重要价值没有正确认知,对医院档案管理方面投入的资金以及资源就会缺乏,对员工此方面的宣传就会不足,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变革和交流,最终导致医院的档案管理效果不明显[3]。
2.2 医院的档案管理方法不先进
在当前信息时代的基础上,医院所开展的档案管理工作需要结合时代发展的脚步以及社会的具体情况来完成。但是,有一些医院的档案管理工作仍采取传统的管理理念以及管理方式,档案管理效率低下,在此基础上开展的档案管理工作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客观影响,使得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效果不明显,并且会阻碍医院的发展。
2.3 医院的档案管理体系不健全
在医院的发展过程中,即便已经建立了相对应的档案管理制度对档案管理的流程和方法进行规范,但仍然存在一些缺陷,使医院的档案管理模式不够规范。具体来说,针对档案信息的具体搜集以及整理和保存环节,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比较随意,往往会依靠自身的工作经验和日常生活中各种不成文的规定进行工作,很容易产生档案保管资料缺失、档案内容不完整、档案信息保密性差等问题,严重影响医院档案管理工作效果。除此之外,在医院的发展过程中,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和其他工作人员之间的沟通不密切,配合效果不好,分工也不够细致,容易在档案管理环节产生档案丢失或者档案管理效果不好的问题,产生档案内容的重复,使整体的档案管理效果不明显,存在严重的资源浪费问题[4]。
2.4 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综合素质水平比较低
在医院的实际发展过程中,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较低,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本身作为非专业人员,有一些人员原本是从事行政部门或者药房部门的工作,甚至会有一些档案管理人员身兼数职,在实际的档案管理工作中体现出工作水平不整齐的特点,工作人员的专业认知以及理论知识方面的差异性比较明显,这就会导致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开展存在极大的困难。另外,医院管理人员可能会关注医疗人才以及科研人才的培养,忽视了对档案管理人员的重视。即便对工作人员进行了专业培训,在后续的工作中也没有进行继续教育,这就导致医院的档案管理工作太过被动,体现出局限性[5]。
3.信息化背景下医院档案管理方式的有效创新分析
3.1 需要医院管理人员重视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
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医院管理人员对其重视,有更加客观的认识。同时,医院档案管理人员自身需要了解到信息化技术在档案管理中应用的重要价值,并掌握更加先进的档案管理方法和技术,使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同时,医院的各部门之间也需要对档案管理的数字信息化建设加以重视,加大对此方面的资金投入,对医院工作人员进行相关宣传和教育,使他们能够对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有更加客观的认知,从而能够确保档案管理工作顺利开展,使部门之间能够互相配合,使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化参与度得到提高,积极落实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使档案管理能够和医疗建设共同发展[6]。
3.2 积极创新医院的档案管理方式
作为社会服务体系,医院需要重视自身服务体系的完善,档案管理工作需要明确整体的方式以及手段,积极改变传统的人工管理模式,为数字化的信息服务提供良好的基础,并且积极创新服务理念,使档案管理工作能够科学、稳定地开展。与此同时,医院还需要结合相应的信息技术来转变传统的档案管理思想,使纸质档案能够转化为电子信息档案,利用多媒体和计算机等技术实现档案的科学化管理,满足档案使用方面的各种需求[7]。
3.3 需要加强档案管理体系建设
需要在医院的发展过程中积极完善档案管理体系和模式,按照档案管理方面的客观需求,制定严格的档案管理制度和流程,实现档案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分类,全面、统一地管理档案,使工作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有章可循,有制度可以参考,明确自身的管理职责和任务,使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得到提高[8]。
3.4 需要提高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
基于数字信息化背景下所开展的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往往需要由专业的管理人员来执行相应的任务,这就需要对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教育和培训,使他们能够对数字化的档案管理模式产生更客观的认知,提高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规范其管理行为,提高其工作效率。
4.结语
在医院的建设以及发展过程中,档案管理工作是其重要部分。要促进医院的健康稳定发展,需要医院管理人员对档案管理工作有更全面的认知,转变传统的管理思想和理念,制定严格的档案管理制度,加强信息化建设,使工作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更加严格、细致、认真、明确,使档案管理的创新效果更加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