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桑园涝灾后的补救与管理
2021-11-30胡山林张洁花
胡山林,张洁花,宋 娟,屈 亮
(山西省蚕业科学研究院,运城 044000)
山西省气候环境一般是十年九旱,年降水量在400~650毫米,比较缺水,在农业生产中,以旱作农业为主,田地设施一般采用保墒措施,极少修建排积水的沟渠。2021年10月2—6日,连续多日降水量超过同期历史极值,受强降雨影响,多地出现严重的洪涝灾害。果桑园也不例外,根据受灾情况调查,晋城、运城等地受灾面积有1万多亩。为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让农民获得更高的收益,现将洪涝灾害对桑树的危害以及如何进行补救与管理总结如下,供大家参考。
1 洪涝灾害对果桑的危害
1.1 自然危害现状
由于持续性的阴雨天气,造成果桑园大面积水,特别是一些地势较低的桑园,积水深达1米,洪水无法及时排出,也渗不下去,造成严重洪涝灾害。一些丘陵山地的桑园,受大雨长时间冲刷,有的甚至出现了滑坡泥石流,将桑树冲得东倒西歪,有的被冲走,桑树的根系暴露在地面,影响桑树正常生长发育。阴雨天气湿度大,桑树长时间见不到阳光,有些地块的树叶严重感染桑白粉病、桑褐斑病、桑污叶病等真菌性病害。
1.2 生理危害现状
桑园长时间积水,土壤中缺乏空气,桑根吸收水分功能受到抑制,待天气放晴时,由于地上部的蒸腾作用,破坏了水分平衡,不能进行有效光合作用,致使桑树叶片逐渐枯萎发黄脱落,新梢停止生长。桑根长时间浸泡,因缺氧而进行无氧呼吸,会产生大量的酒精和硫化氢等有毒物质,使根尖出现萎缩,生长停止,桑根逐渐腐烂变黑,导致整株死亡。土壤中好氧性细菌活动受到抑制,而厌氧性细菌开始变得活跃,土壤溶液中pH值降低,酸度变大,桑树根系营养物质吸收环境遭到破坏,使桑树生长受阻。
2 桑园出现洪涝灾害的补救措施
果桑园遭遇洪涝灾害之后,最关键的补救措施是及时将洪水排出去,可采取开沟、筑坝抽水等措施。如果能够及时排水,桑树在15天之内就逐渐恢复生长,如果排水不及时,30天左右桑树就会死亡。同时在思想上也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建园时,就要注意排灌系统的建设工作。在雨季来临之前,一定要及时清理沟渠,保证沟渠畅通无阻,及时排出积水。针对不同的桑园,我们可以采取不同的排水措施。
(1)地势低洼的平地桑园,顺着桑园地势,在四周开挖深、宽各60厘米左右的排水沟,并且将排水沟引向河流,这样在雨季来临之后,能够及时将地面的积水排出去,平时又能降低地下水位,起到灌溉的作用。
(2)山区丘陵桑园,一般都是梯田或者是等高线栽植的桑园,把地块整成内低外高,然后在地块内侧沿线开一条30厘米的U形沟渠,把整个地块连在一起,连通河道或水库。旱季时把口封住,可以积水保墒;雨季打开,可将洪水及时排入河道。
3 桑园发生涝灾后的管理技术
(1)洪水排出之后,及时清理杂草、落叶,减少病虫害寄生场所,增强地面透气性。
(2)果桑园中被大水冲毁的地块要及时进行清理,被冲走的桑树该补植的补植,被洪水冲歪倒的桑树,要及时扶正,培土加固。
(3)加强病虫害防治。桑树长时间受潮湿环境的影响,容易发生细菌性和真菌性病害,另外,桑园管理已进入封园“打关门虫”的关键时期,因此,要加强病虫害防治。可用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与8%残杀威乳油1000倍液或40%毒死蜱乳油1000倍液混合,进行树体和地面全面的喷雾防杀。
(4)中耕松土。目前,桑树已进入缓慢生长期,晋西北地区即将进入休眠期。等到桑园的积水排出,地面稍干以后,就要立即进行中耕松土,耕作的深度在20厘米左右,并增施农家肥、腐熟肥等,每亩增施3000千克,以改善土壤的透气性。
(5)加大施肥量。由于桑树长时间浸泡,土壤养分损失过多,来年开春要增施速效性肥料,亩施果桑专用有机肥和复合肥各50千克。在展叶后,喷施磷酸二氢钾叶面肥,同时结合果桑防菌核病,每隔7天喷1次,连喷2次,以尽快恢复树势,提高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