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理解文学作品的多元化

2021-11-30张阿利卜寸丹马召平晏杰雄包马乔

延河(下半月) 2021年11期

张阿利 卜寸丹 成 路 李 云 马召平 聂 权 晏杰雄 包马乔

文学作品的多元化并非一个新鲜的话题。它呈示的多样性与丰富性,为我们从不同视角领悟文本内涵与精神实质提供了某种可能。文学作品的多元化是通过各个要素表现出来,更离不开作家的生活阅历、创作理念、审美经验、思想观点、叙述方式等。

任何题材的文学作品都是作家所处时代精神的外部反应,都不可避免地会打上时代的烙印。我们解读一部作品,既要深刻了解文本包含的意蕴,也要联系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所以要对文学作品作出统一的判断是很难的,每个人自有每个人的说法和不同见解。与其说作家们是进行创造性劳动,不如说读者是个性化阅读。换句话说,读者鉴赏文学作品,对作品的深入解读,从哪个方面来看都是允许的。

鲁迅先生说:“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估计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由此看来,任何文学作品都可能存在多种解释与多种含义。文学作品的多元化正好符合了文学生态存在与发展的需求。

——王琪

张阿利

西北大学文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北大学中国西部影视研究院院长,中国传媒大学博士;陕西省电影家协会主席,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丝绸之路影视与戏剧研究中心”主任、首席专家;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省政协委员、省宣传文化系统“六个一批”人才等。

文学创作作为一种艺术生产,是作家把对生活、社会和人类世界的理解、感悟和想象通过一定的结构形式诉诸于可供人们感知的文字符号的过程,而文学本质上则是一定社会意识的产物。社会意识包括政治、经济、历史、文化、思想、审美、伦理等决定了文学创作的倾向和选择,也制约和形塑了作家本人的文学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在社会时代的发展变化之下,文学从来都处在一种差异性与丰富性并存的多元动态格局当中,文学的多元性与生俱来且无法泯灭。

不同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决定了文学创作的对象、观念的不同。通常来说,伟大的文学家总是通过文学作品对自己所处时代进行深刻独到的书写,自文学诞生的人类历史发展的每个阶段,都产生过历经岁月磨洗而不朽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内容迥异,风格不同,共同成为人类精神文明和灿烂文化的文学证据。而在同一个时代内部,也因文体形式、文学观念的不同,而产生不同体裁的文学形式。

作家自身的生命体验、情感个性和文学技巧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个作家的思想意识和表达习惯或多或少地受到他所生长的地域文化的浸润,而家庭和社会环境又塑造了作家的情感个性,再加上个人天分和后天艺术修养的高低、悟性的差异等因素,共同构成了文学在作家层面上的多元性所在。

社会观念、传播方式和接受方式调整了文学自身的存在方式。现代主义的掘进和更加自由个性的媒介服务技术加速了传统文学观念的更新,人们对于文学的认知、期待、消费以及文学自身的社会功能、传播方式以及创作方式都呈现出更加包容、开放和个性化的时代特征。网络文学、人工智能等新的文学生产方式,不断刷新着人类的文学经验,不断拓展出文学新的可能性。所谓“文学即人学”,人的存在方式决定了文学的存在方式,人类的精神危机和心灵世界,为文学提供了无限广阔和深邃的生长母体。

万类霜天竞自由,应该是对于文学多元化的一个很好注解。历史证明,文学包括文艺生产只有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自由环境中才能实现繁荣与发展,当下中国文学的多元化生产格局,无疑是一种值得庆幸和肯定的进步表现。对于文学多元化这一基本事实的认定和支持,也是对人自身独特性的尊重和清醒认知。同时需要指出的是,文学多元化并不意味着文学边界的消失和创作的随意化,相反,多元化时代下的文学生产更需要在泥沙俱下的浪潮中擦亮眼睛,呼唤真正记录伟大时代、凸显民族精神、反映人类心灵的精品文学。

卜寸丹

“70 后”。居益阳。职业编辑。

1.这是一种文学战略的运用。正如著名的教育学家杜威先生在20世纪20年代最早提出“多元文化”这一概念是建立在文化交融的基础上,我所理解的文学的多元性更多的是建立在视野、风格、审美与范式、技术与传播等彼此促进并胶着发展的一种创作状态与文学生态的构建上。这是一种写作策略,也是一种文学战略的运用与落定,它的先进性与建设性深刻地影响文学作品的多元质态。

2.语言的多元是一个写作者的基本功。一个完整的写作者通常是需要几套语言系统的,文学的,新闻的,报告的,抑或散文化的,戏剧性的,有着超验、断裂之相的诗与小说,它们的进入路径是完全不同的。但最终,我们捧出的都是一颗丰盈的心灵,是对遍布在时间里的生命的宽解与回应。

3.每一位书写者的身份都不可能是单一的。就好比一位作家,他同时可能是一个民俗学家、一个教育家、一个医生,如此等等。就好像我曾经说过的,一个诗歌编辑,他其实就是一个诗歌建设者,是诗人、编辑、诗学研究者、诗歌观察者、媒体从业者、事业推动者等身份的聚合。所有这些身份的准备,推动一个作品或事业的完成。

4.世界是多元的,纷繁复杂的。你都没看到整个世界,你都没历经挫折、奋斗的心酸、喜悦,你是无所谓世界观的,你的世界观还没建立,你的认知,甚至你的善良也是不靠谱的。你的写作当然亦是不可信的。

5.作品的风格化决定了作品的多元性。什么是风格?风格,即气度、品格、思想,对于文学作品,它呈现的是写作者一种具象的文学理想,或者说是一种写作理想,又或者是一种理想化的写作状态。正如一首好诗,是处在一种活态中的,它是一种不断生长的状态,所有杰出的作品莫不如是。因此,写作者是处在成长的状态,且永远如此。和他的时代、他的受众、他的使命与责任一起成长。也因此,每一个写作者都会留下属于自己的鲜明独特风格的烙印。他们既保持了敦厚、庄重的气度与品格,又表现出作品成色的多元与丰富。

6.传播技术革命所带来的多元文化视野与审美范式。媒体是无所谓新旧的,我们所说的新媒体只是技术革命所带来的传播方式与渠道的改变,以及由此所衍生的媒体新形态、新理念。其实,数字技术的突飞猛进,于文学是很好的契机,摧毁与重建,永远并存。就像诗歌是面向未来的写作,既是小众的,又是大众的。正如传统与现代性的关系。传统之于创作,永远都只是获得灵感的启示,而非敌对,与摇摆,是相融,而非对抗。

7.我是一名文学编辑。我的职业注定我的大量阅读都在当下的创作现场,这也占据耗费了我几乎所有的精力与时间,因此,这使我时时保持一种自省,也时时让自己偶尔离开这个场,站在局外来打量与思考这些喧嚣、繁盛或遮蔽的场中场。一个编辑与一个编辑家的角度、立场可能是不相同的,一个编辑家可能更多地会从漫长的阅读与编辑中去建构一个立体的、全面的历史景象,就要保持大量的阅读才能够做到,而且还得有思考,深层次的思考。其实,这也很类似一个人的个体创作。有时候,是超越这个时代的,正如诗是可以超越时代的。写作的现实性与未来性也注定了文学的多元性。

成 路

1968年6月生于陕西省洛川县石头街。灵性写作的探索者,编审。中国作家协会、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著诗集、诗学理论、非虚构作品等十二部。荣获第二届柳青文学奖、第八届中国•散文诗大奖、2020 星星散文诗年度提名奖、鲁迅文学奖责任编辑奖状、延安市有突出贡献专家等。

文学艺术,是艺术家对万事万物体验和观察后,以思考,以意见,以预言等所呈现的文本。万事万物本是多样性的,文学文本也就自然会是多元化的。

艺术家在多元化反映事物的时候,其任务之一是诟病社会。诟病不是各种攻击,是把病灶破裂,提供可能改良秩序、改造准则、修改法典等的预言性文本。这样就要求文学艺术采用多元化手法实现具体的艺术表现。

背负这样任务的艺术家,总是把自己的灵魂放置在一个自我虚拟的绞刑架上,在绳索勒脖子的疼痛中,艰难地聚集、解散社会病灶,体验病菌,拒绝病菌,幻化出灭迹病菌的若干种途径。绳索勒在脖子疾呼,是艺术家的信仰。

可是,某些喜欢以构陷的方式离开艺术信仰的艺术家在臆想“社会病灶”,如抹黑英雄。案例如抹黑1980年代某卫国战争中的战斗英雄徐良。其实,在战争中,徐良或者任何一个士兵绝对没有预设自己成为英雄,他们只是记住了使命,当兵就是要打仗。子弹和炮弹覆盖了战士活动的空间,烈士、伤残就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当然也就有了英雄。看待英雄,应该看见背后失去了更多的血液和肢体、生命,这样旁观者就不必寻找证明英雄成为英雄的简便之路。我在这里要说的是,所有战地英雄在成为英雄的过程中都非常简便,那就是:生死放在一边,迎着弹头和弹片冲锋或坚守阵地。

“英雄”这个词是对生命的一种哀悼形式,英雄也就无奈地肩负了众多亡魂需要陈述的工作,他是在苦难中经营苦难。试想,切心的利刃谁愿经年累月扎在心上。而英雄端着自己的心——利刃插在上边、血流淌着的心对众人说,这就是那场战争。众人中跳出来一个小丑责问,血流得不够快;另一个责问,利刃怎么样进去的?

英雄的泪水混着血,众多士兵的血流完了,面对责问,眼睛冒着火,唯有火。这个时候,我相信徐良的战友、独立艺术家梁子的那句话:如果老子腰上别杆家伙(枪),肯定会毫不犹豫地当场崩了他的鸟头!

当然,艺术家的疾呼,是用声音的情绪进行意见的传递。优秀的艺术家诟病社会的疾呼,他们会在文本里暗暗地创造出地下岩石突然断裂的艺术特效,让其急剧运动,生发出地震、海啸,形成巨大的冲击波直接击中受众的大脑,让其修复,甚至更新。换句话说,这种努力就是把光影里的废墟推出,把需要建筑的方式提出。

如果歇斯底里,是恐惧和无助的虚脱情绪表现。

由此说,艺术家应该如法国哲学家加斯东•巴什拉说“对宇宙的梦想将我们放在一个天地中而不是在一个社会里”,艺术家创作,是建立某种体系。

艺术家独立的某种体系,他们的思维是建立在地域背景、社会背景,进而生态背景下的各异,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文学艺术的多元化了。

李 云

安徽省作家协会秘书长、《诗歌月刊》主编、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第33 届高研班学员。2019年度封面新闻“名人堂”全国十大诗人,中篇小说《大鱼在淮》获安徽省政府文学奖,出版诗集《水路》《一切皆由悲喜》《巨变》,发表电影剧本《山鹰高飞》(安徽省委宣传部扶持项目)《第六号银像》等,出版长篇小说《大通风云》、长篇报告文学《一条大河波浪宽》(与他人合作)。

文学作品的多元化也可以理解为文学创作的多样性,作品的多姿多异呈现才应该是正常的文学创作的根本要求。

文学多元化对应的是文学的单一化,或者是大一统,制式的。那么这就不是文学作品了,它属于一般性文字低劣的产品,作品与产品有着本质性的区别,产品可能是在专制胁迫下生产出来的,它符合专制的意识形态统治的需要,是为了统治阶级服务的,是没有灵魂的文字垃圾,也可以说是专制阶级的宣传品。文学作品是人们的审美价值和精神滋养的需要,是经过作家个体精神活动而创作出来的有情感、有责任感、有教育性和影响力,触动人们情感和左右并支配人们思想、价值观和人生观的精神作品,它有引导、教育、影响人的潜移默化的功能,这种功能应该就是文学的力量。

不可想象在一个国度的文坛中,如果仅有一种风格、一种流派、一种形式乃至一个主题的文学作品盛行那将是多么恐怖的事。那一定是一个非正常的国度、一个非理性的国度。那一定是一种主义和一种意识形态专制的国度,而这个国度必将是思想禁锢的,也必将被所有追求自由思想的人们所抛弃的。

但凡文学呈现的是单一化的状态,那一定是这个社会政治专制、文化受管制的时代,也是人们精神最苦恼和窒息的时代。这个时代国外有过,我国“文革”时期也是如此,故此,那时我们只能看“样板戏”了。

其实无论外国文学也好,中国文学也好,其魅力所在之一就是文本的多样性和不可预知性,如果文本是单一的,可预知的,可复制或可克隆,那就完全不需要个体精神创造的作家本体,用软件输给机器人完成就行了。如果是那样那将是全人类文明毁灭的末日到来。

我们需要莫言也需要残雪,我们需要余华也需要麦家,我们需要阿来也需要马原,我们需要巴尔扎克也需要欧·亨利,我们需要卡夫卡也需要马尔克斯,我们需要加缪也需要米兰·昆德拉……只有这样,文学创作才是符合其自身规律的创作,文学作品才是纯粹意义上的精神作品。

我个人喜欢文学作品的“众声喧哗”和“一人一声”,我反对文学作品的“千人一面”和“万人一词”。

马召平

1973年出生于陕西岐山。高级记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出版有小说集《冷热交织》,散文集《在钟楼左右》《月亮光光》,诗集《梦见老虎》,等等。现居西安,媒体从业者。

从喜欢阅读开始,我追逐的就是那些另类、别致、神秘的文学作品。这大概契合了我青少年时代的善变思想。

我至今记得清楚的是阅读《百年孤独》时,那种艰涩而又充满异域的潮湿气息让我筋疲力尽,梦魇连连,而后是米兰昆德拉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这些作品放到现在仍然是让人一时半会难以读透彻的,但当时我囫囵吞枣,意犹未尽。后来就是读海子的诗歌。可以说,从课堂革命抒情体的诗歌一下到进入到海子诗歌,那种精神的力量冲击是巨大的,它完全照亮了我对文学表达的渴望。再后来是亨利•米勒的《北回归线》,混杂着情欲与信仰的描写成为我的性学启蒙。

以上说这么多,想要表达的就是从少年时代,我就迷恋斑斓多彩、各具特色的文学作品,如同浩瀚的森林和河流,美妙的文字代替了不善言谈的父母,于无声处滋养了我的成长,促成了我的“早熟”。那些年,我如同饥饿的孩子一般,追寻着更多的文学作品。记得偶尔一次到西安,就是去东五路图书批发市场。在那里,我最早接触到国内第一批先锋作家的作品。他们各显神通的写作对于我后来的写作起到了极大的引领作用。当然,很长一段时间,我满脑子奇思妙想的写作也是力不从心。但正是这样的文学让我具备了一定的鉴赏和阅读能力,有了更高的文学追求,以期写出更好的作品。

回到正题这么说吧,我所理解的文学多元化其实就是百花齐放的灿烂世界,是文学写作的唯一主旨,似乎没有多少探讨的余地。因为无论从形式到内容,文学的创作一定是丰富的、多元化的,是蕴藏于创作主体的精神内部,由各种思想支撑的多元化表达。在全球化的文化语境里这样的文学更应该是多变多元的,符合人们的认识与认知。纵观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判标准,不难看出获奖作品不仅是多元化的,也是跨文化、跨地域的。那些作品从不固守性别、文化、题材、文体,但是传达了对世界、人性的深刻认识,形成了一种阅读共识。事实上,这些年,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也形成了有效对接,显现了作品的多元化。从改革开放后的知青文学、伤痕文学、城市文学、先锋文学到后来的女性写作、新写实写作,文化的多元使得作家对现代生活有了更多的独特探索,也让更多的人有了更多的阅读选择。那些言必称博尔赫斯的一大批作家如今更加务实,在追求形式主义的同时渐渐回到了现实主义道路上。

当然,文学写作的平庸化、表象化依然是存在的。这当然是文学多元化的一种体现,如同有大树也有小草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生态系统。但我更期待高质量的文学作品,期待在一部作品里,实现心灵无疆域的游荡和对自身命运的深切关注。

聂 权

1979年生,山西朔州人。《诗刊》社编辑部副主任。曾获2010 中国•星星年度诗人奖、2016 华文青年诗人奖、2017 华语青年作家奖、第五届徐志摩诗歌奖、第二届金青藤国际诗歌奖。有作品被译为多民族文字及英、韩文。出版诗集《下午茶》《一小块阳光》。

刚去《诗刊》工作时,一位前辈同事这样提醒我:你报送的稿子都是好稿子,但是你的提稿是有问题的,你报的大多是你喜欢的类型的作品,没有做到兼收并蓄。这个提醒对我是极其重要的,以后的工作中,不管是选稿还是约稿,我都会尽可能地尊重各种风格的作者和作品,让各种风格的作品都可以丰富地呈现在自己的提稿中。就我个人判断而言,诗歌写作一途,有通忂大道,有异路,有别路,有羊肠小道,有注定到达不了远方的无名路,过于偏重于口语,或者偏重语言、意象而轻生命体验与情感的写作,都是偏离诗歌本质的,但是,在选稿时,我还是充分地尊重口语诗和学院派的作品,两种类型的重要诗人,我也会常去向他们约稿,因为,缺少了他们的作品,就不能让刊物反映出当下的诗歌状况。

这是来自前辈同事的重要传承,在平时,我也会有意识地提醒比我更年轻的同事,重视选稿的多元化。

而就诗人个人的创作而言,观千剑方能识器,博采众长方能成己道,经历过多种道路、多种风格的多元化实践、摸索、舍弃、融铸、推翻、重建,才能知晓诗歌创作通向天空、地平线和海洋的道路究竟有哪些,而自己应该创造哪一条,去走哪一条,才能体悟诗歌的本质,找寻到诗歌的核心,诗人之道才会更坚实。

这是一名优秀诗人必然经历的,也是他的写作生涯里应该一直延续的。过早形成自己的所谓的固定的风格而不思前进,实际上是危险的;同样的,已然经历过多元化的探索形成比较成熟的个人风格而不能继续突破、继续博采众长前行的,也很危险。我有几位师长与朋友,已然形成自己的有深厚底蕴的、被很多读者喜欢的风格,但是可能是探索的过程太艰辛,得来成果的成就感较强,所以蓄力在自己的个人风格框架里突破,不肯轻易做大的汲取与改变——须知,宇宙无尽、无穷变,更何况,诗歌只是浩瀚宇宙中的一桩事物啊。

晏杰雄

1976年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第十届湖南省文联委员、湖南省文学评论学会副会长、长沙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现代文学馆特聘研究员、首届湖南省文艺扶持人才“三百”工程人选。评论集入选中华文学基金会“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曾获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湖南省青年文学奖等。

文学作品的多元化是文学原创的题中之义,多元化是一个时代文学繁荣、富有活力的正常景观。从文学导向上看,主流文学一直不要求铁板一块,采取单一的模式,吟唱单纯的颂歌,而是提倡丰富性、多样性基础上的主流或主旋律。进入当代以来,我们党制定文艺政策与文学方针时是深谙文学多元化特性的:1956年,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1979年第四次全国文代会,重提双百方针,倡导“艺术民主”;进入新时代以来,习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重新强调双百方针,精准提出“创新”的核心概念,“提倡体裁、题材、形式、手段充分发展”,其实就包含着对文学作品多元化的深刻认识和内行理解。“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从本义上就是一个文艺多元化导向。允许不同风格的作品在文艺园地竞相开放,争奇斗艳,生机盎然,才能形成文学创新的良好生态和精品迭出的生产态势。

从文学本体上看,我觉得文学作品的多元化至少包括表达、接受、文本、文体四个方面。表达的多元化,指不同地域、不同作家书写风格的多样化,让不同艺术形态产生潜在对话。正如《文心雕龙•才略》评论建安七子那样,“子建思捷而才俊,诗丽而表逸”,“子桓虑详而力缓”,“琳瑀以符檄擅声”,“徐幹以赋论标美”,“刘桢情高以会采”。当达到完全个性化时,各人风格无高下之分,彼此互动、互补、激活,构成博大而深邃的文学世界。其次是接受的多元化,指读者对同一作品有多种解读的方式,而这些不同解读方式都是合理的。这正是文学作品的魅力所在,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像面对一个蕴含多种矿藏的富矿,不同时代、不同的读者可从同一部作品中采集到自已所需的东西,对艺术与人生都有深度启迪作用。而这种多种解读的可能性,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文本的多元化。文学原创最忌命题作文或主题鲜明,好的文学作品的意义是含混的,没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却比有明确主题的深刻得多。一旦作者创作完成了,作品便具有了独立品性,自身具有复杂微妙的、不断衍生的意义系统,以致作者回看时都惊讶地发现他不曾言说的新内容。这就是文学作品区别于应用性文字的地方,它可以最少的文字表达最大面积的内容。最后,文体多元化,指某一体裁作品融合其他体裁元素,形成跨文体写作。现代文学发展到今天,文体之间的界限越来越被打破,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各体元素可以杂糅在一起,穿插交织,姿态横生。以近十年兴起的非虚构写作而言,它就是一个没有明确文体边界的体裁,不像传统报告文学严格采用写实手法,而是吸取小说的虚构技法、散文的个体化抒情方式以及戏剧的强烈冲突,以其锋利的介入性和真切的个人化表达,开发了生活和历史本身的珍贵矿藏,极大拓展了传统现实主义的疆界,赋予臻于固化的写实艺术以弹性与活力,让读来乏味的报告文学变得好看起来、动人起来。这些都是文学多元化带给我们的原创新质和新的可能性,没有多元化,我们难以想象将进入一个怎样沉闷的文学世界,或者这个世界将不复存在。

包马乔

本名包鑫,1998年生,山东临沂人,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在读,发表小说等作品若干。

文学作品的多元化是时代之所系,是读者之所需,是作家之所求。

从作家方面来看,首先,不同写作主体之间在个人修养方面存在着种种差异。由于每个写作者在后天的学习、阅历等实践方面的不同,由此带来了其知识结构、文化品格、语言能力等方面的种种差异。所以,不同作家的得力点和擅长的领域不同:有的得力于自己的经历,有的得力于自己的学历;有的擅长讲故事,有的则以思想见长。

其次,如莫言先生谈到的 “作家和任何职业人一样,都是有局限的”,每一位作家的先天禀赋、气质情感、知识阅历、审美趣味等方面共同决定了一个作家只能成为这样的作家,而不是那样。作家并非全能,一个作家往往只能精通一两门艺术形式,否则,在这个世界上只需要一个作家就够了。

再次,写作行为具有鲜明的个体性,是纯粹的个人化的劳动。纵观整个写作过程,无论是对于外物的感知、对于材料的加工还是对于文章的构思及表达,每一个环节都会因作者的知识阅历、兴趣认识、审美习惯等的不同而产生个性化的差异。即便是不同的作家对同一事物进行书写,其结果也是各具特色,无不深深地烙着作者鲜明的个人印记。这种个性得到强化、稳定之后,就有可能成为个人独一无二的写作风格,从而相伴终身。每一位作家都是个性的,发扬个性化的写作,追求作品的个性化,才能实现文学作品的多元化,才能百花争艳香满园。

最后,时代的进步会使得文学民主日臻完善,文学的接受对象越来越多,文学的创作队伍越来越庞大。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时代的召唤会让广大作家去书写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多姿的时代造就多姿的文学。从这里看,文学作品的多元化又成为一个时代特征。

文学作品的多元化不仅是作者的事情,而且是读者的事情。文学作品创作出来终究是为了满足广大读者的精神需求。一方面,读者的身份、阶层、年龄、职业等的不同,使得他们的需求千差万别。另一方面,每一位读者的审美趣味也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样的。由此看来,多元化的读者与读者多元化的需求对作家的创作具有不可忽视的导向作用。