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探究
2021-11-30苏海深
苏海深
(西林县人民医院,广西 百色,533599)
输尿管上段结石属于临床泌尿外科发病风险较高的疾病,患者临床表现为疼痛及不适,该疾病还可引起梗阻造成肾积水,继而引发感染[1]。临床对于输尿管上段结石大多实施手术治疗,对于症状较轻且结石体积较小的患者予以保守治疗。该疾病若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梗阻逐渐加重,则会对患者的肾功能造成影响[2]。近年来,随着微创手术的不断发展及进步,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在该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得到认可,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且结石清除效果彻底。本文分析该疾病患者接受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治疗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根据回顾性分析选择我院2020年5月-2021年5月输尿管上段结石的80 例患者,予以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治疗的40 例为研究组,予以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的40 例为参照组。研究组男女比28:12,年龄:40-65 岁,平均(55.23± 4.12)岁,病程:3-10 个月,平均(6.23± 2.15)个月,结石直径:0.8-1.8cm,平均(1.23± 0.21)cm;参照组男女比27:13,年龄:40-66 岁,平均(55.25± 4.15)岁,病程:3-11 个月,平均(6.25± 2.18)个月,结石直径:0.9-1.7cm,平均(1.25± 0.23)cm,两组基础资料一致,P>0.05。
1.2 方法参照组接受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指导患者采取截石位,予以全身麻醉,对手术部位进行常规消毒后铺巾,通过输尿管硬镜将导管逆行插入输尿管至肾盂内,进行合理固定后,更改为俯卧位,使用垫枕将患者腹腰部垫高,位于患侧第11 肋间肩胛下角线至腋后线进行穿刺,借助B 超建立经皮肾脏通道,穿刺至上盏,后将导丝置入,紧贴穿刺针切开皮肤及筋膜0.6cm 左右,经导丝采用筋膜扩张器扩张至F16,后将输尿管肾镜置入,探查到结石后将钬激光光纤置入,调节输出功率,频率为:18Hz,能量:1.1J,将结石击碎后并取出,拔除导管,留置双J 管及肾造瘘管。术后3d 根据引流液颜色将瘘管拔除。研究组予以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治疗,指导患者行截石位,予以全身麻醉,将肩部与髋部垫高,将患肢下肢抬高,呈屈曲状态,健侧腿部伸直并稍外展。对手术部位实施消毒后铺巾,借助输尿管硬镜插入导丝,后置入输尿管软镜扩张鞘,仅保留外鞘并将电子输尿管软镜置入,探查到结石后撤出导丝,通过输尿管软镜将钬激光光纤置入,调节输出功率,频率:15Hz,能量0.6J,将结石击碎,调节冲水压力防止结石位置移动,采用套石篮将结石取出,操作完成后撤出输尿管软镜及扩张鞘,后留置双J 管。
1.3 观察指标比较手术指标。根据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患者术后4h 及术后48h 疼痛情况,总分为10 分,分值与疼痛情况呈负相关[3]。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8.0 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手术指标两组手术时长对比无差异,P>0.05;研究组手术出血量相对较少且住院时长较短,P<0.05,见表1。
2.2 比较疼痛情况研究组患者术后4h 及术后48h 疼痛情况均较轻,P<0.05,见表2。
3 讨论
输尿管上段结石在临床发病风险较高,大多因肾结石坠落而造成,患者首发症状为腰部绞痛及血尿等,剧烈的疼痛对患者生理及心理造成严重危害,若延误治疗,随着病情的发展,可引发尿路感染甚至肾功能损害等。上段结石的治疗方式包括诸多种,应根据患者结石部位、体积大小、形状及数量、有无梗阻及肾功能情况等因素综合进行选择。
本次研究给予该疾病患者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得到较理想的疗效,与经皮肾镜碎石术比较,手术出血量相对较少且患者术后疼痛情况较轻,可作为临床输尿管上段结石首选治疗治疗。输尿管软镜具有可弯曲性,且管径较小,可便于对上尿路结石予以处理,近年来在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得到认可。输尿管软镜能通过输尿管进入肾内,同时对输尿管上段结石及肾结石予以处理,避免经皮肾镜碎石术穿刺带来的出血、损伤肾周器官等风险,在肾内能够直视借助钬激光将结石进行击碎,与经皮肾镜碎石术相比,碎石效果更显著,可采用套石篮将体积较大的结石残屑取出,避免出现残留。输尿管软镜技术安全性较高、对患者造成的痛苦较轻且术后恢复快。
综上所述,予以该疾病患者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治疗得到较理想的疗效,与经皮肾镜碎石术相比,手术出血量相对较少且患者术后疼痛较轻,可促进其恢复,是一种安全性高且疗效理想的治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