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群体动力理论的高校班级动力系统研究
2021-11-30许敬
许 敬
“班级”是自1632 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班级授课制”后,经近四百年的理论与实践探索,逐渐发展成熟并沿用至今的一种基本的教育教学组织单位。 在当代中国高校,班级作为能覆盖全体学生的基层组织,作为每一位大学生自入学时就必然具有而且大学阶段一直具有的组织归属,肩负着大学生的教育引导、协调适应、管理服务等重要功能。 无论是2006 年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令第24 号),还是2017 年修订的同名文件(教育部令第43号),均将班级建设作为高校辅导员的主要工作职责之一。 可以说,如何认识班级、认识班级属性,以及如何加强基于班级属性的班级建设路径研究,成为当今中国高校进行学生价值观引领、品德培育、学习能力和人际关系能力提升的必要课题。
当前,已有众多学者从社会学、教育学、文化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多个视域对班级及其性质和班级的制度、文化、活动、凝聚力、管理模式等进行过探究。 本文是基于群体动力理论,阐明班级的群体特性和“动力整体”属性,研究高校班级动力系统的构建,旨在从增强班级凝聚力和班级驱动力、化解班级耗散力三个方面,最大程度地发挥出高校班级对学生自主成长的动力功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群体的内涵
人有两种存在方式:个人和群体。 作为社会性的人,都必然依赖着他人。 个人“加入群体”有出于本能的对生存需要、归属需要、情感需要、社会支持需要等基本心理需要的强烈渴望。 最终,社会人均以某种群体方式存在。
国内外社会学、心理学等领域学者对群体的内涵都做过研究,但表述不尽相同。 俞国良(2015)对群体有整合性的释义:群体是一群拥有同一目标和规范的个体,是相互影响、共同活动、具有内聚力的一个集合体[1]417。 这个群体定义透射出群体丰富的社会性内涵:第一,群体是个体的集合体;第二,群体有群体成员共同的目标和规范;第三,群体内的个体间相互影响;第四,群体内的个体有共同的活动;第五,群体具有内聚力。
所有的群体都有一个共同点:群体成员之间存在互动。 群体成员间的彼此互动产生交互依存的动力,使群体成为心理学意义上的动力整体。可见,群体不是个体的简单聚集,而是一个对有着相互依存性的多个个体进行了整合的动态平衡的动力有机体,具有个体所不具有的整体特有动力属性,深深影响着个体心理与行为,成为个体态度与行为改变的重要推动力量。
二、群体动力理论
群体动力理论研究的是群体活动内部机制[2],探讨的是各种力量对群体以及群体中各种力量对个体的作用和影响[3]。
(一)群体动力
“群体动力”是勒温1939 年提出的概念,是左右和影响群体发展演变的主要力量[4]。 群体动力理论认为,每个个体都是复杂的能量系统,群体内成员之间交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群体内部的各种能量随着成员间关系的动态发展变化而出现汇聚与冲突、平衡与失衡、趋向与拒斥等现象,从而产生了群体动力。 因此,群体动力的来源是群体成员间因互动而生成的内在力量和群体自身的整合力量。 这些力量诱导、推动着群体成员个体行为的发展与变化。 因此,在整体的水平上改变个体的态度或行为,比单独、逐个改变个体更有功效[5]。也可以说,要改变一个个体,最好从改变其生活的群体入手。
如前所述,班级是覆盖全体高校学生的群体,加强班级建设对学生个体行为的改变意义重大。这是研究高校班级动力系统的原因所在。
(二)群体动力系统
群体动力系统是群体动力理论的重要内容,包含三个要素:凝聚力、驱动力、耗散力[6]26。
1.凝聚力
凝聚力(Cohesion)一词是由维特(Whyte,1943)明确提出的。 后来的国外学者如费斯廷格(1950)、赫蒙弗尔和韦蒂(1964)、巴克(1974)、卡伦(1982),国内学者如漆昌柱(1994)[7]、刘敬孝(2006)[8]、荆通(2015)[9]、廖述平(2020)[10]等均对凝聚力做过研究与表述。 俞国良(2015)认为,群体的凝聚力指群体成员凝聚为一体,合力于群体或组织目标活动的心理结合力,包括群体对成员的吸引力和成员彼此之间的吸引力[1]424。 马春林(2006)认为群体凝聚力是反映群体成员间的相互吸引、相互关联关系的指标[11]。 综合已有研究,我们认为,凝聚力是一种吸引力,是群体动力的重要来源。 它饱含着情感因素,有利于保持群体的稳定,能够团结成员,主要表现为目标凝聚力、归属需要等[12]6。
2.驱动力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人的心理活动需要心理能量的驱动。 心理能量对人的心理活动的驱动力量,被称为驱动力。 驱动力来源于群体成员的兴趣、追求、个性、人际等的交互作用而产生的高于单个成员个体力量的群体效应。 驱动力有内外之分。 内在驱动力是想把事情做好的内在需要,是人类天生的“自我实现”动机,即一个人发展、扩充和成熟的趋力[13],是原动力因素,占据着主导地位;外在驱动力是人以外的驱动因素,是一种诱导力,起到助推作用。 驱动力是促使群体发展和演化的动力因素,具体表现为航标驱动、典型驱动、制度驱动等[12]7。
3.耗散力
群体成员的相互激励、相互影响不仅产生凝聚力和驱动力,也会产生耗散力。 耗散力是破坏群体稳定、阻碍群体发展和演化、降低群体绩效的主要因素,一般群体耗散力来自冲突效应、无核心效应、消极环境效应等[6]26。
凝聚力、驱动力、耗散力三种动力要素同生并存于群体中。 它们相互作用、抗衡,彼此消化、转化,推动着群体的演化和发展,影响着个体的思想与行为。 群体动力系统构成要素及其内在关系为研究高校班级动力系统的内涵、构成要素提供了理论基础,并为高校班级动力系统的运行提供了思路和框架。
三、高校班级动力系统的内涵
(一)高校班级具有群体属性
高校班级是高校为实现一定的教育教学目的,将通过选拔的专业相同的学生根据一定的人数规模要求建立起来的教育教学组织。 在高校,每一位学生均被划分到某个固定的班级,班级的编制主要是根据学生的专业,几乎不考虑学生的心理需要。 班级在行政编制之初,没有健全的组织体系、明晰的班级目标、规范的制度公约、核心的学生干部,也没有形成优良的班风和正确的舆论导向[14]。 随着具有同一班级身份的学生成员及教师的加入,以及他们之间交流互动的开始,班级产生了核心干部,形成了班级规范,有了共同活动,有了共同目标和利益,有了内聚力等群体特征,并且群体特征越来越显著。
国内外学者对班级特性的研究形成了三种代表性的观点:第一,班级是一种社会组织;第二,班级是一种社会体系;第三,班级是一种初级群体。苏尚峰(2008)综合分析了以上班级特性观后,认为班级是一个成形群体,是在外力作用的影响和干预下形成的并且因为一个特殊目的而被召集起来的群体[15]。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高校班级是一个心理学意义上的群体,具有典型的群体属性。
(二)高校班级具有动力整体属性
根据勒温和肖对群体动力的阐述,班级的本质就是班级学生成员间的互动,班级动力来源于班级内学生个体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和班级自身的整合力量。 高校班级中学生成员的交流、友谊、期望、核心人物甚至冲突等都具有教育意蕴,成为班级重要的教育资源,使班级成为一个动力有机体,具有了“动力整体”属性。
班级动力作用于班级学生个体与班级整体,促进学生个体的成长成才以及班级的集体化。 一方面,在班级这个动力整体中,学生个体间相互影响、交互作用,任何学生个体成员状态的变化都会一定程度上引起班级的变化,进而诱导其他学生个体成员状态发生变化。 学生个体在互动中,不断进行着主体建构,通过镜像自我,形成越来越清晰的自我观念与行为模式。 另一方面,管理心理学认为,集体是群体发展的最高层次[16]。 集体不同于一般群体,集体成员之间彼此建立有稳定合作和相互友爱的关系,不仅有着共同的目标、共同的利益和共同的活动,而且彼此之间联系密切,具有鲜明的组织任务;集体的运转不仅要兼顾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还要兼顾社会利益、国家利益。班级的集体化是行政划分的初始班级向群体的最高阶段“集体”逐渐发展的过程,对学生个体的信念与行为的改变具有一种动力功能。
(三)高校班级动力系统的构成因素
基于群体动力系统的理论,班级动力系统主要是指来自班级“动力有机体”内部的“精神能源”,由三种因素构成:班级凝聚力、班级驱动力、班级耗散力。 班级凝聚力是吸引成员自愿归属本班级,主动配合完成班级共同任务的力量;班级驱动力是驱使成员在班级压力的作用下被动地趋向本班级,促进班级演化与发展的力量;班级耗散力是促使成员离开班级或与之关系疏远的力量。 班级凝聚力与驱动力都有助于促进个体与班级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使班级保持稳定;而班级耗散力是消抵班级凝聚力和驱动力的力量,会破坏班级稳定,降低班级绩效。 同群体动力系统三要素一样,班级动力系统三个因素同存于班级,相互作用、相互抗衡,彼此消化、彼此转化,推动着班级和学生的发展。 因此,如何最初设计好班级动力系统,后期平衡好、运行好班级动力系统,激活班级自身蕴含的教育资源,激发班级的自主教育和自主管理的动力,是班级管理与建设中最重要的工作内容。
四、高校班级动力系统的运行
群体形成之后的稳定性是以群体通过实现成员的目的、满足成员的需要来维持的。 学生加入班级后能否认可班级、满意班级,主要看班级能否满足学生成员的各类心理需要,尤其是能否激发学生内生动力从而满足学生个人成长的终极需要。 从这个意义上说,班级不是目的,而是实现目的的手段,班级是为学生成长服务的。 班级实现目的的过程是其作为动力整体,满足学生成员需要的过程,也是班级动力系统的运行过程。
基于群体动力系统的理论基础,根据高校班级动力系统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高校班级动力系统的良好运行得益于三个方面:增强班级凝聚力、增强班级驱动力、化解班级耗散力,其运行框架如图1 所示。
(一)增强班级凝聚力
大学生群体凝聚力是一种以共同的目标追求、思想理念、情趣爱好等因素将大学生群体成员聚集在一起并能协同采取行动的内在吸引力[9]。班级凝聚力不仅是维持班级稳定、和谐的必要条件,而且对班级工作效率以及学生个体自尊感、安全感与自信心的提高均有很重要的作用。 班级凝聚力的增强需要借助班级目标、班级活动、班级身份认同的载体来实现。
1.共同设定班级目标
班级目标是增强班级凝聚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谢里夫(Shefif)于1961 年进行的儿童夏令营实地实验告诉我们:增强一个团队的凝聚力,只要让这个团队有一个共同需要完成的目标[9]。 有了共同的目标就等于有了共同的奋斗方向,就形成了“任务凝聚力”[17]498。 目标未完成时,心理紧张系统产生作用,表现出追求一致目标的趋力,直到实现目标。
首先,班级目标设定要适当,应设定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勿过高勿过低,最好产生“跳一跳摘桃子”的效果。 其次,班级目标设定要与班级每一位学生成员有关。 一方面,班级目标确定形式与班级全体成员相关:由班级全体成员共同讨论确定,使班级成员产生归属心理和对班级的责任感,而不仅仅是由几位班委成员敲定与推进;另一方面,班级目标的内容与班级全体成员相关:班级目标的实现需要每一个学生的付出与努力,班级目标的内容需要与学生的个人目标一致与统一,促进班级目标在学生个体中的内化。
2.协力举办班级活动
班级凝聚力以班级的共同活动为中介。 班级共同的活动可以帮助班级成员更清楚地认识和理解班级的奋斗目标。 同时,班级活动为学生成员彼此接触互动、沟通交流、降低防御、协同配合和模仿学习提供了平台,有助于增进彼此间的了解,引起彼此间的共鸣,增强彼此间的认同和信任,促进彼此情感友谊的发展,更容易建立起友好、合作的朋辈间人际关系,增强班级及其成员对班级成员的吸引,从而提升“交往凝聚力”[17]498。
班级活动对班级凝聚力的产生和增强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但并非所有班级活动都能增强班级凝聚力,其有效性关键看班级活动的组织是否得力。 为保证班级活动的有效性,一是要依据班级特点和学生需求,探索设计开展集思想性、趣味性、参与性于一体的人人能参与、人人愿意参与的班级自创活动;二是有意识地引导班级活动的开展,不能不明目的、放任自由,以免冲击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三是利用群际效应,开展班级间的竞争性活动、评比等。 当班级面临压力或威胁时,班级成员为保护班级的共同利益而把自己班级中的人看做是“我们”,从而唤起成员维护“我们的班级”的责任感、荣誉感,相互配合、相互协调、一致对外,大大提高了班级凝聚力。
3.强化班级身份认同
综合多位学者对身份认同的研究,这里把身份认同理解为班级成员对所属班级身份的边界认同和情感认同,它的心理学本质是心灵意义上的归属。
大学生的班级身份在入学报到时是行政编制的、被动接受的。 每一位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某个时间点上都有唯一的班级身份,因此,班级身份具有排他性和唯一性,也可以说,某位大学生某个时间点上必须而且只能隶属于特定的某一个班级组织。 这种特定的班级身份在入学时给予了充满期待、存在陌生感和有好奇心的大学生一种初步的归属体验和被接纳体验。 虽然起初大学生的班级身份是他们被动接受的,但丝毫不影响他们趋向归属于班级的内在心理需要和期待自己所属的班级越来越好的内心渴望。 这就具备了提升班级凝聚力的天然条件。 加之,青年时期的集体荣誉感处于非常强烈的阶段,因此,抓住大学初期的黄金时间,增强班级成员对班级的身份认同,对于班级凝聚力的增强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会形成班级和成员相互吸引的良性循环。
增强学生的班级身份认同,除利用入学初的本能归属需要外,还需要加强有别于其他班级的独特的文化建设,构建“我们的班级”文化,例如:班级全体成员共同设计班徽、班旗、班歌,创设班级口号,定制班服等。 依托这些物质载体,承载成员对班级身份的持续强化和认同,满足学生成员的归属需要,进而提升班级凝聚力。
(二)增强班级驱动力
1.发挥班级目标和学生个体目标的双重驱动作用
一是班级目标的驱动作用。 班级目标既能产生凝聚力,也能产生驱动力。 力的方向的汇聚,形成凝聚力;力的强度的汇聚,产生驱动力。 班级目标是班级的一种激励状态。 因为由班级成员共同讨论确定的班级目标饱含了班级成员对班级的期望,班级成员更易将班级的共同目标内化为自身追求,产生实现班级目标的内在动力,即驱动力。可以说,对班级而言,班级目标主要起到了凝聚力效用;而对学生成员个体而言,班级目标则主要起到了驱动力效用。 二是学生个体目标的驱动作用。 实验表明,设定个人目标,并公开讲述、承诺个人目标,会对个人产生较强的驱动作用[1]183。
2.共同制定班级规范
每一个群体都有它的群体规范。 群体规范确定了群体成员行为的准则,同时也是群体成员间相互期望的行为的基础[1]421。 群体规定论认为,群体所具有的规范,如公约、规章、准则等可以有效改变人们的态度,而且群体规范比个别劝说更有助于转变人们的态度[1]169。 群体压力理论同样认为,个体承受着来自群体的规范性压力和信息性压力,导致个体产生从众而服从、接受群体规范。
作为群体的班级也有它的规范。 班级规范结合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应运而生,又潜移默化地内化为他们的内心信念,影响着他们的内在秩序,对他们起到指挥棒的作用。 但班级规范不是规定性的,而是规范性的,它没有死板地对成员的一言一行加以限定,只是对可接受和不可接受范围的规定。 班级规范有正式规范和非正式规范之分。 正式规范是明文规定的,高校班级的正式规范一般是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学校制度,结合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而制定的,例如,各类的规章制度等具有强制性的显性约束力;非正式规范是约定俗成的,一般是在成员的互动中自然而然形成,具有软性的隐形约束力。 班级规范一经形成,成员就倾向于坚持它,便成为一种公认的对成员的思想、信念、行为产生影响的约束力,表现出持久性、稳定性的特点。
首先,在学校、学院及其他有关规章制度的许可范围内,结合本专业、班级特点制定班级规范,并告知每一位成员。 其次,班级规范是班级文化的一种体现。 在班级文化的初步形成期,班级规范最容易被引导,因此,尽量在大学初期尽早使其制定成形。 再次,需要班级全体同学的共同参与和共同讨论。 规范焦点理论认为,规范只有被个体关注,并被个人认为与自己有关时,才真正发挥作用,并进而影响个体的行为[1]423。 因此,只有班级全体成员参与的班级规范,才是班级成员的意志,而不单单是教师、班干部意志的体现,这符合民主型群体规范的要求,更有利于班级成员自觉遵守这些规范,同时有利于成员之间的团结、尊重和理解。
3.培育和选树学生身边的榜样
费斯廷格提出的“经典社会比较理论”认为,人有一种通过社会比较进行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而向上生长的价值取向。 可见,社会比较产生向上性驱力,驱动我们对标先进和榜样人物。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阿尔伯特· 班杜拉(Albert Bandura)提出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的行为主要是通过后天观察学习、模仿习得的。 在观察学习中,榜样人物的行为被观察仿效而成为模仿者的新的行为,从而促使模仿者行为的更新和内心的成长。
被大学生群体列为社会比较对象的,更多是同一群体中略胜一筹的朋辈榜样。 这些朋辈榜样成为大学生成长进步的重要参照群体和大学阶段成长路上的“关键他人”。 他们的优秀传达了一种信息:这些应该做到,更重要的是这些能够做到。 由于这些榜样产生于学生身边,形象具体直观,易在感情上产生共鸣,会产生巨大的感召力,对班级和学生个体发展产生驱动、激励。
这启示我们,在班级建设中,注重培育和选树班级成员认可度高的班级或专业或学院的学生典型,充分发挥身边榜样先进人物的示范作用。 同时,持续正强化(奖励、表扬等)正能量的示范性榜样行为,持续负强化(处分、批评等)负能量的违法乱纪行为[18],引导学生把正向行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有意规避负向行为,实现负向行为向正向行为的转化。
(三)化解班级耗散力
1.接纳冲突,弱化冲突效应
冲突是广泛而持久的耗散因素,经常会消抵班级向前向上的凝聚力和驱动力产生的积极效用。 但是由于高校班级成员的生活环境、思想观念、思维方式、道德标准、个人追求等不可能完全一致,这就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冲突,主要表现为学生成员与班级的冲突、成员间的冲突、成员自身各因素的冲突。 这给予了班级冲突存在的合理性。我们可以持接纳的态度辩证、客观地看待冲突,而不是以排斥的态度粗暴地避之不及。 因为冲突既意味着矛盾,也意味着改革的动力。 如果冲突的处理方式得当,冲突也会变为发展的动力。
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减少冲突效应的消极影响而增强积极效用:首先,把握住班级动力的方向。 方向性原则是班级建设的根本原则。 一是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不动摇;二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筑高校文化的“灵魂”,巩固学生群体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形成一致的理想信念,构建共同的学习生活语境,产生较为接近的情感态度;三是实现“中国梦”“班级梦”与“个人梦”的有机统一。 其次,遵循主体间性教育理念。 突出高校和学生的双主体地位,遵循青年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尊重学生间差异,理解学生,信任学生,树立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实现他律到自律的内在转化。 再次,冲突发生时和发生后,积极引导学生个体负性情绪的合理化解,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利用冲突时机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沟通,不仅能弱化班级层面的冲突力量,还能加强与学生心理层面的联结。
2.加强班干部培养,弱化无核心效应
如果一个群体中无核心力量,则群体就如没有指挥的乐队,成员各行其是,群体杂乱无章,表现出个体间的相互干扰。 这样的群体极易冲突泛滥而无序发展,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 可以肯定地说,没有核心的班级不可能产生强的凝聚力与驱动力。
为降低无核心效应,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首先,加强班干部的选拔与培养。 一般而言,班干部是班级的核心力量,是班级强有力的维护者和建设者。 选拔、培养班干部是做好班级建设的重点工作,尤其是新生班干部的选拔和培养甚为重要,将深远地影响着学生对班级的认同和良好班级氛围的形成。 一是选拔班干部要看学生在道德品质、组织能力、学习成绩、工作作风与学生威信五个方面能否得到班级同学的信赖[19]。 二是通过学生干部培训、经验交流会、干部评优等多种渠道教育培养班干部。 既要保证班干部正确的政治方向,又促进班干部自身能力和素质的提高,使班干部真正成为班级的精神领袖。 其次,瓦解消极小团体。 有时班级中受挫的成员会拉帮结派,组成小团体,无视班级规范,甚至对抗教师、班干部的管理,形成抵触情绪。 针对这些消极小团体,认真分析产生原因,针对不同学生因材施教,提高对自我消极思想与行为的认识,积极真诚地邀请他们参与班级活动,让他们感受到尊重与重视。 尤其要重视小团体中的“核心人物”,尽量创造机会沟通交流,努力引导小团体及其中的“核心人物”向积极群体转变与融合。
3.构建“三全育人”大格局,弱化消极环境效应
勒温的场论把人及其环境看做是一种相互依存因素的集合,把这些因素的整体称作该个体的生活空间、行为动力场,并用B =F(PE)=F(LS)来表示[20]。 其中,B 代表人的行为表现,F 是一种函数关系,P 代表行为主体,E 代表环境,LS 代表生活空间。 生活空间中不仅有人还有环境,人的思想与行为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环境对人有积极和消极两种影响。 弱化消极环境效应,强化积极环境效应,是化解班级耗散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社会互依性理论启示我们,努力构建班级内积极互依性环境,提倡学生成员的合作,适当调节竞争意识,防止班级内卷,促进共同成长。另外,在狭义上,高校学生的生活空间、行为动力场,不仅有宿舍环境、班级环境,还有学校环境。要保证班级环境发挥长期的效应,还需要改善整个学校的大环境。 学生的教育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 《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指出,建立健全系统化育人长效机制,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全育人”大格局[21]。 高校应当协同学校各部门力量,融合教学育人、心理育人、科研育人、服务育人、思想育人等,营造尊重、和谐、温暖的“以生为本,以爱为源”的积极大环境,努力降低消极大环境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