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泊心境是快乐之源
2021-11-30官学明
养生月刊 2021年5期
官学明
杜甫有诗曰:“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似乎人世间的万事万物常随我们的心理变化转移。当我们生气时看一切事物都觉得可恨可憎;当我们伤心感叹时看一切事物都觉得可悲可泣;当我们笑逐颜开时看万事万物都觉得可喜可乐。所以一个人的心态不同会带来完全不同的生活质量。
良好心态的至高境界是淡泊心境,也是人生快乐之源。淡泊,不是消极避世,与世无争,不是什么都无所谓,无所作为。淡泊,是指做人要谨慎处世,不为功利之争所累。人生在世,对凡尘世俗不必强求,你争我夺,到头来机关算尽反误了卿卿性命。一个人在激烈竞争中,把心机用在功利之事上,忽略了生命中其他宝贵的东西,往往追求欲望迷忘本性,如庄子说的“欢于浊水,而迷于清渊”,无穷的欲望必然会导致悲惨的后果。
怎样才能达到淡泊心境?淡泊,就是要知足。“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过于执著追求名利的人,其损失一定很大。只有知足,适可而止,才不会走向另一个极端。人在面对诱惑时,应该懂得如何取舍,贪婪会给自己招来祸端,知足是洞察人间百态,看透世事无常的一种大彻大悟后的坦荡胸怀。
淡泊,就是要低调做人。谦虚谨慎与人相处。低调是“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即先行动把事情做好做完,目的达到了,才说出来,不夸夸其谈,只谈不做;对成功与失败宠辱不惊。低调不卷入是非,不招人嫉妒。
淡泊,就是要朴素。淡泊者必然生活朴素,心灵朴素。心灵朴素如兰生幽谷,暗香芬芳。淡泊不论做事做人,都要境界高,格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